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500000016

第16章 公而忘私 成就大业 萧何(3)

中各推举出一个人担任县里的“三老”,让他们去辅助县令管理地方,教育安抚百姓,维护治安,发展经济。

随着各项法令和政策的实施,百姓们逐渐安居乐业,经济得以稳定和发展,三秦大地也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汉王的大军也操练休整得兵强马壮。

冬去春来,三秦大地生机勃勃。按照萧何为刘邦制定的战略部署,汉王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挥师继续东进,开始与项羽逐鹿中原。萧何坐镇关中,管辖的地盘更加大了,军政事务更加繁忙。除了征发兵卒、运送军需粮草等之外,还要防止外敌入侵和保持内部的稳定,还有安抚出征将士的家属等等很琐碎的事务,每件事情他都是殚精竭虑,细心操办。每逢军政大事,都派人去前线向刘邦请示报告,刘邦对萧何也是放心、放手、放权,一切关中的要务统统都交给萧何做决断,从不遥控萧何。

刘邦率领大军挺进中原后,由于韩信有勇有谋,战事进展得非常顺利,公元前205年,刘邦率大军攻克了楚国的都城彭城,并大摆酒宴庆贺。由于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失于防范,韩信这时又留守河南,汉军被楚军重重包围,结果汉军大败,损失惨重,刘邦趁着月黑风高,楚军混乱的时候,才率领数十骑冲出重围,逃回荥阳,楚军大兵压境,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关中多数青壮年都已经征调从军,萧何又调拨了留守关中的老弱兵士前去荥阳增援,韩信也率领军队来与汉军会师,刘邦这才得以突出重围、重整旗鼓,准备再战。接下来,又有几次刘邦被项羽打败,弃军逃跑,当时若是萧何稍微有二心就可以置刘邦于死地。可是萧何每次都能征发关中的兵员,补足汉军的缺口,粮草军需等更是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刘邦也因此得以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振作,多次转危为安。

公元前204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在荥阳对峙不下,楚汉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在此期间,刘邦三番五次地派人入关,慰问萧何,萧何除了感激汉王的关怀之外,对军政要务的处理更是尽心尽力,也从来没有过其他的杂念。但是萧何的一位叫鲍生的门客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他向萧何说:“汉王在前线作战,非常危险又非常艰苦,本来没有空闲工夫来管后方的事情,但现在却经常派人来慰问丞相您,他一定对您起了疑心。解决的办法是,您可以从您的子弟和亲戚中挑选一批青壮年,派往前线参军打仗,这样汉王才能消除对您的疑心。”萧何听从了鲍生的建议,挑选了很多本族的子弟,让他们押送粮车,迅速赶到荥阳前线。刘邦对他们一一接见,并问候丞相可好?大家齐声回答:“丞相托汉王的福,身体精神都非常的好。只是常常惦念汉王。您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到前线去带兵打仗,栉风沐雨,辛苦异常,他恨不得分身相随,为您分担劳苦。现在委派我们前来为您服役,望汉王能够收留我们,派我们到前线去作战吧,以此来效忠汉王。”刘邦听了非常高兴,说:“丞相为国家而忘小家,公而忘私,真是忠贞不二啊!”从这以后,刘邦对萧何更加信任,不再有什么怀疑的了。

刘邦与项羽两军在荥阳对峙日久,萧何在关中筹措粮草越来越艰难,虽然萧何积极推行奖励农耕、发展生产的政策,也带领文武官员节衣缩食支援战争,但是关中毕竟产粮有限,也有粮草接济不上的时候。这时,多亏了萧何当时在咸阳收集的图书档案,帮助汉军解决了缺粮的大问题。按照秦朝当时守卫荥阳战时的需要,在荥阳的西北方向的敖山上建有储存粮食的仓库,叫做敖仓,韩信按照萧何提供的军用地图的方位,很快找到了敖仓,并派大将周勃带兵驻守,在关中运送粮草中断时,就由敖仓拨粮草供应。这都为汉军能在荥阳与楚军长久对峙,并为后来刘邦发起对项羽的反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萧何的先见之明,为日后度过难关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203年,楚霸王项羽由于连年征战,已经到了兵尽粮绝的地步,手下的将士只剩下十万左右,而且楚军士气低落,恋家思乡的情绪笼罩着楚营上下,项羽无奈之下只好从荥阳撤兵。可刘邦的汉军已经发展到三十万人,而且兵精粮足,士气高涨。此时,楚汉战争的形式发生了逆转,汉军对楚军大举反攻的机会终于到了。在反攻作战中,刘邦又采纳了韩信十面埋伏的计谋,在楚军撤退的路上号炮连天,伏兵四起,汉军像潮水般地涌来,直杀得楚军好像鸡犬一般的四散奔逃,真是兵败如山倒。项羽虽然是勇猛无比,但是看到大势已去,只好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垓下。后又在汉军的四面围攻下,项羽只好率残部突围,最后,楚军全军覆灭,项羽单枪匹马败走乌江,终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英雄盖世的项羽在江边自刎身亡。至此,历时几年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

