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5900000004

第4章 中途退学的哈佛大学高才生(1)

对于从哈佛休学这件事,比尔·盖茨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盖茨知道对商业领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迅速把握住市场出现的这些机会,就会让他人捷足先登,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正是因为盖茨深深懂得这一道理,所以才能够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不放,即使在现实中面临困难也决不后退,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想办法给自己创造条件。在和艾伦一起为罗伯茨的牛郎星开发软件的时候,他们顽强地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持续工作,这种精神正是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尔·盖茨果敢地把握住了历史给予的机遇,为他开创自己的软件帝国拉开了序幕。

1.处于人生迷茫期的哈佛生活

1973年的秋天,比尔·盖茨进入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地区,是美国常青藤联盟的领袖学校,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学之一,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美国的很多领袖人物和科学巨匠都是从哈佛毕业的。从哈佛先后诞生了八位美国总统,三十四位诺贝尔获奖者和三十二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它被称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能从哈佛毕业,就预示着一个人将有一个光明美好的前程。所以,进入哈佛读书是无数学子的梦想。比尔·盖茨之所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是因为他想跟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同学一起学习。但是,后来他却退学了。

比尔·盖茨在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中以1590分的成绩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当时满分为1600分。父母本来想让他在法律上有所发展,大学毕业后成为律师。很显然比尔·盖茨并不想继承父业。他除了对计算机有极大的兴趣外,并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哈佛上学的时候经常陷入对前途的迷茫和矛盾中。

进入大学后,学生有了很大的自主性,这让学生有很多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尔·盖茨在学校除了读文学、历史、经济、心理学等必修课之外,还选修了计算机、数学等课程。比尔·盖茨对一些法律和文科类的课程没什么兴趣,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对于这些课程他经常逃课,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拼命突击学习。但是他的考试成绩并不差。虽然这种办法能把考试应付过去,可是却不可能在学术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办法对于要想在此方面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并不可取。据说,有一次比尔·盖茨在希腊文学课考试的过程中睡着了。当监考老师把他叫醒时,考试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这时盖茨才开始拿起笔来匆匆做题,到了交卷的时间才勉强答完试题。没想到,考试成绩出来后,盖茨居然得了一个“B”。对此成绩,盖茨很得意,经常向他人炫耀。

哈佛大学虽然配备了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但是并不可能像比尔·盖茨所希望的那样可以不限时使用。计算机除了用于学生上课外,每个学生都有规定的课余上机时间。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计算机房的管理人员就会把你请出房间。比尔·盖茨在用完自己规定的上机时间后,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来,例如:他会对管理员非常谦卑地恳求说,自己的作业还没完成,需要上机操作,否则自己就会受到学校的惩罚;还有的时候,他会抓住学校管理的漏洞,为自己据理力争,争取到上机的机会。这些都可以看出比尔·盖茨身上有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

比尔·盖茨为了设计一个程序常常三天三夜不睡觉,然后回到宿舍拿毯子随便一裹,倒床就睡,一旦睡着,房间里不管有多大的动静也很难吵醒他。大学生活对比尔·盖茨来说,毫无生活规律可言,这导致他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尔·盖茨在学校经常随便买个汉堡来充饥。对于个人卫生也不大注意,据说当时他的身上总带有一种香水和汗臭相杂的味道。他的室友给这种味道命名为“比尔的味道”。有时候大家一起打牌时,总会挑选一个离盖茨远一点的位置。

盖茨从小就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在大学同样也不例外。当时他的做派也不讨女孩子的喜爱。曾经有一个叫卡罗琳·格罗伊德的姑娘跟他来往过一段时间。因为盖茨的父亲和这个姑娘的父亲是同事,所以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认识了。通过与盖茨一段时间的交往,卡罗琳发现盖茨只热衷于谈论有关计算机方面的事情,在谈其他事情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丝毫没有兴趣。这使得卡罗琳觉得和比尔·盖茨之间缺少共同语言,她甚至还怀疑过比尔·盖茨是不是有某种方面的心理障碍。就这样,两个人渐渐地就不再有什么交往了。

