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800000034

第34章 处处有漏洞

若不是皇帝赵佶的恩宠,太监如何能带领大军?一个五体不全的太监封王?大宋可丢不起这个脸。

正好,收复的幽云地区还不是全部,少了一个平州,文臣们就以此为由,将皇帝赵佶准备封赏的旨意给拖了下来。

皇帝赵佶见朝廷官员大多反对封童贯为王,也知道这事阻力太大,便好言安慰了童贯几句,把此事就给放下了。

这下,满心欢喜的童贯给兜头泼了一头一脸的凉水,气的手脚冰凉。可他又不敢和皇帝赵佶理论,便撂了挑子,故意消极怠工。虽然人还在太原城督军,但对下面上报的金军可疑动向置若罔闻,根本不加理睬。

对北方军事负有主管之责的童贯都是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将领了。尤其是原辽朝刚刚投宋不久的兵将们,他们不是不明白金兵即将南下,而是随他去!什么加强战备、整顿军队全都放在了脑后:朝廷都不管,我们管他们干什么?!搞不好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不值得。

就在大宋上下把掌握自己命运的最后机会都彻底放弃的时候,一场毁天灭地的“风暴”已经来临!虎视眈眈的大金终于开始了南下灭宋的行动,灾难降临到了无辜的大宋百姓头上。

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太宗正式下旨,以宋人背盟、金人讨伐不义的名义,大军分两路南下攻宋。

奉金主旨意,皇叔斜也(汉名完颜杲)出任兵马大元帅,总领各军,留在上京,协助金主掌控全局。

斡离不为东路军元帅、兀术为副元帅,统一指挥六万东路军,为主攻部队。并在平州建枢密院,以刘彦宗主院事,且为汉军都统,作为东路军第二梯队跟进作战。进军路线,是由平州进取燕山府,而后进攻汴京。

金主吴乞买亲领大金御林军——龙翔军随斡离不、兀术兄弟御驾亲征,为东路军后备。

粘罕为西路军元帅,统一指挥六万西路军,主要任务是牵制和接应。完颜希尹为右监军兼先锋经略使,指挥西路军先遣纵队。建枢密院于云中,时立爱主院事。进军路线是从云中府进攻太原府。

两路完成预定战略计划后,在黄河岸边汇集,合力攻击大宋都城——汴京。

此时,大宋在幽云的兵力有二十五、六万人,燕山府驻军十一万,这其中还包括了战斗力最强的郭药师常胜军一万人。其它的十四万人分在了四个城池中守卫。

但是,从燕山府到四镇、再到黄河岸边,广大的平原上宋军毫不设防,几乎处处都有漏洞。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幽云平原平整而广阔,是金人骑兵驰骋的好地方。大宋没有多少骑兵,更不要说是精锐,在这样的平原地带根本没办法与金人野战,只好守城了。可大宋这样的守城法,以金人骑兵的快速和迅猛,基本上可以很轻松的把幽云给分割开来。

现在幽云的官员中,童贯身为太尉,不仅是军事主官,而且负责的就是北部边境的防务。可他一听到金兵南下,就吓的逃回了汴京,丢掉了幽云的军事指挥权。

其他大宋派来的文官根本不懂军事,只能依靠常胜军郭药师指挥整个幽云战事。但前面张觉的遭遇,早已让本来只是因势降宋的郭药师寒了心,要他为大宋死战,又怎么可能?!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本一直认为幽云之人不值得相信的皇帝赵佶,却对郭药师这个连汉人也不是的幽云人“信任”的有些过度,在他已经明白表现出对大宋离心离德的情况下,只是设立了一个义胜军牵制》