论功行赏排次第一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贺,因为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设下酒席大宴群臣,并一一论功行赏。刘邦在宴会上对群臣说:“各位贤臣良将,今天是我们夺取天下后举行的庆功宴会,大家都要尽情欢乐,好好庆祝庆祝。我给在座的各位出一个题目,请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能夺取天下,而功高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会失掉了天下?”群臣你一言我一语,众说纷纭,刘邦最后总结说:“你们只知其一,不只其二啊。据我看来,成败得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用人的不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送军需、供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豪杰,我能放心大胆地使用他们,所以取得了天下。项羽身边只有一个能臣范增,还不能重用他,因此最后被我消灭了。”

从上面的刘邦的这番高谈阔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能在生死存亡的楚汉战争中,打败势力比自己强大的项羽,最后夺取了天下,张良、萧何、韩信是不可多得的功臣。这三个人也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而萧何在这三个人中应该是第一功臣,除了上面刘邦对萧何所评价的功劳外,萧何慧眼识才,发现并举荐了韩信,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项羽,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

因此,刘邦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最后定萧何为首位功臣,封他为酂侯,给他的俸禄也最多。对于萧何的封赏,许多有功的将领心中不服,一起找到刘邦,问:“我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才得到封赏,而萧何安居关中,并没有立下任何汗马功劳,只不过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罢了,为什么对他的封赏最高,都远远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刘邦说:“请问你们知道打猎吗?追杀野兽,依靠的是猎狗,而给猎狗发出指令的是猎人。你们攻城克敌,好比是训练有素的猎狗,而萧何却好比是能发出指令的猎人,如此看来,各位只不过是有功劳的猎狗,而萧何却是个成功的猎人。而且萧何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而你们又有几个人呢?多的也不过是带两三个家里人罢了,因此,我必须重赏萧何,请你们以后不要在下面随便议论了!”大家听到这里,一个个都无言可答。

刘邦回到内宫,又想起了当年在沛县时,萧何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提携和照顾,现在应当对萧何另眼看待和回报,于是又加封了萧何两千户的俸禄。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刘邦向大臣们征求意见,群臣们都说:“平阳侯曹参在战争中英勇善战,身受七十余处战伤,他立下的战功最多,所以他应当排第一。”刘邦心里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的,一方面萧何曾经是自己在沛县时一起起兵反秦的亲信,另一方面,萧何对自己于公于私都有很大的恩情,但是在前次分封的时候,刘邦已经力排众议,重赏了萧何,所以这次对排位次的事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应该把萧何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君说:“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在这个关键时刻,多亏萧何坐镇关中,从关中抽调军队来增援,不仅是兵员,就是粮草也全靠萧何由关中供应,才保证了军队的补给。正是有了萧何在后方坐镇,您才能在前方安心作战,即使多次被项羽打败,多亏了萧何这个坚强的后盾,您才能屡次起死回生,最后积攒力量,战胜了项羽率领的强大楚军。这些都为您创立汉家天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劳,与曹参等人所立下的一时的战功,萧何的万世之功显得尤为重要啊!我认为在排位次上,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这番议论,正中刘邦的心意,于是决定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对萧何的父母兄弟一一加以封赏。

蔡东藩先生在他的《前汉演义》中对萧何作了如下的赞赏和评价:“从龙带甲人关中,转粟应推第一功。为语武夫休击柱,发踪指示孰如公?”这首小诗对萧何前半生的主要功绩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制定律令营建宫室