比尔·盖茨上了大学二年级后,仍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他觉得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时他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也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他常常坐在宿舍里一连几小时地发呆。比尔·盖茨开始疯狂地玩起扑克来。那时,小伙子们经常在没事的时候在一起玩扑克赌钱。比尔·盖茨天生的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牌技并不好,经常会输得很惨。但是他凭着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和肯于钻研的认真劲儿,很快就成为玩牌的高手。

但是有个狡猾的同学针对盖茨的自负心理,想到了对付他的办法。这个同学在开始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地让盖茨赢得一部分小钱,当他看到盖茨开始露出得意的微笑时,就开始想办法布下诱饵等鱼上钩。他有意出错手中的一两张牌,让盖茨不能准确地猜到他真实的底牌,然后到了最后时刻,突然亮出底牌,一下子就把钱统统赢了回去。

比尔·盖茨后来认为当年打扑克的一些策略对他以后的事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助于他在商界的发展,因为在玩扑克时,他需要收集其他人的各种情报,在综合完他们所有的情报后,再根据自己手中的牌来制订出牌策略,一般都会战无不胜。这些打扑克的策略同样适用于商业经营。

2.告诉自己:永远不能屈居第二

比尔·盖茨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修了数学课。在高中的时候,比尔·盖茨就想过长大后要当一名数学家。他在中学时候就已经展现出在数学方面的过人天分。在大学盖茨同样不例外,他会到数学课上去听教授讲课,但是他每次上课的时候从来不带笔记本,只是双手托住脑袋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样子显得十分倦怠。但是他会在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证题的时候,突然举手说:“老师,您这个地方是不对的,应该是这样的……”因而常常弄得老师下不来台。对于盖茨来说,给老师挑毛病是他的一大乐趣。他从不会考虑到这是否会伤及老师的面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盖茨性格中直爽、较真儿的一面。而且对于老师布置的练习题,他不会全做,只做其中的五分之一。他认为做那些一目了然的简单题目,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他的同学亨利曾经说过:“如果我有复杂的数学问题解决不了,只要给盖茨打个电话,同他谈上几分钟,他就能让我从混乱的思维中拨云见日,从中解脱出来,他真是个数学天才。”

比尔·盖茨在大学最得意的事,就是一次他为一个数学难题提出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当时,哈佛大学的数学教授克里斯托斯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出了一道刊登在数学杂志上的难题。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厨师做了一摞大小不等的煎饼。他要一直不停地从上面拿几个煎饼翻到下面,他如果想让煎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最小的煎饼在最上边,最大的在最下面,那么他需要翻动多少次才能把这一叠煎饼翻完?克里斯托斯教授说,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想算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比尔·盖茨对教授说,他有一种比别人更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盖茨就把他的方法详细地向克里斯托斯教授解释了一遍。听完比尔·盖茨的讲述后,教授频频点头,非常赞同盖茨的这种解法。于是就把这个方法记录下来,并发表在《非线性数学》杂志上。比尔·盖茨的这种解法让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数学界,这一解决方法也影响很大。

当时,哈佛的同学和老师大都认为比尔·盖茨会往数学方面发展,最终成为一名数学家。当时比尔·盖茨确实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是后来他放弃了。原因是他发现哈佛还有几名同学,在数学方面有着比他更高的造诣和潜能。在比尔·盖茨的信念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屈居第二,要做就做最好,要不干脆就不做。

盖茨说:“当时我看到这一情况,就改变了我原先想在数学领域进行研究的念头。我总想自己能做出一些达到世界水平的事情,在数学方面,我或许做上三年或是五年研究才会做出一点成绩来,但是谁又能保证呢!而且还有几个在这一领域比我能力更强的人。所以我在想,我是否适合在数学领域奉献我的一生。而且世界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的视野也是相当开阔。我想过,或许在律师界我也会有不错的出路,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或许也不错,我继续进行我的计算机研究或许会更好。我当时确实还没拿定主意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由于对未来并没有确切的目标,比尔·盖茨常常陷入这种迷茫的沉思中。

