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1100000026

第26章 学问类格言品评(1)

【原文】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往今来世代显赫的家族,无不由表德造就;天地之间最为高尚的人品,还是从读书养成。

【汇评】

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纷纷势利,宾如烟花过眼,须臾便灭。

古联云:“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

又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麻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云。”皆格言也。

【译注】

要想家业世代兴旺,总要靠读书积德,如果纷纷热衷于权势财利,那就像过眼的烟花,顷刻间就消散了。

古代对联说:“培养高尚道德,才能继承祖先的鸿业;传授圣贤经典,才算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又说:“培养道德的根本,只有孝敬和友爱;传家接代的至宝,在于经史与文章。”

又说:“等待天降的福禄,只有积善;延长祖宗的恩泽,在于诗书。”

又说:“要想门第显贵,应多做善事;要想儿孙成才,须刻苦读书。”

又说:“培育人品,应当追求达到白璧无瑕;读书课业,目的不仅在于直上青云。”

这些都是格言。

【原文】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译文】读书即使不能成名,也会使人品格高雅;修德即使不图报答,也能使人恬然自安。

【汇评】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译注】

不能为了报答才去做好事,怎能为了博取功名,才去发愤读书呢?

【原文】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为善,是最快乐的事;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汇评】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努力修道于身,则心旷神怡,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此事之最乐,而莫可加者也。若徒求诸绮席之丰,堂构之美,润屋润身,相去殆有天壤之别矣!”

张扬园云:“人第见近世游庠序者至于饥寒,衣冠之子多有败行,遂以归咎读书,不知末世之习,攻浮文以资进取,未尝知读圣贤之书,是以失意斯滥,得意斯淫,为里所羞称尔,安可因噎而废食乎?试思子孙既不读书,则不知义理,一传再传,蚩蚩蠢蠢,有亲不知事,有身不知修,有子不知教,愚者安于固陋,黠者习为巧诈,循是以往,虽违禽兽不远,勿耻也。然则诗书之业,可不竭力世守哉!”

【译注】

茅坤说:“人生在世,努力修养大道在身,就会心旷神怡,通体愉快,并且言行无不得当,做什么事能够这样呢?修道的快乐。是无以复加的。假如只是为了丰盛的宴席和华美的房屋,这种‘富润屋’与‘德润身’的区别,真如天壤之别了!”

张履祥说:“有人只因看到近世读书人有挨饿受冻的,而官宦人家的子弟,却多有伤风败俗的行为,于是就归罪于读书。他们不知社会衰败时,人们只是学点华而不实的文章,用来博取功名,而不了解读圣贤经典著作对于修养身心的重要。因此,失意后就行为越轨,一旦得志就耽于享乐,被百姓看不起。但怎能因为这些而否定读书呢?试想,子孙后代都不读书,就都不懂得道理,代代相承,后代就成了头脑迟钝的愚人。他们不懂得孝敬长辈,不懂得自身修养,不懂得教育子孙,愚昧的就安于见识鄙陋。狡黠的就施展奸诈的骗术,这样代代相传,后世的人就离禽兽不远。而不知羞耻了。对读书这样大的事业,怎能不竭力提倡,世代相承呢!”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译文】

诸位到这里为了什么?难道仅仅限于学问和文章,掌握一点微末的技艺,便算得上读书之人?

在我所要求的并不高,只不过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本分,共做恪守礼教的人。

【汇评】

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刘直斋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若夫少时无所持养,不为事亲从兄之事,不闻礼义廉耻之说,但为无根浮伪之文,骤登青云之路,其不蔑弃君亲,草菅人命者,鲜矣!”

【译注】

这是香山书院的楹联。

刘直斋说:“人才的衡量,要先看他的器量见识,然后再看他的文学技艺。假如年轻时没有关怀过别人,不做孝敬父母、遵从兄长的事,没有受过礼义廉耻的教育,只是会写一些虚伪华丽的文章,一旦仕途得意,不蔑视君王、嫌弃双亲、草菅人命的,真是太少了!”

【原文】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完美,文才功名会使他锦上添花;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荒谬,文才功名会使他更加奸诈。

【原文】战虽有阵,而勇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译文】战场虽有阵列,但以勇猛为根本;丧事虽有礼仪,但以哀戚为根本;士人虽有学问,但以品行为根本。

【原文】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文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译文】飘摇的旋风,不能调和音调;机巧的妇人,不能主持家务;文章的高手,不能治理国家。

【原文】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译文】经世的本领出自于学问,这本领才有本源;心性的修养体现于事业,这修养才算圆满。

【原文】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译文】舍弃事业成功,没有实际的学问;追求性理道德,离不开经史文章。

【原文】何谓至行?日庸行;何谓大人?日小心;何以上达?日下学;何以远到?日近思。

【译文】怎样才算高明的行为?中庸不偏的行为;怎样才算有德望的人?小心恭谨的人;怎样才能上知天命?要下学人事;怎么才能远达目标?从近处思考。

【原文】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译文】能竭忠尽孝,才可以叫做人;能治国安邦,才可以叫做学问;能安危定变,才可以叫做才能;能经天纬地,才可以叫做文章;胸怀爽朗温和,才可以叫做风度;万物看来只一体,才可以叫做仁爱。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译文】

