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0100000001

第1章 基隆(1)

[行]

若你想在来往台湾的方式上省钱,可以考虑轮船中远之星从厦门开往基隆的夕发朝至船班。台湾最北端的基隆其实是你台湾之旅非常好的出发点,台北来往基隆一般是坐火车,随到随走,非常方便。从基隆火车站前大巴总站出发乘大巴,向东可到东北角海岸各景点,可到九份,一直到新北市福隆;向西可到北海岸各景点,一直到新北市淡水,四通八达。

[住]

除非有什么非过夜不可的理由,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住在台北,当然基隆各档次旅社皆有,只不过比起台北就差了一些些什么。

基隆,是一座阶梯的城市,每天在海潮中苏醒,轻拍的白浪,仿佛是母亲温厚的双手;腥膻的海风,是记忆风化过后唯一留下的气味。基隆人,从海里来的灵魂,讨海人用渔网在海里捞出一辈子的岁月,有些斑驳;目击了几百年来侵略者各种来犯的炮台要塞,屹立在基隆的土地上,凝望流年的转动。

台湾人都爱称基隆为“雨港”,终年好像都飘着蒙蒙细雨,常给人凄美苍凉的感觉。比起繁华的台北城,基隆没有便利的捷运,转运站前穿梭的是一辆辆公交车,由于地理环境紧邻台北,基隆很多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背井离乡到台北念书。台北走在所有城市的前端,许多家长用一双长满茧的手撑起一个家,就为了让孩子到台北念书补习。在他们眼里,台北的孩子总是光鲜亮丽又比较会读书。渐渐地,新生代基隆的孩子早已习惯台北城的繁华,遗忘了渔港和海浪的摇篮。

有人戏称基隆看上去就是一片超大的油烟滤网,破破旧旧乱乱的。几十年来的基隆,的确没什么太大的改变,好像凝固在某个时间点的一瞬间。这几年一有“北北基”(台北、新北、基隆)合并的风声,台北人都会摇摇手说:“可以不要包含基隆吗?”同时,基隆市现在被新北市包围,不仅是学子外流,大部分上班族也选择到台北朝九晚五地工作,让它成为两地的卫星都市。基隆的观光离不开海,资源颇丰富,却没有好好开发宣传,如果要走路的话,需要花上一些脚程,公交车班次也不是很固定,对于没有当地人当导游的旅客来说非常不便。政府的政策往往都只针对个别景点,没有整合性的措施,包括街道市容的整顿、公交车的汰换和台北捷运工程的衔接。种种因素,加上市政府好像总是麻痹的,出了几个让全台湾人当作笑柄的市长,不只是导致人口外流,也让基隆的观光景点距离登上国际舞台还差一大截。

奠济宫-庙口夜市(仁三路)

奠济宫主祭开漳圣王,为漳州移民于1875年始建。早些年台湾北部移民大多来自漳州及泉州,两方常发生冲突,而泉州人势力较强,故漳州人多将开漳圣王庙建于山腰或山顶上比较不好的地方,唯有基隆,始终是漳州人的天下,故敢将庙直接建在平地上。奠济宫100多年来经多次改建,原有的部分已经非常少了,故已不算是古迹,但它发展出的“庙口夜市”,已经是基隆最著名的观光点之一。

奠济宫庙口是基隆的心脏,安稳地跳动着。台湾人都知道基隆的“庙口夜市”,但不一定知道是哪座庙。来来往往的观光客替庙口夜市的摊贩注入一股活力,全天24小时皆有店家营业,偶尔飘起毛毛细雨,依然不减热闹,也许观光客和当地人一样,已经习惯基隆潮湿的表情了。庙口夜市与其他地方夜市不同的是多了很多海鲜,像肥美的奶油螃蟹、热腾腾的海鲜羹汤,还有香气四溢的烤鱿鱼,富有浓郁的渔港风情味。海鲜羹汤通常会搭配上一碗香菇油饭,和红葱头及虾米一起拌炒过的干香菇,特别地道。早期渔获不稳定的季节,这些便宜美味的食材,成了基隆人饭桌上的必备餐点,一口口的小吃,吃进了许多讨海人的风霜。来基隆不吃“鼎边锉”就好像没来过基隆一样,到底哪一间才是老店,其实吃起来都差不多,有位子就进去坐,店里的工作人员会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忙碌地收拾餐桌,端上一碗冒烟的“鼎边锉”,满足饥肠辘辘的过客。

基隆鬼屋(爱一路和忠一路交叉口)

