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5300000012

第12章 突破惯性才能走得更远(3)

周围的观众们,以为这是恩佐·法拉利对自己车手的一种鼓励方式,于是跟着法拉利一起大喊:“加油、加油!……”

从此以后,“加油”便成了在赛车场上对赛车手一种独特的鼓励方式!

随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为赛车手“加油”的这种方式渐渐应用到了比赛场之外,成为我们对其他人表示鼓励的一种通用语言。

这种说法虽然无法考证,但与“加油”在人们心目中最初的意思不谋而合:把自己的支持者比喻为汽车,为他们加满油,使其跑得更快。

那么,我们的身上究竟哪部分是轮子,哪部分是车窗,我们身上的油箱究竟在哪里呢?

在《你的油箱有多满》(史迪文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一书中,作者是这样说的:

在人脑中存在着140亿~150亿个脑细胞,它们就是人体中“油箱”的所在地。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需要动用这些脑细胞进行思考。别人的鼓励和支持,通过我们的感知神经传输到大脑皮层,从而加速了这些脑细胞的运行和整合,从而使被鼓励者表现出积极地行动,从而达到了“加油”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看见,有些人每天上班后都无精打采、松散懒惰,做事应付拖延、悲观消极。他们无疑是陷入了舒适区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的油箱不满,或者是没有人给他们加油所致。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比赛,因为我们都希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我们因为体内的油量不足或者耗油量太多,而导致自己缓慢地前进,或者是半途而废、甘心情愿呆舒适区。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每天每时每刻不断地主动为自己加油!

为自己加油,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内心的愉快。

快乐,能够使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奇妙的化学变化,使我们获得新的动力和能量。很多人经常会不开心,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地给自己加油。“寻开心”“找乐子”,其实都不是准确的,真正令我们开心的事情,就存在我们自己身上。因此,你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励自己。

如果我们达到了目标,自然就会感到身心舒畅。但问题是大多数时候,你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以,首先就要在这一阶段产生良好的感觉,让自己在完善自我、追求目标的旅途中充满快乐,而不要只等到成功的那一刻,才去感受属于自己的迟来的欢乐。

其次,要在逆境中给自己加油。

说白了,我们都是出来“混”社会、讨生活,在职场上打拼的!虽然从事的职业不同,但是难免都会经历人生的挫折和失败。不管你是皇亲国戚也好、金枝玉叶也罢,这是谁也不可避免的规律。同时,人生的变奏、命运的多舛也会突然之间不期而遇,这种灾难性时刻,往往更需要我们为自己加油。

遭遇失败和打击,并不见得是件坏事。虽然严重时它会令我们痛不欲生(比如亲人的离去、身体的突然残疾等),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来,我们能够因此而换来更多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完成思想的蜕变,步入成熟。

未经大事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人的一生如果没有波折,便会如同死水一潭;人生如果没有坎坷,那将淡如白开水;经过磨炼,得到的东西才最为宝贵。

而只有努力地为自己加油,才会把这些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在岁月和环境的不断交替中,显示出我们存在的价值。

在人生路上短暂小憩,然后以更高涨的斗志重新开始,追逐目标。无疑这才是人生的真正含义。

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有些因素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有些因素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给自己加油,动力十足地迎接漫长旅途的挑战!

做天生的破坏者

对于“惯性”这个词,大家都不会陌生。

惯性一词最早出现在伽利略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中。而后牛顿又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提出了著名的“惯性定律”。“在不受任何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的状态下,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都用惯性来表示我们的习惯的一种延续性。而这种对于惯性的引用这是源自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控制度的降低。新一代地科技产品,新一代的生活理念,总是让我们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生活设施、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但是在我们自身享受到这种愉悦的同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就慢慢了放松了这种习惯对自我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损害。

汽车代替了步行,人类每天的运动量远远低于了正常的标准值,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身体是否出现了某些变化,的确,肥胖症成为了近些年来醒目的大众病症。林林总总的减肥药、健身馆都让我们在做选择时目不暇接。可是,当我们冷静想想,这些刻意的运动健身其实就是我们减少了正常的步行活动所衍生出来的副产品。

现如今,这些产业依旧红红火火,各种名目的减肥药、瑜伽、减肥操都能吸引我们的目光,我们的惯性依旧让我们只是办了张年卡,然后象征性地去完成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练习,殊不知,这些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归根结底还是要改变这种以车代步的惯性。

让自己改变吧,打破自己以前所形成的固有习性吧。

美国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曾经进行过这样的一项实验:

