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600000008

第8章 寿戏(1)

一九三三年八月,黄河流域普降大雨,致使河水暴涨险象环生。终于,八月七日,河北长垣县决口。九日,河水涨至平汉铁路桥面,南北交通中断。十一日,山东东明、河南兰封、考城相继决堤。十七日,山东菏泽黄河大堤全面崩溃,滔天洪水涌入黄河故道,华东五省五十二县,千里之内尽成泽国。

这一天黄昏时分,在葡萄架下正看报的徐维廉,忽然听见长子徐志远兴奋地喊:“爸,我子清大哥回来了!”徐维廉抬头望去,只见父亲满脸风尘地站在那里。

“校长,我回来了!”父亲来不及站稳,便给校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徐维廉仔细打量着父亲,红润的脸上,多了一副金丝镜,身上一袭白西装,不禁了然。他示意让父亲坐下。闻讯从屋里走出来的徐夫人笑着对父亲说:“呦,看这子清,简直都认不出来了。”

“回唐庄了吗?”徐维廉问。

“没有。”父亲解开系在脖子上的领结:“从北平直接回学校的,再过几天就开学了。”

徐维廉摇了摇头:“再怎么忙,家还是要回的。古人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父亲脸红了,徐夫人接过话茬来:“看看你爷爷去,还有你兄弟。”父亲点了点头。

谈到燕京这一年,父亲兴奋起来,他代吴雷川问候徐维廉,他说是吴老帮他休学一年的。

提到回校的工作,徐维廉问父亲想做什么,父亲想了想说:“到高中教语文,历史也行。”

徐维廉又摇了摇头:“教书是要凭经验的,你虽然是燕京的学生,学的还是教育学,但你连教案都没做过,怎么能去高中教书育人呢?”

父亲十分尴尬:“那,全听校长安排了。”

徐维廉认真地说:“知道你回来,我就考虑了。你到附小去,从小学教起,同时兼作附小的生活指导,行不?”

这是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的,他愣愣地望着校长,半晌才迟疑地说:“行……”

徐维廉看出了父亲的情绪,他为父亲又添了些茶:“我知道你这次回汇文,是要筹款以便完成燕京的学业,所以平时可再留心一下学校的农业实验场。前不久我到定县晏阳初先生那里走了走,很有启发。汇文下一步究竟走哪条路,我目前正在考虑。”随后他指着茶几上的报纸感慨地说:“所幸这场大水没有殃及冀中,否则晏先生多年的心血,怕是要付诸东流了。”

告辞的时候,父亲低声问徐维廉:“校长,您看我这身西装,是不是有点别扭?”

徐维廉露出了少有的笑容:“挺好,挺好的。燕京回来的学长,就是要给汇文师弟们做点样子。”他停了停说:“只是要经常洗熨,不能邋遢,尤其是白西装。”

一九三三年暑假结束后,昌黎汇文中学附小的孩子们便发现,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衣冠整洁,神情俊朗,步履迅疾,待人谦虚和蔼,做事严肃认真。孩子们既怕他又喜欢他,大一点的孩子背后议论说:“简直又一个徐校长。”

秋凉的时候,爷爷来了。一进办公室,他就板着脸冲父亲说:“怎么,考上大学,就连家门都不认了?”父亲自知理亏,连忙解释一番。爷爷往地上吐了口痰:“你也不拍胸脯想想,没有你这个种地的爹,你能上得起大学?”

父亲这回沉不住气了,他盯住爷爷冷冷地说:“从汇文到燕京,我统共花过你多少钱?”

“放屁!你这条命都是我给的,怎么,你还和我算起账来了?”

