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3000000031

第31章

随着天气变暖,老齁巴屋子里的温度也在上升。从桂珍嫁到西院后,两家人在一起吃饭,老太太还是领着两个孩子在东院住。老太太觉得老少三辈儿挤在一个炕上不方便,王老三和桂珍是新婚。再一个就是老太太要脸面,全家人跟着儿媳妇一起改嫁,她的心里总是觉得不得劲儿。好在淑清跟几个孩子成天往这院儿跑,两窝儿孩子处得挺好,让她的心里很安慰。开始的时候,每天开饭时,他们就往西院去,后来淑清安排干脆把做好的饭端到她这院来,在这边烧水刷碗也热乎热乎炕,还能节省点儿柴火。老太太没事儿就不再上西院儿去了。老太太看见桂珍和王老三在一起,忍不住会想起死去的儿子,不往西院儿去,老太太的心里会好受些。

这天下半晌家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一出现在家门口,老太太当时吓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

来人是范书英。范书英和死去的范齁巴是一爷公孙的亲叔伯哥儿俩。书英家住在双城,齁巴的老爹活着的时候,两家来往很密切,老头儿走了以后,两家逐渐就失去了联系。老齁巴没闺女,就生了齁巴一个儿子,年轻的时候就十分喜欢书英,俩人处得跟亲娘儿俩似的。上次渡边来杜家围子开会,宣布通缉令时,就把老齁巴吓够呛。听说通缉犯里有个双城籍的叫范书英,老太太心里“咯噔”一声。她让淑清领着她去杜家大院儿西院墙看布告时,一看布告上的照片真的是书英,差点儿没把她吓死。这事儿过去半年多了,又摊上这些个糟心的事儿,老太太已经把这事儿忘得差不多了。她做梦也没想到这孩子会到家里来,她赶紧把书英拽进屋子。

老太太稳了稳神儿,拉着书英的手眼泪掉了下来。

“书英啊!这几年你跑哪儿去了?可把大娘掂心死了。”老齁巴没敢往下说,她看见盘脐子和丫蛋儿在屋里,怕说什么被这俩孩子听见,要说出去可就糟糕了。

老齁巴招呼俩孩子说:“盘脐子,去,领着你老妹儿上西院儿你妈那儿玩儿去,告诉你妈家里来客了,晚上做点好吃的。”

俩孩子正玩儿在兴头上,一听说晚上要做好吃的,穿鞋就往西院儿跑。

红豪从泰安城回来后,他向翠莲和书英汇报了李黑塔要过六十大寿的事儿,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下手的好机会。可李黑塔的生日是哪天?参加寿宴的有多少人?究竟是什么情况,一点都不掌握。

王钧团长指示过,要行动,就一定要摸清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大家知道,这是泰安独立大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枪,只能胜不能败。要想得到详实情报,只能派人再去侦察。大队算范书英在内共四十人,除了孙翠莲和书英外,其余的都参加过打杜家围子响窑。李黑塔屯子跟杜家围子不到十里地,万一碰上熟人那可就遭了。书英和翠莲是能承担这个任务的人选。翠莲是农村长大的,这些年被震三河包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去肯定不行。书英当机表示自己亲自出马。

“不行!”宋红豪坚决反对。红豪心里明白,书英是组织派来的,是来这儿指导工作的,绝不能让她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红豪害怕万一书英有点儿闪失,没法向上级交代,更没有脸面见岳子龙。

书英淡定地说:“红豪,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我去执行这次侦察任务是有把握的。我十几岁的时候,多次去过杜家围子,李黑塔屯儿我也没少路过,我熟悉那里的情况。我有个大娘就住在杜家围子,我去走亲戚名正言顺,没人会注意。你看看咱们大队这些人,就我和翠莲没去杜家围子打响窑儿,你们都参加了,杜家大院的人和杜家围子的青壮年大部分见过你们。你知道,杜家围子有自卫队,年前还配了新武器,万一真的出点啥事儿,派去的人回不来,我们的计划也会泡汤。”

红豪被书英说得无言以对,他知道书英虽然是女同志,心思却非常缜密,处事也非常果断,自己再坚持也拗不过她,只好说道:“那也得制订个周密的计划,你毕竟被日本人通缉过。”

