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6000000007

第7章 人生的勇气(1)

从台北到北京

以前总是跟北京的朋友说,过两天要回台北,却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跟台北的朋友们说:过两天回北京了。

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的时候会在北京想念着台北,有的时候又在台北想念着北京呢?

2011年3月3日阴天

今年台湾樱花盛开超越往年,大家的结论都是,因为去年的冬天太冷了。深受日本影响的台湾,便利商店的广告都及时复制了日本的风情,包括时尚的打扮,甚至自怜自艾的表情。

在这寒冷的春天里,吃着均一廉价的关东煮,然后人们塞车赶去樱花下摆个可爱的手势拍照留念。今年不去日本也可以拍到有日本味道的照片放在Facebook上跟朋友分享。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我对于复制日本情调的审美观,开始有了点疲惫和疑问,这也许跟我这些年来每个月住在北京有点关系吧!

即使台湾开遍了樱花,日本流行语实时变成台湾流行歌曲的曲名,便利商店广告海报把西门町拍得再像原宿,这里也还是台北。不过这样的担心在我走入西门町“河岸留言”后得到了纾解,在一个只有百来位观众的小酒吧里,我看着五组不同音乐理想的台湾年轻人,表演着自己近期创作的音乐,忽然间,那些担心就不存在了,至少在这一群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心中,哈日已经是过去式,属于自己的生活表达已经开始。

那些混合着哈日风与香蕉风,再加上欧风古典风和华人民乐,夹杂着活在此刻台湾的青少年叛逆感想的歌词,真实地以幽默的方式在他们的音乐里存活着,特别是那两位年轻的木吉他手;大屏幕里,正播放着这几年来他们在一些地方演奏时拍摄的博客式影像日记,他们在屏幕下专注地演奏着,屏幕里两人常光着脚在不像舞台的舞台上表演,也许是在中部某个小火车站的月台上,也许是在当代美术馆门前的广场,就算台下只有一个听众。我听到他们音乐里的抒情与乐观,用无歌词的木吉他写生台湾风景,描述的都是他们生活周遭的风景,像诗一般的乐句,让人感动不已。

音乐会结束后,我特意在久违的西门町散步。子夜时刻的西门町,灯火辉煌,人烟稀少,看着在地铁站口,大排长龙等待客人的出租车,在这个微凉的春天里,我猜想着,台湾的文艺青年下一步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2011年2月10日小雪

春节后回北京的第二天,以为天气开始回暖了,没想到早晨起来打开窗,却看到窗外飘着细雪。我发现我已跟所有的北京人一样,为这一场雪高兴了起来。人们总是担心着没有下雪的冬天,暗示着来年可能不顺遂。于是这些年来,每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都叫瑞雪,所有北京的朋友都兴高采烈地拍着照,在微博上转述着他们喜悦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我也像个当事人般,为这一场雪莫名地高兴起来。就算念头一闪,暗暗地担心一小时后要出门开会,雪天路滑让我可能开不了车,但是打心底还是欣然地接受这场迟来的雪。

在北京生活,最有趣的事就是被别人感染兴奋的事。这和台北不同,台北几个得宠的强势媒体总习惯夸大地渲染困惑给人群,连打不打流感疫苗都说得让人忧心无解。而我北京朋友们却总是样样可侃、事事可以无所谓。虽然看似粗枝大叶,但是彼此心里却充满了互不干扰的情意,后来明白才被感动。

在这大得超乎想象的城市里,却住着你很多年不见的朋友,无意间遇上了才知道,原来这些年大伙都悄悄搬来了这座城市。但是真心要约了见上一面却不容易,路途遥远路况难测都得先提前计划好了,莫怪朋友们常笑着说:在别的城市里一天能干六件事,在北京干完两件就不错了,其他的时间都在路上玩微博和游戏了。也许是看似同城却遥远的状态,造成我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居住,却还是能有隐居之感。常想起导演李翰祥晚年,终老于北京胡同里的故事,如同张爱玲隐居在美国加州那片沙漠里。

2010年5月10日雨天

上个周末我在花莲待了五天四夜,这距离我上次去花莲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人总是忽略掉最靠近自己的美景,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又长时间地在外奔波工作,只要有假期,习惯能不动就不动,于是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在台湾岛内旅行。这次再去花莲,景色依旧。花莲号称是台湾的后花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局除了选举需要以外,花莲总是被遗忘的。也许遗忘是好的,造成花莲的缓慢成长,有着很自在的姿态。

