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0200000013

第13章 家族(13)

一棵棵高大的树木都没有了。不过它还是生出来,活下去。它是那些大树的枝桠。春天,它放出的浓郁的香气如同几十年前一样……

4

曲予对闵葵说:“我们飞出来了。可是我心里不会饶恕,不会……”

闵葵依偎在男人身上——她显得那么小,像一只刚长成不久的布谷鸟。这一路上她都依偎着,已经把惊骇的双眼闭上了。当它重新睁开时却溢满了惊喜和欢乐,早晨的阳光透过舷窗,勾勒出她小巧而清晰的轮廓。她头上因为负伤而剪去的巴掌大的一片毛发还没有长起,她就用一块花头巾包了。曲予偏要给她揪下来,眼神奇怪地看着那结好的疤痕。他可能惊异于她旺盛的生命力吧。“绝不能饶恕。”他说。

“可她是你的妈妈啊!”

“她是。可她想一槌把你打死,这是真的。”

闵葵不停地吻他,这样吻了一路。早晨,她在阳光下好好看了看他的脸,觉得真是无可比拟的英俊。她的手动了动他的鼻子,他睁开了眼:“我在想她那一刻的心情。她为什么会这么狠呢?”

“不知道。也许她嫌我丑——嫌我……她的手还是轻了点儿,留给了我一条命。我听说有的大院里丫环勾引上少爷,又不能割舍,主人就捏点药面把丫环毒死了。她老家来寻人,就说背着包袱回家了……”

曲予咬着牙关。他不吭一声。

“少爷!”她突然叫道。

他责备的目光盯了她一下。她掩上了嘴。

临上岸时,船长用猥亵的目光看了看他们,但仍然非常殷勤。“什么时候家还呢?”

曲予转脸看着闵葵。闵葵含着泪花摇摇头。

海北有曲府的产业,不大,但已足够安顿他们的了。他们知道这样不久曲府就会知道下落,但即便是绳索也捆不走他们了。曲予将多年的积蓄随身携来,正寻机会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现在他已经是有家口的人了。他开始试着做木材生意,后来又投资药材买卖,结果总算赚了一笔。

大约一年以后海那边传过话来,说如果他们能返回,过去的一切都不追究了。老爷和老太太日夜想念他们,老爷疾病加重,连一直是健康的老太太也病了好几场。他们无动于衷。

曲予有一天很激动,对闵葵说:“我过去的同学和朋友要来看看你了。”闵葵慌得不知怎样才好。她试了好几遍衣服,最后选中了一身火红色的旗袍。

来了两个,都是久别重逢的同学,其中一个在曲予初来海北的那次旅行中给他带过路。他们看了闵葵一会儿,说她像丛林中的火焰。“火焰将把整个腐朽的世界烧掉,让它长出全新的春芽!”一个瘦瘦的、唇上有小胡子的同学说。

闵葵笑着。她在男人耳旁说:“他们净说一些怪话儿。”男人小声告诉她:“不是怪话儿,而是书上的话,他们正看一些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书。”

气氛热烈得很。最后朋友的神色才沉重起来。有一阵他两人都在桌旁踱步。还是那个瘦瘦的唇上有小胡子的同学问:“难道就这样生活下去吗?”

曲予不能够回答。他的眉头紧蹙。

“我们其中的两位同志牺牲了……他们都不足三十岁。有一个你还见过。”

“谁?”

“……”

曲予回忆着那次长旅、那一次聚会。他觉得一颗心都被揪去了。“我能做什么?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他两手有些颤抖。

“你代表我们回到平原去吧。我们需要曲府,同志们需要。”

“可是我不需要!闵葵不需要!”曲予很固执。他眼中闪烁着愤愤的光。他觉得他的朋友提出的要求太过分了。

这场聚会不欢而散了。后来又有类似的聚会,都不太愉快。他与他们的分歧是: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民众——只要是真正的帮助。他隐含的意思是,眼下有人正试图强加给别人一种方式。

那些夜晚他一次次地吟诵着屈原悲伤绝望的诗句。他明白自己是对的,虽然他还并没有做什么,这正是朋友们指责他的依据。

也就是这些长夜里,他想到了一个人……有一次闵葵病了,他寻到了最好的一家医院,这家医院是西医,可以给人动手术。这在整个海北还是仅有的一家。那个令人称道的大夫是个荷兰人,中年,蓝眼睛给人很忠厚的感觉。据说这个人救了无数的人,其中有一些是绝对需要帮助的穷人。他急急地扳过妻子的肩膀,郑重地告诉她:我想当一个医生。我要找荷兰人了。