“你放心,执行这样的任务,我不是第一次。泰安城我不敢去,去杜家围子肯定没事儿。我被通缉是一年前的事儿了,人们早都忘了。我在这儿待了快俩月了,咱们这儿伙食比三马架好多了,我都胖了一圈儿了,岳子龙也不一定能认出我来。我打扮成个农家妇女,一个串亲戚的老娘儿们没人注意。杜家围子那么小,谁能看见泰安日本人发布的通缉令?”看红豪同意了自己的意见,书英自信地说。

经过研究,他们决定由王三毛扮成车夫赶马车送书英。走的路线也变了一下,从何公屯出发往西走奔兆福,绕过通宽镇。再从兆福绕道奔王家围子,然后经过宋家窝棚奔蔺家粉坊,到蔺家粉坊后,书英下车步行去杜家围子。红豪派人在瓦盆窑蹲守,如有情况马上和瓦盆窑的赵哈哈联系。

第二天起早上路,下半晌,书英就来到了杜家围子。

老齁巴把两个孩子支走后关上房门,拉着书英的手说:“英子,你的胆儿也太大了。全泰安都知道你是共产党,日本人上我们这屯子开会,念抓你的令,还把照片贴在杜家大院的西墙上,可把我吓坏了。你咋还敢露面呢?听大娘话,赶紧回双城老家,那疙瘩离这边儿远,小鬼子也就抓不着你了。”老太太急得说话嘴唇直哆嗦。

日本人来杜家围子宣读、张贴通缉令的事儿,书英根本没想到。老齁巴把这事儿告诉她时,她也大吃一惊,临来时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可来了,也就没有退回去的道理,她干脆对这事避而不谈。

“大娘,看家里这状况日子过得也挺紧巴吧?我哥身体咋样了?还给地主扛活呢?怎么我嫂子还住西院呢?”书英透过窗子看到了王家的大房子。

“咋回事?他们新盖的房子,把你自个儿扔这屋了?”书英有些不快。她没想到她的话,戳到了老齁巴的痛处,老太太当时就哭开了。

“英子,咱家出了大事儿啦!这个家已经没了!”

见老太太哭得厉害,书英就知道这个家真的出大事了。她帮“叩儿叩儿”咳嗽的老太太拍着后背。

“大娘,出啥事儿了?你别着急,慢慢说。”

“去年冬天,有伙儿胡子砸了杜家大院儿的响窑。你哥是人家的长工,你知道,他从小打兔子、打野鸡枪法就好,被安排在炮台子上。谁能想到那胡子的枪法咋那么准呢,窑里头儿一枪还没放呢,就被人家从炮台子上下来了!”老齁巴喘了半天压住咳嗽,眼泪止不住地流着。

书英听了脑袋“嗡”的一下子,她知道这事儿呀!在大队她没少听说红豪两枪定响窑的故事。没想到在杜家围子红豪打死的两个炮手,其中的一个就是自己的哥哥。书英傻眼了,老天爷咋这么会安排呢?自己的好搭档,竟是杀死亲人的凶手。书英眼泪止不住“唰”的一下流了下来,可这些事儿根本就不能跟大娘说,如果说自己现在就和这帮胡子是一伙儿的,老太太非把她赶出去不可。

书英平静了一下,问道:“我嫂子呢?最难受的是她呀!”

“英子,你看这家老的老、小的小,你哥这一死,家里都断顿儿了,你说剩下我们这孤儿寡母的可咋过呀?没办法啊!那院的淑清姑娘给撺掇的,我让你嫂子嫁人了。不管咋说,也不能眼看着咱这一家人饿死呀!那院王家老三人挺好的,对我、对你嫂子和孩子都挺好。那院的淑清妈去年得克山病没了,爹跟着鬼子上工去了,就他三叔和四个孩子在一起,日子也挺难。人家姥姥家是大地主,吃喝穿戴不犯愁。要不是人家照顾,我们这孤儿寡母也早就饿死了。”老太太又抹起了眼泪。

书英原来就知道,大娘家的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可是没想到会弄得家破人亡,而造成这个结果的竟是宋红豪。她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这事儿。书英毕竟是共产党员,她知道此次自己来杜家围子的任务。

