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2700000002

第2章 引言(1)

一“中国式焦虑”

在今日之中国,焦虑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心态,或者说“普遍的社会性焦虑”[1]

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蚁族、裸婚族、官二代、富二代、军二代、垄二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短短10年,人们的财富差距就由万元级、几十万元级转向千万元级。在很多普通民众看来,如果没有“背景”,缺少资本,生“错”地方,入“错”行业,没赶上好机遇,即使通过自我不断地努力,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2]“老不信”[3]不假思索地怀疑权力和财富,同时热衷于追逐权力和财富。我们生活在互不信任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并不断地饮鸩止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心态怎么会平和?

2011年6月出现的“郭美美事件”;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及铁道部的善后处理,几乎彻底粉碎了中国大陆中产阶级对现实的幻想与改良的梦想。[4]“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你我都是乘客。”[5]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发生的两岁女童先后被两辆车碾压,18位路人无一施救的惨案再次拷问我们:“道德冷漠”[6]和“道德盲视”[7]究竟如何产生并蔓延?缺乏人性关怀的社会,如同一架飞速运转的马达,因缺乏足够的润滑剂,到处是冲突与不安。当前中国社会集体焦虑症呼唤关怀。面对纷乱而残酷的社会事实,一方面,新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党和政府就像消防队,四处灭火和补救;另一方面,普通民众以及那些良知尚存的独立知识分子们一遍遍地追问:我们的国家到底怎么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政府缺位?市场失灵?社会幼弱?道德沦丧?问题很严峻,良药有待寻,叫我们如何不焦虑?

徒劳的焦虑于事无补,我们希望剖析这种“中国式焦虑”。深陷于这种“中国式焦虑”的人中,有一些“中国式父母”。“谁来娶我的女儿”是上海某公园相亲角很多父母失望而无助的呼号。这句话背后难以按捺与排解的同样是“中国式焦虑”。这是“城市病”?还是现代性难以承受的后果?抑或是个体化的后果?

二问题的缘起

我是一个道地的“乡下人”:来上海工作之前,我从未涉足此地,相关“地方性知识”几乎为零。为了迅速适应并融入当地生活,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行走在上海的角角落落。2007年9月8日,周六,我来到位于闹市区的某公园。

每逢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上海市HP区NJ路附近某公园的北角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同集市。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目光相互打量着。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都拿着纸牌或者站在自己的摊位前面。这种特殊的聚会似乎暗示这里是某种市场,其商品既非古玩又非汽车。事实上,这是一个婚姻市场: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聚会。

他们为人父母,面容疲惫,心事重重,自带干粮饮品和小板凳,沐雨栉风,却气节不倒,口风强硬,绝不让步。为了帮助儿女们挑选合适的“结婚候选人”,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搭乘公共交通或驾车聚集到这个公园的一角。

这里被分为两块:一块是“自由挂牌区”,印有择偶者年龄、身高、学历、工作、月薪、房产和户口等信息以及择偶要求的广告纸,被整整齐齐地贴在长达十几米长的广告栏上,广告栏被安置在蓝色的遮阳走廊上。由于广告位有限,有些父母干脆将上述信息写在纸板上,平铺在地面上或者用木夹把纸板夹在树枝上供人浏览。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广告纸还配发择偶者的照片,甚至是大幅艺术照片。[8]广告分60后版、70后版、80后版、涉外版、“新上海人”版、二婚版等,号称另类“儿女交易市场”。另一块是“业余红娘区”,父母们挤在婚介周围,翻看记录册上登记的相亲者信息。

这里是相亲角。

这里正在上演“白发相亲”的街头剧。

什么是相亲角?指近年在中国大中城市的某些公众场所(如公园等)出现的免费相亲场所。2005年6月起,上海某公园一角由父母自发组织并形成了以摆摊挂牌的方式帮助子女寻找结婚对象的一个免费平台。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一现象在国内其他大中城市也屡见不鲜。[9]什么是“白发相亲”?它是一种非制度、非正规的婚姻代理方式,指父母代替子女在“相亲角”寻找结婚对象这种新型的择偶模式。

来到相亲角“摆摊”的多数是帮助子女寻找结婚对象的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也有一些私人婚介,还有少数为自己找伴侣的大龄,甚至中老年男女。总体来说,待婚青年[10]以女性白领为主,年龄从20多岁到40多岁不等,[11]待婚者中才貌双全、儒雅多金的优秀人士很多,让人难以相信他们会遭遇结婚障碍。

相亲角男少女多,女方的父母远远多过男方的亲友。“剩女”嗷嗷待嫁,“剩男”则一幅施施然待价而沽的模样。在中介费用方面,标准更是“男女有别”。有个中介的摊档前摆放着这样的广告:“业余红娘:几百位优秀男女等你选择,男方免费报名、介绍,大龄女勿扰。”男方父母只需在这里留下孩子的基本资料,即可免费入会,而女方则需支付90元方能成为会员。

令人不解的是:就老一辈而言,“白发相亲”的父母们具有哪些群体特征?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深度地介入子女的婚姻?他们如何看待相亲角?在相亲角上演的“白发相亲”这种择偶模式的效率如何?至于新一代,青年人为什么会同意父母帮助自己相亲?相亲这种在人们的印象中封建又传统的择偶方式,为何在崇尚自由、标榜爱情、时尚前卫的都市白领身上重新复活?

三谁在“白发相亲”?

