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76300000005

第5章 首辅之路——从起初的跌跌撞撞到后来青云直上(1)

1.徐阶用计,严嵩大势已去

张居正离开翰林院后,朝廷依然腐败、阴暗。严嵩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朝廷在他的掌控下,风气越来越糜烂,因此暗地里反对严嵩的大臣也逐渐增多。当然,严嵩沉浸自己的虚荣中,并没有发现这些现象。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告病三年的张居正回到了翰林院供职,因为他无法看着朝廷继续腐败下去。回归朝廷的张居正已经不是那个意气用事的年轻人,朝廷的险恶让他变得成熟,也使他学会了遇到事情如何隐忍不发。张居正的恩师徐阶也经常教导他“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的为官道理。不可否认,徐阶在张居正的仕途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不仅是张居正的恩师,也是张居正为官之路的引路人。

徐阶,松江华亭人。早年的徐阶非常擅长诗文和书法。嘉靖二年(1523年),徐阶考中探花并进入翰林院任职编修。《明史·徐阶传》中记载,刚入朝廷的徐阶爱憎分明,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就喜欢发牢骚。而当时的嘉靖皇帝刚刚继位,满腔热血的嘉靖皇帝要彻底整顿明朝风气,其主要的做法就是废去了老夫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称号,只称呼老夫子为“至圣先师”。

徐阶对嘉靖皇帝的做法十分不满,并因为这件事情惹怒了嘉靖皇帝以及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张孚敬。张孚敬虽然为官十分清廉,但是心胸特别狭窄。徐阶得罪他后,没过多久就被贬到延平去做地方预审科长。

当时的延平民风非常乱,很多人都偷盗。徐阶到任之后开始整顿民风。在他的整顿下,很快一百多巨盗被捕获。徐阶雷厉风行的手段十分有效,很快大家都听说了徐阶这个人。而徐阶在延平一待就是十年,而这十年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使他变得圆滑老练。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身为首辅大臣的夏言认识了徐阶,并对徐阶这个人非常赏识,因此有意栽培他。后来,徐阶便因为政绩较为突出而被一次次地升官:先被升为黄州的同知,接着又升为浙江按察佥事,然后又被晋为江西按察副使,同时还担任浙、闽两个省的学政。嘉靖二十年(1541年),徐阶再次被调回了朝廷,任职国子监祭酒。两年以后,被升为礼部侍郎,随后又晋为吏部侍郎。那时徐阶以一副和和气气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因此在朝廷中的口碑十分好,而他的一些下属也经常称他为“愿为用”。另外,因为徐阶也写得一手好青词,所以他深得嘉靖皇帝喜爱。其实,夏言在死前就意识到严嵩的狡诈,但是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于是夏言转而提拔徐阶,他认为在自己的得意门生中只有徐阶可以与严嵩对抗。而夏言的死也让徐阶了解到严嵩的心狠手辣,但是那个时候的徐阶还没有实力与严嵩对抗。

夏言死后,朝廷由严嵩一手遮天,严嵩为内阁首辅,次辅是一个叫李本的人,而徐阶的地位仅次于李本。严嵩是嘉靖皇帝身边的“红人”,最受宠的时候甚至所有事宜都由他传达。严嵩觉得李本这个人比较忠厚老实,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但是徐阶就不一样了,因为徐阶是夏言的得意门生,所以对自己的地位有很大的威胁。按照徐阶往常的性格,再加上徐阶目前的地位,很有可能与自己作对。但是严嵩认为,先被贬,后又回到朝廷的徐阶想必已经改掉了当初容易冲动的性格,所以迟迟隐忍不发。

出乎严嵩意料的是,徐阶一直对他表现出友好的态度,但是严嵩仍然没有放松戒备,他担心皇帝宠信他人。史书上记载,当时严嵩对徐阶是“中伤之百万”,意思就是严嵩用各种办法排挤徐阶。但是徐阶隐忍不言,态度也表现得十分谦卑。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兵卷土重来,九门报急,京师也陷入恐慌。虽然嘉靖皇帝也想召集兵力抵抗,但是由于京城防守长期懈怠,附近的兵力不到三万,而且都是老弱残兵。这时,蒙古军已经在京城周围方圆十里烧杀抢掠,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攻城。嘉靖皇帝看到这种情况,急切地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严嵩却趁这次机会将责任推卸给徐阶主持的礼部。但是徐阶不会任人宰割,前思后想,他有了解决的办法——缓兵之计。徐阶认为蒙古军势单力薄,并不敢轻率地闯入京城,而蒙古军无非就是想掠夺一些钱财。既然如此,明朝可以先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暂时拖住他们,直到各地的勤王前来救驾。徐阶的方法果然奏效,各地的勤王军队陆续赶到京城,蒙古军迫于压力,迅速撤回。这一次,徐阶在嘉靖皇帝面前博得了信任与好感。也正是这个时候,徐阶开始偷偷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最明显的举动便是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居正入内阁。