闵葵赞成他的一切决定,无论是理解的还是不理解的。

第二天他就千方百计地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费尽周折之后总算成功了一半:被应允在那个医院的消毒室做事。他接近那个人的机会多了。又过了半年,他终于成为荷兰人的助手。

曲予成了一个特别忙碌又特别幸福的人。他亲眼看到了工作的意义:成功地挽救生命。那个荷兰人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人,这个人不仅仅是聪慧——聪慧的中国人可太多了;这个人的优秀是因为他有比聪慧更为重要的东西,比如献身精神、责任感、宗教般的虔诚……荷兰人常常喜欢地拍打他的肩膀。

闵葵把他们那个小家收拾得有条不紊。她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她什么奢望也没有。她不停地忽闪的大黑眼睛里只有男人、他的事业。每天她都设法做一点让他高兴的事:更动一下屋里的陈设、买回一件小东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之后就专心等他,等一个称赞和欢欣。

一天黄昏,直到很晚了曲予才回来。闵葵焦躁极了。他走进门来,一脸的疲惫。“怎么了?”她害怕听到什么。他抚摸着她的头发:

“父亲去世了。刚刚传来消息,让我们快些去。”

“啊!走吗?”

“不……”

“那样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了……”

“就她一个人吧!”

原来,接到这个消息时,曲予在医院南面的山坡上转了好久。他决定了什么,才回家告诉妻子……他继续到医院去。他再也没有提起曲府的事情。这时他正努力学习荷兰语,语言上的进步使所有助手都惊叹不已。

大约又是半年多的时间,一个不大不小的变故让曲予为难起来:荷兰大夫要回国待一段,时间也许会很长,因为医院里的托管人都找好了,而且又从荷兰邀来了他以前的一个助手主持日常事务。曲予的学业正处于非常重要的关头,而且那个荷兰医生也舍不得这个学生。

好一段踌躇,曲予终于决定随他到荷兰去;如果可能的话,再携上闵葵。荷兰人同意了,但最后闵葵没有被应允同行。闵葵没有哭。她只好等待了。

曲予为她尽可能地安排好日子,让人照料她;为驱除寂寞,又为她找了一所女子学堂,她每周可以花上三个半天去识字练琴。

她就这样等了两年。这两年宛若二十年的漫长。她只从那个荷兰人开的医院里得到极少的一点消息,得知男人去荷兰不久就在老师的保荐下上了一所医科学校。她为他祝福,在心里说:菩萨看好了你,你是菩萨最好的孩子。谁也伤不了你,你还要给那些有病伤的人治病医伤……世上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好女人的祝愿更灵验的了。两年后曲予顺利归来。与他同归的还有那个荷兰医生。那一天是闵葵一生中最重要的节日。为了这一天,两年的盼望和等待煎熬都值了。她不停地泣哭,两只小手在男人开阔的胸前活动着。

荷兰人放手让曲予去做了。他在旁边看着这个年轻人,很兴奋。这个年轻人手术时刀法漂亮极了,手很快。简直无懈可击。

就在这年春天,海那边传来的消息又让曲予一怔:老太太过世了。

他有忍不住的悲伤。无论如何他还是悲伤。

那一天他没有吃一粒米,只喝了一点水。他走出屋子向南遥望。远处是一片山城的烟障,什么也看不到,更看不到海……闵葵看着男人,握紧了他的手。“怎么办呢?”他问妻子和自己。

身个娇小的妻子答一句:

“我们回老家吧。”

“嗯。是时候了,你说得很对。”

5

曲府大院换了主人。归来的这个新主人急于做的事情并不是整理府内已经有些紊乱的事务,而是着手创办这个海滨城市第一所像样的医院。他把府内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闵葵,自己在外面忙,有时还不得不短期外出,到海北去找那个荷兰医生——他的恩师。

闵葵亲手给那几棵高大的白玉兰树浇了水,又整好了残破的花圃。每一棵树都留有她青春的指印,她从少女时期就生活在这个大院里。她对老太太和老爷仍有说不出的怀念。有时她一个人望着那些旧时的家具器物,比如那个精制的小手炉,忍不住就要流下泪来。后来她让人把它们都搬到一个宽敞的屋子里,集中到一起。那里有老爷和老太太的碳粉画像,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怜悯,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闵葵。“我的公婆……”她小声念了一句,蹑手蹑脚地离开了。