办公室的同事赶忙站起来劝解,其实大家都知道些内情。

爷爷这次是有事而来,原来明年农历五月二十三是太爷八十大寿,按照冀东乡俗,明年正月里是要把这寿事办完的。太爷前不久放出话来,说是要接戏班子唱大戏,而且连唱三天。爷爷这次来昌黎就是让父亲跟他回去,商量一下这戏怎么唱。

父亲一听就急了:“眼下国难当头民不聊生,洪水滔天赤殍千里,你们竟还有心思唱大戏,也不怕让人戳脊梁骨。”他跪在爷爷面前:“假如家里还有闲钱,就请我爷捐给唐庄学堂,盖几间新教室吧。古人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乃重中之重,非一场大戏能比。”

爷爷最终没被父亲说服,临走前,他气哼哼地说:“你也不回去看你媳妇一眼?”父亲无可奈何地摆了摆手:“寒假再说吧。”

见父亲没跟爷爷回来,朱氏伤心不已,她独自躲在厢房里哭了半夜。第二天早上,叔叔问她为什么哭,她说:“你哥不要咱们了。”

然而,戏还是要唱的。这一点,太爷的执拗让人觉得这老爷子是不是有点儿糊涂了。

其实太爷一点儿没糊涂,他的心思,只有野河峪的姑奶知道。姑奶是太爷的老闺女,嫁给邻村野河峪已多年了。父亲从小敬重姑奶,因为姑奶为人正直,办事决断,从不拖泥带水。

知道太爷的心思后,姑奶便托人从夏官营请了先生,先生说,明年是甲戌年,寿戏宜在正月初十之前唱完。于是便定下来从正月初七到初九连唱三天。先生还说,启于七星高照,止于九九归一,太爷便会因此长寿。

“一定要让子清回来。”太爷对准备再次赴昌黎的三爷说:“就说我请他,不仅唱戏,还有其他的事情,他务必到场。”太爷没说是什么事情,大家心里直犯嘀咕。

三爷这一次是带着梅连春一起去的。梅连春虽说是家里的长工,但自幼与父亲一起长大,两人感情笃深。

这一次父亲妥协了,在家里所有的长辈中,他最在乎的就是三爷了。三爷忠厚老诚却不失精明。他平时不善言谈,但讲起道理来丝丝入扣,加之梅连春耐心规劝,父亲终于答应腊月二十七回唐庄。梅连春恐生枝节,连忙说:“到时候我赶车来接你。”父亲摆了摆手:“我说到必做,谁也不必再来了。”

徐维廉在得知此事后对父亲说:“你是唐家的长房长孙,这样的事情不但要去做,而且要做好。农民的问题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你想逆行,谈何容易,弄不好会让乡里笑话的。”他拿出一张自己的名片说:“地方上有事,你可以拿我的名片找迁安县的李子韩,他是那里的县长,我和他有一面之交。”

腊月二十七,父亲经滦州来到迁安县城。这时的迁安已与冀东各县脱离民国政府的实际管辖。在日本人的操纵下,汉奸殷如耕成立的冀东自治政府,让这里的百姓无所适从。看着沿街商铺里堆积的走私日货和三两日本浪人那放荡不羁的身影,父亲心情之沉重难以言表。

县政府的大院在正街十字路口的西侧,尽管已经是民国年间了,百姓仍管这里叫县衙门。父亲进院后说明来意,门房便示意父亲敲开了县长的房门。

上任不久的李子韩是河北吴桥人,父亲递上徐维廉的名片后,李县长即令下人端茶伺候,父亲遂表不安:“今天见李县长,是有事劳烦您帮忙的。”李县长忙摆手说:“维廉兄托办的事情,我岂能怠慢。唐先生尽管直说,在下定尽力而为。”

父亲将太爷唱戏的事情说罢,不无忧虑地道明来意,无非是眼下时局动荡,冀东一带常闻绑匪横行,然太爷祝寿族命难违,三天大戏又逢正月,方圆百十里乡邻亲友定会纷至唐庄,治安问题着实令人担忧。万一有人被绑,庄户人家实难担待,望县长能派些治安人员前去维持,所需费用自由太爷担负,等等。

