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0900000037

第37章 差异政治与文化身份(10)

第二,文化批评家适应了铭刻在文本修辞中的政治冲突和斗争之后,就应该把这样的冲突和斗争与发生在社会、文化以及经济里的更大的制度和结构斗争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对于严肃的文化批评家来说,关于复杂的历史编纂学的知识和精当的社会理论视角是不可或缺的。换言之,就像以前的文化批评家一样,我们必须知道比职业文学批评训练所能提供的更多的东西。这里的关键不仅是跨越现存的学科疆界,而且更迫切的是拆解学科化的知识方式,对学科疆界本身提出质疑。

最后,文化批评家们应该改进经典构成的类型,使它们在如何更好地回应我们置身的社会和文化的当下危机的战斗中发挥战略武器的作用。这一观点并不导致一种粗糙的、单向度的、工具式的文学方法,它只是承认所谓非工具的方法本身总是已经隐含在我们置身的社会和文化的激烈战斗之中。根本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的经典如何超越这场战斗,而是旧的或新的经典、扩充了的或互相冲突的经典如何指导关于这场战斗的特定历史阐释,使个体和集体能够在战斗中采取行动。我只是希望非洲裔美国文化批评家和其他人在遴选经典的时候,能够全力避免我前面勾画出的陷阱。

(马海良、赵万鹏 译)

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7]

斯图亚特·霍尔

描写加勒比海的一部新影片问世了,它加入到其他“第三类电影”的行列中。它相关于、但又不同于描写散居在西方的非裔加勒比(和亚洲)“黑人”的生动影片或其他视觉再现形式。这些黑人是新的后殖民主体。所有这些文化实践和再现形式都把黑人主体置于中心,对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问题提出质疑。谁是影片中刚刚出现的新的主体?他/她从哪里说话?再现实践总是把我们说话或写作的位置——阐述的位置牵连进去。最近的阐释理论指出,虽然我们“以自己的名义”讲述自身和自身的经验,然而,讲述的人和被讲述的主体绝不是一回事,确切地说,绝不在同一个位置上。身份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透明或毫无问题。也许,我们先不要把身份看作已经完成的、然后由新的文化实践加以再现的事实,而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而且总是在内部而非在外部构成的再现。这种观点对“文化身份”这个术语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我们试图在这里就文化身份和再现的主题展开对话,进行探讨。当然,在这里写作的“我”也可以看作“被阐述的”内容本身。我们都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写作和说话,所有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特定的。我们所说的话总是“在语境中”,是被定位的。我出生在牙买加的一个中下层阶级的家庭里,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我的成年生活都是在英国、在黑人移民社群的影子下——“在野兽的肚子下面”度过的。我是以终生的文化研究为背景写作的。如果本文带有先入的移民社群经验及其叙事置换,那么,应该记住的是,所有话语都是“被给定的”,而心灵自有其道理。

关于“文化身份”,至少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立场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的人们也共享这种“自我”。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的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这种经验和符码给作为“一个民族”的我们提供在实际历史变幻莫测的分化和沉浮之下的一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这里所说的“一”是所有其他表面差异的基础,是“加勒比性”、是黑人经验的真实和本质。加勒比人或黑人移民社群必须通过电影再现的手法发现、挖掘、揭示和表达的正是这个身份。

这样一种文化身份的观念在彻底重构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一切后殖民斗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处于诸如艾米·塞萨尔(Aimee Cesaire)和列奥波尔德·桑戈尔(Leopold Senghor)等20世纪初描写“黑人性”的诗人和泛非洲政治活动的视界(Vision)的核心的,正是这种文化身份的观念。在迄今出现的对边缘化民族的诸多再现形式中,它继续发挥一种强大的创造性力量。在后殖民社会里,对这种身份的重新发现往往是弗朗茨·法侬曾经称之为的“热情研究”的客体:

暗地里希望超越现时的痛苦、超越自卑、顺从和放弃而发现某一异常美丽的辉煌时代,它的存在不仅对我们自身而且对其他人都将是一次更新。

这些社会里新的文化实践形式都满有理由地致力于这项研究,如法侬所说,在最近的过去,殖民化不纯粹满足于控制某一民族、倒空土著人头脑中的一切形式和内容。借助一种反常的逻辑,殖民化转向被压迫民族的过去,并曲解、肢解和毁灭它。

