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1100000011

第11章 唐乾陵陵园与唐长安城大明宫设计思想初探(1)

刘向阳邹林

唐王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都城长安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历经千余年的沧桑岁月,如今能够体现唐代灿烂文化,让人直观地感受唐代社会蓬勃发展磅礴气势的文化遗存已是凤毛麟角。位于今陕西乾县梁山之巅的唐乾陵陵园和位于今西安北郊龙首原的唐大明宫遗址,作为唐代保存至今的唯一可能没有被盗掘的唐代一对夫妇皇帝合葬陵和最高规格的皇宫建筑遗址,无疑是这一辉煌时代最好的历史见证。大明宫和乾陵陵园的设计、营造时间,正值唐朝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上升时期,二者的设计思想、营造规模及其蕴藏的文化内涵,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唐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理念。笔者试对大明宫和乾陵陵园的设计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大明宫遗址与乾陵陵园概说唐都长安有三大皇宫建筑群,即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合称三大内。大明宫是其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处建筑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朝及其以后的朝宫所在地和政治中枢。文献记载,贞观八年(634)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备太上皇李渊“清暑”,于龙首原南坡修建,由“百官献赀以助役”。初名永安宫,贞观九年称为大明宫。龙朔二年(662),武则天以高宗患风痹,筹资大规模修建,并改称蓬莱宫。宫殿建成后,高宗与武则天自太极宫移居于此。咸亨元年(670)三月,又改称含元宫。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十一月,复称大明宫,遂成定称[1]。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北禁苑内东南的龙首原上,坐北向南,地势高亢,南接长安城外郭城之北垣,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东、北两面有禁苑围护,占据城北龙首原高地形势,规模比西内太极宫更为宏伟。

宫城中轴线为南北向,自南而北,依次有丹凤门、含元殿、宣政门、宣政殿、紫宸门、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太液池、玄武殿、玄武门、重玄门等。并于宫南新开辟丹凤门前大街,街宽一百二十步。大明宫是盛唐初期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建筑,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东北郊龙首原大明宫乡(今西安火车站北约1公里处)。据考古调查,遗址平面略呈一南宽北窄的长方形,其中西宫墙长2256米,北宫墙长1135米,东宫墙长2310米,南宫墙即长安城北郭城东边的一段,长1647米,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整个大明宫可分为两部分:南部为朝政区,规划严整,以含元殿为第一座正殿;北部为后宫区,依地形建有太液池和多座殿宇,以麟德殿的规模最大。丹凤门是大明宫宫城的正门,门内即主殿含元殿,其后是宣政殿。这里是自高宗龙朔年间及其以后皇帝举行“外朝”大典和处理朝政的场所,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政治活动中心。

唐朝立国290年,历21帝,其中有19位皇帝死后葬于陕西渭河以北的第二道黄土高原和北山山脉各主峰之南麓,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624-705)与其夫唐高宗李治(628-683)合葬一处,所以成陵18座,人们称之为“渭北唐十八陵”或“关中唐十八陵”。位于最西端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其所居之梁山为一石灰岩质山峰,四周开阔,平地涌出三峰,北侧主峰挺拔峻秀,海拔1047.3米,南侧东西对峙之二峰稍低,分别海拔941.8米和932.5米,二峰呈东北——西南方向,间距约380米,距梁山主峰分别为1290米和1550米。按照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埋葬制度,乾陵寝宫凿建于梁山主峰之中,是唐代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典范。乾陵陵园的地面布局仿唐京都长安城格局,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部分(分别相当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和外郭城)。据文献记载,乾陵“周八十里”[2],占地20余万亩。陵园原有城垣两重,内城周长591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内城垣四面正对山陵处置东、南、西、北四门(或称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门)。城内外建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六十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遣右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充修八陵使,及所司计料,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378间”[3]。这是乾陵地面建筑被破坏后的第一次修葺重建,与合葬武则天相隔92年。乾陵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陵园内现存有唐代大型石刻120余件,其中内城朱雀门(南门)外现存113件,依次对称排列于长达649米的司马道两侧。从南侧双乳峰之间沿司马道主轴线往北,计有八棱形石华表(又称石望柱)1对,翼马(又称天马或飞马)1对,高浮雕鸵鸟1对,石仗马及牵马人5对,戴冠着袍拄剑的中郎将石像(或称直阁将军或奉阁将军,又称翁仲)10对,石碑2通(无字碑和述圣纪碑),蕃臣石像61尊(东群29尊,西群32尊)。内城四门外各置石狮2尊,北门外另有石仗马及牵马人3对。这些石刻,高大雄浑,雕琢精美绝伦,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乾陵的东南隅即陵园神道以东为陪葬墓区,分布有皇亲国戚和重臣等陪葬墓17座。