“大娘,我在你这儿住两天就走,别让外人知道我来家了。”书英嘱咐着老太太,听见院子里有人喊。

“奶,咱家来客啦?哪儿来的客呀?”说着淑清已经进了屋。

书英上下打量着淑清,从她进屋一说话,书英就感到这孩子性格直爽、做事儿煞愣。她礼貌地从炕沿边儿上站了起来,看着老太太等着她介绍。

淑清却看着站在面前的范书英惊呆了,她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日本人通缉的那个人。当初鬼子念通缉令时,淑清根本就没仔细听,后来老齁巴非要淑清陪着她去杜家大院儿西院墙看看去,淑清才仔细地看了那张通缉令,她真真儿地记住了范书英的模样。领着老太太回来的路上,她看出来老太太不对劲儿。她当时还问过老太太是不是认识这两个通缉犯,老太太嘴里说不认识,可是吓得连路都走不动了。

淑清早就对共产党有所耳闻,听说他们专门打鬼子、杀汉奸,可从来没见过,这咋就来到家门口了呢?

见了书英,淑清惊讶地说道:“奶,这是咱家亲戚?这不是鬼子要抓的共产党吗?”

淑清的话让书英一愣,心里说坏了,看来这次来执行任务肯定不会顺利,连个小姑娘一见面都把自己认出来了。书英不知道,淑清能认出她来,是因为她陪着老太太去看过通缉令。要是换别人见了她也不会注意,根本也不会往这儿想。

听淑清说话儿的口气,她看出来这孩子跟这个家不外。她马上问老太太。

“大娘,这孩子是谁呀?”书英上下打量着淑清。

“这就是西院儿淑清,从小儿在我身边长大。就是她张罗把你桂珍嫂子嫁给了她三叔。不是外人。”老齁巴赶紧给书英介绍。

老齁巴又转过头来,看着淑清说:“这是我亲侄女儿范书英,是我们老范家的姑奶子。你得叫姑姑。”

“姑,你啥时候来的?”说着淑清拉着书英一起坐在炕沿上。

书英感到了这个孩子的热情,心说她知道我是共产党,怎么对我一点儿也不介意呢?就问道:“淑清,你怎么知道我是共产党呢?你听说过共产党?”

淑清看着一脸和善的书英笑着说:“共产党我听说过,是专门打鬼子、杀汉奸的。去年秋天晚儿,你的相片在我们屯子贴了挺长一段时间呢,我陪我奶去看过,要不我咋一见面就认出你来了呢。”

淑清的坦率和真诚,一下拉近了她和书英的距离。书英问:“那你看见鬼子可哪儿抓的共产党不害怕吗?”

淑清瞪大了眼睛说道:“那有啥可怕的?别说共产党是好人,连胡子我都不怕。”

老太太在一边儿憋不住了,笑着说:“又逞能了!英子,淑清可是个贼大胆儿。去年胡子打响窑,她撵着抢了她家几件棉衣服的胡子,一直跟到杜家大院儿,找到胡子头儿说理。把抢去的东西要回来了不算,还捞到两块大洋的赏钱,她还踹了抢东西的小胡子。这屯子没一个不知道这事儿的。你别看她人小,主意正着呢,我们现在这个家就是她当着。你桂珍嫂子能张罗不?赶不上她一半儿。前一阵子结婚,里里外外都是她张罗的。咱家你哥没了以后,要不是这孩子,我们娘儿几个备不住早都死了。”

淑清听老太太一个劲儿地夸自己,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奶,你跟我姑先唠着,我去看看晚上饭。一会儿,我让我三叔过来把炕烧热乎的,晚上我过来住,陪我姑好好唠嗑儿。”说着风风火火地走了出去。