这次再去也许是因为熟人带路的关系,很多时间的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上,让我有了近距离观察,和充裕的时间可以跟我有兴趣的人说话。近距离专心地阅读一直是这些年自己缺少的,对一个人、对一件事、对一个城市,这次我在花莲就是一回近距离阅读。我听到几位返乡的精英分子,他们试着用知性与感性的态度,重新诠释花莲,让花莲的文化厚度持续生根。我也听到一位感性的中年人,用最直接敦厚的方法,在太鲁阁口开民宿,为原住民朋友架设工作平台,引导他们在不失去自我文化下,还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花莲藏着许多优秀的艺术家、文学家,著名诗人杨牧的故居已变成了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二手书店,经营者也是一位文化支持者,来自于台北。一家朴素的小餐厅,主动地定期发行介绍花东生活观的小刊物,餐厅的中央有一台老旧的钢琴,我去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金发旅客,他不理会别人,生疏而自由地练弹着一个曲目,窗外的微雨中,一棵漂亮的樟树正聆听着。

2009年10月8日晴天

我一直以为我是旅居北京,却在这几年下来发现自己有了一些心态上的转变。以前总是跟北京的朋友说,过两天要回台北,却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开始跟台北的朋友们说:过两天回北京了。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的时候会在北京想念着台北,有的时候又在台北想念着北京呢?

台北和北京对我来说最大的差异是阳光的色温,台北的阳光偏金黄,北京的阳光偏亮白。即使同一张画作,在这两地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这是我常跟自己玩的游戏,把一张画轮流放在这两个空间里感受着其中的差异,画和我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感受的结果不同。我很难说出其中的差异,因为心情是很难用文字来定义的。它是一种变量,反映着我自己心情的改变。

去年开始,我在台北改坐地铁尽量不开车,在台北的地铁里我可以自由地观赏车上人群,地铁站里经常贴着创意十足的商业海报,与品味相距甚远的官方宣传海报相映成趣。但在北京我几乎都是开着车,在这宽阔的城市开车享受着四季变化的市容,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还有那一幢幢忽然长出的夸张的建筑物,如同电玩里一关又一关待你跨越的局。朋友说从前的北京看的是古迹,现在值钱的是怪物,楼不怪就白盖了。

2003年1月29日阴天

在回台南过春节的路上忽然想着,这一年将是我的一个搬家年,从内湖搬到牯岭街,好像完成了我居住台北的一个计划,终于搬到我最喜欢的一块台北角落了。因为楼上的大明星估计在这几年会被无孔不入的狗仔干扰吧,但是无所谓,我已经在北京挑好了一个公寓,决定从今年起,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待在那里,也算为自己选了个固定的落脚地,从此在北京就不用再住酒店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还是下了这个决定,只知道那里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发生,虽然那里还有许多观念需要去沟通和适应,但是在台北也还是一样有着太多事情和价值需要去梳理,因为这里文化创意大环境不断地改变,有种坠落得让人措手不及的感觉,许多原先以为合理的价值观,已不停地被解构掉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一个窜逃的败将般,面对自己熟悉的战场却力不从心,又想不出解答。

最近总会在周末,为了安静地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徒步从东区走到西边,穿过熟悉的小巷,经过许多小区公园,环顾着四周曾经熟悉但又渐渐陌生的风景,重复地想着中年后的自己应该怎么走。

眼看台北的朋友越来越多人搬去上海了,我还记得不久前跟江蕙说过,哪天你若办演唱会说不定上海的票房会比台北好。但是如果让我选择离开台北,我会去哪里呢?我一直忘不了,1988年第一次到北京时的情景,那个灯火昏黄,惊人的自行车阵的城市,还有住在那个城里的人们,他们另一种浪漫而隐约的生活,完全不像从前看到的媒体所说的那样。虽然现在城市景观已经有些改变了,但人们说话时的神采,还是如梁实秋文章里描述的人物一样精彩。对照此刻台北人总低着头走路,那里的人走起路来,肢体摆动幅度又大又不拘。

我还是如此深爱台北,但是此刻为何如此忧伤呢?在一次一次的选举轰炸后,我和其他人都陷入了困惑的思考中,我会以什么样的姿态与心情住在北京?像一只季节性的候鸟,还是只是一个提供过往繁华经验的台劳?当我走在青田街的巷弄里,看着那一棵棵自己喜爱的老树,心想着也许北京城里也有许多相同的老树吧!我可能可以花些时间去寻访,就如同这二十年来在台北所做过的事一样。

