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0800000020

第20章 两军相遇勇者胜(2)

另一个分化对象是伪军。

伪军里面也分派别。李长江等在长期驻苏北的,叫旧派伪军;另有一派从苏南赶来“清乡”的,叫新派伪军。新派伪军是“清乡”的急先锋,受到小林的重视和支持,他们也狐假虎威,对旧派伪军看不起,乃至进行打击和吞并。

粟裕的办法是利用旧派,争取把旧派里的伪军拉过来,为我所用。小林实行“高度清乡”,采用“以游击对游击”,若没有熟悉苏中地理的伪军配合不行,伪军如果“私通”了新四军,就等于给新四军提前通风报信,那些“假游击队”的刀自然会变钝。

小林会制造“假游击队”,粟裕投桃报李,也派去了一支“假伪军”,这便是著名的“汤团”投敌事件。

“汤团”指的是四分区内的通海自卫团,乃新四军控制的地方武装,团长汤景延曾在国民党军队内混过多年,有旧交在汪伪政权任职。

“清乡”开始后,粟裕利用汤景延的这一特殊社会背景,亲自策划,让汤景延率全团诈降,正经八百地当起了伪军。

汤景延当着汪伪的官,做着新四军的事,小林的“清乡”计划、兵力部署、装备给养,各种情报都源源不断地通过秘密电台送到粟裕那里。

小林在实施“高度清乡”的同时,还进行“经济清乡”,也就是对四分区进行经济封锁,以及掠夺物资,根据地的供给因此十分困难。汤景延便以补贴部队给养为名,做起了生意,实际是偷梁换柱,暗中向根据地运送军火和药品。

“汤团”在敌人内部潇洒了近6个月,该拿到的都拿到的。后来得知敌人有所怀疑,要予以分割,汤景延才奉粟裕之命,在率部实施“破腹战斗”、摧毁敌据点后,重新回归了根据地。

粟裕评价“汤团”的整个行动是:“好比渔人撒网一样,把网撒下去,等鱼进网后,再果断地把网拉上来。”

到1944年2月,小林的“高度清乡”仍然无法结束,他为此不断哀叹,“江北不比江南”,“工作之困难不待多言”。

这边四分区的“高度清乡”完不了工,那边新四军又借机在其他分区快速发展,小林只好再搞噱头,决定着手对一、三分区实行“扩展清乡”,对二分区实行“强化屯垦”。

获悉小林的计划后,粟裕很犯愁。

先前一师主力已跳出四分区,第三分区被“扩展清乡”后,那里的主力和机关也要转移,这样,两股人马就都只能向北移往二分区的三仓。三仓适于新四军活动,可是它的面积很小,东西和南北均不到百里,在如此狭小的区域内集中这么多的人和单位,那正是“塘小鱼大”,万一小林再来个“大扫荡”,躲都躲不开。

得开辟一个没人打扰的新区,这个地方,粟裕选的是车桥。

多算则胜

车桥是淮安城东南的一座大镇,镇前河道上有五座桥梁,可俯瞰全镇,形如一个“车”字,是以得名。此镇地理位置相当显要,日军用以分割了一、二分区,并对苏中根据地和苏北根据地进行封锁,堪称敌人的心脏区域。

粟裕早就留意车桥了。他曾利用去军部驻地开会等机会,对车桥及其附近的敌情、地形反复进行过实地勘察,车桥有多少据点,据点里有多少鬼子、伪军,周围的水路、旱路怎么走,乃至于当地买卖好不好做,都问得一清二楚,了然于心胸。

车桥镇的外围有灌满水的深壕,通过深壕之后,里面有许多大小围墙,沿着围墙仅碉堡就有53座,还有许多暗堡封锁地面,可构成绵密的交叉火力网。

新四军进攻敌据点,如果该据点为纯伪军把守,相对容易攻克,有日军在里面会增加许多难度,这主要是因为日军在防守时一般都比较顽固,极少肯缴枪,而在日本兵的监督下,伪军也不敢说投降就投降。

