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800000070

第70章 紧急军报

“殿下,你这话太过了吧……”虞允文努力的开口,才说了半句话就停了下来,稍作喘息之后才又接着说道:“我一个人能顶多大的用?临安之战能坚持到如今,靠的是万千大宋军民。只要军心、民意还在,大宋就亡不了!殿下……”

一口气说了几句话,伤口的巨痛使得虞允文脸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只得停了下来。

太子见虞允文已经坚持不了,心痛无比,连忙接下了话头:“虞卿,我明白你的意思。请放心,下面的防守有我们,你安心养伤吧。”

才缓过劲的虞允文淡淡的笑了笑,低声回答:“殿下,今天兀术吃了大亏,明天他会发狂的,我在外城最后的布置可以准备用上了。至于怎么起用,刘师勇将军,你负责安排,这已经是临安最后的一着,切切小心从事。如果失败,临安只怕是守不到援军赶来了。”

刘师勇将军上前抱拳,斩钉截铁的回答:“请虞相放心,若是失败,刘某这颗头颅也不用留了!当自斩以谢天下。”

看虞允文的脸上又冒出了汗珠,太子连忙起身把他扶着睡倒:“虞卿,别再管这管那的了,好好的养伤,我们先走了。”

这天晚上,内城的上空升起了几百盏足有数尺半径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色中十分的显眼。

升到空中的孔明灯慢慢的随着微风向外飘了出去,虽然金军用箭开始射击这些孔明灯,但有的已经飘的很高,根本够不到,只能看着几十盏飘出了外城城墙。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城外金军大营听到从东北方向传来了一声闷响,好象是个巨大的震天雷爆炸的声音。不少被惊醒的金兵很是莫明其妙,宋人在那么远的地方引爆震天雷干什么?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用奇怪了,金军的探马拚命的打马跑了回来,脸色已经被吓的刷白:“报!紧急军报!”

自从外城被破之后,越国王兀术为了尽快攻破内城,已经移驻城内,负责城外军营的是宗维。他出了自己的大帐,大声喝问:“怎么回事?快说!”

探马连滚带爬的到了他的跟前,单脚着地,向东北方向一指:“将军,大事不好!宋军将钱塘江大堤给炸开了,洪水已经向这边冲过来了。”

宗维的脸色顿时变得雪白,心里这个恨啊!这该死的虞允文,居然不顾外面还有自己的援军,炸毁江堤。立刻下令:“快快拨营,退入城内避开洪水。”

金军一通忙乱,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所有的东西都运进城内。不到半刻钟,视线里就升起了一股大水冲起来的烟尘。

大水直冲而过,很快淹没了留在城外的金军大营,也冲进了临安城池之中。结果,临安城和周围近百里地面都被洪水淹没。

只是,临安四周是水乡,河道、沟渠众多,水根本存不住太多,大水一冲而过,金军随后派出军队将被炸开的口子给堵上了。

临安城外面除那些被挖开的深沟里有水,其它地方基本没有积水,外城里积水最深的地方才一尺多深,浅的地方也不过才没过脚面。

可是,金人却给这场大水快气死了:临安城外早就被宋人挖的乱七八糟,外城也布满了碎砖、泥土,被水一泡,地下的泥泞足有一、两尺厚;那些深沟里也全部积了水,金军骑兵的行动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且,泥水汤给冷风一吹,很快结起了一层薄冰,站在里面的金兵给冻的直打哆嗦。

更不要说,存在军营里的粮草大部分被水给泡糟了,金人的帐篷、军服、被褥也大多被水泡的透湿。而且,在这样湿冷的地方,想砍伐干柴升火都不容易,树木也全是湿的。

想晒干它们?江南的冬天最大的特色就是又湿又冷,太阳难得能露面。来自北方的金人原本就不是很习惯这种气候,本来就因为水土不服有不少生病的,现在可好,更多了。

内城的大宋军民,倒是并没受什么影响。昨夜宋军早就通知了百姓:大水要来了,大家小心一些。

而且,这场水对内城本来也没什么,一来,内城的地势普遍比外城高,而且昨夜军民们早就把城门下面给堵起来了,进来的水本来就不是很多;二来嘛,是虞相早就想到了这点,事先吩咐大家把东西架的高高的,基本没有被泡坏的;三嘛,是原来运进内城的砖石早就把一些怕水的地方给垫高了。最多,只是一些百姓的鞋子被泡湿了,换一双就是。

在城头上守卫的军民看到金人狼狈的样子,大声笑骂,气的军帅突拈带人攻城,却轻易的被打了回来,宋人还不客气的泼了他们一身的水,把他们冻的够呛。

这个时候,外围的大宋援军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他们事先就接到了负责炸堤的宋军的通知,早转移了。

而且,这一天又有不少援军赶到,更主要的是,原本被朝廷派到外面去收拢军队的名将韩世忠,也带着他聚集来的三万多兵马,赶到了离临安只有四十多里的玉林镇,在那里设立了军营。