徐阶隐忍的态度,使严嵩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徐阶青词写得非常好,于是在不上朝的时候,嘉靖皇帝就会经常召他进宫和他单独谈话。而徐阶就利用这个机会,经常不露痕迹地说严嵩的不是,时间久了,嘉靖皇帝不但不再宠信严嵩,反而多了一些厌恶。为了让严嵩彻底放松警惕,徐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以联姻的方式增进两人之间的交情。而这个时期,一些反对严嵩的人也开始弹劾他,但是都被严嵩父子压了下来,其中很多人都惨遭迫害。

在这时的朝廷中,不仅严嵩一手遮天,他的儿子严世蕃也开始卖弄财权。这时的严嵩已经年近七旬,却仍然要日夜侍奉在嘉靖皇帝身边,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所以他将大部分事宜都交给了这个荒淫无耻的儿子,甚至私底下将全部的奏折交给儿子批复,然后才交给皇帝核查。而严世蕃比自己的父亲更会讨好嘉靖皇帝,因此嘉靖皇帝多次奖赏他。严世蕃得到嘉靖皇帝的赞赏后,严嵩更是大胆地把全部政务交给他。严世蕃的贪婪比严嵩更甚,严世蕃借着自己的权力,在选拔官员时不看能力和口碑,只注重官员的贿赂数额。同时,严世蕃还借用权力大肆搜刮民财,一时家里的财产竟可敌国。有记载说,有一天,严世蕃和妻子商量将所有的金银财产全部藏在地窖中,而这时严世蕃突然想起这些财产都是仰仗父亲严嵩才得来的,所以严世蕃就请严嵩前来观赏。严嵩看到这些财产后,顿时目瞪口呆,隐隐约约地感到家里将要出大祸。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万寿宫失火,严嵩在这件事情中失去了世宗皇帝的信任。相反,徐阶却得到世宗皇帝的信任并日益加深。此时,徐阶决定不再隐忍,彻底扳倒严嵩。于是,徐阶安排三位御史先后弹劾严嵩,列举严嵩的罪状,而这三位御史全部是徐阶的得意门生。虽然结果不理想,但是世宗皇帝对严嵩的态度明显有了转变。接着,徐阶又买通了一位深得世宗皇帝信任的名叫蓝道行的道长,蓝道行通过各种道家仪式来揭发严嵩父子祸国殃民的恶行。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当时身为御史的邹应龙做了一个梦,梦中他骑着马在乡间奔驰。他看到远方有一座山,山的东面有一个草做的楼,草楼的旁边又有一个米堆。马突然冲向了米堆,米堆倒后草楼也倒了,紧接着高山也倒了。他从梦中醒来后,仔细回想了梦中的画面,突然明白了,梦中的米堆就是指“蕃”字,东楼是严世蕃的别号,而高山正是“嵩”字。这是上苍提醒他要为民除害,除掉严嵩这个大奸臣。其实邹应龙早就痛恨严嵩父子一手遮天、祸国殃民的行为,只是碍于他们的势力太大,所以一直不敢正面对抗。做过这个梦之后,邹应龙联合了几名御史着手调查严世蕃贿赂一事,然后弹劾严嵩父子。嘉靖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下旨将严世蕃打入大牢,由三法司审讯。

这个时候的严世蕃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处境。在审判中,他只承认自己贿赂的事,却声称其他的行为都不是严重的罪行。严世蕃想,如果三法司上疏提到当初严嵩陷害杨继盛的事情,反而对自己有帮助。因为事情虽然是严嵩煽动的,但却是嘉靖皇帝同意的。一旦三法司想为当年的事情翻案,嘉靖皇帝必然会恼羞成怒。这样,严世蕃不但不会被降罪,还有被奖赏的可能。

当时的三法司确实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想要扳倒严世蕃,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严嵩曾经设计残害忠臣杨继盛。这件事在民间的影响非常大,足以将严嵩父子置于死地,而这种想法恰好也陷入了严世蕃设计的圈套。当三法司列举了严嵩父子的罪状后,于上疏前拜访了徐阶。徐阶从审词当中看出了严世蕃的诡计,于是说:“你们是想要严世蕃死,还是想要他活?”三法司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想要他死。”徐阶哈哈大笑,说道:“你们给他定的罪等于在救他,当年杨继盛的案子都是皇上亲自定夺的,如果你们揭露出来并要求翻案,就意味着说皇帝无能。以皇帝的猜疑心,他会认为你们在变相的指责他,严世蕃就会翻身,你们则不会扳倒严嵩。”