台湾一直有“五大鬼屋”的说法,不管是排上哪五间,“基隆鬼屋”永远榜上有名,广为人知。“基隆鬼屋”是一栋古式洋房,矗立在基隆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却显得荒凉。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们,从小就被大人再三警告,不准靠近那栋屋子。鬼屋的故事,一直在基隆坊间口耳相传。传说,在美军驻台的年代,基隆港常有美国军舰停靠,鬼屋原本是间酒吧,美军水兵常在这儿流连忘返。其中,一个酒吧女和美军产生了情感,但最终被无情抛弃,因此,她放了一把火,烧掉整栋洋房的纸醉金迷,也焚灭了自己,从此这间房子成为大家口中的鬼屋。有人说三更半夜这里常传来哭泣声,也有人说女子的幽魂还一直在房子里徘徊,等待良人归来。这传说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察了,事实上,“基隆鬼屋”是日据时代一位矿业巨子所建,但他子孙太多,而又散居海内外,产权过于复杂,分产不但没好处,说不定还要缴纳大笔税金,所以没人愿意出面处理,大宅就空在那儿任其颓废,久而久之就成了台湾著名的都市传说。

基隆港

海风仿佛眷恋吹过的每一寸土地和身躯,黏腻且潮湿。基隆港边可以看见不少船只,从渔民捕鱼的小型船到雄伟的军舰,基隆港都张开双臂,让这些漂泊的人平稳地靠岸。夜间的基隆港,船只的灯火映在海面上,光点随着海浪上下沉浮。偌大的军舰巡视着这片海域,抬头仰望军舰,不禁让人张大嘴巴赞叹眼前这只巨兽。远方的灯塔,除了指引海上迷航的人们,也抚慰航行在黑暗中的大海上的渔民。基隆港灯塔,建造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塔高11米,位于港口西岸码头,有着白色的外形。灯塔位于山坡上,站在灯塔外的高处向远方眺望,可以欣赏货轮、邮轮入港的繁华景象,货柜像是积木一样叠放在船上,码头的工人们指引起重机忙碌地把货柜卸下。比起其他的灯塔,基隆港灯塔算是比较低矮的,平日都有人看守,一般民众无法进入参观,只能远望这港口守护神的模样。

老鹰是基隆市的市鸟。白天的基隆港上空,常可见几只老鹰翱翔穿越港区高楼与车水马龙之间,扑向港间。这是世界罕见的都市鹰群,它们独特的滑翔姿势,在蓝天中特别显眼。许多喜爱摄影赏鸟的民众,晴天时便拿着各式“炮筒”在港边摆好阵式,就等待老鹰出现的那一瞬间。为什么基隆港会有老鹰,说来有点丢脸,因为城市老旧,污水排放管线直接排进港里,港内常漂浮着动物内脏及腐肉,引来众多老鹰扑食。这几年污水下水道计划改管线,到时候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老鹰出没。

和平岛公园

和平岛,位于基隆港北端的一座小岛,连接基隆与和平岛的是一座桥,特地前往的游客不少是带着孩子来踏青的,放慢脚步与呼吸的节奏,才不会因此而错过这大自然的礼物。

岛上因强烈的东北季风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景观,眼前一块块灰黄色的岩石,仿佛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蘑菇,再往旁边看去,可以看到岩石像是豆腐一般,整齐地堆在海岸边,被风雨的利刃切割成一块块奇特景观,像是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貌,是岁月和东北季风的鬼斧神工。这里经过基隆政府的整修之后,人潮增加不少,此地景观不输野柳,就是欠推广,较少人知道。

在岩岸中砌出了一个与海面平行的海水游泳池,引海水入池,水质不错,如果你夏天来基隆还真应该来这儿游一次泳,真的可以享受到与鱼群一同悠游的乐趣,还能欣赏大船入港。

崁仔顶鱼市(孝一路、忠二路与忠三路之间;农历初二、十六休息)

凌晨1点开始,基隆附近渔村的渔船陆续回港,渔获开始一车车地送进市场,到了凌晨4点开市,来自全台湾从事渔获买卖的中盘商、鱼贩、超市餐厅采买开始涌入这弥漫着一股海产的腥咸味的市场。湿滑的地板上穿梭的是一双双胶鞋,小贩们在清透的冰块上摆满鱼类贝类,独特的叫卖方式展现大海男儿的豪迈。在崁仔顶鱼市,是以喊价方式进行拍卖的,送到的渔获先一篮篮整理好,再由粜手一篮篮叫卖,激烈的叫价声此起彼落,热闹滚滚,直到7点,人群散去,只留下整条充满淡淡鱼腥味的马路。这是年营业额十多亿新台币,全台湾最大的渔获批发市场,到基隆怎能不去感受一下激烈豪迈的鱼市交易。当然,首先你要起得了床,并且要能忍受附近居民已经抗议了几十年的腥臭味。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不可不知的旅游小贴士》是《旅行注意事项》一书的精缩版。这是本小型口袋书,便于读者轻松随身携带。书籍内容涉及旅行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或难题,包括饮食、医药、通信,甚至兑换外币等细节。如果感兴趣,读者可登陆“旅行探索者”exploretraveler网站,进入约翰·约瑟夫·金特里的专页查询更为详细的信息。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 带我走,去远行