李县长闻之沉思片刻便表示倾力相助。不过他也再三强调,眼下冀东一带日本浪人时常滋事寻衅,挑惹事端,望父亲遇事千万谨慎,万不可义气行事。他无可奈何地对父亲说:“虽说身为一县之长,但在日本人眼里,我也不过是个牌位,唉,回头见到维廉兄,千万替我多说几句,为了养家糊口,我也是万不得已呀。”

暮色苍茫时分,父亲在通往唐庄的土路上,见到了站在那里等了一天的叔叔。

“哥!”叔叔兴奋地喊着,眼睛里含着激动的泪水。

望着叔叔苍白消瘦的脸,父亲心里突然觉得万分惭愧,一年多来,自己在燕京大学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而故乡这可怜的同胞骨肉,却一直孤苦无援。望着叔叔,父亲毅然做出了一个让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决定:“子洵,这次哥是回来接你的。”

“上哪儿?”叔叔惊讶地看着父亲。

“跟哥闯天下去!”

叔叔惊呆了,他站在那里,浑身一激灵:“哥,你说话算数?”

父亲决然地说:“算数。”

叔叔“哇”的一声哭了。

进村之前,父亲叮嘱叔叔这事千万不要声张。

“哥,你又变卦了?”

“没有。你听话就是了。”父亲搂着叔叔的肩膀:“子洵,就是要饭,哥这回也要把你带出去。”

“那我嫂子呢?”叔叔突然问。

父亲沉默了半晌:“她的事,你就别管了。”

听说春莹(父亲的乳名)回来了,一家人全都挤进太爷的屋子里,朱氏没有过来,她多抱了几捆柴,填进厢房的灶膛里,火光映在她脸上,像映在一口幽深的古井里。

爷爷抱着范氏刚生下不久的儿子挤进屋来:“让你大哥看看,你三兄弟,叫三多。”

二爷在一旁撇了撇嘴:“一多儿子二多福,三多麻将等着和,哈哈!都成你们家的了。”

四爷插嘴问父亲:“春莹,燕京念得好好的,怎么又退回昌黎,教上书了?”

父亲瞥了爷爷一眼:“眼下不少穷学生,念书的时候都不用爹妈的钱,自己挣钱养活自己,这叫勤工俭学。”

二爷阴阳怪气地笑了:“是呀,再大的家产也搁不住造啊,就凭你爷爷,到老了,还养不起个上学的孙子,笑话。”

爷爷刚想瞪眼,只听坐在炕里的太爷用力咳了一声:“中了,老娘们儿都回屋吧,你们哥儿几个留下。来,春莹上炕。”他让父亲坐在自己的身边,开始谈到了唱戏的事情。

三星打横的时候,全村的驴都叫了,远近呼应着,让父亲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爷爷和叔叔们都回屋了,太爷问父亲:“你媳妇呢?我怎么一直没看见她?”父亲忙着为太爷焐被。太爷又说:“你回屋吧,我自己来。”父亲却说:“我就在这儿睡了。”太爷愣愣地看着父亲,半天没说话。

躺下吹灯后,祖孙俩一直沉默不语,很久,黑暗中传来太爷一声长叹:“唉,你爹把你的媳妇说早了……”

说到唱戏,冀东一带唱的并不是京剧,而是一种叫“莲花落”的地方戏。因为这种戏大都是在野外搭起戏台来演,所以乡下人又叫它“野台子戏”。后来几经改进,就成了今天的评剧。

“莲花落”与京剧从行头和扮相都有相通之处,但其道白吐字没有京剧那么雅,也没有河北梆子那么糙,所以深受华北甚至东北一带的百姓所喜爱,连外国人都说它是“中国的歌剧”。历史上,冀东一带即是“莲花落”的发源地,及至二十世纪初,单迁安一县的“莲花落”戏班子,最多时竟达七十余家,成了“莲花落”的专业县。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卖座的要数金鸽子班。他们北上哈尔滨、佳木斯、穆棱,一九三一年进北平大栅栏广聚德戏院演出,几乎场场爆满。