在湖滨中学的时候,比尔·盖茨就和保罗·艾伦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当时他们两个虽然相差两个年级,但是因为两个年轻人对计算机有共同爱好,所以成为了好朋友。当时他们每天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然而,在那个时候谁想自己有台电脑就好像谁想拥有一艘核潜艇一样疯狂。后来他们曾经想开办一个计算机公司,自己来制造电脑。在1967年他们就曾经用编写程序赚的钱,买了一个芯片,两个人与另一个朋友,一起来制造电脑,可是经过一系列艰难实践,他们发现,他们在软件方面比硬件方面更有优势,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重心都放在了开发软件方面。于是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这使他们在中学时候的计算机知识就远远超过了当时学校的老师。

虽然保罗·艾伦上大学后两人就分开了,但是比尔·盖茨同保罗·艾伦的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甚至还曾一起创办了交通数据公司。盖茨到哈佛上学后和艾伦天各一方。盖茨在美国的东部,艾伦在美国的西部。这使得他们很难再像高中时期一样,可以经常见面。他们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对方。两个人经常在电话中一谈就是好长时间,他们谈论有关计算机的相关情况,谈论他们交通数据公司的前途。艾伦在当时就清楚地看到,计算机将来必将会普及化的。艾伦认为他们应该顺应计算机的发展潮流,成为这场新的科技革命中的领头人。艾伦曾急切地对比尔·盖茨说:“我们现在就开始干吧!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应该赶快创办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公司。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这次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到时候,再想干就迟了,这将会让我们遗恨终生的。”

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1973年的秋季,保罗·艾伦开着他那辆老旧的汽车,从美国的西海岸来到东海岸,横跨了美国整个大陆,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来到美国东海岸的比尔·盖茨学校所在地波士顿。他在波士顿找到了一份开发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这样他就可以经常开着汽车来哈佛和比尔·盖茨谈论他们未来公司的发展计划。

3.比尔·盖茨人生的转机

1974年春天,《电子学》杂志公布了英特尔公司开发出的8080芯片的消息。这是8008芯片经过改造后的新一代产品。它们的体积虽然一样大,但是8080芯片比8008芯片的功能强大10倍,价格却还不到200美元。这个消息让盖茨和艾伦十分兴奋。

他们认为微型芯片越来越强大的功能,会让大型笨重的计算机被淘汰,计算机体型将会走向小型化,计算机硬件成本将会越来越低。而只要计算机变得廉价,使用它的人就会逐渐增多,那么那时它的上网费用也会降下来。计算机的各种新用途也将会被人们不断地开发出来,而决定计算机用途的关键因素,就是人们为它开发的各种不同功能的软件。那将会引发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革命。两个人从这个小小的8080芯片清楚地预见到了计算机个人化的新时代的到来。这时两个人甚至已经开始设想他们为新一代的电脑开发各种软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四面八方的订单就像雪片般朝他们公司飞来……

于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动手给美国的各大计算机公司写信,推荐他们为8080芯片专门开发的一种新的程序语言——BASIC语言。不过一直到了1974年的12月份,他们还是没有收到任何公司让他们为8080芯片编写软件的请求,所以两个人情绪都有些低落。这时的艾伦已经到了一家叫汉尼维尔的公司工作,他总是会隔三差五地来哈佛找比尔·盖茨。

同类推荐
  •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

    这是一部关于慈禧太后成长、发迹、独裁、误国历史,同时展现晚清世相的传记作品。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采用虚实结合、真野并存的笔法,全景展现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宫、受封、政变、垂帘、辞世等历史,同时生动刻画了咸丰、慈安、同治、奕、光绪、隆裕、袁世凯、李莲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计,骗取东太后慈安的信任,夺权上位;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总揽大清军政大权;她善用权术,牵制议政王奕,让文武全才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方势均力敌;她一生严守大清国运气脉,安抚各派利益,既倡导洋务、实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时,她穷奢极欲,耽于逸乐,甲午战争期间,为了“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避战求和。时值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无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笔,恣意挥洒,细致地刻画了影响晚清历史进程的那些人与事、情与景,道尽历史的波诡云谲、人性的良善好恶。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

