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3300000010

第10章 眼睛的性质和适应

眼睛的结构和性质跟照相机相似,眼睛的晶状体如同照相机的物镜,眼睛的视网膜如同照相机的底片。照相机的物镜把物体的像呈在底片上而感光存储像;眼睛的晶状体把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上而由感光细胞神经传给大脑存储。眼睛晶状体边缘的肌肉调节晶状体成像,如同于照相机调焦距。眼睛晶状体前面的虹膜可以改变它中央的瞳孔大小,其作用如同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入光流量。

照相机的分辨能力——分辨角θ主要取决于物镜的通光口径(直径D),θ(角秒)≈140/D(毫米);当然还需要底片颗粒很细才足以分辨。眼睛瞳孔在白天强光下可收缩到2毫米,分辨角约70角秒;瞳孔在夜间可放大到8毫米,分辨角约18角秒,但视网膜的颗粒状结构仅可分辨0.01毫米,因而限定眼睛的实际分辨角为1~2角分,各人的情况还有差别。所以,就是眼睛戴上减光镜去直接看太阳也只可能辨别出特大的黑子,而分辨不清较小的黑子。虽然在日全食开始和终了时刻的“贝利珠”(或许还有日珥)强光也会被肉眼看见,但分辨不清。顺便地说,眼睛以及照片上见到“贝利珠”光芒四射很壮观,但那却不是真像,而是眼睛或照相机的缺陷造成的。读者可以在平时检验一下自己的“视力”,比如观察金星时可否看出是“月牙”形的。眼睛对不同波段光的敏感程度是有选择性的,而且白昼与夜晚又不同。眼睛可感受波长400-700纳米的可见光,对黄绿光最敏感,对红光和紫光的敏感度较低。在白昼,最敏感的是波长555纳米的光;在夜晚,最敏感的是波长510纳米的光。实际上,眼睛在黑暗环境下比白昼还敏感,甚至可觉察几个光子作用。

眼睛从黑暗到光亮环境适应较快,但从光亮环境到黑暗需有15分钟以上时间才能适应,在黑暗环境下观测中应避免强光照射眼睛。所以需要在日全食前半小时就戴上减光太阳镜,以适应黑暗,到日全食时再取下太阳镜,就可以得到观测暗淡的太阳色球和日冕的好效果。目视观测的时间分辨率较高,可以观测到天体的变化现象,但视觉反应要慢0.1-0.25秒,而且光作用停止后还有“视觉停留”,不能辨别快于25次/秒的闪现现象。

在准备观测日全食的时期,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观测地点的选择。

(1)在日全食带中心线附近,日全食的“食延”长,可以较从容地进行更多的观测。宜选择日全食时太阳的地平高度角较大(离天顶更近)的地点,地球大气更透明和稳定,从而看到的日冕更亮、范围更大。

(2)根据气象资料,观测日全食时应选择天气晴朗概率大、风沙少的地方。局部小气候更重要,比如,湖中的岛或半岛、植被多的地方一般是大气宁静度很好的地方。

(3)交通与生活条件应比较方便。

显然,乘飞机或气球可以保证天气晴好,还可以追踪一些月影的移动而增长观测时间。1968年9月22日那次日全食仅经过新疆自治区的国界附近,日全食时太阳的地平高度角仅约7度,“食延”仅20秒钟,有三个小组就是乘飞机到万米高空观测日全食的,天空真是又暗又清澈,观测条件改善多了;但也有高空气流不够稳定,飞机颠簸而感光1秒以上的日冕像抖动了。美国也乘飞机观测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国外还有日全食旅游到峨眉山“金顶”观测日全食,由于海拔3099米已在云层之上,不必像山下的观测者那样为有云天气担心了。

对于2008年8月1日的日全食,已有人考察了新疆的伊吾和甘肃的酒泉等地,好天气机会较大,那里地广人稀,届时观测者蜂拥而至,在交通和生活上可能有困难,“丝绸之路”可能拥堵。不过,这次日全食恰逢夏季,交通和旅游较简便,相关部门也会考虑解决的(例如,1997年3月的黑龙江省漠河的日全食,就加开了专列火车),但也需日全食观测者事先及早联系落实好!当地也会给居住民宅或野营的便利。笔者在1958年元旦的寒冬到甘肃和新疆交界的地质队出差,当地连火车站也没有建好,由于当地人的热情帮助,在帐篷里共度新年。如今,由于大西北的开发,各方面条件会好多了。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发生在繁华的长江流域,旅游很方便,只是天气条件未必理想,可以先根据前面已给的区域平均气象条件以及实地情况,准备几个候选观测地,届时可以根据当时气象预报来及时变更。前面谈到国外日食旅游选择峨眉山金顶,的确是最为理想的。可以调查一下,日全食带可能还有类似高于云层的“仙境”,当然,如果自己有专门的旅行汽车就更方便了。

