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1000000143

第143章 权力的失落:1962-1964(8)

当他父亲给科兹洛夫打电话时,谢尔盖就在场,赫鲁晓夫指示将这种说法收回,并与南斯拉夫人进行私下的交流。当时“父亲对着科兹洛夫大声喊叫,指责他武断行事。……”赫鲁晓夫的话肯定要比这辛辣许多。谢列平记得在白维日斯基森林打猎时的情景,当围猎助手们将一只野猪赶到他们前面时,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同时开了枪。两人都声称是自己打中了目标。两人争吵不休,最后赫鲁晓夫下令验尸,以确定究竟是谁的子弹打中了野猪。当结果证明是他打中的时,赫鲁晓夫将子弹洗干净,装到口袋里,在主席团开会时故意将子弹拿出来把玩一番,让科兹洛夫生气。

不管是由于围绕子弹的争论(就像谢列平所说的那样),还是赫鲁晓夫的“五一节”批评(就像其他中央委员会成员所谣传的那样),或是科兹洛夫遗传天性中的弱点,反正他在此时遭受了重大的打击,这意味着会重新挑选一位第二号人物。赫鲁晓夫私下里对他儿子说,谢列平还没有做好准备,乌克兰第一书记尼古拉·波得戈尔尼太“狭隘”,而勃列日涅夫“也不适合”。他具有在中央党的机构与基层的工作经验,但是“在战争前,当我们任命他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党委书记时,孩子们给他起了个‘芭蕾舞女’的绰号”,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摆布他,只要愿意”。

克里姆林宫的内部斗争是最高机密。赫鲁晓夫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和他儿子讨论过主席团的人事问题,在此之后也没有。“如果他不得不私下里和我谈起这一话题,”谢尔盖写道:“那就说明事态的发展对于父亲而言已经十分严重,以及他处于某种十分孤独的境地。”

当天晚上,赫鲁晓夫再次提到了退休的事:“我的体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到了给年轻人让路的时候了。我会坚持到第二十三届党代会,然后就递交辞呈。……我加入政治局时是45岁。那是处理国事的适当年龄,这时你具有充沛的体力,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了60岁时,你就不会再思考未来的事情了。这已经是到了回家抱孙子的时候了。”

他不可能自己主动交出权力,相反,在米高扬看来,赫鲁晓夫“不停地在所有人面前大谈将年轻人吸引进来,扩充主席团的事情”。他的这些话让同事想起了斯大林在1952年重组政治局时的情景,他们担心下一步该轮到他们下台了。“这就好像他在有意识地制造敌人,”米高扬补充说:“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赫鲁晓夫的70岁生日标志着对他的顶礼膜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广播里充斥着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祝贺;报纸和杂志上到处都是对自从他上台以来的“伟大年代”的吹捧文章;由于所取得的很多成就,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4月17日清晨,安全人员在赫鲁晓夫列宁山别墅的客厅里安装了一台大型的广播电视控制台,上面的金属牌子上写着:“在中央委员会和部长委员会工作的同志们敬贺”。这件礼物是有违赫鲁晓夫本人的原则的。“不要送任何礼物!”他曾咆哮着说:“不要浪费人民的金钱!”但是他的家人和同事们都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们知道如果真的按他的要求去做,那他肯定会很失望的。

九点钟,客人们开始陆陆续续来到赫鲁晓夫家:亲戚、主席团成员,还有中央委员会书记。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举行公开的庆贺活动,而现在是同事们私下里向他磕头的时候。他们都十分小心,没有抽烟,一直等到他们的领导人出现在橡木的楼梯上,赫鲁晓夫穿着精心缝制的深色西服,胸前佩戴着三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在所有人都在餐厅里落座后,发言开始了。作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以及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勃列日涅夫宣读了一份虚情假意的贺词:“亲爱的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们,与你并肩战斗的亲密同志,主席团与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成员与候补成员,向我们最亲密的私人朋友与同志的70岁生日致以特别的问候与热烈的祝贺。”

擦干眼泪,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热情拥抱,向他呈递了一个装饰精美的盒子,里面是刚刚宣读的由所有客人签名的讲话稿。在长时间的宴会中,勃列日涅夫和苏斯洛夫显得很紧张。之后,赫鲁晓夫的同事们找到了一个脱身的借口——他们不想让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同志过于劳累——谢利斯特回忆说,尽管“你能看出来,赫鲁晓夫既不想,也不希望他的生日庆祝仪式很快结束”。