文献记载,陪葬者有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左仆射豆卢钦望、右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右武卫将军高侃、左仆射杨再思等。[4]这些墓葬,分别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远及近排列。

二大明宫与乾陵陵园之营造缘起及总策划者唐王朝取得天下后,选择隋代首都大兴城为国都,改其名为长安。同时,改大兴城中心的大兴宫为太极宫,其正殿大兴殿改名为太极殿。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年号武德,将位于长安城中心的太极宫作为唐帝国的统治中枢。唐王朝的开创者虽然登基于此,设朝于此,但却多次声称太极宫地势卑下潮湿。这种态度,说明唐朝统治者对太极宫并不满意,将太极宫作为朝廷的统治中枢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贞观年间,唐太宗听从了公卿的建议,开始另行择地,营建一处新的朝廷,这处新朝廷即历史上着名的大明宫。

大明宫之营建缘起,最早出自众公卿的建议。《旧唐书·太宗纪上》载,贞观二年(628)八月,太宗李世民“以军国无事,每日视膳于西宫”,公卿奏曰:“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但时值国家初定,国库空虚,李世民以“糜费良多”而不许[5]。贞观六年(632),监察御史马周上疏提出:“(大安宫)尚为卑小,於四方观听有所不足,宜增修高大,以称中外之望。”[6]正式提出建筑新宫之议。直到贞观八年(634)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备太上皇“清暑”,才正式决定营构,由“百官献赀助役”。《资治通鉴》卷194记载,贞观八年七月,“上屡请上皇避暑九成宫,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冬十月,营大明宫,以为上皇清暑之所”[7]。初名永安宫,次年正式改名为“大明宫”[8]。大明宫是唐朝初期新建的一处宫殿区,但是,宫还未建成,太上皇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在大安宫了。大明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据有关专家考证,唐太宗贞观八年给太上皇李渊最初营建的“永安宫”不在唐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应该在唐代麟游县的九成宫附近。次年以“大明宫”为名称时的营造地点在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9]。

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唐高宗永徽六年(654),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实现了她政治生涯上的第一次大转折,可以直接影响高宗施政,而高宗偏偏在此时患风痹,百司表奏均由天后详决。武则天开始凭借天后的身份,以高宗患风痹为由,决断朝事,开始兴修宫宇。她选中了太宗贞观九年(635)在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为其父高祖避暑而修建的“大明宫”旧址,以司农少卿梁修仁充使营造,大兴土木修建大明宫[10]。《旧唐书·高宗纪上》载:龙朔二年(662),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并改名为蓬莱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关内道陇、雍、同、岐等十五州户口,并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龙朔三年夏四月,“丙午,幸蓬莱宫新起含元殿”。

《旧唐书·高宗纪下》亦载:咸亨元年,“三月丁丑,改蓬莱宫为含元殿(应为含元宫)”[11]。其中麟德殿大约是改元为麟德时建造。“大明宫”建成后,武则天与高宗即徙居与此,直到高宗去世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修葺,如玄宗开元元年(713)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十三年曾两次增修大明宫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疏浚龙首池,起承晖殿,等等,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而已。以上说明,大明宫在太宗朝并未完成,直至高宗与武则天朝,方基本建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丁巳(初四日),高宗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武则天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即着手营建陵寝。她选定了位于太宗昭陵之西的梁山为陵地,以司徒摄司空霍王李元轨为山陵使,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刘齐贤为山陵副使,户部郎中、朝散大夫韦泰真为将作大匠,开始营建乾陵寝宫[12]。文明元年五月丙申(十五日,公元684年6月3日),唐睿宗李旦护送高宗灵柩回长安。八月庚寅(十一日,公元684年9月25日),葬天皇大帝于乾陵。神龙元年十一月壬寅(二十六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崩逝于洛阳上阳宫之仙居殿,终年82岁。“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13]。次年正月丙申(二十一日,公元706年2月8日),中宗李显护送则天灵驾还西京。五月庚申(十八日,公元706年7月2日),与其夫李治合葬于乾陵玄宫。

武则天当皇后时期的第一次大兴土木,是为高宗和自己修筑新的朝寝之所——大明宫。临朝称制的皇太后时期的第一次大兴土木是仿都城长安城的格局,营建高宗李治的“万年寿域”之地——乾陵。无论是当皇后还是当皇太后,实权在握的武则天无疑是这两项浩大工程的总策划者。

三中轴对称的设计思想大明宫南部的朝政区,严格遵循中轴线对称的思想来设计布置。这条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排列有丹凤门、御道、含元殿、宣政殿以及内朝的紫宸殿等建筑。轴线东西两侧各配有左、右金吾仗院,东、西朝堂,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史馆、弘文馆、命妇院、集贤院等衙署,对称地布置在宣政殿和含元殿之间的空间内。

