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1000000120

第120章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1960-1961(6)

虽然这些外交与军事部门的怨言还没有构成公开的反对意见,但其中一些肯定反馈到了赫鲁晓夫的耳朵里。由于他本人也感到担心,加上其他的忧虑使得他考虑解决柏林问题的方案更加犹豫不决。7月底,他腾出时间去克里米亚度假,但是与以往一样,他的度假又变成了在海滩与导弹设计师以及其他相关的说客和职能部门的见面。他们带来的大部分消息都是好的:诸如轨道炸弹、可能的月球发射以及原子能动力飞机之类的计划都处于进展当中。但是根据谢尔盖·赫鲁晓夫的说法,“父亲不可能不会想到德国问题。他已经在维也纳对肯尼迪做出了强硬的威胁,但是他的威胁却刺激肯尼迪采取了反抗措施”。与此同时,他的恫吓已经加速了东德难民的流亡。1961年上半年已有超过10万人逃离东德,比1960年同期增加了1.6万人。单单在1961年6月,就有差不多两万人越过边境进入西柏林,同时自从赫鲁晓夫7月份宣布他要将苏联的国防预算增加三分之一以来,已经有2.6万人逃离。

早在1961年3月,乌尔布里希已经提议在柏林城中间建造一堵墙,以阻止人员的流动。赫鲁晓夫认为这一想法太过危险而予以否决,不过后来他又改变了主意。与此同时,来自华盛顿的一些信号(包括肯尼迪再三发誓将保卫西柏林,而不是东柏林,以及7月30日,美国参议员J.W.富布赖特发表声明,似乎赞同关闭两个德国之间边境的做法)表明美国人不会反对,但是苏联人还是不敢确定。苏联人对建造柏林墙的相关准备工作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在华约首脑高度机密的会议上,他们详细讨论了即将签署的和平条约及其后果,但他们对于柏林墙只字未提,这些都反映了赫鲁晓夫的紧张情绪。在签署建造柏林墙的命令前,赫鲁晓夫甚至化名对东西柏林进行了一次视察。“我没有下过车,”他回忆说:“但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看到了当时柏林的情况。”

赫鲁晓夫的焦虑也反映在他的公开声明中,这些声明既富挑衅,又热切地呼吁双方要冷静行事。“我们的人民不会在考验面前畏缩,”他在8月7日的电视讲话中宣称:“他们会以牙还牙,粉碎所有的侵略者。”但是,他在此次讲话中又呼吁西方领导人“真诚地坐到谈判桌前,不要让我们变成战争狂,让我们消除这种气氛,让我们用理智而不是核武器的威力来说话。”四天后,在一次苏联与罗马尼亚的友好会议上,赫鲁晓夫警告说核战争可能会造成“数以亿计的人死亡”。在意大利,消亡的“不仅有橘子树木,而且还有创造并赞美意大利文化艺术的人”。“希腊的阿克罗波利斯和其他历史遗迹”也可能会毁于一旦。至于西德,“也许就留存不了什么值得统一的人与物了”。不过,并非所有的希望都已破灭:“清醒清醒吧,先生们!我呼吁那些还没有丧失冷静与理智思考能力的人。……让我们不要相互恫吓,不要制造人为的裂痕,不要加深业已存在的分歧。毕竟,我们有着共同的需求与利益,因为我们得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

谢尔盖·赫鲁晓夫证实说,他父亲“在家里远没有他在电视上所显示的那么坚决”。他在8月7日的讲话中嘲讽地将神经过敏的西方政治家比喻成战时在他面前自杀的苏联将军。在与儿子的交谈中,赫鲁晓夫担心“肯尼迪的神经也许不会足够坚强,他也许会变得神志错乱”。