车桥据点除驻扎一个伪军大队600多伪军外,另有一个日军小队40余人。此外,车桥是驻扬州的第六十四师团和驻徐州的第六十五师团接合部,淮安则驻有第六十五师团所属的独立步兵第六十五大队,这些日军都可向车桥进行增援。

出于这一堆因素,日军一直把车桥视为已经锁在保险箱里的据点,他们给进攻者出的题目实在太难了。

但是这道题没能吓倒粟裕。

5年前的官陡门奔袭战,用事实证明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敌人认为最安全的,往往是最容易得手的地方”。

当然,与官陡门相比,车桥最大的不同,还是内外都要与相当数量的日军对悍。不说倒退五年,即使是黄桥决战前后,粟裕也未必能下得了这个决心。

不过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几年过去,新四军的力量也在突飞猛进,早非吴下阿蒙。截至1944年年初,全苏中的主力部队已达20个团,计3万多人,而且集中进行过冬季练兵,技战术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

只要行动组织策划得当,再坚固的据点都不难攻克。增援方面,两个日军师团部的驻地离车桥都很远,粟裕估计他们不一定来援,主要增援方向可能只会来自于淮安。

粟裕集中了5个主力团,分别为苏中军区教导团、第四分区特务团、第一团、第七团和第五十二团,这些部队均是苏中新四军的绝对主力,像第七团、教导团都可以独立完成一场大的战斗,再加上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如此规模的攻势作战,在苏中抗战史上没有先例。

粟裕肯下如此大的本钱,就是顾虑到淮安等地的日军会赶来增援,新四军必须一边攻坚一边打援。

多算则胜,少算则败,一场战役的胜负,往往并不是决定于战役进行当中,而是之前。

自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跟日军打的都是游击战,现在又要再次转型,在游击战中掺入运动战,粟裕对此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在前期勘察的基础上,对部队的集中时间、攻击路线一一进行了精密计算。

粟裕“组织战斗”理论的关键点是协同作战,这5个团平时各打一处,作战风格也不尽一致,粟裕就把互相了解、特点相仿的部队,临时编成一个建制,共编成3个纵队、一个总预备队,并适当调整了部队建构和干部。

“老虎团”第七团被列为第二纵队,负责主攻车桥。粟裕专门把七团团长兼政委彭德清叫到身边,斩钉截铁地对他说:“成败胜负,关系重大,哪怕敌人筑了铜墙铁壁,你也要给我砸开它!”

官陡门奔袭战的经验表明,大部队行动必须在严格保密的前提下,做到“奇”和“快”。

车桥一带皆为与官陡门相仿的水网地区,粟裕便发动3万多民兵与群众,在车桥周围筑路打坝,共筑起穿越湖荡、绵延达30里的五条大坝,以便于部队隐蔽接近车桥。

此时新四军在苏北已经树大根深,具备相当雄厚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可谓是一呼百应,与官陡门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筑坝之外,粟裕又组织数以千计的船只,把部队、云梯、担架队运到了车桥附近。

战前的十几天内,粟裕从师部和第七团派出干部,对车桥再次实施侦察,同时通过模拟训练,进行了最后一次练兵。

万事俱备,粟裕突然收到一份敌情通报,日军要向根据地“扫荡”,此时距离车桥战役的预定发起日期仅仅有两天,由第七团组成的第二纵队已经在向车桥开去。

炮群

大战来临之际,怕的是意外干扰,但这个干扰正好被粟裕用来将计就计。

他将师直机关分成前后两个梯队,其中一个梯队北移,他自率一个梯队南移,用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日本人果然被迷惑住了,无论是正忙于“清乡”的小林,还是第六十五师团,事先对粟裕的作战意图及部队调动均一无所知。