    带我走,去远行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万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们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从出生到死亡,始终不曾离开过。有时候,我们对一个城市有所留恋,不仅仅是因为城市本身,还因为这里的人。
  •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在路上,邂逅最好的爱恋

    本书收录了一位拥有坚强不羁灵魂的女子独自走过的十三个地方,每个地点都有一个故事和一个浪漫传说,每个地点都是最令人向往的艳遇之地。用最流行的最温暖文艺风进行诠释,让人欲罢不能。
  • 咖啡苦不苦

    咖啡苦不苦

    旅行中用来遮风避雨排解孤独的咖啡馆,其实也是人生中散发着清洌苦味的教室。一杯甜若爱情、苦若生命、黑若死亡的热咖啡里,其实盛着人生。
热门推荐
  • 傀儡村事件

    傀儡村事件

    以制作傀儡闻名于世的弇山村,一夜之间,所有居民竟然悄无声息地集体消失!没有暴力的痕迹,没有任何理由,数百人就此人间蒸发,为后世留下难解的谜团。此后,邻村的居民称弇山村为"被傀儡诅咒的村庄",每每提及都噤若寒蝉。事隔多年,在网红废墟探险家蒋超的带领下,韩晋一行人来到了被视为禁忌之地的弇山村。写满咒语的古碑,四处散落的傀儡人偶,接连不断的离奇死亡事件……再次身陷危机的韩晋,还能在超自然的诅咒之村中,等来陈爝的救援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儿啊造孽啊

    儿啊造孽啊

    集灵异玄幻耽美恐怖神魔为一体的未知属性小说剧情全凭脑洞,断更必是日常入坑务必谨慎
  • 覆长生

    覆长生

    穿到大争之世,殷姮一心只想回家。但在寻找回家之路的过程中,她逐渐揭开这世界背后的神秘面纱。山神河伯,兴风作浪;蓬莱瀛洲,杀机暗藏。诸侯以庶民为草芥,仙人视众生如蝼蚁。海外青山,人间大梦,何处寻归路?何处覆长生?
  •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

    徐志摩去过许多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欧洲,在他留下足迹的地方,他也留下了不少韵味无穷的记游华章。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欧游漫录,包括西伯利亚旅行见闻,意大利的情思,巴黎、伦敦的感怀,等等。美丽的风光,拨动着他的心弦;风土人情,让他感悟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遇见的不同的人,则更触动着他思想深处的种种观念。而去国怀乡的感念,思亲念友的牵挂,也融会在那行踪记录的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了一幕幕过目难忘的精美景色。《巴黎的鳞爪:徐志摩游记(再读徐志摩)》收录了他的欧游漫录游记作品。包括《雨后虹》、《印度洋上的秋思》、《杭州记游》、《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徐志摩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喜欢借自然风光以述怀。
  • 东坡志林

    东坡志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女别跑

    妖女别跑

    她,为报师恩,下山取神剑,初入江湖巧遇书生莫枫,两人意气相投,共闯江湖。因神剑,惹来逆天大祸,被正邪两道追杀!而养育多年的师父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走投无路之下她误闯魔域神窟,却发现惊人事实:正道领袖风无名竟已入魔,意图称霸武林!危急关头,她与摸枫能否心意相通,双剑合璧,共扛强敌?
  • 白熊

    白熊

    《白熊》是70后实力派女作家苏兰朵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内容以都市情感题材为主,涉及家族亲情、童年友情、无性婚姻、人与机器人恋情、摘除记忆者的情感等诸多领域。苏兰朵善于从人性的矛盾和困局中入手构思小说,结构严谨,笔法细腻,情节跌宕,想象力大胆,可读性极强。被纯文学圈公认为“最会讲故事的女作家”。同时,叙述方式冷峻又不失悲悯情怀,展现了当下以及未来都市普通人在这个巨变的时代内心的困惑、迷茫,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坚守。“苏兰朵的小说不但有女性的温情,更有人类的悲悯和形而上的思考,拓展和延伸了女性文学的边界和境界。”具有很强的思考性和艺术感染力。苏兰朵近两年的小说创作将科幻、心理分析等元素引入文本,在当下的中短篇小说中显得独树一帜。文集中收录的作品多为2015和2016年发表在纯文学杂志的作品。
  • 乱世倾颜之天命祭司

    乱世倾颜之天命祭司

    乱世浑浊,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切尽由天意。信命?不信命!
  •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碧蓝航线穿越物语

    纵使身处繁华人间,他心依旧如坠冰窖,纵使他人苦心开导,他依旧奋不顾身,纵身一跃断绝此生。碧蓝海畔,来自原世界的唐昭寒将过往深埋心底,在碧蓝航线开始了新的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