太爷此番唱戏原本就盯上了金鸽子班,不料爷爷进城打听后才知道,这一回人家飞得更远,竟去了俄国的海参崴。爷爷只得当下便和北孙班定了契约。接着又去卜官营,定了门海班。

定两个班子是爷爷自己临时做主的,他觉得没请来金鸽子班有点没面子,于是索性请两台戏班子唱对台戏。

太爷没埋怨他:“两个班子更好,让他们台上打擂,看谁更叫座。”

二爷在寺后张家棚铺一下子就定了八十桌的杯盘碗筷。张家棚铺是迁安全县久负盛名的租赁铺户,专营婚丧娶嫁、庙会搭台等大型活动的物资租赁业务。三十年代是张家棚铺的鼎盛时期,无论红轿蓝轿、棺罩孝衫、苇席餐具一应俱全,唱戏搭台的台板、台桩、杆绳,照明用的宫灯、汽灯、楼子玻璃灯等应有尽有。听说是唐庄的唐开欣唱寿戏,张家掌柜的答应只收两折的费用,其余全算是他孝敬老爷子了。

太爷得知后笑着说:“我一猜他就要不了多少钱,光绪十八年那会儿,张家棚铺欠我个人情。”

同类推荐
  • 穿梭时空学院2:星空浩瀚的强敌

    穿梭时空学院2:星空浩瀚的强敌

    二十世纪,一个平凡无奇的高中生,也是个时时被小太保欺负的可怜虫,因宿命的原因,陷入了奇妙的时光异变,来到一所奇异的学校,这个学校不存在于任何地点,也不存在于任何时代,只有一个老师,还有几个助教,和一群十来岁的古怪学生。只是这个老师的名字叫做鬼谷子,助教们来自不同时代,学生虽然都是毛头小孩,但他们却都来自战国时代,也就是日后的孔子、庄子、老子、列子及公孙龙。
  • 小白领的爱情奢侈品

    小白领的爱情奢侈品

    最好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一种奢侈品:有最好,没有也能活。若工作计划与男友约会冲突,取前者。因为前者不会辜负你,且越老越不会,除非你当三陪。
  •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于网络的一次不经意的贴图,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第一古董和氏璧的狂涛巨浪。被卷入这场风波的,有查找其父亲死因的老刑警、无不用其极的女记者、引经据典的民间家谱学家、教授模样的玉器商人、游刃有余的私人调查员以及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中学数学教师等等,小说对这些众多人物均予以深刻的心理刻画,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令人纠结的一个个悬念,出现始料未及的一个个结局。
  • 危险的邂逅

    危险的邂逅

    姐姐柳诗在一场车祸后不治身亡,让袁雪陷入深深的痛苦无法自拔,并固执地认定那一定是谋杀。她收集证据、寻找线索,终于锁定了目标。为了接近他,她设计了一次又一次完美的邂逅,以柔弱之躯,踏上了复仇之路。
  • 酒殇

    酒殇

    日前,故乡传出一蹊跷之事,虽纯属意外,但偶然中有必然。七月流火“这天热死个人!”这天,一早出门的蒋大鹏被暑气逼出了一脑门的汗,他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埋怨着走向了院门。“舅舅快上车,车里凉快。”院门口停着一辆五菱面包车,蒋大鹏的外甥孬蛋蹦出了车,打开副驾的门让舅舅坐进了车。“舅舅,今天去哪儿?”蒋大鹏故作不高兴地说:“上班时不准叫舅舅,叫厂长。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咋这么没耳性。”“嘻嘻,这不是没在厂里嘛。”“胡说,你这一摸车就是上班。”“是厂长,今天去哪儿?”蒋大鹏靠在了座椅上,高兴地说道:“还能去哪儿,进城去国土局。昨天那个王科长来了电话,土地证总算办了下来,让今天去取。”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寂静回声

