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3800000036

第36章 南北朝·北朝·北魏(1)

贺氏——道武帝拓跋圭太后

公元386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1月,在云中盛乐宫(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称王,建代国。同年4月,自称魏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来,拓跋圭占有今山西、河北地区,并于公元398年(东晋安帝隆安二年)12月,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圭建立北魏,是与他的生母贺氏的支持分不开的。拓跖圭于贺氏是鲜卑族,父亲野于是东部大人。她年轻时被选为代男主拓跋什翼犍的儿媳,生下拓跋圭。当前秦来侵时,她携子及故臣避难北徙,历尽艰险,保护儿子。尊她为太后。同年,她的少子秦王觚使于燕,被燕主慕容垂留止,贺氏忧念成疾病故。被谥为献明皇后,葬于盛乐之余陵。

慕容氏——道武帝拓跋圭皇后

拓跋圭即皇帝位时,后宫的上百名姬妾,都想做正宫娘娘,一个个都着意向拓跋圭献媚邀宠。最后年轻貌美、风流婀娜的慕容氏击败了所有的美人。

慕容氏是后燕王慕容宝的女儿,拓跋圭皇始二年(397),破后燕都城中山后,将慕容氏占为姬妾,带回平城皇宫。慕容氏既得宠,左丞相等大臣便奏请立她为皇后。于是,拓跋圭下令,要慕容氏按拓跋部落的规定铸铜为像,若铜人铸成,便可立为皇后。不久,铜像铸成,慕容氏正式被册立为皇后。

拓跋圭过了3年,对慕容氏渐渐厌倦,想另选佳人,派人向后秦王姚兴求婚,想纳姚兴的女儿为皇后。姚兴知道拓跋圭已经立了皇后,便加以拒绝,皇后地位到终生。

窦氏——太武帝拓跋焘皇太后

明元帝拓跖嗣公元423年病死,长子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是杜贵嫔。她是魏郡邶(今河北临漳)人,阳平王杜超的妹妹,泰常五年(420)病死后,为拓跋焘找窦氏养母。

窦氏天性仁厚,对拓跋焘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除照料他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他耐心教育,拓跋焘的启蒙主要应当归功于窦氏。拓跋焘从懂事开始,对窦氏就像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温顺听话,到了少年时,对窦氏的关怀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拓跋焘始光元年(424),当上了皇帝。为了报答窦氏的厚恩,拓跋焘把她尊称为保太后,后来封她皇太后。

窦氏地位虽然变了,但她那颗诚实、仁慈的心始终没有变。自被封为太后之日起,她兢兢业业总管皇家的内部事务,又有扬人之长隐人之短的美德,谁都对她敬畏三分,所以,将皇家内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柔然可汗昊提太延五年(439)九月,乘拓跋焘率兵出征凉州之机,向北魏发起猛烈进攻,很快到达了吐颓山。平城内的官兵惊慌失措,市民纷纷出城逃命。负责守城的穆寿见状,请求保窦氏赶快带上太子到南山避难。窦氏对穆寿厉声说“胆小鬼”,转身盒起战刀,命令司空长孙道生、征北大将军张黎带兵火速到吐颓山抵御柔然军队。窦氏目送长孙道生、张黎出城后,又积极组织民众做好迎战准备。由于北魏官兵的英勇杀敌,很快击退了柔然的进攻。以罪徒之身入宫,以养母之身出头,但始终能保持本色,乃至做了皇太后以后还能清清醒醒,强似许多出身名门显贵的后妃。

太武帝拓跖煮皇太后窦氏在她63岁时(太平真君六年)去逝。

赫连氏——太武帝拓跋焘皇后

赫连氏是匈奴族人,是大夏国国主赫连勃勃的妹妹。

太武帝拓跋焘始光四年(427),攻破夏之都城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赫连氏与两个妹妹一同被收入太武帝的宫中。

赫连氏初封贵人,后立为皇后。赫连氏于高帝初年离开人间。

郁久闾氏——文成帝拓跋浚母恭皇后

郁久闾氏出身名门,是河东王郁久闾毗的妹妹。太武帝拓跖煮浚在位时,把她选定为皇太子拓跋晃的妻。夫妻两人十分恩爱,于太平真君元年(440)生下拓跋浚。后来,拓跋晃遭到中常侍宗爱的陷害,被太武帝杀死。郁久闾氏悲痛不已,过了几年,也离开了人间。拓跋浚即位后,追谥母亲为恭皇后。

