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500000029

第29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2)

这时周瑜率领大队水军乘势从南岸发起进攻,曹军船只全部被烧,士兵伤亡惨重。曹操率领军队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陆路败归江陵。赤壁大战最终以曹操失败而告终。经过这场恶战,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白帝托孤君主诚信

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又占领了荆州,不久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的一员猛将,他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的士兵所俘,不幸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大怒,于称帝后决定伐吴为死去的关羽报仇。位居丞相之职的诸葛亮劝道:“能否暂时先维持吴、蜀联盟,安定蜀国内部、积蓄力量,待羽翼更丰满些再说。现在曹魏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强盛,是我们当前主要的敌人,我们现在贸然出兵,难道要让他坐山观虎斗吗?”大将赵云也附和诸葛亮说:“现在攻打荆州一事显得有些仓促,现曹丕称帝,废汉立魏,是叛臣贼子所做的事情,我们应当先讨伐曹魏,广结民心,方能壮大力量,那时再灭孙权也不迟啊。否则,岂不让曹丕坐收渔翁之利啊!”但刘备一心要为关羽报仇,对诸葛亮和赵云的话一点也听不进去,只是反问道:“那报仇的事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赵云却不顾刘备听不听得进,仍继续劝说道:“我总觉得国贼是曹操父子,而不是孙权。若能先灭曹魏,东吴则自然臣服,故应顺应天下人心,若与孙吴开战,那么局势就不好开解了。”尽管诸葛亮和赵云百般劝解,刘备执意不听,坚持要和孙权开战,并且当时朝中大臣中也有不少人和刘备一样,主张与孙权交战。刘备见不少人支持,更觉得非出战不可了。刘备留诸葛亮守成都,自己率领大军,并通知镇守阆中(今四川阆中县)的张飞,一起伐吴。张飞接到指示,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给关羽复仇了,十分激动,立即准备出发,在准备的过程中,只要看到部下动作稍微慢一点的,便重重责罚,施以鞭打,使得将士们很有怨言。张飞也不顾这些挨打的士兵的想法,自己出了气,喝足了酒,就回到府中倒头就睡。张飞手下有两个将军,一个叫张达,一个叫范疆,因为一点小事,受到张飞的鞭打,所以怀恨在心,见张飞醉得不省人事,便悄悄溜进厅堂,将张飞杀了,然后割下他的头颅,顺流东下,投奔孙权去了。

张飞营中的都督发现主帅被人暗杀,急忙上表刘备,刘备闻讯,简直呆了,刘备手下将士也被这一系列的事情激怒了,呼喊着要替关、张二将军复仇。

但是刘备的行军似乎并不顺利,由于刘备报仇心切,一路杀来锐不可当,孙权派出陆逊为都督,陆逊见到刘备来势凶猛,知道刘备犯了兵家的大忌,于是决定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待蜀军疲惫,乘虚而入,结果夷陵一役杀得刘备损兵折将,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又气又急,愤怒和后悔,再加上旅途劳顿,很短的时间就觉得支持不住,恍恍惚惚栽倒在地,从此一病不起,而且日见沉重。

刘备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急命赵云派人去成都把诸葛亮请来,以便安排后事。接着就上演了历史上一幕非常经典的场面“白帝托孤”。这场托孤,表现了君臣两人的深厚情谊,也衬托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蜀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嘱咐临终事宜。诸葛亮闻听此消息大惊,连忙昼夜兼程,赶到白帝城,在永安宫见到刘备。君臣相会,尚未开言,便已泪流满面,刘备挣扎病体,握着诸葛亮的手说:“我后悔没有听丞相与赵将军的话,以致今天大败,如今又将不久于人世,恐怕再难以振作,大汉江山,就全靠您的支撑了。”说到这里,接着又说:“先生的才能远胜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国振邦,终定天下。若我的儿子刘禅有资质,您就全力辅佐他;如若不才,您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流着泪说:“臣当效忠主上,竭尽毕生精力,辅佐幼主,至死不渝!”

刘备听完,也是深为感动,终于放下心来,一会儿又昏迷过去,没过几天,便撒手归天,死时63岁。

这场托孤场面,也被后代的史学家们广为传颂,之后诸葛亮竭尽全力辅佐刘禅的所作所为也表现出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值得依托的可靠之人,不愧为一代帝师。

率军南征七擒孟获

刘备死后,刘禅在成都继承了帝位,改元建兴,这年他才17岁。刘禅自幼长在宫中,一切都靠诸葛亮的管教。诸葛亮受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不管事情大小,均由他一人操劳。这时南中诸郡首领,见朝廷举丧、新主初立,便纷纷叛乱。但当时西蜀的实力比不上曹魏和孙吴,所以诸葛亮制定了先暂时休养生息的政策再谋出兵的缓兵之计,在诸葛亮的主持下,蜀汉政权本着“东联孙权,北拒曹魏”的总方针行事,获得了一段休养生息、恢复发展的时机,又逐步强大起来。蜀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诸葛亮趁曹丕攻打东吴大败而归,一时不可能西征蜀汉,而西蜀和孙吴又日近亲善之际,决定亲率军队,开始往南中平定叛乱,以求得内部的长治久安。