法侬的洞见所提出的问题是,这种衍生于新的视觉形式和电影再现的“深刻研究”的性质是什么?是否仅仅是挖掘殖民经验所埋葬和覆盖的东西?仅仅揭示殖民经验所压抑的隐蔽的连续性?抑或会导致一种相当不同的实践——不是重新发现身份,而是生产身份。不是根植于考古学中而是植根于对过去的重述中(retelling)的一种身份。

我们当下不应该低估或忽视关于重新发现的本质身份的观念所导致的想象性重新发现行为的重要性。“隐蔽的历史”在我们时代出现的许多重大社会运动——女性主义、反殖民主义和反种族主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牙买加和拉斯特法里派艺术家的新一代摄影作品,或像阿梅特·弗朗西斯(生于牙买加,8岁后一直在英国生活的摄影家)等视觉艺术家的作品,都证明了这种身份观念在新生的再现实践中持续的创造力。弗朗西斯在非洲、加勒比海、美国和英国拍摄的“黑三角”各民族的照片试图以视觉语言重构“殖民化和奴隶制分布在非洲各移民社群的黑人的基本统一”。他的文本是一次想象性的统一行动。

重要的是,这些形象提供了一种方法,把一种想象的一致性强加给分散和破碎的经验,而这种分散和破碎就是所有被强迫的族裔散居人口的历史。他们通过把非洲再现为或“视作”这些不同文明的源头而做到了这一点。这个“三角”归根结底是非洲的“核心”。非洲就是那个缺失的名字,是位于我们文化身份核心的那个两难困境(aporia),直到最近它才给予这种身份以它所一直缺乏的一种意义。根据流放、奴隶制和移民的历史来看待这些文本形象的人都不能不看到,作为加勒比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这种断裂性分离,这种“身份的丧失”,只有在这些被忘却的联系再次被置于适当的位置时,才开始弥合。这些文本恢复了想象的圆满或丰富性,抵制过去那些已经被打破了的规则。它们是抵抗和身份的资源,用以面对那种经验在西方电影和视觉再现的主导领域内被重建的那些破碎和病态的方面。

然而,关于文化身份还有另一种相关但却不同的观点。这第二种立场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深刻和重要的差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或者说——由于历史的介入——构成了“真正的过去的我们”。我们不可能精确地、长久地谈论“一种经验,一种身份”,而不承认它的另一面——即恰恰构成了加勒比人之“独特性”的那些断裂和非连续性。在这第二种意义上,文化身份既是“存在”又是“变化”的问题。它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未来。它不是已经存在的、超越时间、地点、历史和文化的东西。文化身份是有源头、有历史的。但是,与一切有历史的事物一样,它们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它们绝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身份绝非根植于对过去的纯粹“恢复”,过去仍等待着发现,而当发现时,就将永久地固定了我们的自我感;过去的叙事以不同方式规定了我们的位置,我们也以不同方式在过去的叙事中给自身规定了位置,身份就是我们给这些不同方式起的名字。

只有从这第二种立场出发,我们才能正确地理解“殖民经验”痛苦而令人难忘的性质。黑人民族和黑人经验被定位和被屈从于主导再现领域的方式是文化权力的批评实践和规范化的结果。按照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者”的意义来理解,我们不仅仅被这些主导领域建构为西方知识范畴内部的异己分子。它们有权力迫使我们将自身视作和体验为“他者”。每一个再现领域,如福柯所说,都是由“权力/知识”这致命的一对儿所构成的权力领域。但这种知识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把一个主体或一些民族定位为某一主导话语的他者是一回事;而使其臣服于那种“知识”,不仅仅将其作为由内在驱策力和与规范保持一致的主观意愿所强加的意志和统治问题,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法侬在《黑皮肤,白面具》中对殖民化经验的深刻洞察而给人的教益——那种抑郁的崇高。

对文化身份的这种内在占有具有破坏和毁形的能力。用法侬的生动的话来说,如果不抵制它的沉默,它们就会生产出“没有锚地、没有视野、无色、无国、无根的个体——天使的种族”。然而,把他性作为内在驱策力的这种观点改变了我们的“文化身份”观。从主观视角出发,文化身份根本就不是固定的本质,即毫无改变地置身于历史和文化之外的东西。它不是我们内在的、历史未给它打上任何根本标记的某种普遍和超验精神。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我们可以最终绝对回归的固定源头。当然,它也不是纯粹的幻影。它是某物——不是想象玩弄的把戏。它有历史——而历史具有真实的、物质的和象征的结果。过去继续对我们说话。但过去已不再是简单的、实际的“过去”,因为我们与它的关系,就好像孩子之与母亲的关系一样,总是已经是“破裂之后的”关系。它总是由记忆、幻想、叙事和神话建构的。文化身份就是认同的时刻,是认同或缝合的不稳定点,而这种认同或缝合是在历史和文化的话语之内进行的。不是本质而是定位。因此,总是有一种身份的政治学,位置的政治学,它在没有疑问的、超验的“本原规律”中没有任何绝对保证。