1944年3月5日凌晨1点50分,二纵队在第三旅旅长陶勇的亲自指挥下,从南北两个方向直插车桥镇两翼。

粟裕事先为二纵队特制了一批攻坚器材,光用于登城的就有连环云梯、单梯三角钩、爬城钩等多种,突击队泅水游过外壕后,便借助这些器材爬过围墙,对通往街心的碉堡展开攻击。

粟裕在车桥战役中采用的仍是一贯的“掏心战”战术,即先进入街心,占领镇内的所有街道,然后四面开花,分割包围,对周围的碉堡逐一攻坚。

官陡门的一幕在车桥再次上演。日伪军被新四军的远道奔袭弄得不知所措,到下午两点,镇内伪军被全部歼灭,所据碉堡也尽遭突破,只剩下日军驻守的被称为是“碉堡中的碉堡”的大土围子。

陶勇决定用“炮群”实施攻击。

新四军原来没有什么攻坚利器,七团通过斜桥伏击战缴到掷弹筒后,粟裕曾把这门掷弹筒调到师部,供军工部研究。一师军工部部长程望曾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造船系,被称为“军工智星”,是军工制造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他最终为新四军研制成功了最新型的迫击炮。

普通的迫击炮,只有曲射功能,但“程氏迫击炮”具有曲射、平射两种功能,在对日作战中令日军瞠目结舌,竟然误认为是“俄国造的新式武器”。

迫击炮在火炮家族中最不起眼,属于小炮,粟裕为此提出了“炮群”概念。

所谓“炮群”,按照粟裕的解释,是将许多炮摆在一起,无论大炮小炮,地面炮或是高射炮,它们有的打步兵,有的打碉堡,有的打飞机,有的打坦克,“分工负责,一扫而光”。

“清乡”开始后,粟裕就决定打造“炮群”,他给程望下达指标,要求军工部批量生产迫击炮。

程望利用地下党及帮会关系,从上海采购到机床和钢管,并先后动员150多名技术工人加班赶制,至1944年1月,已生产各种口径的轻型迫击炮300余门以及大量迫击炮弹,开启了一师军工生产的全盛期。

众多迫击炮和一门日式山炮组成的“炮群”,威力果然不同凡响。陶勇先用迫击炮打掉外围,接着又用山炮干掉了大碉堡,日军小队被歼近一半,不过日军在防守时的顽固也是出了名的,仅剩下不到20名鬼子兵,但他们仍能缩到死角继续做困兽斗。

共产党的思想工作是一绝,日军要么不被俘虏,俘虏了十有八九都会加入“反战同盟”,自觉自愿地对日军展开政治攻势。正当车桥战斗相持不下时,苏中“反战同盟”成员松野觉冒着枪弹,主动上前要求劝降,但在喊话时被子弹击中头部身亡。

日本兵枪法很准,导致新四军在使用步兵冲锋时伤亡很大,炮火又打不到,陶勇一时也没了办法。

与此同时,日伪军的增援部队也到了,这是粟裕早就料到的。他在为车桥战役设计的“围点打援”战术中,围点只用一个纵队,打援用了两个纵队,还加上林林总总的其他地方部队。

正如粟裕所预计,第六十四师和第六十五师团离得远,都能来,变成了谁也不来,来的只是驻扎于车桥邻近据点的敌人。

第一个有动静的是三纵队警戒方向,一共来了百余日伪军,但这批人行到中途,便交了“狗屎运”——粟裕在战前组织民兵,利用黑夜在主要通道上埋了雷,不踩到都不可能。

这批日伪军本来人就不多,来车桥显得十分勉强,加上三纵队又给他们来了顿排子枪,觉得反正尽了义务,可以对上面交代了,也就慌不迭地退了回去。

一纵队方向才是大头。

得知新四军突然进攻车桥,独立步兵第六十大队赶紧在淮安进行了集结。淮北地方不小,据点分散,各个据点又都要安排人手,匆促间其实集中不了多少日本兵,最后还得拿伪军来“兑水”,并且只能集结一批走一批。