同类推荐
  • 绿色海洋(地球一小时)

    绿色海洋(地球一小时)

    覆盖地球表面71%的海洋,是太阳系其他星球所见不到的最为独特的地理景观。对人类而言,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海洋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保护海洋、爱护海洋,创造绿色海洋是人类最紧迫的任务。
  •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航天知识全知道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航天知识全知道

    在古代,人类对宇宙空间的认识只局限于白昼能感知太阳的光热,夜晚能望见月球的身影,于是产生了许多访日探月的幻想故事。中国出现过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神话,其他国家也有不少类似的飞天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寄托着人类征服太空的愿望。为实现腾空飞翔的理想,人类经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历程。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便为了这个理想做出了种种大胆勇敢的尝试和探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竭尽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开始把幻想变为现实。
  • 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

    细菌,才是主宰地球生命进化的关键。马古利斯在本书中,将前所未有的演化思维呈现在我们面前:动植物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竟然曾经是独立生存的细菌?单细胞生物间互相捕食的过程,也许是多细胞结构的起源,甚至形成了复杂的动物,例如人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本书是回顾生命进化的时光机,带领我们回到创世之初,看充满岩浆的炙热的不毛大地,如何冷却成浩瀚的原始海洋;而最早的无生命物质,又如何生成有秩序的生命结构?《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让我们看见细菌如何引领地球的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微生物到我们。
  • 人类的探索:宇宙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探索:宇宙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科学与海洋

    科学与海洋

    地球表面的70%被海洋所覆盖。故而海洋作为地球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气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为控制地球表面的环境和生命特征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海洋,虽然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它的广阔,却无法看到其深层的东西,而海洋的内部则包罗万象,充满着神秘的色彩。《科学与海洋》教我们利用科学来探索海洋,从科学的角度领略海洋的神秘风光。
热门推荐
  • 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

    气壮山河的狼牙山五壮士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星际美食日记

    重生之星际美食日记

    周繁锦一位现代的疯狂的美食家,同时也是一位拥有可以和五星级大厨媲美的厨师。因为一场偶然的意外,她穿越到了多年后的星际时代,当一位美食家来到了一个只能靠营养剂维持身体所需能量的时代,那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美食这种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发扬光大。
  • 我为渔狂

    我为渔狂

    对普通人而言,钓鱼只是一项工作闲暇之余的消遣,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将它当成了毕生为之追逐奋斗的事业。重生后的文东意外发现掌心印记拥有恐怖的诱鱼能力,于是青年钓手从十八线城市的小渔具店开始,自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最终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钓坛传奇。新增书友qq群486794938,欢迎正版读者钓友加入一起浪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姑娘威武

    姑娘威武

    水面上装得宠辱不惊优雅高贵,水面下的脚掌却翻飞搅动异常慌乱,何夕便是这样一只在水面挣扎着前行的白天鹅。没人能看穿她的掩饰,直到遇见了秦陌。
  • Haw Lantern

    Haw Lantern

    Widely and justly celebrated for his flawless handling of the lyric, Seamus Heaney is here shown venturing into new imaginative territory. Poems exploring the theme of loss, and in particular a sonnet sequence concerning the death of the poet's mother, are joined in The Haw Lantern by meditations on the conscience of the writer and exercises in an allegorical vein that will both surprise and delight the many admirers of his previous work. 'More than other poet since Wordsworth he can make us understand that the outside world is not outside, but what we are made of.' John Carey, Sunday Times
  • 草原斗士

    草原斗士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斗争与厮杀。在《草原斗士》中,看狼族斗士如何集群狩猎,看“短跑健将”猎豹如何短距离捕捉猎物,看与狮争锋的斑鬣狗如何对抗狮群……《草原斗士》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伴卿一世长安

    伴卿一世长安

    手中秋水寒,胯下玉生烟,不求王爵位,伴卿话长安。
  • 解人颐

    解人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