临安城周围散乱的大宋援军有了统一的指挥,对金人的威胁骤然加大,韩世忠已经在安排宋军守卫战略要地,准备断金军的后路。

兀术和自己的部下无奈的看着已经千创百孔的内城,在如今金军士气低糜的情况下,他们很清楚地知道再也没有攻克它的可能。随着大宋援军的赶到,只怕金军自身会面临被反包围的危险。

越国王兀术还真不亏是现在金人中最优秀的将领,在确认已经不可能攻克临安内城的情况下,果断下令撤退,使得宋军没有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临安在被围三个多月之后,终于解围。

此战,临安军民付出了外城全部被毁、三十多万军民战死的代价。而金军则是付出了近十四万的伤亡,但全是精锐,又一次创造了代价惨重的新纪录。

而且,经过此战,外城几近全毁的临安,暂时无法再做为都城使用。

接到太子上疏的天子赵构下令,将他现在临时驻邑之地温州设为“陪都”,等临安整修完毕再将朝廷迁回。

金兵退去之后,韩世忠将军入城见过太子和虞相,随即领命,做为“江南路宣抚使兼诸军制置使”,负责组织对金军的反击,率军离开了临安。

临安城里的百姓也在金军解围后,大部分被安置到周围没有被破坏的府县之中。

在战前被虞允文不计前嫌给打动的梁中书,的确没有辜负虞允文所望,不仅在任职之后勤恳小心,而且还让自己的儿孙参与了临安的防御。

年过七旬的梁中书,在临安之战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过度劳累,临安之战还未能结束,梁中书就累死在岗位上。好在他事先安排了可靠的人接替自己的职务,才没有因为他的突然故世而影响后勤供给。

太子感于梁中书真诚的悔悟之心,战后上奏天子赵构,赐其谥号“忠敬”,并追封其为“太师”。

随着绍兴五年春天的到来,虞允文的身体也渐渐好转。能够自由行动之后,他再也不肯躺在床上养伤,而是又开始参与处置军政要事。

这天,虞允文正在与太子、诸位大臣及将领在皇宫里议事,一名小校入内,向他们报告:“太子殿下、虞相,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张俊在外求见。”

所有人都是一怔:张俊来的好快啊!

此人经历复杂,为人也让大家捉摸不透。他本为抗金名将,骁勇善战、多立战功,金人惧之。身为天子赵构的拥立之臣,张俊多次救驾,却从不居功自傲。而且不谋权柄,在朝廷收取兵权之时,丝毫不以自身为念,主动提出要削弱边将权柄,以免强枝弱干,并很快交出了手上的重兵。

因此,张俊深得皇帝赵构的信任,大概皇帝唯一不会忌惮的武将就是他了。可是,张俊却与秦桧等结为一党,支持和议。这倒是不说了,也是因为皇帝就是如此想法,也不能全怪他。

但在参与朝廷收取兵权的时候,张俊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意欲夺取韩世忠的兵马,也因此与岳帅和韩世忠将军交恶。

后来,在岳飞谋反一案中,虽非张俊直接动手,但岳帅之婿张宪将军被捕入狱,就是他在之前保下的一名岳家军叛将举报的。而且,他在这之后,附合秦桧给岳帅定的罪名,支持朝廷对岳家军进行清洗。故此,大家都将张俊视作秦桧同党,也导致了他的声誉急剧下降。

不过,张俊现在赶来见太子和虞允文也并不奇怪,太子奉旨监国,任命他为带兵北进、策应江南战事。他是现任的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手下有数万精兵。如今战事告一段落,他当然要来复命。

再说,前段时间张俊领军渡长江北上,威胁金军后路,一度攻占亳州,若不是金人调集精兵挡住了他的进攻,他还能更加深入。张俊的行动,也从侧面帮助了正面战场,算是有功于国。

看众臣都看向自己和虞相,太子吩咐:“既然来了,就请张将军进来相见。”

出乎大家所料的是,虞允文却站了起来,冷冷的说道:“请太子见谅,为臣不想见他,先行回避。”

“虞卿,我知道以你的为人,一定会鄙视张俊的做法。但他毕竟是我朝中兴名将,若要北伐,他手下兵力不可轻忽,还请虞卿勉为其难,见他一见。”看到虞允文的行为,太子实在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在一般情况下,以虞允文大度的个性和为朝廷不计自身的行为方式,不会不顾朝政,仅仅因为个人好恶排斥他人。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太子考虑到张俊的身份,还是好言相劝。

谁知,从来涵养极好、善听人言的虞允文却并未接受太子的劝告,皱了下眉头:“说不见就不见。如果张俊问起我来,就请太子代我问他一句,问问他还有没有脸来见我!”