1944年3月5日,下午4点,在伏击前线负责指挥的叶飞得到报告,淮安日伪军乘坐7辆卡车,于3点15分到达周庄附近。

这是当天的第一批。

鬼风

叶飞根据车辆数目和每辆卡车的载运量估算,第一批日伪军240余人。

打援地形都经过粟裕的精心选择。三纵队埋伏区域呈狭窄口袋形,南面是一条河,由于水流湍急,河岸险陡,来敌很难徒涉,北面是一片草荡,中间芦苇密布,底下全是淤泥,人走是可以走,只要你不怕陷进去。

卡车能通行的,唯有中间的一条公路,很简单,很明了。

在卡车进至阻击阵地前约500米时,伪装突然掀开,新四军的轻重机枪猛烈开火。慌乱中,日伪军闯入了公路以北的坟地,而那里实际是预设的地雷阵。

触发雷、引发雷,一阵接着一阵爆炸,日伪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打援战斗打响时,似乎老天都站到了粟裕和新四军的一边,车桥一带狂风大作,黄沙满天,更令日伪军魂飞魄散。

这不是在北方,是在南方的车桥,如此古怪的天气变化,在当地极为罕见。若是用《水浒传》的手法演绎,就像是粟裕旁边有个公孙胜在行阵做法,呼风唤雨,连车桥老百姓也啧啧称奇,说:“新四军有神灵保佑,所以才会刮起鬼风。”

随后,第二、第三批援兵到达,两批加起来又有300多人,由于被火力所阻过不去,最后全部在韩庄重新集结。

晚上7点,在大队长山泽干夫少佐的指挥下,集结起来的日伪军从正面发动猛攻,但均被一纵队击退。

风沙依旧,杀气如云,一纵队越战越勇,对日伪军进行反冲锋,并从四个方向扑向韩庄。

新四军攻入韩庄后,逐屋争夺,很快便展开了殊死的白刃战,日伪军当场被刺刀拼死的即达60多人。

晚上10点,一名身挂银鞘指挥刀的日军军官被俘。当时他身负重伤,浑身血迹斑斑,但仍在狂呼乱叫,不肯束手就擒。在被抬到包扎所时,该军官已经咽了气。经俘虏辨认,此人正是山泽。

同类推荐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最后的武士黑泽明

    黑泽明(1910—1998)百年诞辰纪念世界巡礼展览,第一站是中国香港,展览位于太古坊的Artistries,于2009年底开幕。黑泽明的长子黑泽久雄专程为香港展会揭幕,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日本有许多出色的导演,但也不能跟黑泽明相提并论。因为黑泽明的电影时代正值战争之后,他仿佛在黑暗世界为人们带来美好讯息和希望,意义尤深,值得人们深思。”
  •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

    《破译金庸密码》由刘再复、严家炎、胡文辉、潘耀明、查良楠和《看金庸》杂志联袂郑重推荐。全书由《金庸密码》和《我看金庸》两部分构成,前有两篇引言。作者运用历史和比较的分析法论证金庸作品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观点精辟,见解独到。故事跌宕多姿,情节扣人心弦。将人物与事例相结合,归纳演绎。语言时而如祥云在天,时而如霹雳雷惊;对偶引用手法,如神来之笔;用典频出,字字珠玑。实在是金学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热门推荐
  • 笼中有仓仙

    笼中有仓仙

    一名能看见异样风景的高三生,遇到了从天而降的仓鼠神仙,一人一鼠今后会怎么生活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低调总裁二手妻

    低调总裁二手妻

    如果,可以选择,安然宁愿一辈子再也见不到齐御,她要把那些美好都深藏在心底,一个人偷偷回忆。可,缓缓转动的岁月车轮,仿佛偏离了正常轨道,竟然让两个像平行线似的人,再次相遇。初春,感冒的高发期。医院里,到处充斥着刺鼻的消毒水味儿。安然暗自庆幸来得早些,还捞着一把椅子。点滴已被扎上,滴答滴答的液体,规律的流淌进血管。“偷得浮生半日闲”,她笑了一下,乐在其中,心里暗想,这有病也不是坏……
  • 穿越之和妖谈恋爱