刘邦登基当上皇帝之后,继续任用萧何担任丞相一职。萧何在相位上,继续辅佐刘邦,对国家上下,精心谋划,事必躬亲,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为汉朝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和初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汉朝初年,由于多年的战乱,国力已相当衰微,四海之内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壮大国力,发展经济,安抚百姓,政治稳定以及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等等,任务艰巨,政务繁忙,萧何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萧何除了在人事安排上,为刘邦出谋划策外,主要是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萧何借助当年收集的秦朝的图书档案资料,删除了秦朝法律中苛繁、严酷的条文,保留下了适合汉朝实际的条文,并在此基础上有较多的创新,制作成汉律九章,这是汉朝律令的开端,使汉朝的朝廷行政以及各个郡县的管理有章可循。其文包括朝贺礼仪、内部管理和对外交往等等。都一一制定了规章制度予以规范。萧何还辅佐刘邦出台了一系列赦免罪犯,减少兵员,减免赋税,奖励农耕等方针政策来发展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多年战争留下来的创伤慢慢复原,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也逐步趋于稳定,国力逐渐强盛。

汉朝定都成阳后,(后改成长安)萧何又监管都城和皇室宫殿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萧何亲临督造,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人,他都一一过问,建立都城是百年大计,一定要有相当的规模,但国家初定,财力有限,而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也要尽量节省,整个过程谋划得非常辛苦,历时两年,都城和皇宫建设完工,刘邦前来巡视,萧何当时正在建未央宫,已经建好了东阙、北阙(高大的宫门),又开始建前殿、武库、太仓等,刘邦看到都城规划得井井有条,皇宫建设得更是宏伟壮观,心中十分高兴,但是又假装生气地说:“现在天下还不太稳定,百姓还处在疾苦之中,你为什么把皇宫建造得这么豪华呢?”萧何这时心中有数,皇宫的建设都是按照刘邦的旨意办的,刘邦现在说这样的话是让别人听的,于是不慌不忙地说:“正是因为现在天下还不安定,所以才把皇宫的围墙建造得坚固高大,人民的安全才有保障。皇宫壮观了,也能显示出天子的威严。再说建筑设计是百年大计,一定要为后代子孙的发展留有余地,如果现在建设得太狭小了,后代子孙们再要扩建改造,那就更加浪费,不如一劳永逸,更为划算。”刘邦这才转怒为喜,满脸堆笑地说:“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我又错怪你了。”其实当时未央宫的建筑规模并不算很大,规模还不到秦朝的阿房宫的三分之一,加上萧何督造时的精打细算,总体的花费国家还是能承担的,所以,老百姓的怨言并没有很多。萧何又知道刘邦的脾气,喜欢外观宏伟而内部装饰简单,这君臣的对话是做给别人看的,好叫老百姓传颂刘邦是一位为国为民,崇尚节俭的明君。从这件事上看,萧何与刘邦的关系相当密切,刘邦对萧何也是非常信任。

计诛韩信消除叛乱

刘邦称帝后,除分封兄弟子侄为王外,还分封了一些异姓王,让他们驻守各地。后来为了加强刘氏政权的统治,同时也怕这些异姓王造反,便寻找种种借口要消灭异姓王。萧何又投入到刘邦镇压异姓王的反叛、消灭异姓王的斗争中去。有一天,有一个叫周昌的人向刘邦密报,说阳夏侯陈稀招兵买马,阴谋反叛,自立为王,刘邦接到密报后,把朝中大事交付给萧何全权处理,自己率大军前去征讨陈豨。

原来这陈稀也是追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武将,刘邦对他也很赏识重用,当时汉朝初立,刘邦加封陈稀为阳夏侯,并授予他代相的职务,管辖代地的军政要务。代地靠近匈奴,是北方抵御外敌入侵的军事重地,由此看来刘邦对陈稀还是非常器重的。但陈稀和韩信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因为韩信被刘邦冷落后而萌生了反叛之心。这时的韩信。刘邦嫌他功高盖主,先是借故剥夺了他的兵权,楚汉战争期间虽然被迫封了韩信为齐王,战后把他调离了根基很深的齐地,改封为楚王,后来干脆把韩信降为徒有虚名的淮阴侯。韩信是为刘邦夺得天下的重要功臣,最后如此下场,韩信心中充满了对刘邦的不满和愤恨。恰巧此时陈稀奉命去代地赴任前来看望韩信,两人密谋,由陈豨在代地起兵,韩信在都城内作为内应。