最后,由徐阶来拟定奏章,这份奏章没有提杨继盛的冤情,只列出了两条:“交通倭寇,潜谋叛逆。”而这两条正是嘉靖皇帝最讨厌最痛恨的事情。最终,嘉靖皇帝下旨将严世蕃杀了,将严嵩革职,严家的家产全部充公。有记载称,当时严家的家产有二百万两之多。

2.张居正任教于裕王府

在扳倒严嵩这件事中,张居正也作了很多努力并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张居正在恩师徐阶身上学到了“隐身存身”的道理,这对他以后的辅政之路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身为内阁第一首辅大臣的徐阶推荐张居正进入右春坊右渝德,同时张居正兼任国子监的官职。明朝的国子监分为祭酒和司业两个官职。而张居正所任职的司业的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国子监内的所有教学以及行政事务。这个职位使张居正认识很多将来官场中的人才,这也为张居正广泛的人脉打好了基础。

之后,徐阶将张居正安排到皇子身边做侍读,也就是平日陪皇子读书作画。虽然这个官职不大,但是却十分重要。张居正侍读的皇子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裕王朱载,这也为张居正的仕途打下了基础。

在裕王府侍读期间,裕王朱载十分看重张居正,因为张居正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而裕王也十分喜欢听张居正讲读。裕王府中的下人对张居正也十分尊重。据说,张居正每次给裕王讲课的时候,由于词句讲解得十分到位,裕王每次都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老师,这代表裕王对张居正的无上的敬意。而裕王府内的内侍大太监李芳对张居正也十分崇拜,经常请教张居正一些书中的道理,而他们的谈话也往往涉及到天下大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张居正正式掌管翰林院。同年十二月,整日痴迷于如何长生不老、大肆炼丹的明世宗驾崩了。裕王朱载顺利继位,他就是明穆宗。张居正以裕王旧臣的身份被提升了官职,正式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但是,张居正没有正式任职,而是借这个跳板再次升职为文渊阁大学士。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四十三岁,这时他正式进入了内阁成为内阁辅臣。

在裕王府,除了内侍大太监李芳之外,张居正还结识了另外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名叫高拱。

高拱,字肃卿,河南新郑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高拱进入翰林院做编修,九年之后正式升为翰林侍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搬出皇宫入住裕王府,高拱这时也被选为侍读而进入裕王府陪伴在裕王身边。高拱是裕王的第一位恩师。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在徐阶的推荐下,高拱升为翰林侍讲学士。

高拱在裕王府度过了整整九年。在这段时间里,高拱对裕王的教诲让裕王受益匪浅。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高拱升为太常寺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高拱再次升迁,被任命为礼部左侍郎兼学士。第二年又改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事。然而,高拱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当时高拱与裕王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高拱是一位文人,他无法摆脱文人的清高。据说在一次讲题中,他用字句忤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非常震怒,于是下令将高拱赶回家种田。如果没有当时身为首辅的徐阶出面为他说情,高拱肯定被罢职。其实高拱也是人才,在才干、志趣、抱负、见解等方面都与张居正十分相似。但是高拱的性格与夏言很像,十分刚烈,缺乏人缘。所以,他的仕途也不如张居正一帆风顺。

在穆宗在位期间,张居正、徐阶以及高拱都是十分重要的大臣。

3.高拱和徐阶之间的恩恩怨怨

进入内阁后,张居正并没有得意。这个时候的明朝非常混乱,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流民四处逃散,朝中国库空虚。北方鞑靼经常骚扰中原,南方的土司也借机争夺权力,尤其是岑猛叛乱使“两江震骇”,东南部的倭寇又趁机作乱,骚扰东南沿海,民不聊生。

而让张居正最担心的是朝廷内阁中的内部矛盾以及斗争。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被扳倒后,徐阶被任命为首辅大臣。从那时起,徐阶就和张居正一起起草世宗的遗诏。遗诏纠正了世宗时期的各种弊端,并为含冤而死的忠臣恢复了官职,这些做法都受到了朝廷与民间的广泛好评。

但是徐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在扳倒严嵩、自己当上辅政大臣之后,他极力提拔一些清廉的官员,其目的是改变嘉靖时期的腐败状况,可是徐阶的疏忽却引发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朝政矛盾。而这场政治矛盾不仅使徐阶断送了自己的仕途,甚至也将张居正推入了洪流。