当这一天终于过去时,赫鲁晓夫已经筋疲力尽了,白天接受来自大家的祝贺,晚上又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和宴会,有人怀疑,对于大家祝贺的渴望以及因此造成的劳累都使他感到疲倦。对于赫鲁晓夫而言,这两种情绪的成分可能相差无几。对于他的妻子和其他家人而言,那天早上所拍摄的一张照片带有某种困窘的成分:照片中,赫鲁晓夫站立着,眼镜被推到头顶,神情坚定地向他的同事们发表讲话。勃列日涅夫坐在那里,眼睛低垂,表情小心严肃;尼娜·彼得罗夫娜、她的女儿叶勒娜还有阿纳斯塔斯·米高扬表情痛苦,神色沮丧。

此时,赫鲁晓夫的同事们已经再也不能容忍他了。甚至在他的生日前,勃列日涅夫就已经开始密谋反对他。3月初,他和波德戈尔尼已经开始和主席团成员们接触,商量推翻赫鲁晓夫的事情。6月,勃列日涅夫当时曾考虑当他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访问回来时就将他逮捕。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在整个夏天与初秋都在秘密寻求中央委员会成员的支持,以免重蹈1957年赫鲁晓夫的对手们的命运。

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有很多共同之处:出身卑微,显然缺乏教育与文化背景(除了官方文件外,勃列日涅夫阅读的就只有苏联的讽刺杂志),待人和蔼,喜好交际。然而,勃列日涅夫喜欢装腔作势,特别是发挥他作为国家元首的作用时。赫鲁晓夫对此并不喜欢,他的负面评论被传到了勃列日涅夫那里。1964年7月,赫鲁晓夫提拔勃列日涅夫为党的副总书记,同时将波德戈尔尼指定为明显的接班人,从而使两人成为竞争对手。但是,即使在此之后,赫鲁晓夫还是继续奚落他们,问其他的克里姆林宫同事(他们当然会将赫鲁晓夫的话传到勃列日涅夫与波德戈尔尼那里):“你们内心认为这两人,谁会成为真正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将他的不满隐藏了起来,他甚至将对赫鲁晓夫阿谀奉承的话写在了他办公室的日历上(例如,“与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见面,一次愉快而高兴的会面”),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窥探到他内心对赫鲁晓夫的不满情绪。[28]

1964年7月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将赫鲁晓夫不断下滑的命运带到了一个新的低点。他在此次全体会议上的表现令人感到十分羞愧,所以他和他的继承者都没有将此次会议的情况公之于世,在苏联人口头叙述的历史中,“这次全体会议从来就没有召开过”。他要求将农业研究院从莫斯科下放到农村去。他呼吁取消科学研究院,而苏联科学院辉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莫斯科党委书记尼古拉·叶高里契夫当时就坐在科学院院长米哈伊尔·凯尔迪什(Keldysh)旁边。“我辞职,我辞职,我不干了。”凯尔迪什痛苦地嘟囔说。在全体会议结束后不久去巴黎访问时,叶高里契夫问苏斯洛夫,是否领导层已经就这一问题作出了决定。“你什么意思,叶高里契夫同志?”一向表现刻板的苏斯洛夫回答说:“你什么意思?当然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如果说科学院是赫鲁晓夫诅咒的对象,那李森科就是攻击的主要目标。确信李森科参与了“一些坏事”,而且他的科学研究也并非名副其实,所以赫鲁晓夫在斯大林去世后就一直对他持反对态度。但是李森科还是借助他与另一位学者,尼古拉·蒂西金(Tsytsin)之间的竞争——两人都声称自己研究的小麦品种可以提高产量——设法重新赢得了赫鲁晓夫的好感。两人之间的竞争发生在赫鲁晓夫别墅附近的集体农庄里,赫鲁晓夫平常会沿着莫斯科河划船,爬上岸边视察当地庄稼的长势情况。开始是蒂西金占了上风,但是最后李森科研制的小麦品种证明更大更好。

作为一种科学“试验”,这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因为并没有作出控制何种庄稼种植的规定),结果也没有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但是李森科的研究成果所带来的前景却符合赫鲁晓夫创造农业奇迹的想法。1963年4月,在赫鲁晓夫亲自干涉、修正了评审委员会的负面投票后,两位李森科小麦品种的研究人员获得了大家垂涎的列宁勋章。6月,他试图把三位李森科的研究人员选举进科学院里。在传奇式的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Sakhaurov)、伊格尔·塔姆(Igor Tamm)以及其他人指出李森科主义是伪科学,并指责其中一名提名人曾谴责过伟大的基因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Vavilov)后,瓦维洛夫被逮捕并死于古格拉集中营,此次提名没有获得通过。