在曲予携闵葵走开的这些日子,正是曲府各地产业急剧衰落的时期。待曲予归来后,差不多有一半已经快要倒闭了。他没有心思去管,因为他正投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他永远也忘不了昔日那些朋友对他的责备,耳旁常常回荡着他们低沉的声音。他决心选择一种新的生活,当他与闵葵讲起这种选择时,两个人激动得彻夜难眠。他们盘点了曲府的全部财产,一大部分拿出来办那所医院,其余的就分给了下人,让他们各自回去安顿自己。下人大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他们感激不尽,跪谢后就离开了。但其中的几个无论如何也不愿走,他们说生生死死都是曲府的人了。

最执拗的是那个年轻人清滆。他木着脸看着,一声不吭地回到自己的住处躺下,一直病到该散的散去,这才走出来扫地提水,开始一个下人的日常生活。他对曲予和闵葵的劝说无动于衷。曲予说:“清滆,你出去置一份家业,成自己的家吧,你年纪也大了。”清滆说:“不中。”

还有一个比闵葵长得更为小巧的丫环,是老太太最后那些年召到身边的,叫小慧子。小慧子机灵过人,一双好看的大眼睛溜溜转,一个孩子。她无家可归,曲府也就不忍让她离开。

另有一位常居的客人。她是从老太太在世时就住在曲府中的女人,年纪和闵葵差不多,是本家的远房亲戚,叫淑嫂。她男人十三岁去了海参崴,从此一去不归;前些年还一直捎钱、让人捎口信,这些年一点音信也没有了。她长得清清爽爽,高高的个子,总是扎了油亮的发髻,全身上下没有一丝灰气。她只吃自己做的食物,每天都要洗澡,一天不知要用香皂洗多少遍手。她除了与闵葵说话之外,与其余人很少搭言。她第一个注意到闵葵有了身孕,就替她到厨房里忙,干一些杂事。在这之前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书房中。

在大院里,除了闵葵,就只有一个淑嫂君临一切了。她懂得应该为这个重要的院落分担一点什么。曲予——叫少爷或老爷都会遭到拒绝,所以现在所有的人都不得不直呼他的名字——忙于他的“第一流的医院”,几乎早已对妻子疏于问候了。他注意到即将分娩的闵葵了吗?淑嫂说:“让葵子到医院里生吧,再不用请接生的人。”曲予说那当然了。无论是清滆还是小慧子,对淑嫂都恭敬得很。有一次清滆对曲予叫了一声“老爷”,立刻被呵斥了一句。他在淑嫂面前哭了。淑嫂说:“清滆,你为什么改不过来呢?”清滆说:“不中,改了不中。”“为什么不中?”“因为他是老爷。”

淑嫂为大院的事不停地操劳,人都累瘦了。因为医院开销太大,外面产业收支吃紧,大院里的日常生活再不能那么阔绰了。她精细地打算,一个月的账目下来就给闵葵过目,闵葵不知怎么感激她才好。

闵葵到医院住下了。都说曲府的人就是高贵自己,生个把孩子还要到医院哩。初生婴儿的啼哭把个崭新的医院惊动了,都知道这是曲府老爷——院长先生的太太生了。他们千方百计看上闵葵一眼,离开时都说:“太太挺小的,脸盘儿真俊。”曲予有了一个女儿。他在这之前一个月就给她取好了名字:曲綪。

从此闵葵的所有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了。她在海北女子学堂养成的读书习惯也中止了,现在顶多看看从大城市订阅的一两份画报。外面的风气已经十分开化,画报上不断出现一些外国影星的半裸剧照,有时还出现一些全裸的艺术摄影。她总是自己看,看过了,就全部锁好。有时淑嫂来借,她就说:让谁取走了。

医院给一个盲人做了眼科手术,那个人竟然恢复了光明。他高兴得在大街上手舞足蹈,说神灵转世了,曲予老爷是菩萨派来的神人。有人问他疼不疼?他说不疼,整个过程比拔火罐还舒服哩。医院的名声大震,接上又有了好几例小手术,都非常成功。对于那些穷人,只收取极少的费用;如果连这笔费用也缴不起,那就免费。而对那些富商、官府的人,却收很高的诊金。病人来自四面八方,最远的来自省会,甚至来自江南。医院的经济状况大变,设备也不断更新;如果不是后来的时局混乱,也许还会大大扩建。