作为一种特别谨慎的行动方式,赫鲁晓夫下令分阶段修建柏林墙。首先,竖起带刺的铁丝网,如果西方国家采取默许的态度,那再修筑混凝土。即使如此,苏联人8月13日还是屏住了呼吸,等着看美国会作何反应。苏联外交部里一派危机到来的气氛。当局势明朗,西方国家没有采取强制行动拆毁铁丝网时,谢尔盖·赫鲁晓夫后来写道:“父亲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终于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后来,当肯尼迪派遣了一支由1500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士兵组成的部队到达西柏林,以确保美国人的通路完整通畅时,赫鲁晓夫再次紧张起来。“他的紧张情绪也感染到了我。”谢尔盖写道。当他们两人晚上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时,一位警卫人员跑过来递呈了一则消息,在领导人应该休息的时候,这种情况是非同寻常的。赫鲁晓夫在半路上脸色就阴沉了下来。然而,这不过是虚惊一场。事实上,肯尼迪默许了。毕竟,他从来没有承诺过要解放东德人民,而只是答应将维护西德人民的自由权利。

“父亲很高兴,”谢尔盖记得:“通过在边境上建立起控制措施,他认为东德已经取得了比和平条约更大的成就。”然而,他的外交政策顾问特罗亚诺夫斯基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柏林墙“挽回了[赫鲁晓夫的]面子”。这实际上是“无声地承认了他并没有达成他的基本目标”,他将近三年来一直狂热追求的目标是“迫使西方国家采取有利于东德的妥协立场”。

肯尼迪接受了柏林墙还产生了另一种效果,就是这让赫鲁晓夫相信他可以再次对肯尼迪施加压力,这给冷战期间最具爆炸性的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埋下了伏笔。

[1]哈里森在他的“乌尔布里希与实在的‘玫瑰’”中将苏联对赫鲁晓夫与乌尔布里希会谈的记录译成了英文。

[2]“……两年时间已经过去了。……至少废除部分的战争遗留还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西德联邦议院选举期间,阿登纳对局势的恶化不会感兴趣,而肯尼迪总统由于处于执政的头一年,他同样也不想让局势激化。”引自哈里森的“乌尔布里希与实在的‘玫瑰’”。

[3]事实上,这份背景材料在称赞肯尼迪学识之前还有一句话,“尽管不是个庸才”,但肯尼迪“是不大可能具有成为杰出人物的素质的”。

[4]在接受作者采访时,乔治·科尔年科描述了阿朱别依和缅希科夫对肯尼迪的看法。

[5]在缅希科夫看来,“如果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坐下来,真正进行一天的秘密非正式会谈,那肯定会比他们的部属进行再多的会谈所取得的成果要多”。当萨里布里开玩笑说“赫鲁晓夫也许是想到棕榈滩度假”时,当时肯尼迪正呆在那里,缅希科夫严肃地回答说:“是的,但是要想使之成为可能,还必须有你们的邀请与我们的同意。”

[6]两天后,肯尼迪总统试图收回麦克纳马拉的话,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现在对美苏导弹的性能是否存在差距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在助理国防部长罗斯维尔·吉尔帕特里克于1961年10月宣称前,美国政府一直没有公开承认美苏导弹并不存在差距。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民主党发言人,包括参议员约翰·F.肯尼迪,都曾有过这样的看法,即刚开始时是确实存在这种差距的,而且这种差距是有利于苏联的。