试验人员把几只黑猩猩,关进了一个特殊的大笼子里。笼子的顶端放了一串香蕉。香蕉用绳子与笼子外面的喷水装置捆绑起来。

猩猩们一进入笼子,看到香蕉,自然争先恐后地去抢夺。结果,它们一碰到香蕉,喷水装置就开始喷水,把它们一个个都淋成了“落汤猩”。

几天下来。在猩猩们被淋湿了N次以后,它们都发觉这个游戏不好玩,于是谁也不敢再去碰那串香蕉。

10天后。工作人员把其中一只猩猩拎出去,放进一只外号叫做“博士”的猩猩(因为它看起来似乎IQ很高),同时将喷水装置偷偷地取走。“博士”看到香蕉,也猴急地去抢,结果不仅“未遂”,还被其他猩猩痛扁了一顿。第二天,当“博士”又想蠢蠢欲动的时候,同伴们再次发现了它的企图,家法伺候,将“博士”打得满地找毛,哀嚎连连。

于是,“博士”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只有天天望“蕉”兴叹、暗自垂涎。

又过了10天,工作人员把另一只叫做“阿甘”的猩猩放进笼子里(显而易见,这只猩猩傻傻的)。阿甘刚一进笼子,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其他猩猩们痛扁了一顿。之后,“博士”以“过来猩”的身份,告诫阿甘不要打那串香蕉的主意,否则“大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但是,阿甘果然“傻”得可以,硬是冒着再次挨打的危险。抢下了一支香蕉。当阿甘吃得津津有味时候,其他猩猩们才发现,这次并没有喷水。

于是,它们也争先恐后地瓜分香蕉,大饱口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猩猩其实是中了“惯性”的圈套。

最初被水淋湿的经历,使它们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一旦碰到香蕉,就会被水淋。当环境发生变化后,由于思维上惯性,它们不但没有觉察,反而阻止新来的同伴去改变这种情况。直到一个“天生破坏者”出现,才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

其实,人类虽然是一种高等动物,但也免不了犯下同样的错误。比如说,我们总是按照常规的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很多人往往因此而受骗上当。再比如,现在给你一张纸,上面画上一横,你会想到什么?

相信90%以上的成年人,都会说,这是数字“一”——可悲呀,我们的创造力究竟哪里去了?

说白了,都是惯性惹的祸!更准确的说,是禁锢我们每个人的“惯性思维”在起作用。

惯性思维是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套用的固定思路或模式。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受到过去习惯性经验的影响,行动在无形中受到束缚。惯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局限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教条或者错误的习惯,造成行动上的僵化和盲从。

从这个意义上说,惯性思维,其实就是一种舒适区!它在无声无息之中。侵蚀着我们的创造力。如同毒蛇,温柔地缠绕着你,直至你行将就木,沿着惯性的双轨,滑向平庸和保守。习惯性的思维早已使头脑僵化,所以,你只有改变这种思维定式,才能激活自己的潜力。

哥白尼敢于向教会禁锢在人们头脑中的惯性思维挑战,著书立说大胆坦言。大地是球体,让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自己所在的星球的真实模样;

达尔文更是写出《物种起源》,大胆地说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的事实,驳斥了上帝造人说;

还有摇滚乐的先驱们。他们打破传统音乐的禁锢,将重音的位置颠覆性的反其道行之,终于创造出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同类推荐
  • 带着正能量去做人

    带着正能量去做人

    谁的青春不迷茫,激发你的正能量!活出最好的自己,引爆内在的能量!正能量,正流行……正能量的伟大在于,即使一败涂地,也能扬起生活的风帆。切实执行你的梦想,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梦想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 女人30枕边书

    女人30枕边书

    本书包括魅力:三十岁女人的意外收获、快乐:三十岁女人不能舍弃的追求、放松:三十岁女人应该拥有的状态、自爱:三十岁女人的自我养护等内容。
  •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给男人看的羊皮卷

    男人,演绎生命的壮丽诗篇。在女人眼里,男人是一部史诗,承载着亘古不变的气概和壮言;在女人心里,男人是一片无际的瀚海,坚守着无言的宽广和深沉;在女人梦里,男人是一盏夜航中的灯塔,指引着心灵深处的归宿和牵挂。
  • 说话水平培训手册

    说话水平培训手册

    《说话水平培训手册》一书,从提高说话水平的重要性入手,对衡量说话水平的诸项标准、语言技巧、辅助技巧,直至不同场合的说话实战技巧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实例,并列举了很多名人的演讲篇章,力求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愿广大读者读了本书后,能够迅速成为“说话有水平、举止有修养”的高质量人才。
  •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本书精选经典励志故事,在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中,你将会充分领略到梦想的价值、目标的作用、心态的充实、勤奋的感召、意志的坚忍、习惯的力量、时间的宝贵……心灵深处会油然而生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引领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向前。
热门推荐
  •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家风十日谈:中国古人的治家良训和故事

