登陆注册
3498200000005

第5章 唐诗篇(4)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

[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脆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这首诗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很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出各种感觉细腻入微,看似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诗趣盎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为诗人的代表性名篇。

诗人开篇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明月东升给人的实际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束,靠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的“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之声,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此处表达的境界真可谓“一寸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的悦耳清心,诗人自然而然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这就是“知音”的出典。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友人期不来,自然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梦中与朋友相见了。诗以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3]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4]

【注释】

[1]鹿门:即鹿门山,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2]渔梁:地名。[3]庞公: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成了隐居圣地。[4]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指诗人自己。

【鉴赏】

此诗是歌咏归隐情怀的诗。看似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人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路,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孟浩然早年一直隐居在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求仕不遇,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但主旨是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山寺的僻静与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接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写人们归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登鹿门山的情景。月光下的山树朦朦胧胧,使人陶醉,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当年庞德公就隐居在这里。最后两句“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细写“庞德公隐居处”的境况,此两句为全诗的诗眼,点破隐逸的真谛,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此时诗人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

这首诗以平淡自然的笔调,写出隐逸的内心感受:“气象清远,心孤寂”,手法娴熟。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注释】

[1]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孟浩然曾两游长安,用这首诗赠张九龄,希望得到引荐,表达了诗人从政的热情。[2]虚、太清:指天空。此二句意为八月秋水大涨,显得平满,涵容着天宇,水天相连,和天空混而为一。[3]气蒸云梦泽:

意谓近处都在水气笼罩之中。“云梦泽”是现在的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的总称。[4]端居:隐居。[5]垂钓者、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里暗示无人援引,徒有从政的愿望而已。

【鉴赏】

此诗托兴观湖,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是孟浩然诗中较为开阔的一首。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两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予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引荐。

这首诗前半部是泛写洞庭湖的景色。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这首诗后半部是即景生情,所谓“欲济无舟楫”,是用来比喻希望丞相的引荐。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这一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也不甘心闲居,要入世做番事业。这里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接下来,诗人巧妙地翻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古语,吟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亦实亦虚,深寓新意,不露痕迹地表达了希望追随张丞相左右效力的愿望。本诗既表达了想出仕的心情,又写得不卑不亢,是一首不落俗套的干谒诗。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2]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3]【注释】

[1]桐庐江:即桐江,今在浙江省桐庐县。广陵:今江苏省扬州。旧游:即故交。[2]建德:县名,今浙江,居桐江上游。维扬:即扬州。[3]海西头:扬州近海,故称海西头。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后,漫游吴越旅途中夜宿桐庐江,为怀念旧友而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有声有色,一气呵成地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的凄清画面:山暝猿啼,江流滔滔,树叶萧萧,孤舟月照,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这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后四句“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借景生情:月夜宿孤舟,独客他乡,心中愁闷,自然对友人深切怀念,因而热泪纵横,想把自己深切的思念之情遥寄给“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此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全诗语言精妙,写景如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1]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2]

【注释】

[1]襄水:也叫襄河,入汉水,在湖北襄阳西北。[2]迷津:津为渡口,迷津即找不到渡口,比喻找不到出路,迷失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孟浩然漫游长江下游途中所作,是一首思归的诗。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两句本鲍照“木落江渡寒,雁还风吹秋”脱变而来,但孟作也如行云流水,更准确地写出了深秋的景象。诗人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达出“寒”,诗人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为以下的思乡之情立下了基调。

第一句应用“起兴”的手法,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句“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透露出思乡的情怀,带有含蓄的意味,未点明。第三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写尽天下游子共有的情怀。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诗人身在异乡,迷于津梁,无从觅路,眼前只见傍晚宽平如海的江面无边无际的波涛。此诗的末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愤。

此诗以情对景,扣合自然,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之中。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1]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2]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3]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4]

【注释】

[1]寂寂:求仕没有音信,心中苦闷。[2]寻芳草:喻追求理想境界。违:分离。[3]当路:当要权者。假:宽容。[4]还:回乡。扉:门。

【鉴赏】

这首诗是孟浩然将离长安、赠别王维的诗,诗中抒发的还是求仕碰壁后苦闷怨愤的感情。诗人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嗟服,无敢抗。张九龄、王维称道之”,但这次入长安竟然无功而返,诗人心中是很惆怅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是一时牢骚语,他与王维还是甚为相知。前两句“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直写自己失意,无限愁恨和怨恨之情力透纸背。既然长安是这样的难堪,所以三四句说“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即那就不如回去了,只好和友人惆怅地告别。五六句“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进一步说明仕进不达的原因就在于无人援引;“知音世所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珍视与王维的知音之情。既然求仕无望,诗人再留京城就毫无意义,因而决心回归故园隐居山林,寂寞地度过余生了。

此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非常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作味,耐人咀嚼。

与诸子登岘山[1]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2]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3]

【注释】

[1]岘山: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九里,一名岘首。

[2]鱼梁:江中的鱼梁洲。梦泽:泛指湖泊。[3]羊公碑:西晋名将羊祜曾驻岘山,其死后,百姓建碑纪念他。《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常造岘山。尝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登望如我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祜卒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立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羊公:指羊祜,晋南城人。晋武帝时,镇襄阳,轻裘缓带,身不披甲,与吴陆逊对抗。