乾陵陵园平面南部集中地布置阙楼、石刻。从南到北,以神道、内城南门(朱雀门)、司马道、献殿、玄宫和内城北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有鹊台、乳台。乳台、朱雀门和献殿之间,左、右对称依次排列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及牵马人、直阁将军(翁仲)、蕃酋像、石狮等100余件大型石刻。

中轴线对称布局是中国历代正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应用在一个规模建制宏大的建设区内,除了给人以传统、规则、整齐的感觉外,还能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同类推荐
  •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本卷是“千村故事”之手技手艺卷。本卷收集和编撰历史文化村落独特的工匠(即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篾匠等小五匠)技术,石雕、砖雕、木雕、竹雕竹编、绘画、书法、剪纸、刺绣、女红、戏曲、民歌、武术等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人的故事,传承乡土手艺、技术和民间艺术。
  •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部分,加以点评,阐释谚语、歇后语的含义,力图揭示其包含的生存智慧,给人以警醒、鞭策、鼓励、教育,使读者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对为人处世有所裨益。
  •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

    《中华礼仪文化与文明北京》从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角度,探索了北京文明的历史文化基本要素,探索了现在和未来文明北京建设的基本问题,探索了引领文明北京发展的重要思想文化,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和礼仪素养,进一步增强文明北京创建的历史使命意识、示范引领意识、公民践行意识。
  •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

    《实用对联大全》在编辑过程中既注重实用性,又要照顾到全面性。《实用对联大全》对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场合等等进行分门别类地梳理和编辑,让读者各取所需、各用其能;同时针对部分对联还进行了赏析和说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这些对联带给我们的乐趣和精神享受。
  •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7)

    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没有悲天悯人的犹太式幽默,没有悲剧式的自嘲,没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傻瓜哲学,犹太人就不可能获得上帝的拯救,也不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有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 带着系统的我成了游戏策划

    带着系统的我成了游戏策划

    吴侠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走在路上能被飞砖砸中,还会被系统上身吴侠也没想到,系统上身以后,他既不是龙傲天也不是升级流,而是当游戏策划。吴侠更没想到,忽悠了一帮子玩家玩游戏,还得带着他们去保护世界。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游戏策划带着只会一本正经卖萌的系统做游戏,顺便拯救世界的故事!
  • 白玉玲珑

    白玉玲珑

    一别十二年,与君再相见。那些往事,一幕幕……
  •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专宠帝王恩:妖后赵飞燕

    【有一种爱,很凄美,有一种爱,注定会成为传奇】我只想好好修行做一只小仙而已,可是姐姐太过份了,竟然用媚色引诱人间的帝王,并且做了人间的帝后?怎么办呢,命运的捉弄,我竟然跟姐姐争起姐夫来了。
  • 竹谱详录

    竹谱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节食瘦身:知道这些就够了

    节食瘦身:知道这些就够了

    《节食瘦身》电子书全面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节食方案,以及如何调整它们来适应你的营养需求、健康状况、减肥目标和生活方式。我们将概览流行的减肥方法,仔细分析它们,看它们能否有效地与你的减重目标相匹配。我们还将讨论一些能够辅助这些节食方案的技巧和窍门,它们实际可行而绝不是纸上谈兵。除了一些基本的节食方案,我们还将包括一些高级概念,适用于想要自己的节食方案比一般人更上一个台阶的健身爱好者。现在请坐下来,放松,然后享受书中讨论的这些强大与可行的策略的执行过程吧。
  • 狂暴杀帝

    狂暴杀帝

    【2018新作求收藏,收藏过十万,上架百更!】灵气复苏,地球面积扩大十倍,野兽吞天噬地,万族降临,人类苟延残喘。封天获得狂暴杀戮系统,在无尽杀戮中急速崛起!大地变迁,群雄逐鹿,苍天万界,唯我独尊!
  • 影后她不务正业

    影后她不务正业

    曾经,她执着于他:研读他喜欢的书籍,考取他所在的学校,进入他热血的军营,一步一步追随他的脚印。意外殒身复新生,她决意抛却过去,活出真我风采,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BUT,那谁谁,说好的禁欲高冷不败神话呢?人设崩了啦!
  • 山里一枝花

    山里一枝花

    重生一回,穿越到不知名的异世,变成了山里一枝花,可是这一大家子的日子怎么过的啊?还好父慈子孝一大家子和睦团结,那就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可是这肚子怎么开始吹起气球来啥,我要当娘啦。他爹是谁,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