    穿越之和妖谈恋爱

    穿越以后的蓝清雅结交了很多好友,还招惹上了一只奇怪的狐妖...
  • 太上清然宫白柳

    太上清然宫白柳

    星光如水,凉意如冰,皓月当空,蔚蓝翻涌!在时空尽头有一片混沌,真空虚无,雷霆翻滚,这是宇宙最初之地,神魔不可靠近,生灵无法到达!在这雷霆中央,却沉浮着一座残破不堪的小庙宇,不知多少万年,庙宇中没有一座神像,只有破乱的供台上陈放着一口黑色的不知什么材质的无盖棺材,其内躺着一具只有上半身的尸体,白衣胜雪,黑发披肩,脸部被灰色的混沌气笼罩!
  • 怒天狂尊

    怒天狂尊

    天下万物,皆有其灵,亦有其魂!七情之绪,六欲之念,乃生魂之力。有上尊大能者,创不世功法《怒尊火印》,以炼怒气为手段,强身铸魂,睥睨天下!……少年许凌,得父亲遗物神秘紫石,从此开启逆天之路!以神怒之力,斩尽欺我之人。以狂尊之姿,踏临无上巅峰!我许凌之志,从来不在帝位!而是要踩爆云帝头颅,扯碎这无道苍天!”“能气死对手,何必血腥打死?”“我若低头,只为那朱唇温柔!”
  • 男主的小心肝

    男主的小心肝

    甜文,甜文,甜文!打死不改文案!不甜你咬我!
  • 明日方舟之新晋干员

    明日方舟之新晋干员

    在龙门郊外的一处广场上,罗德岛人事部的干员-普罗旺斯正坐在那里,看着周围稀稀落落的矿石病感染者们,她淡紫色的耳朵晃了晃。同样是矿石病的感染者,她能体会到那些人的心情。被唾弃,被鄙视,被遗忘。身为一名“天灾信使”,她希望能拯救更多的人。这也是她坐在这里,在这烈日之下的原因。“你好,我想加入你们。”一个金色头发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他看起来很瘦小,就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普罗旺斯笑了笑。“你为什么要加入罗德岛?”“因为我走投无路。”男孩的语气很平静,这让普罗旺斯的内心有些疑惑。“为什么会走投无路?”“因为我的体质。”“你是…感染者?”“不…我……免疫矿石病。”
  • 九十九号交易所

    九十九号交易所

    【你想要财富吗?想要地位吗?想要权势吗?那么进来交易吧。爱太痛,恨太苦,痴太悲,缠太伤。交易吧,用你最纯粹最炽烈的情来交易。】——九十九号交易所这世间最浓烈的爱,最苦涩的恨,最执着的痴,最无望的缠……到后来,都是一缕云烟,一抔黄土,一片孤魂。再醒来,她变回了她,又不是她了。守着九十九号交易所,看尽人间百态,交易一切的爱恨痴缠。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世间一切纯真炽热的情感,她都愿意交易,她也只交易这一项。金钱、地位、权势,你想要的,拿你最纯粹的情来交易,你准备好了吗? PS: 1.非正常快穿,故事长短不定 2.各故事基本无关联 3.佛系更新,谨慎入坑
  • 豪门挚爱:总裁的千亿宠妻

    豪门挚爱:总裁的千亿宠妻

    宋茵是A市曾经的建筑行业老大宋氏集团的大小姐,但宋氏因为投资失败而面临破产,宋氏董事长兼总裁宋祖光因为承受不起破产的打击而中风昏倒,母亲柔弱,妹妹年少,宋茵义无反顾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在股东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担当宋氏总裁,但因为她缺乏经商经验,宋氏在她手里依然不能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