求学问的方法是日日有所增加;修大道的方法是日日有所减损。

【汇评】

此老子语。日益则可以明道,日损则可以修己。道明而己修,则不假思索,不假作为,而无所不识,无所不为矣。益损:益智识而损欲求也。

一益一损,似相反,实则相成,士不学以益则不知道,不修而损则不化所学也。

【译注】

这是老子的话。

日日有所增加才可以明了大道,日日有所减损才能够修养自身。大道明了,身心修成,就可以凡事无须思虑而洞察,无为而有所作为了。增加和减少,是指增加知识,减少嗜欲。

一个增加,一个减少,看去好像相反,其实是相成的,因为士人不学习,就不能了解道,而不通过切实修养于身,而减少欲求,所学知识就不能消化。

【原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译文】

只要志向坚定,终究是可以成功的,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矢志不回,百里秦川终于归了西楚;只要肯于吃苦,上天是不会辜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折不挠,三千兵马也可吞灭吴国。

【汇评】

此蒲留仙落第自勉联。

【译注】

这是蒲松龄科场失败后所写的自勉对联。

【原文】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通过学习来聚集学问;通过问辩来明辨道理;以宽广的胸怀来存养于心;以仁爱的心地来力行于世。

【汇评】

此是《易·乾》九二之《象传》语。

【译注】

这是《周易·乾》九二爻的《象传》里的话。

【原文】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菑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译文】把心术当做根本;把伦理当做骨干;把学问当做田地;把文章当做花朵;把事业当做果实;把诵读当做耕耘;把记问当做积累;把圣贤言行当做师友;把忠信诚敬当做修持;把乐行善事当做受益;把乐天知命当做归依。

【原文】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凛于自己的闲居,以体察独修的深邃;分析自己的思绪,以预知细微的变化;庄重自己的举止,以完成上天的义命;敦守至上的伦理,以凝定自己的道心;省察所有的言行,以考察道德的得失;改正过失向至善,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汇评】

刘忠介公《人谱》六条。

【译注】

这是刘忠介公《人谱》上的六条文字。

【原文】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

【译文】

保持自己本来的心性而不为尘垢所染,是圣贤最重要的功夫;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而不受富贵所惑,是圣贤最高深的造诣。

【原文】操戈者,务得其柄;究理者,必穷其源。

【译文】

操兵刃,必须握住柄;究义理,必须探根源。

【原文】

万理澄澈,则一心愈精愈谨;

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愈流。

【译文】透彻把握诸多道理,心性就会更加纯正严谨;全部身心专注一处,道理就会更为通达晓畅。

【原文】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译文】观察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景象;学习圣人贤者克己修身的工夫。

【原文】

下手处,是自强不患;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译文】进德修业,下手处,是积极进取,无丝毫退避之心;进德修业,成功处,是真实自然,无丝毫虚妄之念。

【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已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译文】用圣贤之道教导他人很容易,用圣贤之道管好自己却很难;用圣贤之道装饰言谈很容易,用圣贤之道身体力行却很难;用圣贤之道奋发于始很容易,用圣贤之道圆满成功却很难。

【汇评】

陈榕门云:“以圣贤教人,似易实难,莫若先以圣贤治己,人将慕而化之;即不然,而己不失为圣贤路上人,所得多矣。下二段尤关吃紧,言行不符,是为假圣贤;始终不一,又成了两截人。必要一直做到底,方得。”

【译注】

陈宏谋说:“用圣贤之道教育别人,看似容易,实际上却很难,不如先用圣贤之道管好自己,这样就可以熏陶和影响他们;即使不能影响他人,自己也不失为圣贤路上之人,收获是很多的。下两段格言更为重要,言行不相符,是伪君子;开始和后来不一致,是两截人。圣贤之道要在实践中贯彻到底才行。”

【原文】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圣贤的学问是本末一贯的,实行王道仁政,一定以天德为根基;后世的学问是言行两分的,不肯修养自己,只是一味教导别人。

【汇评】

陈榕门云:“一言学问,合下便当修己,不修己而治人,真谓之未尝学问。”

【译注】

陈宏谋说:“一谈学问,当下就应该酌量和管好自己。不管自己,却只顾去管理别人,那就真是所谓不曾学、不曾问。”

【原文】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嘴里讲的是伊尹周公,心里男盗女娼,只指责别人,不反省自己,这是挂牌欺人的圣贤;白天严肃地省察自己,晚上敬畏鬼神,既体察人心,又了解天心,才是根基扎实的学问。

【原文】

无根本的气节,如酒汉殴人,醉时勇,醒来消退,无分毫气力;无学问的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译文】

没有根本的气节,如同酒徒酗酒打人,醉时勇猛无敌,醒来却浑身发软,无丝毫力气;缺乏学问的见识,好像厨子灶前烤火,只顾前面温暖,对于背后与左右,无丝毫关照。

【汇评】

不知者赏其一时,惑其一偏,每击节叹服。信以终身。吁!难言也!