【鉴赏】

此诗是一首吊古的诗,意在吊古感今。诗人凭吊岘山的羊公碑,由羊祜联想到自己的身世。

诗人开篇则一反感叹或议论多在篇末的常规,格调独特,开口即发议论,所谓凭空落笔,似与题目无关,但一气贯注,自有神合之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寒来暑往,时光流逝,人事不断地交替变化,古来如此。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第三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写出诗人登高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现出水面。“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诗人此刻眺望远方,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诗人借景抒情,烘托自己无限的伤感。第四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联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名垂青史,而自己至今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将湮没无闻,这与“尚在”的“羊公碑”相比,不免“泪沾襟”,令人伤感。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句末用典,贴切自然,情趣盎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注释】

[1]具:备办。鸡黍:黍是黄米,古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粮食。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2]合:围拢。

[3]轩:窗户。场:打谷场。圃:菜园。话桑麻:闲谈农作之事。[4]重阳日:即重阳节,古代风俗,重阳节赏。就:靠近。

同类推荐
  •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

    《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一书,文章精选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可可西里的动物精灵

    青藏高原,动物乐园。静如秋水,暴似杀场。有乐有忧,生生死死。谁来主宰,令人思量……
  • 延安记忆

    延安记忆

    作为散文集,《延安记忆》可以说是容量巨大。洋洋洒洒百多篇文章,基本上概括了人世间的全景:从官员到诗人,从普通百姓到亲人邻居,从中国内陆到世界各地,善与恶,爱与憎,理想与现实,梦幻与人生,生与死的感慨,灵与肉的较量,生活的厚重与追求的执著,都浓缩在他时而深刻朴素时而空灵清妙的文字中,让人在惊心、嗟叹、颔首、解颐之余,感到大气恢宏,气象万千。但一个不能忽略的情况是:由于忽培元从政的阅历和“为官”的视角,使得他的文字时常显现着一种深刻的认识水准和思想高度,我以为这是他散文的极为重要的特色。
  • 文学史理论

    文学史理论

    本书以历史美学的文艺学方法为指导,汲取现当代外国文艺学新方法,从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和性质、文学史研究的方法、文学史的时间之维与分期、文学史的文体分类及其流变、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文学史与创作主体的心态、文学史与文学的传播、文学史与文学史料、文学史著的形态等多个维度对文学史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探讨文学史家如何以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史观去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史。
热门推荐
  • 天鹅奏鸣曲

    天鹅奏鸣曲

    二战,法国伯爵夏尔特为了报仇,加入反纳粹势力,运用手下的夜莺剧团暗杀纳粹,与纳粹军官波特曼相爱相杀的故事。
  • 神盾局的新晋职员

    神盾局的新晋职员

    李维斯变成了韦斯利,带着一个废品智能系统来到了平行世界,成为了刺客联盟中的一员。随后不断出现电影中的特工和超级英雄,而他也成为了神盾局中一名新晋职员。随着系统不断的升级,他终于可以使用英雄联盟中各个英雄的技能,但是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报道他竟然给了美国队长一个过肩摔,随后他的新工作变得曲折了起来。
  • 小小嫡女成妃记

    小小嫡女成妃记

    上一世她惨遭爱人和妹妹的背叛,设计害死了她的孩儿,凌迟了她的影卫,杀了她外祖家满门。上天垂怜,又让她重回十二岁那年,重活一世,她脚踩嫡妹,拳虐渣男,发誓,定要杀尽天下白莲花,灭净世间死渣男......只是这整日缠着的冷峻妖孽是怎么回事?某腹黑男道:“不许看你表哥,不然我天天晚上找他练手。”某傲娇女的一脸不在乎:“明日小皇帝指婚,我就要去和亲了。”某妖孽男一脸不屑:“你嫁谁,我打谁,你和亲,我抢亲。”
  • 锦绣帝妃

    锦绣帝妃

    推荐完结古言《茉乱帝凰》她是殷家医女,爱的却是战功赫赫的狮狼。他救过她,亦要她的命!他曾说揭下他面具的女人只有她一个,她也把天下间最为尊贵的帝王玩弄于股掌。从医满天下到占山为匪,从欺君之罪到身陷囹圄,从旌旗十万到诱君入瓮……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欧琳达历险记

    欧琳达历险记

    本书创作于17世纪,为书信体小说之先声。写信人欧琳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无数男子拜倒在其石榴裙。
  • 宇宙进化史

    宇宙进化史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古老?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球?除了地球以外,宇宙中还有多少个有生命的星体?神秘莫测的宇宙充满了秘密和传奇,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不过是浩荡沧海中的一小小粟而已。
  • 山海,皆可平

    山海,皆可平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爱翻山海,山海皆可平。十行里作为蛊师行走江湖十余年,在江湖上也是有响当当的名号的,只是前十余年都是她一个人走过的,后来捡到个抱着黑猫的少年,从此行走江湖的路上多了个少年和黑猫。“有我陪着才叫做行走天涯,你一个人那叫瞎溜达。”
  • 猛虎七杀图

    猛虎七杀图

    大争之世,三凶降临,异世争霸,猛虎七杀。东南擒青龙,西北破天狼,漠北射苍鹰,岭南逐凤凰。看主角高盛,从一个普通人,到大陆雄者之路。(老书《第十三名巫师》被莫名其妙屏蔽,加群748978073,获取后续章节。本人不会对群做任何管理,只是将后续的章节交给读者而已。)
  • 逆天重生之亡国九公主

    逆天重生之亡国九公主

    前一世,她被同门之人锁于忘妖塔之上时,即使浑身染血也只是置之一笑……这一世,立于虚空之上一身红衣的她妖冶一笑,朱唇轻启。我要你们,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