在金军南下前,已经明知郭药师不可靠的朝廷,不仅没有撤掉郭药师的职务,甚至都没有派出得力的将领接管幽云地区的指挥权。

不出意料,斡离不东路大军刚刚围住燕山府,郭药师便立刻绑了燕山宣抚使兼知府蔡靖、转运使吕颐浩出降,燕山府陷落。

金人进城后,金主吴乞买就停留在这里,并将它再次改回原名——燕京。

郭药师的投降,不仅仅是出卖了燕山府和幽云十六州,更主要的是,由于朝廷和原太尉童贯对他的过于信任,郭药师对大宋边防的军事布置十分熟悉和了解。

有了郭药师的指引,金东路军遂长驱直入,宋军不战而溃,一路之上基本没有遇到任何象样的抵抗,短短一月已经是兵临黄河,直面大宋本土。

大宋在面临战争的时候,居然如此的儿戏,连一个可靠的得力将领都没有派出,这让轻易攻下燕山府并兵临黄河的斡离不兄弟实在是想不明白,但对金人却是好事。

金人大军南下讨宋的消息一传到汴京城,朝廷上下立刻乱作一团,有的建议皇帝南下避敌、有的建议遣使大金谢罪。但李纲等主战派坚决反对朝廷南迁,要求派兵援救幽云,至少要把金兵挡在黄河以北。

赵佶勉强接受了李纲等人的建议,下罪已诏,革除了多项弊政,并命令全军军队勤王。

面对外敌胆小如鼠的皇帝赵佶却丝毫没有坚守汴京的决心,为了逃命,在几位大臣的强烈要求下,赵佶被迫下旨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太子赵桓,也就是历史上那位宋钦宗。然后,就携带着部分妃嫔和宗室逃离了汴京城。

本来,比自己父皇还要胆小、懦弱的赵桓也想逃跑,但被主战的大臣们给拦住了。这也是,金兵还没打到京城呢,皇帝倒是先跑路了,让臣民们如何有信心守住自己的京师?

在主战大臣和汴京城军民们的坚决要求下,赵桓终于答应派禁军前去幽云增援,这就需要负责军队调动的枢密院准备相应的计划,皇帝让他们先拿出一个章程来,这可要了枢密院的命了!

本来,枢密院中以文官为主,精通军事的就不多。原本还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太尉童贯,可他临阵脱逃,,导致幽云宋军大部溃散或是投降,心中也明白自己作为军事主官,对如此不利的战事只怕要担上很大干系,一急之下,已经重病在床,怕是没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其他将领历来被文官排斥,中枢之中居然没一个懂军事的武官,任一帮文人在那里胡来。

结果,光制订调动计划、选择合适的军队,枢密院就足足忙了个十多天。刚刚作出的计划,就被负责军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的两司三衙给驳回来了,因为禁军还分布在各个军营之中,到了现在都还没能收拢,无兵可调!

这下,不只朝廷重臣,连稀里糊涂的小皇帝赵桓也急了。

俗话说“八十万禁军”,国家养兵千日,就是用在这种外敌入侵的时刻,如何到了要用的时候,就无法调动了?

谁知,两司三衙理由还很充分,一番话把君臣人等给堵的无话可说:因为缺少军饷,前段时间大灾之年军队里收容的灾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安置好,训练就更加谈不上。也因为亢兵太多,钱都花在养活人头上了,军备几乎为零。

让这些所谓的“禁军”上战场,还是和凶残的大金骑兵对阵,一触即溃还是好的呢,纯粹是给人家送军功去的。

就在大宋朝廷的争吵中,金人东路军已经打到了黄河岸边,虎视大宋。

麻了爪的大宋君臣之下慌了神儿,为了振奋士气、民心,胆小如鼠的赵桓在贬斥了蔡京等奸臣之后,勉强把一些军队调到了黄河渡口上。

经历过大战的宋将本就不多,而且大都畏敌如虎、逡巡不前,被朝廷申斥之后才领兵到了黄河岸边。

为了抚慰将士,让他们能够真心的为保卫朝廷而战,朝廷在诸多无正职的闲官中选择了一批年青文官,派到守卫黄河沿线各个渡口的宋军中宣抚,以促使将士们保家卫国。

虞允文也被挑中,和带队的左谏议大夫王卫、五位同僚一起,前往离汴京最近的孟津渡口劳军。离京之前,虞允文将爱女水灵交给了清义道长,免得别人管不住她。

从汴京出发的时候,大多数宣抚官员都是满脸的愁容,现在战况不明,但白痴也知道大宋面临着危机。他们都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万一黄河失守,只怕宣抚的官员都回不来了。

孟津渡口离汴京只有不足百里,很快就能抵达。

同行的中书舍人刘文全很佩服虞允文的才华,出发之后,他干脆就跟在虞允文的身边,一路讨教。

哪想到,离孟津渡口还有三、四十里的时候,大家已经看到不少士兵三五成群的散布在路边,有的手边连武器都没有。

吃惊的宣抚官员们停住了脚,左谏议大夫王卫命自己的从人上前询问:“你们是哪里的士兵?因何在此闲坐?”