关于文化身份的这第二种观点远不是人们所熟悉的,更不是稳定的。如果身份不是沿着某一径直连续的路线产于固定的本原,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它的构成呢?我们可以认为加勒比黑人的身份是由两个同时发生作用的轴心或向量“构架”的:一个是相似性和连续性的向量,另一个是差异和断裂的向量。必须依据这两个向量之间的对话关系来理解加勒比人的身份。一个给我们指出过去的根基和连续。另一个提醒我们,我们所共有的东西恰恰是严重断裂的经验:被拖入奴隶制、流放、殖民化、迁徙的民族大多来自非洲——而当那种供应结束时,这种断裂又由来自亚洲次大陆的契约劳工而临时补充进来。(这个被忽视的事实说明了当你访问圭亚那和特利尼达时,你为什么会看到在那些人的脸上象征性地刻写着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所犯错误的自相矛盾的“真实”:通过向西航行你能够发现“亚洲”,如果你知道朝哪个方向看的话!)在现代史上,令人难忘的断裂莫过于这些强行的从非洲的分离——在欧洲人的想象中,非洲已经被看作“黑暗的大陆”。但是,奴隶也来自不同的国家、族群、村庄、语言和神。在加勒比人的精神生活中起到深刻构成性作用的非洲宗教与基督教一神论迥然有别,上帝如此万能以至于只能通过众多的灵魂显现才能认识他,这些显现遍布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各处。这些神继续以地下的生存方式存活着,构成了一个混杂的宗教宇宙,其中有海地的伏都教、狂热的循序渐进教、本土的五肋骨教、黑人浸礼教、拉斯特法里教和黑人圣拉丁美洲天主教。其悖论在于,正是奴隶制和流放制度的彻底消灭和向西方世界的种植园经济(以及象征性经济)的渗透才使这些民族跨越差异而“统一”起来,在同一时刻也切断了他们与过去的直接联系。

因此,差异在连续中、并伴随着连续持续存在。在长期离开之后再回到加勒比人中就等于经历同一与差异的“双重”撞击。第一次参观法属加勒比海地区,我还看到马提尼克岛与牙买加的天壤之别:而且这不仅仅是地貌或气候的差异。这是文化和历史方面的深刻差异。而这种差异至关重要。它把马提尼克人和牙买加人置于既相同又不同的位置。此外,差异的界限又据与不同差异点的关系而继续重新界定。在与发达西方针锋相对这方面,我们是大体“相同的”。我们都属于边缘民族、未发达民族、周边民族、“他者”。我们都在外部边缘上,在都市世界的“边缘”——总是别人“北辙”的“南辕”。

与此同时,我们与各都市中心并非处于相同的“他性”关系之中。每一个中心都以不同方式协商其经济、政治和文化从属性。而这种区别,不管我们喜欢与否,都已经刻写在我们的文化身份之中。反过来,正是这种身份的协商使我们与拉丁美洲的其他民族相对立而拥有一种相似的历史,但又是不同的加勒比人,相对于大陆的“岛国人”。然而,牙买加人、海地人、古巴人、瓜德罗普人、巴巴多斯人,等等,又都是针锋相对的。

同类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丧葬文化

    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丧葬文化》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丧葬文化相关知识。《丧葬文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全集)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理论著作,其中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内外。《鬼谷子》共有14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经失传。本书取自道藏本,并在此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对原文做了通俗易懂的翻译和注释,逐篇进行深刻点评解析,对文中意蕴深刻的典句精选了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剖析、阐释,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获益。
  • 海上文脉