[7]根据阿朱别依的说法,加加林在走过红地毯时已经意识到他的鞋子的带子没有系,这让他和一旁观看的记者都担心在走到检阅台前他会摔倒。

[8]特罗亚诺夫斯基是我们了解赫鲁晓夫对肯尼迪看法的最佳渠道,因为他是在会谈后不久亲耳听到赫鲁晓夫这样说的,不过其他人也有着同样的印象。根据当时苏联外交部美洲司副司长Leonid Zamyatin的说法,赫鲁晓夫得出结论认为,肯尼迪只是个“孩子”,于是他开始考虑“我们如何才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考验肯尼迪的意志”。谢甫琴科说他参加了1961年底的一次会议,赫鲁晓夫在会上向他的助手们讲述了肯尼迪“软弱的”言行举止,他最后说:“我可以肯定地说肯尼迪没有一个坚强的主心骨,总体来看,他也没有应对严峻挑战的勇气。”乔治·波尔沙科夫当时是苏联克格勃人员,但甚至在维也纳会晤前他已经成为罗伯特·肯尼迪的秘密情报来源,他告诉一位美国朋友说,苏联人对美国总统在维也纳被赫鲁晓夫“深深影响了,并好像感到害怕”感到很“惊讶”。“当你用手摸到女孩衣服的时候,你想象她会尖叫,但是你不会想到她会感到害怕。”波尔沙科夫说。米高扬后来说:“加加林的太空旅行以及我们在亚非地区地位的巩固让赫鲁晓夫冲昏了头脑,他决定制服这位年轻的总统,而不是利用此次机会发现东西方之间的缓和关系。”

[9]这一段关于维也纳首脑会晤的描述源自作者于2000年6月对美国前外交人员弗拉基米尔·图马诺夫的采访。

[10]事实上,戴高乐在美国总统一行在巴黎停留时提醒肯尼迪夫人说,赫鲁晓夫夫人比她的丈夫还要“老谋深算”,当这两位女性走到阳台上回答大家的提问时,这种印象得到了证实。肯尼迪夫人后来回忆说,赫鲁晓夫夫人“长着一双小猪眼”,“在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她之前,她已经抓住了我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11]艾博特(1821-1893),1891-1892年间担任加拿大总理。——译者注

[12]赫鲁晓夫对杰奎琳·肯尼迪的其他印象包括:“记者总是将她说成是一个美人,对男人来说很有魅力的那种,但是她并没有给我留下那样的印象。不错,她年轻,充满活力,也很讨人喜欢,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出众之处。”至于她的言语犀利:“作为苏联代表团团长,我根本没有把她当回事;至于她究竟如何,那是她丈夫的事。如果他喜欢她,那么就祝他们俩健康长寿!”

[13]迪安·艾奇逊(1893-1971),美国国务卿(1949-1953),在其任内曾促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签订《日美安全条约》,支持美国政府发动了侵朝战争。——译者注

[14]波尔沙科夫是苏联军事情报机构的一名上校,他在美国是以塔斯社华盛顿分局负责人的身份作掩护的。不过罗伯特·肯尼迪好像确信他与波尔沙科夫之间的友谊是可信的。

[15]这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与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党就与德国和平条约准备相关的问题交换看法的会议记录。

[16]由于与缅希科夫争吵是不可能的,于是科尔年科,当时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二号人物,决定绕开他。在7月5日与肯尼迪助手小约瑟·M.施莱辛格会谈时(当时在苏联人看来,施莱辛格是反对艾奇逊的强硬路线的),科尔年科建议说,如果美国人不相信苏联的保证,使得柏林的“自由市”地位真正得以实现,那他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保证。科尔年科的意图是想增强驻华盛顿的倾向于谈判者的力量,他也的确做到了。虽然他所说的并不意味着重新谈判会达成什么协议,施莱辛格后来回忆说,但“这看起来好像苏联人或许还是想避免冲突的”。这使得施莱辛格与白宫里的其他人开始提出其他的不同选择,其中就包括再次举行谈判。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

    名人传记丛书——罗素——他缔造了人类心灵的最高成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1944年1月19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了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帅首府波士顿。这个男孩就是以后被华尔街投资者称为“股圣”的彼得·林奇。波士顿始建于1630年,它濒临大西洋,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了,被公认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最有价值的城市之一。它是由一群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由于这些人大部分都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为了表达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便把这个定居点叫做波士顿镇。
热门推荐
  • 逆天五小姐