淑清的闯荡劲儿,再加上老太太的介绍,书英从心里往外喜欢上了这孩子。书英觉得这是个可以培养的人。

晚饭淑清安排得很像样,猪肉炖粉条是东北人招待客人最实在也是最热情的菜。五花肉炖干豆角丝和茄子干儿油汪汪的,散发着香气。冻豆腐炖虾米皮儿,味道非常的鲜美。桂珍还有一道拿手菜——油泼白菜,把鲜嫩的冬储白菜用手直接撕碎,焯好后再用凉水投一下,用力攥出水分,把红辣椒丝和蒜片放在上面撒上盐,热油往上边一浇,香气立刻就散发出来,清爽而鲜香。用柴草烧火烙的油饼外酥里嫩,嘎巴儿焦黄,咬一口稀酥蹦脆。

“你们这是干啥呀?把我当作客了,这整得也太麻烦了。”书英看见这么奢侈,心里有点儿过意不去。

淑清笑着说:“姑,你多吃点儿。别看我们是没妈的孩子,可我姥姥家照顾我们可好呢,一年的吃喝穿戴样样不缺,过年的时候,我们吃得比这还好呢。你好不容易来一回,就别外道了。”

家里来客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儿,可以借光狠狠地吃一顿。福临、盘脐子、玛瑙和丫蛋儿一声不吱地低着头只管吃,桂珍不时地给老人和客人夹菜。淑清吩咐珍珠,一会儿把拆洗干净的被子找出来,吃完饭送到东院去。淑清还让盘脐子和丫蛋儿今晚儿在这屋住,告诉珍珠管好这四个孩子,自个儿去东屋陪姑姑。

桂珍知道老范家在双城这门子亲戚。她结婚后,和书英只见过一次面。老爷子没了以后,这几年跟双城那边儿也没什么联系。书英的突然到来,让她感觉到有些蹊跷,又觉得侄女儿来看看大娘也是常理儿。她压根儿就不知道,书英是通缉犯。王老三的身份很尴尬,老婆前夫的妹妹来了,自己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要不是有淑清里外张罗,他还真不知道这客该怎么个待法儿。

初春的夜来得并不早,远处不知是谁家的看家狗在不停地叫。

瓜窝棚里,只有老齁巴、书英和淑清三个人。

“姑,共产党的队伍究竟在哪儿呀?光听说你们打鬼子、杀汉奸,谁也没见着过呀!你们打鬼子究竟是为了啥呀?”

书英面对着这个孩子,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回答她没完没了的问题。

热乎乎的炕上,书英并没有捞着睡多少觉,耐心回答淑清好奇而单纯的提问,整整持续到天放亮。

鲜红的朝霞,又托起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早晨。

同类推荐
  • 断肠草

    断肠草

    桂五认识三黄子,是因为吃了三黄子的两个烧饼。烧饼只是普通的烧饼,沾有一层已经烙得焦黄的白芝麻。宁州人烙烧饼很讲究卖相,放了黑芝麻不好看,像掉到了地上,有些脏,所以只用干净的白芝麻。桂五在那个早晨原本是要去西城门外的柳家湾给官宅送药。所谓官宅,并不是真正官宦人家的宅子,就像宁河对岸乌家庄的衙门也不是宁州衙府一样。当年这官宅里出了一个文举人,河对岸乌家庄的衙门宅子里出了一个武举人,于是人们就把文举人家的宅子称为官宅,武举人家的宅子称为衙门,都有敬畏的意思。在那个早晨,桂五去给官宅送药。官宅的老太太前一天晚上多吃了几口焖子。
  • 微观尽头

    微观尽头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本书讲述了人类找到了通过击打夸克来得到宇宙负片。蜂鸣器第二次响了,夸克第二次被击中。没有任何预兆,比眨眼的速度更快,宇宙再次被反转,漆黑的夜空,晶莹的星群,人类的宇宙又回来了。“天啊,你们在干神的事!”迪夏提大爷说。核子中心的人们这时都聚集在外面的戈壁滩上,聚集在醉人的星空下。“是的,对物质本原的不懈探索使我们拥有了上帝的力量,这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琼斯说。“但我们仍是人,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呢?”丁仪说。
  •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茶里加盐的味道(闪小说哲理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老余的石头