    海上文脉

    浓密的梧桐树叶,掩映着一幢幢历史优秀建筑;激昂的交响乐曲,演奏出一曲曲华彩乐章;宁静的藏书楼,珍藏着一本本百年典籍;耸立的龙华塔,见证了一页页申城演变史。徐汇区古属昆山县,唐、宋代隶华亭县,元、明、清代为上海县辖地。1945年后,分为常熟区、徐家汇和龙华区。1956年,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定名为徐汇区。1984年龙华乡、漕河泾镇和长桥地区划入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区划范围。海上文脉,俯仰古今!历史学家论言: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徐家汇也越来越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首处空间中心。徐汇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革命史。作为海派文化气息和经典建筑品质最具特色的城区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汇”的鲜明地标,如今一个个出现在新时代的徐汇版图上。《海上文脉》带你走进徐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盛世独宠:逆天娘亲腹黑宝

    盛世独宠:逆天娘亲腹黑宝

    风晴雪,前世她是21世纪的冷酷杀手。一朝被害陨落,灵魂穿越到风云大陆,西林国相府废物大小姐身上。成为风云大陆让人嗤之以鼻的废物大小姐!帝夜莫,风云大陆冷酷帝王,却唯独对她宠爱有加。萌宝逆天出世,且看一家三口如何在风云大陆,搅动风云,盛世风华!坑品保证,求收藏,求打赏!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 北伐大同

    北伐大同

    续西峰,又名续桐溪,在辛亥革命时期,曾经历守卫大同、出任山西巡警道、华山聚义、北京政变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孙中山誉为“奋不顾身救国救民者”。《北伐大同》节选了长篇纪实《续西峰》中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1911年11月的崞县西社村。刺骨的北风刮净了楸树上的叶子,后沟里的庄稼已经收获归仓,同河水尚未封冻。 钦阳巷是西社村中的一条狭窄的小巷,续西峰就住在钦阳巷里。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初见,他是一个普通的富家男孩,她是宋辽边境一位寡妇的女儿,那一年,他十岁,她四岁。再见,他是辽国北院大王世子,她却成了大宋天波府杨业夫妇的掌上明珠,那一年,他十六岁,她十岁。第三次相遇,他是名扬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辽国‘战神’,她却是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雪莲郡主’。那一年,她十六岁,他二十二岁。他与她,究竟是缘是还是孽?她与他,究竟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幸?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前世今生,十世情劫,纠缠不断。
  • 世界美术与绘画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美术与绘画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我的世界已坠入爱河

    老实木讷甘于平凡的主人公被喜欢朋克的姐姐带去音乐节玩耍,音乐节上的见识让主人公梦想成为跟姐姐一样有追求的人。姐姐嫁到了国外离奇身死后,主人公的生活便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
  • 大魔神之怒海红颜

    大魔神之怒海红颜

    远古时期,天下太平。各族生灵和睦共处。然,魔军突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大乱,混战四起。诺,魔王子,大魔王麾下第一人,也是大魔王唯一亲传弟子。俊美无双,才智卓绝,身世成谜。涤荡四海八荒,横扫各族精英,所向无敌。各族闻风丧胆,纷纷臣服。是谁,安排了你我的初见?从此,命运的年轮开始逆转!我爱你所爱,思你所思,为你殚精竭虑,付出所有。为何,你的眼里只有你的友人和天下,独独看不到一直在你身边的我?从此,我厌恶了红色。那是痛彻心扉的孤独和绝望的颜色。可,无论世间转换多少年,我始终记得,你临去时说:“今生我无愧于朋友,无愧于这片天地。却欠你太多!我愿以千世修行,换与你来世相伴,愿我来世只为你生,只为你死,满心满眼,只你一人!”
  • 莫忘两心相悦

    莫忘两心相悦

    多年前,他曾说:“我江寒,许诺你冷凝,以我之姓,冠你之名。”一场突来的变故过后,本应该形同陌路的两人,却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牵绊。再次相见,咫尺天涯……谁还铭记曾经两心相悦。他是CM国际财团的冷面总裁,却爱上一个没有心的女人,本以为一纸婚书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能拴住那个冷心女人,却不曾想,终究抵不过她对初恋的执着……
  • 与帝书

    与帝书

    十年前,襄未女帝方继位,小秦王刚登基,大夏的紫薇帝将自己唯一的妹妹封了并肩王,而被称为大羲明王的秦观月,却才刚刚穿越到这片大陆上。十年后,秦观月站在沧澜第一学宫前,看着眼前被五国争抢的少年,想着来都来了,要不我也争一争这天下?于是她笑眯眯地朝对方伸出手,“来,我扶你当大羲的皇。”在沧澜之上,权力,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