    名人传记丛书——达尔文——生物学界的马克思:“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热门推荐
  • 摄政女王的冷相公

    摄政女王的冷相公

    夜笙歌:曾经,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有你。而现在,当发现了这一切并不是你需要的时候,我居然不知道以后该何去何从了。白逸云:曾经,我以为,她不过是我生命里一个的过客而已。可当她离开,我才明白,原来,有些情愫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泛滥成灾了。她在,他不在。他在,她离开。这份情,是否能有修成正果的一天。
  • 妖妻甜甜哒,傲娇凌少真会宠

    妖妻甜甜哒,傲娇凌少真会宠

    人人都说凌冰是个恶霸,凶狠蛮横不讲理,星儿觉得他贤良淑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人人都说凌冰嗜血残暴,灭绝人性,星儿觉得他温柔体贴,是个宠妻爱女的好榜样。人人都说凌冰喜好女色,圏养无数美貌少女,星儿人前稳如泰山。人后彻夜驯夫:你知道吗?我的绿帽子都可以绕地球一周了。分你几顶怎么样?凌冰求饶:夫人莫听谣言,你是知道的,我中了你的咒,根本不能碰任何女人啊!星儿一脚踹了过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男扮女装的。男女双洁1*1甜中带酸。
  • RE从零之吾爱在君心间

    RE从零之吾爱在君心间

    意外穿越RE从零,完成动漫中的遗憾。蕾姆的空白的信,美食猎人那些没有的美食,一切的一切将在此书展示。(蕾姆拉姆是我的真爱,拔剑吧!)
  • 才见你

    才见你

    很随性,都是直接的人,就过的潇洒点吧,在无人拥抱的时候就互相拥抱吧。他们是“房友”上下楼关系,他们是“道友”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他们是“好友”超过普通好友的好友关系。
  •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我要走了,前往成都,然后想办法走川藏线,去拉萨;三年前我去过西藏,8月末9月初,走的是青藏线,从西安乘火车到格尔木,再乘汽车去拉萨;还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住过一夜;那个时候,青藏铁路正在建设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修建铁路的机器和工人;在我的思维中,总想在青藏铁路贯通以前去西藏,以原始的方式转原始的八廓街;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知道西藏,就幻想什么时候亲身体验西藏;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应该是在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时候,或许在清清的豆苗地和红薯秧中间。
  • 魔法师

    魔法师

    本书被认为是纳博科夫著名作品《洛丽塔》的前篇,作者本人也说“魔法师”这个名字预示了《洛丽塔》的“着魔的猎人”的主旨。这里,“魔法师”是一位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妇求爱,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儿。但是,魔法师用他的魔法把欲望变成了童话般的梦,从而创造了和《洛丽塔》截然不同的结局。
  • 落日晖

    落日晖

    一场烈火带走了双亲寒寒冬日怎会无故起火?她不信这辈子一定报了双亲之仇……
  • 方等三昧行法

    方等三昧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春风不识君

    春风不识君

    十几载杀手生涯,留下心中情缘三千丝。支持北千寻撑下去的,是男人唇边荡漾的暧昧暗示。她以为她可以永远这样,以杀手的身份伴他走过一生,看尽河山的繁华,人世的无常。一场婚礼,一箱黄金。娶的是别人,辞走的是她,原是她,最无常。信念崩塌,万物苍华,她提剑问他,红莲业火灼身,焚尽一切。那个人再度出现,“做我的杀手,许你一生荣华富贵。”她把小包子塞到男人的怀中。“不但要做杀手,还要做妻子,娃儿他娘。”男人勾唇一笑,“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