这就是赫鲁晓夫在7月全体会议上发火的背景。这也促使拉达·阿朱别依(一位受培训中的生物学者,而且是莫斯科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和谢尔盖·赫鲁晓夫试图在一天晚上与他们的父亲讨论关于李森科的事情。他们当时正坐在赫鲁晓夫别墅俯瞰莫斯科河的阳台上,赫鲁晓夫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地嘟囔“反科学的魏斯曼与摩尔根派理想主义者”对李森科的不公正对待。[29]赫鲁晓夫谴责那些只对果蝇做实验的生物学家,而李森科是那种在工作中能与奶牛呆在一起的研究人员。拉达没有退让,而是为果蝇研究进行了辩护。她和谢尔盖批驳了李森科荒谬的论点,李森科认为没有一个人真正看见过基因是什么样。所有人也都没有见过原子,但是这没有妨碍苏联研制出原子弹。谢尔盖描述了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之间的谈话真的让父亲非常生气。他从来没有对家人大喊大叫,也从来没有骂过人或是提高过嗓门。……但是这一次他发火了,大声地重复着他抱定的观点,认为不道德的人是在为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利用我们,而我们对这一情况一无所知,但却在附和他们。最后,他完全失去了控制,宣布他不会容忍在自己的家里出现不同的思想,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看法,那最好不要再进他的门。”根据当时在场的谢尔哥·米高扬的说法,赫鲁晓夫跺着脚,拳头敲击着桌子,对他女儿喊道:“闭嘴!”

处于垂死状态的独裁者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不让他的对手们在首都得势。然而,赫鲁晓夫却不是呆在莫斯科,他不是去苏联各地视察,就是去国外访问,1963年他大约有170天没有呆在莫斯科,在1964年的头九个半月里,他在外面的时间为150天左右。1964年7月中旬,他在华沙参加波兰人民共和国的20周年庆典。8月,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苏联的农业区进行视察,从萨拉托夫省到中亚地区。在莫斯科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他从8月27日至9月4日又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讲话稿撰写人布尔拉特斯基看来,他陪同赫鲁晓夫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赫鲁晓夫看起来“很高兴、满意,甚至是精神振奋”。安德烈·谢甫琴科对他的主子更为了解。8月的一天晚上,当时赫鲁晓夫正在他们省视察工作,莫斯科方面打来电话报告说,塞浦路斯已经爆发了冲突,并就他们准备发表的声明征求赫鲁晓夫的意见。第二天,赫鲁晓夫在临睡前召见了谢甫琴科。“我累了,特别累,我要睡觉了。即使爆发战争,也不要叫醒我。”[30]

过去,对处女地的视察好像都能让赫鲁晓夫恢复活力。根据党的官员菲奥多·摩冈(Fyodor Morgun)的说法,此次他却“很生气,没有了往常的玩笑话,他也尽量避免发表讲话。他好像对什么事都感到很担心似的”。在此次视察中,赫鲁晓夫第一次对谢甫琴科发了火。当年夏天,谢甫琴科还亲眼见到过赫鲁晓夫对他的妻子,尼娜·彼得罗夫娜,发火。[31]

同类推荐
  •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

    《李鸿章传:一位晚清在华外交官笔下的帝国“裱糊匠”》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
  •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苏格拉底(“无知”的哲学家)》是“图说世界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据记载,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有逃亡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药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他也坚信“灵魂不灭”。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1999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包括他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及受迫害的日子等。从“少年时代”到“最后的日子”都收录在《图说世界名人:爱因斯坦(完美解释宇宙的人)》中。
  •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

    《卫国英雄:郑成功(青少版)》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情节生动,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适合青少年学习和阅读,可以说是青少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健康是吃出来的

    健康是吃出来的

    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康著作,一本以健康膳食为基本内容的实用操作手册!《健康是吃出来的》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精选数百种健康膳食,从饮食观念、营养知识、膳食结构、饮食搭配等方面入手,使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健康膳食的文化理念,更可以按照书中所提供的粥谱、菜谱、汤谱自己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吃出一生好健康。
  • 贫道了春

    贫道了春

    “年轻人,贫道是这座寺庙的第三十七代住持,法号‘了秋’,现在正式把住持这个光荣的职位交接给你,额,我赐你法号为‘了春’怎么样?”“不要叫这个好不好?”“那我是第三十七代,你就是第三十八代,便叫你‘三八住持’吧!”“......”(qq群:262680956)
  • 其实下岗不怨你