冯氏——文成帝拓跖浚皇后

身为死囚犯的女儿,幼叶只女子随姑姑一道远离家乡,来到北魏后宫。随姑姑一起到后宫生活,使她学会了算账、识字、宫廷礼仪,很快就为皇太子拓跖浚所欣赏,15岁时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但好景不长,24岁便成了文成帝的未亡人。身为皇太后,冯氏开始了对北魏朝廷的控制,她有胆有谋,对北魏朝廷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给北魏的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垂帘听政20余年,冯氏得到了北魏人人民的喜爱,被后人称为文明太后。

孝明帝元诩皇后胡氏

冯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生于长安。祖父冯文通原是北燕国君冯跋的小弟,冯跋死后继承帝位;父亲冯郎原为北燕的方平公,因母亲王氏被废,于北魏延和元年(432)与胞弟冯邈逃奔辽西,劝说大哥冯崇一起投奔北魏。冯崇被北魏封为辽西王,冯郎后来做上了秦、雍二州刺史,西郡公。冯郎在北魏犯了死罪被杀,冯氏便随姑姑冯昭仪来到北魏后宫,相依为命。姑姑冯昭仪是在北魏延和三年(434)由冯文通主动送给北魏世祖表示停战言和。冯昭仪担当起了教育冯氏的重担。冯氏几年后,她学到了不少知识,说话温文尔雅,做事符合礼仪,很快成了后宫中引人注目的人物,深受太子拓跖浚的钟爱。拓跋北魏兴安元年(452)当了皇帝,冯氏被封为贵人,又在太安二年(456)被立为皇后,即文明皇后。

26岁的拓跋浚北魏和平六年(465)五月,不幸病死于北魏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年仅12岁的太子拓跖弘继承帝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氏被尊称为皇太后。

献文帝拓跋弘刚亲政时,有很多事情都不敢做主,事事均向冯氏禀报,对献文帝较为满意和放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拓跖弘对她的专权越来越反感,不仅不听她的话,有时还故意找借口与她别扭。拓跖弘皇兴四年(470)十月,借故把冯氏的面首李奕和李奕的哥哥李敷杀掉。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文明太后闻讯后,就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狮子,大骂献文帝拓跖弘。

本以为乘自己风华正茂之年,大干一番事业,可现在受制于太后,任凭自己有天大本事也施展不开。弄不好还要丢掉脑袋,不甘心拱手让冯氏掌握大权:决定将帝位让给叔父拓跋子推,这样就可以限制太后。

冯氏最初听说献文帝准备让位,以为是让给太子,心中暗喜,一个5岁的娃娃总比18岁的小伙子更好控制。当冯氏得知献文帝是要让位给拓跋子推,心里又急又恼,怕拓跋弘的想法变成事实。献文帝于皇兴五年(471)八月的一天,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讨论让位事宜。大臣们一致反对将帝位让给拓跋子推,意见是将帝位传给太子拓跋宏。直到这时,冯氏才放心,又可以专权了。年仅5岁的拓跋宏同年丙午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

拓跋弘延兴三年(473)十一月,南下视察路过怀州时,薛虎子求见,要求恢复被罢免的枋头将的官职,献文帝当即恢复了他的官职。冯氏虽对此极其恼怒,但她克制自己,等待时机。冯氏在承明元年(476)初夏,列出献文帝拓跋弘:延兴四年(472)二月,晕祖戎装出城,在北郊指挥各位将领反击柔然进攻;同年十一月,他又骑上战马,亲自讨伐柔然,一直打到漠南,把柔然赶出几千里外;次年十月,显祖一度打算南征刘宋。:延兴四年(474)二月,南下视察,次年十月,又在北郊举行阅兵仪式。延兴二年(472),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全部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还严格考核官吏,明确指出:对那些克己奉公、廉洁公正的牧守可以长期任用,对那些成绩显著的官员晋升一级,对那些贪婪残暴、榨取民脂民膏的官员严惩不贷。延兴四年(474)六月,再次命令:处理一切案件都应按法律程序办事,用刑应当慎重,尤其用重刑更要慎之又慎。经过总结对此分析,冯氏心中产生了铲除后患,杀掉献文帝计策。冯氏在六月辛未这天,派心腹害死了献文帝。拓跋弘的死,引起了很多人对冯太后的不满。兰台御史张求见冯我杀戮无辜。他们商议乘天宫寺一年一度的大法会,设下理伏,乘冯氏进香拜佛之机,将冯氏囚禁,命她归政于孝文帝。但此事很快败露了,冯氏派人拘捕了张求诸人,并杀死与此案有牵连的几千人。为稳定政局,冯氏再次临朝听政。