    老余的石头

    我知道我的到来,一不小心就会打断老余的回忆,说得更严重一些,会给老余粗重的叙述里掺进来路不明的细砂子,但我要说,我不是故意的。2017年夏天,作为一名游客,我来到“水墨宁溪”,遇到一个叫作“哑木”的还俗和尚,一起游览、闲谈、吃酒肉,还和四娃娘在宁溪边的游廊里攀谈了一会儿,她听见我和哑木在半懂不懂地谈石头,就落落大方地拿出手机,挑出一张图片指给我们看,那是他们家建房子挖地基起出来的一块石头,神色很是得意。我仔细瞅了一会儿,觉得这石头的造型有些像菩萨。当然我没敢说,眼前这村妇,也有菩萨的丰韵。
  • 阴阳先生

    阴阳先生

    狼洞沟镇裕民粮油贸易公司总经理柏清林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死了。车祸发生后,抹着鬼脸儿的李半仙儿跟头把式地跑到了事故现场,就见司机赵伟德满脸是血打横死在了公路上。当他看见裕民粮油贸易公司的总经理柏清林时一下子惊呆了,他是板板正正的西装革履,相貌狰狞地直溜溜地跪着,面朝西南死在了那里。袒露在他胸前那鲜艳的十字披红,让具有半仙之体儿的李半仙儿立时老母猪拌嚼果——筛了糠。李半仙儿当了半辈子“阴阳先生”,“出黑儿”的活干了不计其数,这次让他感到脖颈子吱吱直冒凉风,浑身刷刷出冷汗,一哆嗦感觉裤裆间瓦凉,竟尿了裤子。
热门推荐
  • 从锁喉开始

    从锁喉开始

    白雪覆盖的群山之间,深藏于山脉地底的秘密基地中,不断传来可怖诡异的嘶吼。庞大的地下空洞,上古文明废墟的中心,不断扭曲散发着奇异能量的空间裂缝,涟漪着朝外散发一阵阵怪异低语。阴暗昏沉的异世界里,古老的畸变生物在视觉尽头的云层中沉浮,仿佛如同擎天之柱一般巨大!张云凡在这个世界睁开的第一眼,就是被一个阴冷畸形的怪物掐着脖子在举高高!被锁喉了怎么办?在线等~张云凡翻着白眼,心里如是想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地陷

    地陷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尘为

    尘为

    【灰世】组织,从父母身边偷走了刚出生的男婴,被用于【百万.万婴补天大法】,并且是唯一的幸存者,婴儿时肉体力量就达到超凡境,而且拥有超级大脑;然天道是公平的,他却是灵力0亲和度,无法吸收灵力修炼,只能走体修路线,且面临12岁必死的命运。直到11岁生日那天老爷子送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 德川家康(新版)11:王道无敌

    德川家康(新版)11:王道无敌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娘子

    锦绣娘子

    聪慧伶俐的她,终于成为西淀最好的绣娘,原本以为日子可以一直安稳的过去,却有人不管不顾的闯了进来。冷情毒舌又医术高明的神医,独独吃农家饭上了瘾,厚着脸皮天天去蹭饭,到底是饭菜太好吃还是做饭菜的人早已进了他的心?嗜武成痴的少将军,见了清丽动人的娇绣娘,从此春心萌动,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个神医,一位将军,当他们同时抬着聘礼来提亲,一向有主见的她也变得不知所措……
  • 九尊龙帝

    九尊龙帝

    家族少年,遭奸人陷害,落入深渊!偶得九龙焚天诀,炼龙血,锻龙骨,炼龙筋,聚龙鳞,从此逆天而上,遨游九天,我要这苍天都匍匐在我的脚下!我要做这诸天万界独一无二的九天神龙!
  • 重生之世界很咸你很甜

    重生之世界很咸你很甜

    未婚夫伸出援手解救了家族的陨落,本以为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只是收购家族企业的阴暗手段,本以为可以安安静静的过一生,没想到被丈夫和闺蜜陷害死于火海,本以为就此了结这苦痛的一生,没想到天意重生并遇到了真爱的那个他。这世界很多本以为的事情往往最后事不从人愿。
  • 快穿女配请你不要再矜持了

    快穿女配请你不要再矜持了

    南宁从小一个人长大,看清世间冷暖,认清世间人心,却从未看清那个人的心。当她面对人生低谷时,毫不犹疑跳进海里,最后看到的也是那个人。之后,她被系统绑定,开启三千世界的旅行。时间很长,所做一切,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