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4700000004

第4章 穹顶之忧(2)

是雾霾更是心霾

经过多年数轮的雾霾侵袭,再加之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3年10月正式将污染的空气确认为“一类致癌物”,所有生活在雾霾笼罩区域的人都认识到了它对健康的威胁。然而,比雾霾给人们造成的生理危害更严重的,是心霾。

防霾口罩“罩”得住雾霾?

雾霾既非发端于中国,也非绝迹于中国。回顾1952年伦敦雾霾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雾霾是可以治愈的。展望亚非拉等一些发展中地区,我们同样有理由预判,大量的欠发达国家也即将出现雾霾天气,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雾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雾霾的积垢所导致的“心霾”。当下,雾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侵袭,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潜移默化成心霾,而且愈加浓郁,愈加难驱。例如,口罩、手机雾霾预警监测软件、空气净化器等和防霾有关的物品,已经成了当下不少人的标配。因为雾霾的发生,很多人改变了原来的习惯,以前每天开窗通风的人们,现在却很少这么做,室内空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气净化器。以前从来不戴口罩的人们,现在也开始戴口罩,即使在闷热的暑天也不得不戴。然而,据权威调查,防霾口罩未必真能“罩”得住霾。市面上80%的口罩不合格,而且,很多口罩都不是针对防雾霾的,只有一些专业的、经过认证的口罩才有防霾效果,一般的口罩只能是心理安慰。而空气净化器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也有待考证。从防霾效果不佳的口罩的佩戴及空气净化器的使用,足可以看出人们对雾霾已经产生巨大的畏惧心理,谈霾色变。

不久前,国内某门户网站发起了一项关于雾霾对人们心理影响的在线健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有44.87%的人表示,在雾霾天气时会害怕和恐惧。此外,首尔延世大学的金昌苏带领的研究小组,对韩国7个城市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分析了4000多个自杀案例与PM10(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的数量关系,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自杀和空气中的微粒污染峰值有着明确的联系。他们还发现,在污染出现峰值后,自杀现象就会慢慢增多。同时,他们将PM10的数量根据历史最高和最低纪录设定在一个范围内,通过计算得出,当污染出现超过中间值的高峰时,人的自杀率就会增加9%。而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自杀风险的概率更是会增加19%。这些数据已充分证明,雾霾给人们造成的心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下是凤凰网上曾经做过的一个小调查:

呵护人们的“心态安全”

雾霾治理需要各方齐抓共管,科技治霾、法治治霾、制度治霾都是有效手段,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先从心霾入手,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人们对雾霾的恐惧,呵护人们的“心态安全”。只有当有难同当的责任在每一个人心中觉醒,并得以践行,像雾霾这样的“全民公敌”才能够被最终战胜。

虽然雾霾可以穿透口罩,无孔不入,但我们抵抗雾霾的可能途径却也几乎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是否行动。也许我们做不了力挽狂澜的大事,但从移风易俗、拾遗补阙的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我做起,所产生的影响力同样可以星火燎原。比如:在节日我们不放烟花爆竹,在农村的不要焚烧秸秆,在城市的少开汽车多走路,等等。这就需要媒体多宣传普及与雾霾有关的知识,让人们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多渠道了解与雾霾有关的知识,尤其是发达国家雾霾治理的经验及历史,增强人们战胜雾霾的信心。同时,要在雾霾天气时,及时公开空气指标,指导人们合理地安排出行,将雾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消除人们的恐慌。要让人们科学认识雾霾,认识到雾霾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任何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雾霾伤害我们的身体,但绝不能让我们的心灵也笼罩于雾霾之中。如果我们不看见自己的责任,一味地在虚拟的网络上挖苦讽刺别人,却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我们先要抗议和反讽的应当是自己。中国还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正在转型换挡的爬坡过坎时期,但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功后,雾霾将不再是问题。只要我们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动,心霾必消,雾霾必除。

树生态文明的正气,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地气,顺积极有为、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的人气,三气合一,就不会再生雾霾的浊气!

雾霾根治十年功

雾霾折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拷问着我国的治理策略,时刻警醒着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走到尽头,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独特的国际性机遇,过去的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传统的高速增长模式下,高消耗、高排放、高破坏的发展方式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形成了严重的“生态赤字”,严重侵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转型升级,成为中国发展的时代选择,守护“碧水蓝天”成为关系可持续发展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

西方发达国家的雾霾治理

自近代以来,雾霾在很多西方国家都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产生过,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始发地英国,最先实现了工业化,也最早遇到了环境污染问题,经历了当时最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都”也成为伦敦的代名词。1952年爆发的“伦敦烟雾事件”,成为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当时烟雾污染造成数千人死亡,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为了消除雾霾,半个世纪以来,英国、美国、德国等国积极采取应对举措,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当前,伦敦雾霾已销声匿迹,摘掉了“雾都”的帽子,经济也成功转型,恢复了发展活力,并已成为全球的生态之城,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

国外的治霾经验充分表明,雾霾可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需要严明的政策、先进的监管技术,以及大量物力、人力及资金的投入,最终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将其落实到点滴的绿色行动中去。更重要的是国际层面的气候变化合作,这将有利于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促进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益。各有关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国家间关于各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双边、多边高层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在可再生能源、森林碳汇、节能、能效和城镇化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快地跨越目前这个“雾霭沉沉”的失衡阶段。