“我们是侍卫马军都虞侯王权的部下,因为王将军前几天说要向朝廷请旨,自行离去。我们没人指挥,又不愿意就这样散去,只好在此地呆等。”一名士兵答道。

啊?!

前来劳军的官员面面相觑、全部傻掉了,战争将至,主将却跑了,这渡口还怎样守?

几名官员全聚到了一起,左谏议大夫王卫急的直搓手:“这便如何是好?万一金人此时渡江,我等休矣!”

虞允文的表现却非常冷静,招手把刚才答话的士兵叫了过来,连问了几个问题:“我来问你,现在这里还有多少兵力?大部分在何处?谁在领导余下的部队?对岸来了多少金兵?对岸渡口是否有船?有多少?”

那名士兵惊讶的打量了一下这位身着文官官服的官员,没想到这些文官中居然会有懂军事的人,这几个问题的确问到了点子上:“大人,我们现在只剩下了大约一万八千多人,都在渡口左近。虽然没了指挥的人,但大家都不愿意就这样逃走,现在由几名副将和偏将带领,他们都在渡口边上。至于金兵,至少在五万左右,都是骑兵。渡船早被我们藏了起来,但金人前几天一直在到处搜拢渔船,似乎已经有十几艘了。”

“王大人,我们不能就这样回报朝廷,至少要搞清楚这里的情况已经有多严重。”虞允文转头对左谏议大夫王卫说道。

王卫虽然想就此返回汴京,但看周围的官员都露出了赞同的表情,知道他们支持虞允文的说法,只好答应前往孟津渡口。

在那几名士兵的引导下,他们很快来到了渡口旁边的房舍之中,几名还没有逃跑的将领正在这里。只是,在现在兵力严重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他们也无能为力。

左谏议大夫王卫看到这种情形,知道要是金兵现在杀来,自己也得马上完蛋,恨不能立刻逃回汴京,大概说了几句抚慰的话,就打算转身离去。

虞允文起身拦住了他:“王大人,孟津渡口距离汴京太近,如果失守,金兵当天即可直达京师,我们不能就这样丢下它不管。”

“我们还能怎样?朝廷是让我等前来劳军的,而且我们都是文官,无一人有对敌的经验,根本派不上用场。不如早点返回汴京,将这里的状况告知朝廷,早些派大将前来方为上策。”

“只怕来不及了,金人已经收集到了数十艘船,随时可能渡河,哪还等的及我们返京报警?”虞允文肯切的劝说道。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帝王路

    三国之帝王路

    那一年,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我麾下十万将士埋骨江山,而美人寂寞深锁东宫。那一日,血战沙场,阴云密布,我青丝三千尽染红,而铜爵马依旧昂首向前。那一夜,朔风如刀,大雪纷飞,我脚下百万雄兵山呼万岁,而军师为我皇袍加身。而我一梦醒来,依旧衣单被薄、床冷屋寒,我、只是个黔首,贫穷而位卑的黔首……可我,不甘心!我一生戎马,要为帝王杀!我是刘裕,这是我的三国,我为自己代言。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 重生之定鼎天下

    重生之定鼎天下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西秦,南楚,北唐,东汉屹立于世。重生归来的赢稷为了天下至尊,为了永生不朽,和一代雄主嬴政,刘彻,项羽,李世民等,展开了争霸之旅。白起、贾诩、郭嘉、诸葛亮,张良、吕布等各个人杰斗智斗勇。貂蝉、西施、甄宓、大乔……各色美女粉墨登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本书修炼等级借鉴《阳神》武道:武生,武徒,武士,武师,先天,大宗师,武圣,人仙神魂: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
  •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品读《资治通鉴》:战国风云