冯氏诡秘地毒死了献文帝后,虽暂时解除了对她权势的威胁,但她并没有松弛下来,再次临朝听政独揽大权。冯氏镇压了献文帝拓跋弘同党代表人物李诉及他的两个儿子李和、李令度及许多人。冯氏灭了献文帝拓跋弘的同党后,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拓跋宏母亲李氏一家。

李氏是南郡王李惠的长女,18岁那年被选入东宫,献文帝即位后被封为贵人,天安二年(467)生下皇子拓跋宏。两年之后,在拓跋宏被议定立为太子后,冯氏对李氏说:“我们老祖宗为了避免中原王朝母后干政和外戚专权的祸害,早在代北的时候就立下了一条规矩,凡是后宫生下的皇子如被立为太子,他的亲生母亲就要被赐死。我知道你还年轻,很爱孩子,但老祖宗的规矩不能更改啊!”李氏听了冯氏的话,无法抗拒这条极其残忍的规矩,只好含恨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李氏的父亲李惠的弟弟李初、李乐,李惠的堂弟李凤以及几个兄弟,在拓跋宏继承帝位后,很有势力,时刻准备操纵拓跋宏。冯氏深知处理外戚要有合情合理的借口,决定诬陷李惠准备外逃刘宋王朝,给他定下叛国罪名。冯氏太和二年(478)十二月癸这天,以叛国罪名将李惠一家杀害。

冯氏在清除了异己之后,仍感到忧郁寡欢。她年轻时守寡,正是青春年华的大女子时光,文成帝去世时她才24岁。她想永远操纵大权,也想满足生理需要,于是开始为自己寻找面首。她首先找到的是王瑾。男悦女欢之后,开出一场物品清单,在夜深人静时命宦官悄悄地把物品拉到王瑾家中。就这样,冯氏很快就让王瑾当上了富瓮。

冯氏的另一个面首。李冲与王瑾的阳刚恰女子相反,他是一个深沉而又工于心计的书生。冯氏为了对他带来的温情,慰藉和欢乐表示感谢,一个月之内就对他赏赐了几千万,使家境贫寒的李冲在短时间内也成了一位富瓮。李冲并不是一个贪财人,他把这些财物大多送给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有时还分一些给乡村的平民百姓。

冯氏和王瑾、李冲的风流事传到了大臣们的耳中,冯氏怕的是德高望重的元丕和游明根等人对她的行为说长道短。为了堵住他们的嘴,在给王瑾、李冲财物时,也给元丕不游明根一份:给王瑾建造一座豪华的住宅时,也给元丕建造一座。新宅落成时,她还率领文武大臣前去剪彩,并暗中塞给元丕一颗金印。冯氏在与面首打得火热的同时,又在宦官当中培植自己的心腹,便把在宦官中精心选择的赵黑、剧鹏、李丰、张瑾、王遇、抱疑、苻承祖,李坚等人作为她的私党。

很有自知之明,她明白时晚有一天,也会像普通人一样离开了人世,时常考虑为自己选择一块比较中意的地盘作为自己的阴宅。冯氏有一天游性大发,在文武臣的簇拥下到了方山。她站在山顶,略带感伤地对大家说:“我死以后,你们把我安葬在这里就行了。”聪明的小皇帝拓跋宏一回到平城就下令她在方山建造陵墓,在陵墓的南部建永固石室。太和五年(481)开始动工,太和八年(484)人部竣工。