气节信不过人,有出于一时之感慨,则小人能为君子之事;有出于一念之剽窃,则小人能盗君子之名;亦有初念甚力,久而屈其雅操;当危能奋,安而丧其生平者,此皆不自涵养中来。若圣贤之学问。至死更无破绽。

同类推荐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 戒了吧!完美主义

    戒了吧!完美主义

    还记不记得你上一次对自己满意是什么时候?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完美主义者的行列,高喊着“宁缺毋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之类的口号,既苛责自己又苛求他人,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满意。殊不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瑕疵本身就是一种美。本书结合实际案例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完美主义的深层心理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克服方法,帮助深受完美主义之害的你拒绝完美的诱惑、走出苛责的怪圈、摆脱瑕疵带来的挫败感,回归简单轻松的生活。
  •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富足人生的八大支柱

    本书列选“别为金钱焦虑丛书”。作者认为,富足是一种心态,富足建立在道德之上。寻求和发现美德的过程,就是获得财富、找到真理,让自己的人生不同凡响,让自己更加坚强勇敢、自由快乐的过程。本书向读者讲述了搭建富足人生圣殿的八大支柱,有助于读者收获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人生。
  •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这是一本教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的暖心励志书。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卢思浩说: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但都好过有人妄加定义你。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坏随便他们,你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生活方式过成无可取代的样子。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无可替代。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本书,专门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犹豫不前的年轻人。
  •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

    《说话的智慧与禁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寓理于简单明了的故事之中,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告诉每一位读者,成功的说话方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失败的说话方式在措词和形式上存在哪些错误。
热门推荐
  • 心中星空

    心中星空

    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人,他们外表与常人无异,可是心中暗自藏着超能力;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人,他们外表也与常人无异,然而,他们的心理存在一些问题。当具有超能力的人去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人,那便是“星空”的世界。这个世界,便是我们的“星空”。
  • 我与时光皆待你

    我与时光皆待你

    第一次见面,江城就壁咚了何源,“嘘,别说话。”礼尚往来,何源反咚了江城,“女人,这是你自找的。”而后,江城看着眼前的何源,一脸憋屈,“不是说好总裁在上,你怎么出尔反尔。”何源一边解衣服,一边开口,“老婆,这可是你说的。”随即俯身而下,圈住了他此生至宝。何源:“老婆别急,我的是你的,我也是你的!”江城:......说好的她家老大,总裁兼老公是禁—欲系男神呢?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是一头饥不择食的饿狼?不行,她要赶紧溜!何源:老婆,慢慢来,别着急,诺,给你备车了,司机车子随你挑,说好的天涯海角随你去,这辈子非你不可了!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腹黑男vs戏精女,绝对甜宠文,欢迎入坑!
  • 一片树叶的颤动:南太平洋诸岛的小故事

    一片树叶的颤动:南太平洋诸岛的小故事

    《一片树叶的颤动》是毛姆生前亲自编选的单行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六个以南太平洋诸岛为背景的短篇小说,素材均为作者漫游太平洋地区的见闻。在这些故事中,南太平洋诸岛的异域风光美丽而凶险,安逸而诡谲,赋予作品神奇而迷人的魅力。上至总督下至侍役,从贵妇人到街头妓女,这些在远东殖民地生活的西方人经历了在家乡舒适的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波澜,展现出了鲜明而突出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满足、喜悦以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慕,他们的软弱、伪善和空虚,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毛姆对复杂人性的追问和思考。
  •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十年前向流星许愿的少女

    一位80后美丽少女的情路历程,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定终生到生离死别心灰意冷,由重拾新生再感爱情到情路曲折饱受折磨。曾经向流星许愿的少女能否走出阴霾拥抱光明!
  • Letters from England

    Letters from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喃语呓梦

    喃语呓梦

    生活笔录,心情感受,阳光的我们,沮丧的我们,在这儿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唯美而又浪漫。
  • 喵,快救救我

    喵,快救救我

    废柴肥妞被一只猫强拦下来要求救治,怎么一眨眼就变成了无敌大帅哥“我是来自异世的大将军,请对我尊重点,喵”“笨女人,你不能碰我高傲的头颅,喵”
  • 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是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之一,写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的时期。剧中有数条线索,内容热闹换了,并附有哲学思考在其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重生:幸福因为遇见你

    重生:幸福因为遇见你

    夜晚,一场车祸将一个美丽年轻女子和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同时撞倒。她在医院醒来,发现自己重生变成了总栽的未婚妻。自己竞然从五十岁变成了二十八岁?她想回自己的家,却被男人强制留下。莫名其妙成了他的妻子,他用她的女儿危协她不准她离开,又用她现在的身体是他爱人的为由,协迫她。想到自己霸占他心爱女人的身体,又无法归还,她只能违心的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住进豪宅过上了心惊胆战的日子......。
  • 扶棺谏君:海瑞

    扶棺谏君:海瑞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