同类推荐
  •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是未来:尼古拉·特斯拉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伟大的物理学家,“创造20世纪的人”。他的名字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而他与爱迪生之间的“爱恨纠葛”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在注重科技创新的今天,特斯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毫无疑问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本书分为哈利勒·纪伯伦、托马斯·艾略特、米勒·海明威等部分。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本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传记。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是唐朝行将灭亡时的一位诗歌巨星,他给唐朝诗歌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他的诗以细腻严谨、意境灵妙为长,千百年来深受后人追捧喜爱。本书以李商隐的诗歌为经纬,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李商隐沉郁多情的一生。作传者的文字十分精巧,富有韵律感,读来清风拂面,近于吟哦。本书成功地将纪实文体的严谨和诗歌的优雅结合为一体,能引人进入绝妙的美学佳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陈情令之镜像

    陈情令之镜像

    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名女外科医生重生到温情身上,出生中医世家的她会将魔道祖师的世界带来怎么样的改变。都是自己瞎想的,大家开心就好。
  • 若言若言

    若言若言

    她本该在18年前就已经死去,18年来总有一股力量在呼唤她回去,她不顾父亲反对跑回老宅,却打开了一条通往前世的轮回。是命运还是巧合?什么皇权、富贵、美貌,她这一世只想好好爱他。他生来就注定此生离不开斗争,直到遇到她,他冰冷的内心第一次感受到了暖意,她教会了他如何去爱。什么江山、权利,他只想要她。若言,我的若言。若没有他你是否会爱上我?此生遇到你我已无憾,若有来生,我定会去寻你。
  • 楞严法玺印禅师语录

    楞严法玺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界之柱

    界之柱

    【叮!恭喜玩家来到午夜十二点界之柱世界。根据游戏记录,玩家刚好是第10000位,除了新手礼包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礼包,请在游戏世界查收。进入界之柱世界,倒计时正式开始】张毓语正玩王者农药玩的兴起,结果乐极生悲,来到了所谓的界之柱世界。礼包奖励——职业。节奏大师?这是什么破职业!!!自此,张毓语的升级之路与众不同。别人在打怪,她面无表情的跟在别人身后用脚踩着乐谱,每一个节奏都要冒出一个‘PERFECT’、‘GREAT’、‘GOOD’、‘MISS’……
  • The Sky Dwellers 天行者

    The Sky Dwellers 天行者

    《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为求转正而发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们遗忘已久的乡村民办教师曾有过的艰难历程。本书围绕着西河乡界岭小学三代民办教师转正的故事,以及张英才、余校长、孙四海、万站长、蓝飞和夏雪等人的爱情故事开展起来。这些大故事中穿插着小故事,每个小故事又可以作为下个故事开展的源头,相互交叉汇合,使得小说的叙事精彩纷呈,紧缩而富有张力。
  •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兽世:神界上神

    穿越兽世:神界上神

    千年前,凌一剑为了天下大义杀了冷璃。千年后,凌一剑封印记忆下凡历劫,碰到了失去记忆的冷璃,骗取了她的真心……一朝穿越兽世,开启空间重新登上了修仙之途,找回了记忆,千年前的真相一点一点揭开。同时,冷璃发现了真正对她好的人,可是凌一剑却死缠难打,既然这样那就一巴掌拍过去!
  • 风流的驼哥

    风流的驼哥

    一个天生驼背,胸部凹陷,后背鼓凸的小驼哥,在世人眼里,显得非常滑稽,常成为众人捉弄与打趣的对象。然而,他却长着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有着超出普通人的智力,常能洞悉某些事物的本质,做出一些令人叹服的非常之举。于是,对周围的世界,他便以一种居高临下、幽默调侃的眼光视之。他不屈地挣扎,不懈地奋斗。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他的经历无奈而辛酸,却能引起我们对置身其中的鄙俗的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