    逆天五小姐

    一朝穿越,从娃娃做起。既然老天给了个机会从新来过,就要过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一岁时,经常玩失踪,弄得府里鸡飞狗跳,殊不知当事人串门去了,姐姐家,姑姑家,外公家都留下了凤沐邪的小脚印。两岁时,跟着大哥哥参加宴会,美名其曰“社交礼仪,从娃娃抓起”。三岁时,和四哥逛青楼,调戏美女。凤沐邪一时之间名动京城。五岁时,随父出征,献计谋,击退敌军,大展风采。六岁时,开始创建自己的生意王国。九岁时,凤氏集团名满天下,国库四分之一的收入皆来自凤氏集团,皇帝都宠着凤沐邪。十三岁时,离家出走,狂遍天下,吃尽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逍遥人生。十六岁,无奈出嫁。厉王爷,全国皆知,无情冷血,黑道上都对他闻风丧胆,独独对自己的小妻子宠溺无边。“爷,听王妃的丫鬟说,府里的厨子做的菜不好吃”“扔出去”“爷,四公主说王妃怀孕了,比以前难看了,王妃哭了”一眨眼,人已经没影了,默默的替四公主哀悼”爷,王妃带着小少爷们翻墙出去了,似乎是去文王。。。“还没说完,人已经没影了,爷太不淡定了。新人一枚,请多关照
  • 你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

    你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

    夏日炎炎,你却似一缕清风,让人贪恋至极。
  • INTENTIONS

    INTEN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仙

    茶仙

    雪花棉絮一般飞扬着。西北风凶猛而又匀称,雪花就旋动起来,一圈、两圈、三圈,然后像一群群飞累的鸟儿在远处飘落。天地也像被雪花旋动起来,如同一架摇动着的纺车。大雪已下了整整一天一宿。官庙镇被白茫茫厚雪包起来,已看不出房舍、院墙、树木和街巷的模样,倒像是两座平缓的小山耸起在无际的雪野中。将镇一分为二切割开的长街,如同冻结的山沟一样将镇子衬托得幽静而恬淡,好像这是天边的国度似的。驴的叫声打破了如梦的宁静,随之出现了狗叫的声音,甚至巢中的喜鹊也饮着雪片放喉长歌。随之,一缕缕炊烟从雪地里蹿出——是吃晌饭的时候了。
  • 你的香尸她的魂

    你的香尸她的魂

    一颗头颅,一座凶坟,一个必死之人,一支不为人所知的诡异组织,一场场惊天血案与传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仙之病

    仙之病

    身自虚无,魂归虚无。哪怕是冥界彼岸,生死簿上,亦查不出的名字。没有轮回,没有生死。这不是命,是病。是世界的病。
  • 神罪大明

    神罪大明

    木偶临世,宿命难逆!大明的落幕,满清的崛起,各种匪夷所思的历史进程到底蕴含了何等惊天秘闻?木偶活,大明兴;木偶死,大明亡!诡秘的谶语到底是阴谋还是天命?局中局,计中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带来的难道只有黑暗王朝的开端吗?一个意外的来客,他无视历史的洪流,他拒绝腐朽的奴役,即使神之降罪,他也只会用手中之刀斩出一个朗朗乾坤!
  • 我的教育故事(中学卷)

    我的教育故事(中学卷)

    本书选取了:下棋、多一些耐心 就会多一些惊喜、破茧成蝶的美丽、教育,请多份从容和好钢是这样炼成的等短篇故事。
  • 师兄帮个忙

    师兄帮个忙

    临晏作为一个妖怪,这一生可是活的够糊涂了,不仅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妖,还不会法术。终于有一天,他隐瞒身份混进了云瑶门,从此便开始了“修仙”的生活。可是废柴如他,什么事都要麻烦大师兄孟霜。大师兄那张冰山脸快要冻死他了,这可怎么办?师父发现了他的身份,怎样逃比较快?回家后发现妖界被卷入战争了,到底要不要参军?咳咳,且看临晏的奇幻人生(不对是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