马谡给诸葛亮提出了“攻心战”的主意,诸葛亮深表赞同,于是在历史上对这段征讨南中的战役概括为一段“七擒孟获”的典故。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一路上进展得十分顺利,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块硬骨头,那就是逃到建宁的孟获。孟获是当时的大姓首领,掌握着家族势力,为人性格豪爽且足智多谋,颇受当地士人的拥戴,非常不好对付。如今孟获虽说逃到建宁,又被蜀军层层包围,处境非常不妙,可他却不管这些,仍然顽强抵抗着。诸葛亮明白,要消灭孟获这股反抗势力并非难事,但要实现南中的长治久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想起出征前马谡的建议,决定这次作战要攻心为主,使对方真心诚意地降服自己,这样才能收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诸葛亮既然决定收服孟获,让他输得心服口服,就采取围而不打的战法。孟获在建宁城已经做好了守城死战的准备,可诸葛亮就是不发动进攻,使他满腹狐疑,不知道诸葛亮究竟要用哪种方法,天天早晚上城观察蜀军的动静。过了几天,他发现围城的蜀军开始松懈,就决定冒险突围,南返家乡。怎料这正好中了诸葛亮的妙计,原来诸葛亮早已经派人在城门口挖好了陷阱,专等心急的孟获等人自投罗网呢。当孟获等人刚出城门,就落入了陷马坑中,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了好多蜀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孟获见城破人掳,大叫“中计”,蜀军可不管他服不服气,立即将他押到诸葛亮的帐中。诸葛亮并没有难为孟获,而是非常热情地对待他,且竭力劝他归降,并保证他和他的人马以及财产的安全。但孟获也是一个大丈夫,非常不服气诸葛亮的诱敌之计,说要和诸葛亮再决一胜负,诸葛亮正有此意,于是决定放了孟获。前前后后,一共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放了他。

在第七次,孟获终于臣服了,他深为诸葛亮的大度和足智多谋折服,痛哭流涕表示真心降服,他说:“丞相神威,我孟获以后再也不谋反了!”诸葛亮知道他这次确实出于诚意,非常高兴,热情招待了他和他的手下,并任命孟获为御史中丞,让他管理南方各部族事务,自己则带着人马返回成都。孟获见诸葛亮对他是如此信任,竟然不留一兵一卒,更是感动,从此便忠心耿耿,臣服蜀汉,再也不想着反叛了。

蜀军中有些将领见诸葛亮如此处置,有些不放心,便劝说道:“如果南中再叛乱,您将如何处置呢?是否在南中再留些军队呢,或是增派一员大将驻守在此地,这样才可放心啊。”诸葛亮说:“咱们要是往南中派驻军队,显然是对孟获等人不放心,他们必定要产生疑心,并不是上策;不如以诚待之,我相信孟获不会再叛乱了。”

诸葛亮回到成都,南中一直平安无事,还岁岁向蜀国朝贡,蜀国从此越发巩固,还得到了南中少数民族送来的兵员以及战马、耕牛等军用物资。诸葛亮也让人给孟获部族送些粮食、药物,作为奖励。

这样,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有了经常交流的机会,封闭的南中得以较快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他们更加拥护蜀汉政权;蜀汉朝廷也就得以集中力量去对付北方的强敌曹魏政权了。

上表出师情真意切

蜀建兴五年(227年),经过几年来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诸葛亮看到当时的局势暂时得到稳定,是出兵北伐、讨伐曹魏的时机了。在出征之前。诸葛亮上疏于刘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出师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感激于先主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现在出兵北伐,兴复汉室,也是为了实现先帝未完成的遗愿。并且在该《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在出师北伐之前,对国家内政放心不下而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建议和劝告,表达了诸葛亮诚心辅助幼主的忠心。