    本书以历史为轴,选取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在家风家教方面有代表性的十位先贤,讲述这些历史先贤的家风故事,内容涉及爱国传家、礼让传家、忠孝传家、规矩传家、勤俭传家等中华家风的方方面面,人物几乎涵盖中国各个重要朝代,脉络清晰,全面呈现了中国家风的基本内涵和整体性格。本书切入点新颖独特,能给读者带来亲切的阅读感,是一本优秀的中华传统家风读本。
  • 告密者(中篇)

    告密者(中篇)

    我是一个死人,或者换个更严谨的说法,我做死人已经六年零六个月了。凡间说人的一辈子有两件大事,婚和葬。尽管各地习俗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却有着罕见的一致。我还记得六年前的那个日子,无常说,要么心无旁骛地跟我走,带你投胎,不要留念上一世的往昔。要么——第二种方案他没说出口,反倒促使我走了第二条路。我活着的时候生活安定平静,从小听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该这样度过”长大,要是等一生都过完了还不能让我自己选择一些东西,我觉得当真是白做了一世的人。要知道看着自己的死亡过程是件无比美妙的事,我若是贪生,自然也不会一点都不忌惮死亡了。
  • 魅影传

    魅影传

    你以为这是武侠小说?不,是科幻小说!你以为这是玄幻小说?不,是科幻小说!你以为这是科幻小说?对,是科幻小说!本书分《出世》、《入世》、《灵将》、《天下》和《灵将天下》五卷!大概是围绕着「魅影」(盗贼团)展开的一系列故事!慢慢向大家讲述一个作者心目中想象的未来世界:为什么只有一块超大陆,剩下的都是海?为什么会有神、魔神以及各种妖魔鬼怪?为什么人类、动物和植物都进化变异了?《魅影传》的主角到底是谁?他?她?它?还是TA?
  •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本书讲述了生活的残忍不是因为它蛮不讲理,而是它总会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唯有内心通透,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理解复杂,选择简单,并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不会让人生留有缺憾的事。
  • 平民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平民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我们的一切都是单薄而苍白的,我们自南而北,再由北向南,走了不少的路,见青山妩媚,绿水潺潺,听过风言风语,见过袖手旁观。或长或短的话,或长或短的人生。人间不值得,可人生值得。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丹帝重生在都市

    丹帝重生在都市

    两百年前,秦凡意外猝死,魂穿真武大陆,成为丹武双修的顶尖天才,被尊称为星河丹帝!两百年后,星河丹帝在九劫丹雷中陨落,却发现自己回到了穿越前的青年时代!再度面对冷若冰霜的总裁妻子,抛弃自己和母亲的家族,曾经的弃少,强势归来!重活一世,他定要不负佳人不负卿,以绝世之姿,让整个世界臣服!什么?你说丹帝没有仙帝能打?没有人告诉你,我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才去炼丹的吗?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严格忠实于原著;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儒、法、道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心理学、厚黑学、说服术三者合一。
  • 天降三宝:大佬失忆后超给力

    天降三宝:大佬失忆后超给力

    全S市的人都知道,墨少娶了一个不能生育的女孩,却捧在手里含在嘴里,生怕她受半点委屈……不过最近墨少失忆了,柠檬精们乐翻了天,全都等着看女孩还有什么资本狂!万万没想到,墨少失忆后,竟对自身属性有所误解,坚持认为:“我是一条狗,名字叫忠犬。”有人气得将狗骨头丢给他,墨少臻冷傲嫌弃:“硬骨头我不要,我只吃软肋。”柠檬精们:“软肋是啥?”墨少吞咽喉咙:“顾恋恋!”柠檬精们:“……”您能不能失忆得专业点?不过再宠生不出孩子!结果天降三宝,又软又萌,齐齐喊:“妈咪~”顾恋恋惊呆了,现在得了不孕不育,老天都开始包邮送娃了?
  • 牡丹倾我心

    牡丹倾我心

    纪牡丹是名医的女儿,一次意外迷路却撞上了八竿子都打不着边的富商公子,而富家公子对她一见钟情,就在事情朝着郎财女貌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扬州第一美女半路杀出,更重要的是妙手仁心的纪牡丹救下了一位落难的书生,恩恩怨怨,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