    其实下岗不怨你

    工厂的老技术能手,面临企业技术改造,却要被迫下岗,为了保住这个饭碗,她又遭遇了许多性骚扰,在生存与尊严的十字路口,下岗女工该作何选择?廖惠芬刚走进厂门就碰到了同班组的王丽,王丽推着自行车,嘴里嚼着油条,老远跟她打招呼。“廖姐,等我一会儿。”廖惠芬就站在厂门口的水泥路上等王丽去存自行车。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天空很蓝,有几片雪白的云朵静静地飘着,很高,也很远。太阳亦不像冬天的日头那样胆怯猥琐,而是充满了柔媚与多情,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 穿越农妇的古代日子

    穿越农妇的古代日子

    女神医穿成了个臭名昭著的古代泼妇,怎么办?家徒四壁,样貌丑陋,还是个跛子?没关系,变美,治腿,要齐头并进!种田、开店,一个都不能少!赚钱、养娃,两边都要抓!过着过着,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 诸真歌颂

    诸真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夫有方

    追夫有方

    重生后。学业,事业,生活都被焦枝枝经营的风生水起。 唯有爱情,让她糟心。 有天。 她拦住经过面前的男人,面带凶气,问: “怎样才能追到你?” 男人沉默看了她一会,给出两个轻飘飘的字, “诚意。” 焦枝枝:………… 人都是他的,诚意还不够?
  • 墟上春绿否

    墟上春绿否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沈家庄中一对穷苦无依的少年相携去大城市闯荡。十三四岁的稚嫩年华里,他们懵懵懂懂,一无所知地踏上征程。踏出家乡故土的那一刹那,命运转轮缓缓启动,时代的洪流滚滚而来,推着他们踉跄前进,他们不甘,他们揭竿而起,他们奋勇抗争,他们终于归于沉寂,一步一步与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缓慢而艰难地熬过漫漫一生。四十年代的北中国,一边是炮火连天,一边是纸醉金迷,见惯了花花世界,尝遍了酸甜苦辣,本已盘算出了种种希望,本已许下了一生之诺,谁知猝不及防间,天地颠倒,就连保住一条性命竟也变为最无望的奢求……
  • 仙路持刀行

    仙路持刀行

    散修十倍于宗门修士,为何万载来散修无一人成仙?因为他们死了。一个小角色投身宗门,辗转世家之间,在夹缝中杀出一线机缘的故事。持刀化作他人刀,路窄人多命相搏。终得一日身化龙,杀个干净得安宁!凡人流/杀伐果断
  • 学霸甜妻超暖萌

    学霸甜妻超暖萌

    【每个女孩,心中都应该有过这样一个少年。白衣飘飘,眼神凉薄。】*十六岁。她是安城一中出名的小太妹。张扬跋扈、臭名昭著。所有人都唤她甄甄,唯有他,冷淡无趣,连名带姓地喊她“甄明珠。”“甄明珠,停止你这些无聊的游戏。”“好啊。”她仰头看着少年清凉无波的凤眼,笑得没心没肺,“只要你当我的男朋友。”“……不可能。”后来她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用心,一切皆有可能。*他是她第一眼看上的仙气飘飘的少年,值得她奉上全部的热情和勇敢。她是甄明珠,他是程砚宁,终有一日,她是他的掌上明珠。*那一天,甄明珠二十岁。高档酒楼豪华包厢。中学同学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曾经卑怯寡言的同班女生穿着高腰短裙黑丝袜,妆容精致,自信飞扬。她们当着她的面,畅谈名校的历史和光辉。有人看着沉默的她频频发笑。当年飞扬张狂的跋扈千金家道中落远走他乡,T恤板鞋牛仔裤,惨,不忍直视。有人笑问:“你现在在哪上班呢?”甄明珠淡淡一笑未开口,修长身影拨开人群,微笑着抬起她的手:“冒冒失失的,手机都忘了带。”包厢里静了几秒,有人迟疑唤:“学长?”当年不染尘埃的一中明月,如今姿容清绝的笔挺青年,终归,一头栽进了臭沟渠。*甄明珠:她没有这般不顾一切地爱过人。程砚宁:她是他的小太阳,她是他的光。*看起来好像除了美再无优点的小太妹VS清冷无尘仙气飘飘大学霸,学妹和学长,女追男,校服到婚纱,沿袭阿锦甜宠暖虐风,1V1双处,演员VS建筑师,结局H。(^__^)谨以此文,重走韶华。献给所有一直陪伴阿锦的小可爱们……笔芯。*本文已出版,出版书名《小时光,微微甜》,当当、淘宝、博库有售。
  • 所以我哥是教主

    所以我哥是教主

    林燚穿越到自己设计的游戏《江湖》中,成了里面臭名昭著的反派,魔教教主夜天华……的弟弟。为了以后不被砍死,更为了能够混吃等死到老死,林燚只好跟便宜兄长身后做起了烂滩子专业户。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深。其实我是个很善良的人——夜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