说完,虞允文转身就走,对身后太子的呼唤理都不理。

看到虞允文这种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大家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想:在外界的传说中,张俊似乎出于虞允文门下,而且与他的关系极为密切。

让人奇怪的是,张俊本人对此却闭口不言,从来没承认、也没否认过。但从张俊的之前的行为看来,并不是如此,虞允文当年带出来的人哪有如此行径的!

难道说,张俊出自虞允文门下的事,居然是真的?虞允文不肯见他,是因为他与秦桧结为一党陷害他人,觉得丢了自己的脸?

无奈的太子只好先请张俊进来。

向太子行过礼之后,没等坐下,张俊就开始扫视众臣,大家看着他的表现,心中有数,干脆等他探问。

在众臣中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自己想找的人,张俊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问道:“太子殿下,不知虞相现在何处?”

“虞相已经回去休息了,将军只怕见不到他。”太子心说,这位太尉兼宰相可真会给我出难题!这叫我怎么说才好。直接原话传达,只怕张俊非给他气昏了不可。

同类推荐
  • 关河图

    关河图

    南北朝乱世纷扰,历史却因缘际会地拐入歧路,与原本的轨迹渐行渐远,北周南梁隔江雄峙,辽东肃慎方兴未艾,而一个寂寂无名的羽林郎,正将“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三杰聚首,四王夺嫡,九州板荡,群雄逐鹿,古今分合事,关河群英图,千言万语,都要从一场一波三折的辽东贺捷御宴说起……
  • 银床淋沥青梧老

    银床淋沥青梧老

    传闻傅家三房的二姑娘性子最好,可生在深府,怎能能是朵小白花呢…
  • 新中国的由来

    新中国的由来

    本书叙述新中国成立及以前的历史,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历史脉络的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势下,顽强抗争和艰难探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历程的叙述,阐明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适合党政干部、党团员、大中学生及一般读者学习党史、国史的简明读本。
  • 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

    都说朕生的好,却不知我在邯郸受苦十余年。都说朕没本事,却不知我忍辱负重又是十年。都说朕继承父辈基业,却不知赵迁负刍远胜于朕。都说朕捡的统一六国,却不知其中汗水几何。都说朕性格残暴不仁,却不知朕不杀功臣,不杀降兵,杀的是妖言惑众的术士,杀的是破坏华夏统一的敌人。都说朕的不好,为什么朕的帝制你们沿用两千余年,为什么长城帮你们世代守护北方侵略。现在让作家窗格为朕正名!书友群:547828481
  • 暖宋

    暖宋

    从地球的未来到异域的大宋,虚幻的科技碰撞真实的繁荣,末世的情怀充实积弱的土地,温暖的画笔绘出多彩的长虹。
热门推荐
  • 贵女策

    贵女策

    月明星稀的夜里,整个帝京都是寂静无声,唯独有守夜人巡夜的声音。各处花街柳巷倒是声声朗朗,这纸醉金迷的帝京,同样是有着罪恶之手的地狱。“混账东西!让你好好照看大小姐,你就是这样照看的吗?狗东西!滚出去!”一年轻的锦衣华服男子进一间颇为精致的女子闺房,怒容满面,几欲抽刀砍人。“世子,不是奴婢的错啊!是小姐她……”“啪!”俊秀男子转身便踹了那婢女一脚,那婢女一时未曾想……
  • 灭绝之路

    灭绝之路

    最后的最后,他发现了,一切只是个梦。。。
  • 逍遥文明

    逍遥文明

    孤儿肖云在新疆找和田玉,遇到地震掉入了楼兰文明遗迹,通过坑蒙拐骗把遗迹智能骗走,从此走上了发财的道路,然后建战舰环游宇宙去找楼兰文明公主。
  •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是一部乡土题材的长篇小说,围绕两个普通农民贫困挣扎与突围的一生展开叙写,既叙说了动人的爱情,更讴歌了坚韧高昂的生命哲学。朱清明,高考落榜,父亲含恨而逝,面对家庭艰辛,挑起生活重担,与高中同学金兰产生爱情。朱清明好友陈小满,活泼热情,看中进村演出的沈梦瑶,矢志不渝,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两个男人在挫折中成熟,肩挑风雨,用温暖的臂膀守护着爱。小说婉转凄苦,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 古清凉传

    古清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京侦探

    东京侦探

    浪漫的染井吉野下,有人如樱花般飘落。貌似自杀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连侦探都没做过的历史小说家伊东浩三,会解开已经了结的案件真相吗?
  • 重生成了丧尸

    重生成了丧尸

    我重生成了一只丧尸。并且觉醒了一个小铜人救世系统。按照上面说的,我应该做一个拯救世界,做那个浇灭导火索的小铜人。可我低头一看发现,不知道哪个王八蛋,把我肾子偷了。于是,本来一次光明伟岸的一次重生,就成了一次寻找肾子之旅。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净供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ress Conference

    Press Conference

    Harold Pinter can sketch a world in a few lines which reveal the power of his vision focussed on the horrors that have been and that are to 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