冯氏作为一个汉族女子,进了北魏后宫,在没有实权的情况下,她也无可奈何。当地毒死献文帝拓跋浚,再次临朝后,就萌发了一种变革的念头。冯氏承明元年(476),她先做了一次尝试。有的官员要求对管理太庙内献文帝神主的执事官赐给爵位。冯氏却板起面孔对他们说:“今后讨论任何事情都应依照‘古典正言’,不准遵循什么先例!”大臣们听后无言以对。这次尝试的成功,令她充满信心,开始精心设计全面改革方案。

冯氏临朝听政后,对做官的应该发给俸禄,如果他们有了俸禄,一般就不会再贪污了,也不会变换手法向百姓勒索了。冯乐还认为,对那贪婪成性、恶习不改的人,必须严惩;只有严惩,才能保证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于是便在太和八年(484)开始实行班禄,给了俸禄后,如果再有贪赃枉法者,只要够了就要处死。条例颁布后,拓跋宏也积极配合奶奶的行动,亲自审问大贪污犯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冯氏对40多位利欲熏心以身试法的官员判处了死刑。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贪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翻阅史册,贪官如蚁,罄竹难书。在本书编写中,比较系统地选择了上自先秦,下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贪官。古人云:“以钢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从明得失。”揭露批判中国历代贪官的劣迹,可以警醒世人。为此,编者编著了《中国古代贪官传》。
  •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

    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他的名字不仅是一项荣誉:“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互联网”时代,江湖烽烟四起,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终于在不惑之年领悟到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并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站在风口上重新开始,从0到1,创造了小米神话。“雷布斯”成功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得小米公司估值5年翻了300多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

    本书以传记小说的形式叙写了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出生;以诗词轰动京城的少女时代;与赵明诚青涩的恋情和幸福的婚姻;婚后不久,父亲因党争之祸被谪,受株连离京,丈夫入狱;屏居青州,潜心金石学问;“靖康之变”后,将金石运往江南;灾难接踵而至,先是丈夫病故,继而被诬“玉壶颁金”;金石接连被焚、被劫、被盗,在病危之际又遭遇骗婚公案……
热门推荐
  • 氪金高武

    氪金高武

    “氪金?氪金是不能氪金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氪金的。”“我要充值100000元。”“恭喜宿主,充值了100000元,战力值+10。”“真香!”……一个氪(赚)金(钱)的……
  • 谜语抢猜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谜语抢猜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天命司凰

    天命司凰

    本该是天之骄女,却被夺了天赋,沦落为废人。太禾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
  •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怎样活

    《给你30000天,你该怎么活?》讲述的是你可能想过“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这个宽泛而无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一下划过你的脑子,宛如一道暴风雨中的闪电,或是风吹杨柳时那飘在你脸上的枯叶,或是电影中不经意地所拍蜻蜓掠水的镜头一样,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对于它的思考。人的生命不过30000天,在30000天里,我们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然后冲淡父母的角色养育儿女,看着儿女睁眼、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长牙齿,上学,恋爱,工作,寻找爱人,养育子女,最后年老离去。
  • 一朝将行

    一朝将行

    暗流沉浮的时代,一群少年将踏上征程。东荒的山脉,一座寒寺,名为空山,一老和尚,一少年。“师傅,我想还俗去?”“为何?”“因为想去看看天下”。
  • 风雪归人

    风雪归人

    她仿佛看见他在塞北草原上那被篝火照耀着的不动声色的脸;仿佛听道那北疆雪原上他在她耳畔跟她言说的那个故事;仿佛看见他正骑着马儿踏雪朝她跑来。可他终归不属于她的那片原野。那儿有一望无际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地。那儿独独留了她一人在空旷的天地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精准执行

    精准执行

    执行不精准,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是一纸空文。本书以精准执行为核心理念,揭示了执行不精准带来的危害,探寻了执行不精准的根源,指出了精准执行的意义,从态度、目标、过程、结果、方法、细节、复盘等角度诠释了精准执行的真谛,并为每一个员工如何精准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指南。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穿越之仙剑缘

    穿越之仙剑缘

    苦逼学生穿越间,仙侠异世闯云天。化为盖世奇侠缘,缘起缘灭弹指间。佳人依依难断念,救人不让芳香散。心愿已了永长眠,精彩皆在此书现。遵循原著善修缮,不凡仙剑永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