在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这段田野研究中,我们访问了43位父母,其中男性17人,女性26人;被访者的年龄从48岁到73岁不等(其中只有一位年仅36岁,他是为妻子的姐姐寻找结婚对象)。他们主要以上海本地人为主(83.7%),只有7位来自外地(江西、湖北、黑龙江和天津四地),占16.3%。

有学者将1947—1957年出生的人口划为“知青一代”,[12]这主要是人口学意义上的划分;也有人认为“知青一代”大体包括1947—1959年出生于城镇,并于1967年底至1979年初上山下乡的1647多万人。[13]有学者认为“文革一代”、“知青一代”和“红卫兵一代”,大体上指同一个代。[14]事实上,在中国,把城市年轻人下放到农村始于1955年,到1962年时这已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涉及的人数不多,1966年这项工作因“文革”的混乱而暂时中断。1968年恢复实行,但性质已大不相同,且规模更大。[15]就参加者来看,三次浪潮的主题分别是:1967年末—1972年,年龄较小的初中生为主体,包括大部分“老三届”初、高中生和1969—1972届的初中生;1973—1977年,以“文革”中的高中生为主体;1978—1979年,生于1950年代末的青年刚走出高中校门,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也去了农村。[16]“下过乡”和经历过“文革”是这一代人共同拥有的经历。

自20世纪中期起,上海市曾经有110余万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支援外地建设。[17]在相亲角的43位被访者中,按照年龄,1947—1959年出生的有30人;1942—1946年出生的有10人;1935年、1960年和1972年出生各1人。1998年,“上山下乡运动”爆发30周年的时候,这些被访者大都年过不惑,有的已达知天命的年纪。2008年他们在相亲角接受笔者访问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纪。总体看来,他们都是1949年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且70%的人(30人)属于“知青一代”。由此可见,本样本群体中的“白发相亲”者的人员构成以上海知青这一代人为主。

他们的教育背景:小学及以下有2人,占4.65%;初中有12人,占27.91%;高中(包括中专)有12人,占27.91%;大学有17人,占39.53%。由此可见,受访的“白发相亲”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到整体的67.44%。

这里的管理人员指企业主、企业培训主管、财务主管、销售主管和总经理秘书等。国家干部指公务员、国企管理层、街道干部和工会干部等。技术专家指教师、研究人员、医生、工程师、会计师等。普通职员指普通工人和普通白领。“其他”指农民和家庭妇女。包括管理人员、国家干部和技术专家在内的三类人员占“白发相亲”者的60.4%。

同类推荐
  • 环境人类学

    环境人类学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性及其综合性,从人类、历史与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及人类、科学与环境的角度对人类与社会环境问题进行论述。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宗主人呢

    宗主人呢

    临仙界,大荒山,无尽门。“大师兄,那老头又来了!”“先让他在山脚下等着。”“不好吧大师兄,人家毕竟是个天尊,而且是来拜见宗主的。”“他又打不过我。”“好的师兄,不过师弟着实想问一句,宗主人呢?”林南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并向你丢来了一颗灵石。(群号:82577247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100 Strokes of the Brush Before Bed
  • 我的女神老婆你惹不起

    我的女神老婆你惹不起

    [无敌宠妻]无敌主宰、重生都市,他是天、他是地,他是新纪元的开拓者!兵王、医仙、穿越者、魔帝、系统者?你们都不知道是谁创造了你们~孩子,来、请继续你的表演!
  •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人民的主张:1789—1814法国革命史

    本书以较近的距离、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史实和新颖的观点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热月政变、督政府时期、执政府时期和第一帝国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书中,作者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了法国大革命这一历史巨变,明确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他颂扬法国革命摧毁了旧社会,也认为恐怖统治与拿破仑一世专政都是法国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预言复辟王朝必将为资产阶级政权所代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霸道女皇

    霸道女皇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她,刘嫣然,世界最强的杀手,只要是她要杀的人就没有人能逃走,人称女阎罗,阎王叫你三更死,你绝活不过五更。可是她却是被她最好的朋友给出卖了,导致在一次刺杀中失败被杀,她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神器凤凰玉佩的帮助下,她怀着不干重生到了皇者大陆,成为了皇者大陆一个小皇朝的一个小公主,皇者大陆,皇朝林立,强者如云,她的这一生也注定了不平凡,她聪明过人,她霸道无比,她以绝对强势的力量坐上了皇位,她学会了神器凤凰玉佩里的神功,做女皇,打魔族,一统皇者大陆。
  • 三门之上

    三门之上

    全然不同的虚界大陆,还要带娃修真?白子循,你可真是太难了!
  • 都市洞府桃花仙

    都市洞府桃花仙

    神秘桃核开启洞府系统,在都市中展开洞天福地,从此穿梭小千世界,成就绝世高手!菜园子是山河图,厨房的炉子是末日火山,卧室是水晶宫,客厅是黑客帝国母体,电脑是变形金刚,开办的特色旅馆武林客栈更是直通武侠世界!更有可以不断变帅的超级修真秘籍《桃花魅魔诀》,看我神秘弃子勇夺气运,从必死的困境中咸鱼翻身,搅动都市风云,成就一代天骄!给你非一般的阅读快感!《都市洞府桃花仙》欢迎收藏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 滋补药膳大全

    滋补药膳大全

    本书为中国药膳研究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药膳养生技术制作(烹饪)大赛优秀作品集,精选了多道获奖作品。所收录菜品皆为食疗功效与美味兼具的优秀菜品,从作品的对症食疗功效,到作品的选料、做法、注意事项、专家点评等各方面系统、全面地做了介绍。既可让参赛选手作为留恋,也可作为药膳行业从业人员的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