曲予的名声已经超过了曲府前几代主人许多倍。他赢得了这个城市的普遍爱戴。当时好多派别支持的各种组织——妇女、码头工人、青年等行会,都邀请他去讲演。有的还请他担任名誉职务。他差不多一概谢绝了。只有几次讲演他是答应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出席外国人的飞机轰炸这座城市之后,抗敌协会组织的声讨大会。那一天讲演的人士有从省会来的高级参事宁周义,有当地政要;但最受欢迎的还是曲予。人们为他欢呼,他洪亮的声音一次次被巨大的声浪所打断。他不断地挥动右手,请他们安静下来……他后来从前几排听众中竟发现抱了女儿的闵葵——她旁边就站了淑嫂。他在台上发现淑嫂的大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正深深地注视着自己。后来他就尽可能快地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也就是这一次,他结识了高级参事宁周义。宁参事被邀到曲府,两人畅谈了很久,十分投机。简朴的宴席是淑嫂为他们准备的,连幼小的曲綪也为客人敬了一杯。宁周义把她抱起来,在她的脸庞上亲了一下。

同类推荐
  • 我们曾经山盟海誓

    我们曾经山盟海誓

    曹军庆1962年生,居湖北安陆市。现供职于《长江文艺》杂志社。早年曾写诗,发表过大量中短篇小说。已出版《雨水》《越狱》和《24小说》等小说集。赵文化在凌晨自杀了,大概5点10分。他新沐浴过,刷了牙,用洗发香波洗了头,还刮了胡子。他披着一条白色的大浴巾,盘腿坐在床上。他掏出刀来,刀子被多次擦洗过。浴巾敞开了,滑下来,堆积在他腰间。他把刀尖含在嘴里,舌头使劲抵着刃口,直到涌出血丝。赵文化满嘴的血沫子,他咽下一口血水,再咽下一些。随后,他竖向在胸窝那儿划开一道口子,但不太深。皮肤和软组织向两边豁开,形成一个小洞。他双手握住刀柄,翻转过来,刀尖插在洞里。
  • 杀气

    杀气

    我上学早,从地区中师毕业才十八岁。照我老爹的意思,是让我去我们县宣传部干,将来像他一样也混个一官半职。当时工作都已经替我找好了。可我那会儿已经对画着了迷,看别的都跟狗屁似的,遂一意孤行到县二中当了个美术老师,教初二四个班的美术。初二的孩子大多十四五岁,我十八,比他们大点有限。我玩儿心大,和一帮猴崽子很快混熟。上课时是老师,课后我就成了孩子头儿,一块打鸟、钓鱼、屠狗、“偷青”,什么都干。校长、同事看不上我这点,他们都在忙着拉帮结派地搞政治运动,我对哪一派都没兴趣,既不帮人也不害人,所以也就渐渐地没人理我。不理也好,我正好不愿往那些大屎盆子里搅和。
  • 诛金记

    诛金记

    十世纪八十年代,赣西北某地惊现特大金矿,数万人蜂拥而至群采,这一消息震惊世界,国外新闻媒体多有报道。作者曾亲自参与过此地的淘金,熟知淘金过程中的人和事,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思考,写下了长篇小说《诛金记》。樊健军著的《诛金记》以这一事件为背景,以朱耷一家为首的村民开采金矿、走私贩金、创立自主黄金首饰品牌来展开故事,塑造了一系列追逐黄金梦想之群像。小说的时间跨度百余年,从朱耷的曾祖父朱鼠写到朱耷的孙子朱小手,横跨六代人,是一部祖祖辈辈追逐黄金的奋斗史,一部黄金的寓言史。小说较为完整地真实地再现了一座金矿,由发现到盛极一时,再到衰落,消亡的全过程。小说中的水门村历经了一场黄金盛宴,也经历了一次黄金浩劫,水门村人无一例外都卷入了这场黄金争夺战中,由于不懂得自我保护,不少人在采金过程中患上了矽肺病,在痛苦中死去,水门村也成为了寡妇村。追逐黄金的人走了,黄金仍在这世界肆意横行。
  • 梦游眠剧场·祈祷