表,是我同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谈到表的作用时说,“表”是臣子针对国家大事来给国君提建议的,表现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的感情态度。考虑到表的这个作用,所以说,尽管不同表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使用,因此,“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表的抒情方式和其他一般的抒情文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表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而是叙事和议论相结合,在记叙和议论中抒情。当表的作者对某件事情有所触动而向国君陈情的时候,他必须要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他的爱憎、悲喜等种种感情就必然会流露在字里行间中。所以说,在这种文体中,叙述事件是“实”,而表达感情是“虚”,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这篇千古流传的《出师表》不同于一般的请求出兵的奏章。这篇奏章一方面说明了此次出师北伐的目的和任务,一方面劝勉幼主刘禅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执法严明和广开言路,以保证北伐的成功,从而兴隆蜀汉,彻底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表现出诸葛亮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的忠贞气节。总的看来,大致有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这部分是诸葛亮在开始北伐前对后主刘禅的启发和进谏。开篇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话语领起——“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种开头能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一方面告诫刘禅不要荒废了其父刘备留下来的基业,一方面也能激发起刘禅思念先父、继承其父遗志的感情。继而以政治家的眼光指出当前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目前天下三分,鼎位于四川成都南郊武侯祠足而立,自身的蜀汉国家很小,且实力也很弱,真是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了。在这种危急的情势下,接着肯定了国家上下臣子的忠心耿耿和勤心辅政,所以国家大发展要依靠这些人,一定会有恢复汉室的希望的。

在这种前提下,诸葛亮提出了“广开言路”这个建议。

这是对后主刘禅提出的建议,也是诸葛亮在治理蜀汉国家时所采取的安定后方的有力措施。因为只有广开言路,才能发扬光大先帝刘备的事业,才能使更多的志士仁人纷纷提出自己宝贵的建设意见。接着劝谏刘禅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这样只会阻塞有识之士进谏的道路。

同类推荐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生命之火,永不熄灭:“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回忆徐悲鸿

    回忆徐悲鸿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画家,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本书是徐悲鸿的同学、挚友、同时代的画家、他的夫人、女儿、侄儿和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所撰写的回忆录。内容丰富翔实,情节具体生动,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迹的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至尊搬运工

    至尊搬运工

    地球历五千年前,混沌世界将遭遇奴役之灾之时,是人祖协同各族始祖以生命为代价,将危机遏制在萌芽。而五千年后,面对更大的危机,混沌世界的生灵将何去何从,是谁能够挺身而出?又有谁能够披荆斩棘?是你?是我?还是他?
  • 大师救命

    大师救命

    自从绑定了这个红眼病系统之后,萧帅的人生,起飞了!系统:“恭喜宿主眼睛开光成功,获得表情包之眼功能!”萧帅一脸惊喜:“这个好这个好,那还有啥能开光的?”系统:“诸天万物皆可开光,上到头发下到小弟弟。”萧帅:“小弟弟都能开光?!”为了男人终极的梦想,拼了!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马伯庸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风格,写一段西方热耳熟能详的英雄传奇。东西方文化的无缝结合,中世纪欧洲的武侠狂想,熟悉的文体,绝未见过的世界。英格兰门派,法兰西武学,古希腊内功心法,穴道被十二宫与星命点替换,真气被“四液平衡”替换。欧罗巴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同样精彩。
  • 绝明镇

    绝明镇

    一个镇子突然之间陷入了无尽的七日循环,人们安逸的生活其中,对隐藏的危机和外面的世界毫不知情,看似毫无变化的循环在无形中被打破,身负重任的人们身份彼此暴露,有人为维持平衡隐藏真相,有人为重归自由打破平衡,但世界的残酷远比人类的计划要庄肃,人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
  • 彷徨的世界

    彷徨的世界

    在那颗由毁灭与灰烬组成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的同时,人类就应该想到这一天的到来,并且为此做好准备。伴随着一次次巨大的炸响,无数人对此感到欢乐,因为他们的国家强大了——同时又有人感到恐惧,因为毁灭的力量,成长了。或许他们做了这么多,自以为可以凭借着所谓的知识所造就的力量保护自己,到最后其实也不过是在养一只永远也无法失去野性的,狡猾的老虎。许多年之后,暗中对立着的他们终于无法忍耐,战争又一次打响了。世界被分裂成主要的两派,进行着持续数年的战斗。在战争消耗掉了大量资源之后,新的武器加入了战争,给这些灾难中的蚂蚁一阵洪水过后的烈火。人们传言,被武器伤害的人会变成怪物,实际上,有些人本身就是怪物。世界逐渐混乱,文明开始动摇,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当一群强大的怪物为了利益相互争战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们不过是一群孩子”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 天风飞雪

    天风飞雪

    这小子很懒,什么也没留下。(试写第一本,前面很平,望喷)
  •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苔丝

    布克熊之经典精读系列:苔丝

    出生于英国乡村的一个小农家庭的苔丝姑娘,因为父亲听说自家是古老贵族德伯维尔的后裔这个传闻,让她的一生发生了剧变。在经历了一场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事件后,她面临着种种道德障碍,苔丝向这种道德观发起一次次挑战……
  •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世界级心理学之父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揭示心理操纵的真相!勒庞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著称。他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ds),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这是当时盛行的几种“群体心理”理论之一。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