雾霾治理的经济学视角

雾霾的生成与治理总是与经济息息相关。而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目前存在两种理论范式。一种是“增长极限”说,这是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该学说认为,经济增长受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制约而不可长期持续下去,所以应有意识地降低经济增长速度,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目的。另一种为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该曲线的内涵是,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将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但是一旦经济发展超越了某一临界点,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反而会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9]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雾霾治理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必须用市场的办法,通过经济的发展找到对雾霾问题的持续解决方案;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对污染宣战,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层级;必须认识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仅要加大政府投入,更要用改革的办法,积极探索,创新方式,着力构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和多元投入的投融资机制,确立推动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和考核评价机制,使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切实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10]同时,建立健全政府目标责任制,以及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干部考核体系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要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核心,对污染严重的地区、行业、企业施以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中国雾霾治理起步

无论如何,治霾工作已经提到国家层面,党和政府消除“心肺之患”的勇气和决心彰显无遗。但是,我们也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计,因为雾霾等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往往经过长期积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社会经济影响广泛,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强烈的政治意愿,也需要系统、长远的考量,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令人欣慰的是,新一届政府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上不断出实招、动真格,“雾霾源解析”已成为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的环保部门最热门的工作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11]标志着中国经济的深刻转型已经开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性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划定生态红线,这都让人们透过浓浓雾霾看到了灿烂的阳光。特别是在新常态下,中国正在适应稳定增长、改善民生、深化改革的新局面,新常态可以说是对构建生态文明的宣誓。而2014年再次修订《环境保护法》,亦是中国过去25年来的最强有力的一次环境保护立法。

京津冀地区是雾霾重灾区。必须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率先取得突破。要抓住治理工作的“牛鼻子”,通过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之时,就是雾霾治理成功之日。我们相信,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导下,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下,在政策的严格落实下,雾霾必将得到根治。多元视角下的雾霾治理,也必将推动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局面。

[1] 叶小文:《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光明日报》,2014年9月24日。

[2]姜振军《俄罗斯保护生态安全的措施分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6期。

[3]同上。

[4]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环境保护部网站,2014年4月17日。

[5] 储昭根:《雾霾折射中国生态安全问题》,《上海商报》,2013年2月20日。

[6] 武卫政:《生态论苑:面对雾霾,我们需要改变什么》,《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8日。

[7] 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新华网,2014年4月15日。

[8] 叶自成:《习近平总体安全观的中国意蕴》,人民网,2014年6月4日。

[9] 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

[10] 《国务院决定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2013年12月19日。

[11] 习近平:《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搜狐财经,2013年10月8日。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 积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积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

    发展经济是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必须着力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主要着眼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扩大有利于稳定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投资;二是扩大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优化的投资。这是促进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 大危局

    大危局

    这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最早萌发写本书的念头大概是在2008年的那个夏天。当时一场席卷优选的金融危机,让许多貌似强大的美国跨国企业巨头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热门推荐
  • 十世混沌

    十世混沌

    混沌破灭轮回九世为佳人,爱恨情仇诉人间事,九州动荡战天下,尔虞我诈谁为主,莫家无殇也
  • 寻道者谁

    寻道者谁

    我本善良,奈何逼良为娼,我顺应天道,奈何天道无门。我直指苍穹:我不服!回答我的永远是,你不配!命途坎坷又如何,道门永封又如何。我就是我的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The Seven Poor Travell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家女之空间养包子

    农家女之空间养包子

    我不就是泼个水吗?怎么就那么倒霉泼到了别人身上。还是个男人,那个男人说什么说我看到了他的身体要我负责。天呀!你是猴子派来逗比的吗?宋彩蝶回嘴到:你是大姑娘吗?还要我负责,谁让你从我家门口走了,活该!
  • 史上最强神魔医院系统

    史上最强神魔医院系统

    在濒临倒闭的小破诊所里,凭借系统的辅助,最终成长为一个超级火爆的神魔医院。第一部书永久免费阅读,希望多多支持我
  • 太古万尊

    太古万尊

    千年前,身藏太古血脉的秦天却无法修炼。最终惨死在未婚妻碧瑶怀里。千年后,转世重生的秦天却拥有天脉。可修得通天功法可得道可成仙。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是有隐情,还是另有预谋。且看少年秦天,世间无我这般人。且看少年秦天,手握日月摘星辰。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书人依旧

    书人依旧

    从当年鼎盛的天涯读书板块,到如今担任主编多年的阅读周刊,姚峥华因书结识了李陀、李长声、欧阳江河、祝勇、冉云飞、绿茶等等著名书人,一起谈天说地,遍访好书,便有了这本《书人依旧》。姚峥华文笔以小见大,细节重重,只用言谈举止、眼神动作,就把相知多年的这些知名书友的故事与生活呈现得活灵活现。诚如马家辉所评:“小姚眼下,人脸便是好风景,而好风景里总有好日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执笔者有一副好心肠。”
  • 成功需要魄力

    成功需要魄力

    “一人拼命,十人难敌。”经商也是这样,胆识能够让你占据上风、占得先机,往往也能最终取得胜利。胡雪岩是商场上的常胜将军。而他之所以能以令世人咋舌的速度张扬势力,一天比一天强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胆有识,在看清楚形势的情况下敢冒风险,比别人多了一份令自己走向成功的胆识。我们已经阐明,梦可以作为自恋心理障碍的正常原型。我们认为,设法把正常的悲伤感情与悲痛中的表现进行比较,会使我们对于抑郁的本质有所洞察。这次我们必须预先提出某种警告,不要对这种结果期望过高。即使在描述性精神病学中,抑郁的定义也是不明确的,它可以采取不同的临床形式(其中有些更像是机体的疾病而不是心理疾病),肯定不能把它们归于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