    寂静回声

    航运西路31号有一家海景旅店,经营者是年过古稀的老妇人梅芙。这家旅店有些不同寻常,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投宿者,大多都是不健全的人。梅芙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守护着海景旅店。然而平静的日子,最终被熟知梅芙过往的文森特的到访而打破。故事开始在梅芙的记忆中往返穿梭。梅芙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名为伊迪。伊迪天真、善良,有着天籁般的歌声,但却一直笨拙而喧闹,因为她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梅芙的父母坚决不愿将伊迪托付给精神病院照顾,他们无视世人狭隘的偏见和指责,尽可能地为姐妹二人提供平等的关注。然而母亲去世后,无助的父亲不顾梅芙的反对,选择将伊迪送往女修道院,而梅芙的命运也由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天象纪元

    天象纪元

    远古时期,宇宙从一片混沌中诞生,万仙和各种高科技相继出现,盘古将带领全人类开拓新宇宙,创造一个大而无疆的真正宇宙……
  • 万物是你余生可期

    万物是你余生可期

    五月的剑桥。夜晚的风凉爽轻柔,天上的星星偶尔闪现,脚踝的青草有些磨人。他低吟的告白,穿过她红透的耳垂,一句句落进心里。一切都美好的恰如其分。……和暖抬眼:“谢奕阳,我也喜欢你。”【女主前弱后强,是在情节的推动下慢慢变化的。甜!宠!文!不虐!不虐!不虐的!】
  • 狠人李木根

    狠人李木根

    无敌的系统+聪明人=主角无敌的系统+李木根=未知物体
  • 墨守陈规

    墨守陈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只要能活着就不能辜负自己,她从活死人堆里爬出来,从笑起来如沐春风的柳沐风,到陈墨的沉默,去勇敢的面对生活,爱我的人我会努力爱他一辈子,伤我的人一定要讨回来。出了活死人推面对新的生活,才发现没钱没能力多可悲,所以,她杀的第一个人堂堂一个知县只值二百两银子,只是她人生最便宜的一次人命买卖。重新迈进柳家,只想怀念从前,怀念母亲;在王权势力的大浪里颠簸,却能滴水不沾。凉茶棚里的人们在讨论着墨门的人不能随便惹,却不知这最大的头头这会就坐在他们身边喝茶,一副闲散人的样子。她不怕生死,不怕疼痛,只怕这生白活。能活着不容易,所以要努力活着,因为一生便是一生,没有什么下辈子。
  • 最强压榨系统

    最强压榨系统

    系统叫王啸天去往各种位面进行压榨,但王啸天表示:我一个凡人,怎么打。唉,只有用系统自带合同了。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 少女心事终喂狗

    少女心事终喂狗

    长得好看是一种什么体验?大概就是与人交往总要担心对方会爱上自己的体验吧。这种事情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于靳向北来说,却实在是一个烦人的负担。作为一个五讲四美,又具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优秀青年,为了不给他人留下幻想的空间,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现在社会上有些女孩子,你对她笑一下,她连你俩的孩子上哪间小学都想好了。古典主义狗血文
  •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汇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四代彼时的青年批评家,如南帆、孟繁华、陈晓明、戴锦华,如李敬泽、吴义勤、施战军、张新颖、郜元宝、邵燕君、毛尖、杨庆祥等96名,有重要影响力;再现了17年来文艺批评的争鸣与共鸣,试图还原历史,更在于描述和激励当下。
  • 竹取物语·御伽草子

    竹取物语·御伽草子

    创作于10世纪初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一部物语文学。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中取到一个美貌的小女孩,经3个月就长大成人,取名“细竹赫映姬”。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可是这些求婚者都遭到失败。这时皇帝想凭借权势来强娶她,也遭到拒绝。赫映姬在这些凡夫俗子茫然失措之中突然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