    梦游眠剧场·祈祷

    “明修鲁!听到了吗?这里是子午线太空站,我现在要对你发送讯号,S-P-O-T-L-I-G-H-T,接受后请覆诵一遍。”坐在地面航天指挥中心的明修鲁,头部戴着心电感应接收装置,成功地将那一排英文字拼出来,旁边围绕着研究人员与长官都高兴欢呼。“成功了!这项透过心电感应传输系统成功了!”大家都过来跟明修鲁鼓掌致意,航天总署的部长也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恭喜你跟你的哥哥明修义,获选为类地球行星开拓计划的成员。”明修鲁微笑地透过感应器,向远在子午线太空站的哥哥报告这个好消息。
  • 美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3册)

    美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3册)

    本套装共3册,分别为《窗里的女人》《幸存女孩》《完美婚姻》。
热门推荐
  • 不要成神

    不要成神

    一场突然起来的大灾变,整个世界天翻地覆。异兽成了地球上的主宰;神主、神力成了残存的人类文明的主旋律。百年之后,一个出生豪门的少年,带着母亲临终时“不要成神”的遗言,面对围绕在身边的重重迷雾,他又该走向何方?
  • 公主们和王子们的恋爱故事

    公主们和王子们的恋爱故事

    一个公主叫林琪,她的哥哥叫林寒,他们的爸爸妈妈出了车祸,但在出车祸之前,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了可识别他们身份东西给他们,并跟她哥哥说以后就通过这个来找到妹妹,在寻亲的路上她遇到了两个好朋友,然后跟一个好朋友的哥哥相识、相知,相爱。
  • 梦里有阵清风拂过

    梦里有阵清风拂过

    2020年10月31日,将本书书名改为《梦里有阵清风拂过》,与《人鱼恋爱法则》内容完全不同,人物名字会有雷同,不要将两本书联系在一起,本书依旧为短篇小说,字数未定。
  • 四谛论

    四谛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琉璃蛊残魂乱

    琉璃蛊残魂乱

    文案一:“阁主,我愿以生命为代价,只要你帮我寻到他。”“哦,生命为价,只为寻他一缕残魂,你可考虑好了?”一红衣女子缓缓转过身,一张金黄色雕刻着彼岸花面具遮住了她的半边脸颊,另一半脸上的眼角处画着一朵半开的彼岸花,美丽而又妖异。俯身跪着的女子点头道:“我考虑好了。”“我不要你的生命,只要你的一魄。你愿意吗?”“我愿意!”女子缓缓勾起一抹微笑,肆意邪魅:“好,成交。”……文案二:求而不得,爱而无果,愿我们各自安好。——白歌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夜柒你若敢离开我分毫,便是翻天覆地我也会把你寻回。——帝北溟一眼,便是万年。一眼,便己订了余生,哪怕万劫不复。——花无殇得不到的,那便毁了。——独孤寒纵然相思入骨,纵然万劫不复,只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独孤九辰
  • 人情决定事情

    人情决定事情

    人们在社会上谋事做事处事必须慎重对待人情,正确认识人情,妥善处理人情。无论施予人情、接受人情、走人情、求人情、欠人情、还人情,都要讲究方法,把握进退,要知轻重,揣深浅,识高低,懂分寸。
  • 红楼余梦

    红楼余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家盛恋

    独家盛恋

    【男主女主一对一超宠无虐】身边有个欧皇是什么体验?某导演一脸欲哭无泪,有一帮超宠的哥哥不说,还分分钟上热搜,给其他人留点活路行么?身边有个男装大佬是什么体验?某人欲哭无泪,千万不要惹,因为她可以随时领走你的对象,无论男女。身边有个家室逆天身手逆天的人是什么体验?一群人欲哭无泪,不怕教官她狠就怕教官她有后台还记仇……【女主欧皇体质,一路开挂不喜勿喷勿看,谢谢合作?】
  • 风月寡妇刀

    风月寡妇刀

    这个江湖上:有风,有月,有情,有义。有刀,有剑,有恩,有仇。有多情寡妇,有无情少女。有谦谦君子,有卑鄙小人。有豪杰英雄,有枭雄智者。有看不尽的云舒云卷,有听不完的粗鄙之言,有流不尽的清泪红血,有饮不完的冷茶烈酒。——————————可对于她而言,这个江湖只有:一栋楼,一柄刀,一个人,一座江湖!
  • 从贞德开始

    从贞德开始

    当脑域开发到了极致会发生什么?是五彩缤纷的超能力?还是万象归一的真理之门……一心一意的蓝胡子、雄心壮志的天草少年……沈纯带着一身怪病,以一个女号踏入无限的梦境。当他在无限梦境的冒险中不断开发脑域之后,终于看到了完整的自我,发现了世界的真实!一切,都从贞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