同类推荐
  •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山西一跃成为在全国独领风骚的模范省,必有其人所不及之处。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山西王”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地方实力派代表,把他归为“反动派”,自然有充足的历史依据,不过,一个立体的阎锡山显然不仅于此。他独特有趣的行事方式,在招致诸多批评和讥笑的同时,既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也造成他无可奈何的失败。
  •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有这样两位攀登者,他们的身影频繁闪耀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万千患者心坎里……两位共同走过风雨历程的兄弟院士;两位各自取得辉煌成就的军中名医。一段世界医学史上美妙的传奇;一段中国医学界绝无仅有的佳话。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黎介寿;中国现代肾脏病学开拓者——黎磊石。
  • 威镇海疆的抗敌英雄裕谦

    威镇海疆的抗敌英雄裕谦

    本书介绍了抗敌英雄裕谦的生平,内容包括:禁烟先锋、前线督战、收复定海、招募水勇、智除汉奸、一代精英、誓师大会、血战镇海。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个平民的变迁(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本书,是讲一个平民的事,白手起家,做生意被骗,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特别的关爱,结婚后也曾一度无房,最后独家代理了某胶卷的专有权,事业开始起步,凭借自己的勤劳、善良,终于成就了一份事业。有成就后不忘报恩,赢得了亲友的尊重,全书具有一定的励志意义,展现了我们这代人的影子和人生痕迹。
热门推荐
  • 霸爱缠情之恶魔追妻

    霸爱缠情之恶魔追妻

    当一切都背离了最初的轨道,感情该何去何从……
  • 子夜

    子夜

    《子夜》中描写了以吴荪甫为代表的各个民族资本家,他们在各自的环境挣扎和奋斗,但最后都没有逃出悲剧下场。在这些众多人物中,吴荪甫是悲剧色彩最浓重的一个。在与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他表现出刚强自信。挤垮朱吟秋、吞并八个日用品工厂,显示了他的魄力和野心;在与帝国主义卵翼下的买办势力的代表赵伯韬的关系上,他又表现为倔强好胜、冒险大胆;在与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关系上,他又以种种手段镇压和分化他们的反抗,表现出极度的凶残与阴险。就是这样,也没有逃脱赵伯韬等对他大规模的经济封锁,以致走投无路,几近自杀。
  • 人间无地著相思

    人间无地著相思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偶、求不得、放不下爱上你,八苦尝尽……
  •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人生玩家:蔡澜生活美学(全2册)

    本套装共2册,分别为《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随心随意去生活》。《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人生态度的散文随笔集。本书谈读书、交友、饮食、茶道、旅行、情感、婚姻、家庭、花鸟等主题,涉及人生意义、生活情趣、情感培养、养生休闲等诸多内容。《随心随意去生活》一书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生活方式的散文随笔集。
  • 反派驾临

    反派驾临

    新书《我儿快拼爹》我曾经出卖了很多人。现在,他们还在帮我数钱……我是个反派。也是个影帝!书友群:684418104(已升级,欢迎加入!)书友群二:809933620(欢迎加入!)
  • 纵横宇内之地球的崛起

    纵横宇内之地球的崛起

    资源,星域,硝烟!浩渺宇宙战乱四起,地球是沉寂中灭亡?还是夹缝中爆发?舰队参谋高与程凭借智慧,结盟友、练强兵、血战外星高等文明!战舰对决、军队矛盾、强国倾轧,面临星空的众多挑战,他,将如何带领地球崛起在银河系?
  • 婚不由己

    婚不由己

    大学刚毕业,她嫁给了林安森。可是结婚三年,电视上常看到他出席各种场合携女相伴,她却再没再亲眼见过他。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两家势力结合的纽带,第一次见他时,他就已经说的很明白,“我可以给你任何你想要的,除了爱情。”小女人的她就在那之后,成了大女人。三年后再次相见,他竟然还被冠以单身黄金男的称号。她却是作为他的危机公关,处理他与影星的绯闻事件……她藏在工作人员中毫不起眼,本想悄然走过,无知同事却大声叫出了她的名字:“莫子言!”林安森蓦然皱起眉来,这个名字他记得……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
  • 不归妖路

    不归妖路

    入目的是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林先锋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他还记得自己骑着新大洲牌小电瓶车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就要转弯的时候被一辆飞驰而过没有任何减速的大货车直接撞进了河里,据他自己回忆估计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 海耕(下)

    海耕(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的水产品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海产品加工水平却明显滞后,原始、粗放的加工方式只能为市场提供附加值很低的初级产品。很显然,要想打破产业升级的瓶颈,必须沿着现代路标,向精、深加工的方向突围。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威海人以杜鹃啼血般的执着不懈探索,最终创造出值得骄傲的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东方神油“鸿洋神”像大多数男人一样,许振国也不喜欢逛商店,他嫌烦,磨磨叽叽,黏黏糊糊,哪像老爷们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