1995年10月18日阴天

这是我第三次来北京了,见了好多音乐人,总觉得那些操着只能在电视里听到的北京腔的年轻人,怎么每个人身体里都藏着一个苍老的灵魂。上回来北京听了一张合辑,其中一首《露天电影院》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回来北京特别请人帮我约了创作者。

当我在饭店大堂见到他时,他背着吉他已等我许久,寒暄后他说他想唱些自己创作的歌曲给我听。我邀他到我房里,他解开吉他套,清了清嗓子就连唱了快一小时,我安静地听着,也不停地在曲子和曲子间微笑点头赞美他的创作。看着他用手抄写的一叠歌词,大都是有些感伤的青春感想,其实有些歌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会那么虚无感伤,我还是最喜欢那首《露天电影院》,因为我的童年也有过类似的经验。于是他在我面前又唱了一遍,在他的歌声里,我不禁想起在眷村里的童年。那时多期待周末村子广场里会架起一个电影幕布,银幕正面一排排自带椅子的大人们专注地看着,孩子们在银幕的反面不受管束地玩着游戏。偶尔我们玩累了会停下来,困惑地看着银幕里表演着爱情,或偷看着银幕另一面,那位平时骄傲的邻家姐姐泪流满面。这位年轻人怎么能那么准确地描写出我童年的记忆,在他笑容腼腆的脸上,怎么也有着和许多年前的自己一样的多愁善感?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啦啦啦……”这是曲子最后一句歌词,在我送他离开后,我脑子里还不断重复地哼着。俯身看着窗外楼下刚入夜的车灯移动的长安街,我忽然感觉北京就像一个放大无数倍的大眷村。

一首歌

从他一步一个脚印的音乐作品,以及他对于自己表演工作的选择上,能感知到那是一位艺术家在成长与追求中所作出来的决定。林一峰一直都是一位用生活实践创作,然后再用创作推进生活的艺术家。

因为音乐工作的关系,让我从二十五岁以后的人生,能与各地喜欢音乐的人认识和交流——特别是华语音乐圈。音乐与语言是一座很特别的桥梁,因其中的差异与分类,得以让思维不同的人在这里,却以兴趣相投的理由而相遇。

我身边大半的朋友,几乎是因为音乐而相识的,纵然不是常相聚,也不会定期交流,却因为在相遇时已经有了志同道合的心情,因此建立起来的友谊虽不浓厚却很长久。早期除了台湾音乐圈朋友以外,认识较多的都集中在新加坡,后来又随着工作发展,扩展到马来西亚,近十多年来则与大陆各地喜欢音乐的朋友交往最多也最深。不过仔细回想,跟香港的音乐人的接触应该是最早的。

香港一直是我在台北以外去得最频繁的地方,有好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服务于国际唱片公司,更是需要三天两头地往香港总公司跑,做报告、打预算和面对洋老板的质询……也许是这个原因,纵然香港与台北有着距离上的地利之便,也有着美丽的港景和吃不完的好餐厅,我却始终对香港喜欢不起来。这肯定是因为那些年的音乐工作,从唱片的衰退起,每回去香港总是要面对难堪的质询与羞辱,因此在香港时心情始终好不起来。

纵然有许多朋友因为工作或婚姻搬到香港定居,使得越来越多的家乡人住在那里,我也没有因此常去走动。纵然这二十几年来我也在香港遇到了许多自己佩服与欣赏的人,但是我还是习惯在远方关注着,不因此久居。

同类推荐
  •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

    《心事浩茫连广宇——作家“文心”窥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创作、从作家到读者,以广义与狭义的心理分析为主要视角,对中外作家尤其是中国现代作家,结合其文学文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得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论断。既从世界学术视野关注“五四”以来文学现象所蕴含的生命意识、文化心理,也密切关注具体作家创作心理以及文本潜蕴的意识、无意识内容,还努力从文学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拓展,致力于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及“文艺性学”的建构。作者秉承“古今中外化成现代”的学术理念,坚持“大现代”的人文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长期追索并严肃认真地探讨不同层面人性包括本能与文学的复杂关联。同时注重结合当代实际人生体验和当代学术思潮来审视历史上的作家作品及读者所容涵的心理世界。由此体现出强烈的“当下关怀”或学术当代性。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
  •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这部演讲集,收录了2007年到2012年间,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专家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的部分记录。从先秦《诗经》、《楚辞》,到近代文学,论题非常广泛的。这部书稿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古典文学的传统价值和当代意义。
  •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蝴蝶翅膀上有星辰闪烁:百年女性散文诗选