    于历史来说作者只是爱好者而已,而爱好者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领略经典,更容易被非专业的历史爱好者所理解,这也是本书的初衷和目的。《资治通鉴》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重要的是它充满了管理的智慧。里面有大量关于为人、识人、为臣、为君的学问,并且非常真实,可操作,值得现代人借鉴。品读《资治通鉴》一书对《资治通鉴》的内容绝对不是简单意义的白话文翻译,而是添加了很多基础知识、基础人物的介绍,以现代的观点来解读古人的智慧,方便读者更深度地理解学习。
  • 战国起

    战国起

    战国起,风云动。他只想做小山村无忧无虑的孩童,却意外成为了一名墨者。他只想好好宣扬墨家思想,却卷入各诸侯国的争斗。他只想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却身处其中越陷越深。亲人、朋友、女人、信仰、权利,且看他如何抉择。
热门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巴山夜雨(下)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巴山夜雨(下)

    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郊区为背景,通过作家去南泉为轴心,展现了一幅川东风俗图,小公务员、教员、卖文为生的知识分子生活清贫,巨贾达官则是奢华腐败。
  • 万界至强系统

    万界至强系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无光,鸿蒙沉沦。吾苏醒于诸天之巅,斩灭天道,湮灭命运,三千大道,尽皆俯首。手握日月摘星辰,开辟混沌万物生。蓦然回首,一切都是虚无。
  • 武侠见闻录

    武侠见闻录

    “降龙十八掌?听起来好威风啊,但是好像不适合我。” 书友群:515331397,欢迎各位加入。“井中八法?杀气太重了吧,再说了动不动就抽刀砍人可能不太符合我的气质。”“折花百式倒是挺潇洒,不过成天拿个扇子会不会有点装13的嫌疑?”“七伤拳,算了吧,别玩着玩着别人还没打到我我先吐血了。”“你问我想练什么?我也不知道诶,对了,你听说过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学年华杂事记之懵懂岁月

    大学年华杂事记之懵懂岁月

    大学,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相聚于此。期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或早已习以为常了。但我们似乎已经忘了,平凡和渺小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基本特性。这些杂事虽说不上什么轰轰烈烈,却见证了我们美好的青春,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尝,好好珍惜;值得我们去怀念,去思考!如上所说,本书主要讲述了两个宿舍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八人作为大一新生的日常生活。在这段懵懂的岁月里,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所发生,就像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一样,平凡而普通。然而,期间发生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杂事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促进了他们的友谊,展示了他们的青涩……
  • 彼间小温柔

    彼间小温柔

    第一次在酒吧遇见季言悦,她以一敌三,轮着酒瓶子砸人。蒋君博以为自己招了一个上可日天下可日地,文武兼备的实习生。直到再次在酒吧遇见她,小姑娘看着未成年被家长拎着耳朵揪走的画面,眼里羡慕的发光。她是他的小温柔,他也给了她温柔。
  • 南明:流亡的悲歌

    南明:流亡的悲歌

    崇祯帝继位后,一步一步带着他的大明朝走向灭亡。南明,那个崩溃的时代,那个病态人格比比皆是的混乱社会,任何挣扎都无法阻止它衰亡的进程。大明建国二百多年后,一代雄杰朱元璋的皇裔圣种朱由榔,像丧家犬一样,流落到缅甸境内,度过了他人生最艰苦的岁月。在“亡天下”的浅层忧虑和“失身家”的深层恐惧双重夹击下,病态的“清醒者”们,成为晚明士人的“表率”和借口。文人士大夫内在的号称“坚韧”的精神品格,最终匍匐于刀锋利刃之下。但中华忠烈,不绝如缕。一批抗清殉明的忠臣孝子: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张名振、瞿式耜、张同敞、张煌言,或为封疆大吏,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以“姑留螳臂强当轮”的悲壮之举和带血的头颅,为南明半明半灭的历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朝代土崩瓦解了,一代又一代凤子龙孙被抛入了历史的深渊,但鲜活沸腾的灵魂,却从帝国死亡的躯体上腾然而起,引导我们进入更加光明的涅槃的另一端!
  • 家养小仙女

    家养小仙女

    起初明明只是向往农耕生活,垦一地荒,种几亩田,来个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谁知道这地越种越广,钱袋子也越挣越鼓。没办法,谁叫家里有个会仙术的娇妻,不暴富也不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指头画说

    指头画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