    国内首部百年女性散文诗选,精选几代散文诗女性作家的代表作。为纪念中国散文诗诞生一百周年、集中展示几代女性作家散文诗创作成就,散文诗作家兼评论家王幅明编选了这部文图并茂、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选集。这是中国第—部女性散文诗选本,收入自1918年中国散文诗诞生以来,176位海内外女性华人作家的散文诗佳作500余章。作品个性鲜明,绚丽多姿。女性散文诗,尤其以唯美唯情、细腻细微见长,以女性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入骨的美丽的追求,受到读者青睐。本书是对百年女性散文诗文本贡献的一次集中呈现。编选者在前言中对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作了精到的评述。冰心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可视为全书的主题。
  • 青霞丹雪

    青霞丹雪

    历史剧《青霞丹雪》写于1959年,描述明代严嵩父子专权,顺者昌逆者亡,任用宵小,迫害忠良的故事。剧名取自忠臣冯青霞和冯丹雪二人之名。
热门推荐
  • 老北京民歌

    老北京民歌

    本书讲述的“民歌”是指流传在北京民间的歌曲小调,又被称为时调、小曲,或者清音。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向读者介绍北京民歌的曲牌、内容、艺术特色、演唱形式、演出场所;介绍那个时代的“北飘”—民歌歌手的来源、歌手的组织、歌手的技艺和他们的身世;介绍近代以来,北京民歌是如何向曲艺、戏剧演变的。由此探索民歌文化大宝库的成就。
  • 三国之定疆

    三国之定疆

    孙策:公瑾,我老爹要挂了!周瑜:伯符,放心,我去救!孙策:公瑾,我要取江东!周瑜:伯符,放心,我陪你!孙策:公瑾,我要娶大乔!周瑜:伯符,放心,我……我去娶小乔!孙策:公瑾,我……我要挂了!公瑾:伯符,我……我想静静……孙策:静静是谁???这是一个少年周瑜得到了穿越者的记忆以后,在汉末搞风搞雨的故事。
  • 神宠崛起

    神宠崛起

    神宠时代,御兽师顺势崛起。当全球科学家和御兽师都靠运气培育神宠时。秦歌却将梦里的系统,带入现实。他能看到灵宠的所有数据!【灵兽名称】:小天劫【灵兽弱点】:无【进化潜力】:天王级潜力,一共可进行四次血脉进化,每次血脉进化有80%的概率觉醒技能。于是。一位天王级御兽师冉冉崛起。这里没有魔法,没有斗技,只有缤纷多样的神宠!PS:萌宠、学霸研究、无形装逼……
  • 镜中的爱丽丝

    镜中的爱丽丝

    这是一部描写友谊与成长的小说,它让孩子们明白:真正的友谊是真实美好的。获得友谊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勇敢做自己。自从爱丽丝出演了一部校园剧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她最好的朋友跟她渐渐疏远起来,甚至学校里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避开她,这让她十分苦恼。而这时,以“万人迷”萨维为首的姐妹团体让她十分羡慕,她也想成为其中一员。终于,机会来了,萨维邀请爱丽丝参加以“爱丽丝漫游仙境”为主题的派对。正当爱丽丝天真地认为她即将融入这个团体时,意外发生了……
  • 绝世媚妃

    绝世媚妃

    “恭喜尊主,神功得成……”一夜缠绵,暧昧的气息还没褪去,她的心就坠入万丈深渊,原来,她的身体只不过是他练功的引子。只因一个“凤掌得天下”的传说,她成了众皇子争夺的对象。然而,谁是真心?谁又是假意?破茧成蝶,红颜一笑,惹得狼烟四起。狼烟四起,却也只为红颜一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老公的秘密

    老公的秘密

    这些我都忍了。但是居然连心爱的丈夫都抛弃我。以后的路该如何走?放弃?不存在的!斗智斗勇,相爱相杀……
  • 画皮师

    画皮师

    曾经的段神玉和花子黎,现今的设乐与莹鹤,画皮隐的去身形却藏不住他们两世的爱恨与深情。
  • 蔓祯吟

    蔓祯吟

    一朝穿越,本是现代医大的在校学生,却成了御药房的打工仔;本想不问世事,明哲保身,却被拉进了阴谋重重的宫斗之中;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的人,却一而再的误会她,成了伤她最深之人;都说帝王无情,她是否该斩断情丝,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洞玄灵窦六甲玉女上宫歌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冒牌王妃私奔记

    冒牌王妃私奔记

    【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王爷啊,冒牌货又怎么了?告诉你丫的,对老子不好的话,老子照样找那个帅哥猛男的将军大人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