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000000001

第1章 寻找新视界(1)

一、两篇同题报道

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中外媒体各有表述、各有解读,这无论从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还是文化符号学等角度分析,自然都各有其一套完整的价值理论体系,以及基于这种体系开发实践的成熟模式和套路。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系统交汇融通或者碰撞冲突都较少的时候,这些模式、套路的运动方式多为惯性滑行式的,它既塑造着“自我”也塑造着“自我”的接受者。但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以“全球化”、“新技术”、“新媒体”、“融合”为关键词的今天,这样的存在与发展方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哪一种传播模式和套路无疑都面临着显著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的经济报道也经常面临这种压力,这使得它可以在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平台不断解剖自己的肌理,触碰自我的精神内核。下面这两篇关于青藏铁路通车改变西藏经济发展方式的同题报道将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样本。

第一篇是来自《西藏日报》2007年6月17日的报道。

家庭开旅馆农民办公司

青藏铁路正在改变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本报拉萨6月17日讯(记者杨正林梁军)这些天,堆龙德庆县丹增贡嘎老人家开办的家庭旅馆忙得不可开交。时值西藏旅游旺季,客人走了一拨又来一拨,旅行社的导游还特意带着游客来他家的旅馆参观,看他们表演民族歌舞。“青藏铁路修到家乡,火车来到家门口,这条‘幸福线’让我家的生活越过越幸福!”丹增贡嘎乐呵呵地说。仅在拉萨火车站附近,像这样的农牧民家庭旅馆就有40多家。

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拓宽了农牧民的就业和致富渠道。堆龙德庆县委、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引导农民从事多种经营,使过去祖祖辈辈依赖土地为生的当地农民跳出“农门”,走出“山门”,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

铁路通车后,“农家乐”,让群众吃上“旅游饭”。在火车站附近的桑木村,开办“农家乐”的群众由原先的36户增加至52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6.5%。最早开办的“桑木民俗自然村”更是门庭若市,游客和从市区专门来“逛林卡”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一倍多。旅游业为桑木村农民提供了70多个就业岗位,全村68户农户,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每户年均增收3150元。

堆龙德庆县乃琼镇色玛村紧邻拉萨火车货运站。村委会组织村民投劳集资,筹资950万元组建了色玛物流公司和装卸公司,解放了村里30名无业青年的就业,同时还吸收大量当地农民参与物流公司和装卸公司的建设。青藏铁路通车以来,仅乃琼镇就输出劳动力6000余人次,劳务输出总收入216万元,人均增收3600元。

随着铁路的通车,乃琼镇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土特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乃琼镇以协会为龙头,以订单为保障,组织105户农民在铁路沿线大力开展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种植,从而带动周边群众致富。在乃琼镇铁路沿线村庄,还有75户群众专门从事藏鸡、生猪、奶牛养殖,23户群众从事园林绿化,承接铁路沿线绿化项目,户口均增收达1800多元。

第二篇是来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06年8月24日的报道。

西藏感受经济发展脉动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发展经济振兴农村贫困地区,不过,在西藏,这个计划却遇到了一定障碍:比如,家住那曲的尼玛(音)就不愿宰杀他家饲养的牦牛。

那曲县县委主管经济的官员段祥铮(音)正在全县推行有步骤地宰杀牦牛的工作,政府计划在那曲发展牦牛肉制品产业。段祥铮说,他们想把风味牦牛肉和牛绒挂毯卖到中国其他地方,这对那曲的经济应该很有意义,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45岁的尼玛不想让他的七十头牦牛被宰杀掉。这是他全家最值钱、最珍惜的财产。他平日卖牛奶,这些奶会被加工成黄油、奶酪和酸奶,这些都是西藏人的日常饮食及佛教仪式中最常用的食品。牛粪也有用处,藏民用它作燃料来做饭取暖。在尼玛那片面积不小的草场上见到他时,他点了一支烟说,去年,他家一共只宰杀了三头牛,虽然“政府要求的数要多些”。

这片在西方人眼里是人权事业重点地区的偏远、多山之地现在也开始感受到中国一门心思发展经济的巨大声势了。中国中央政府表示,希望能让西部12个省份赶上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一发展目标的激励加之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各地企业家和游客对这个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方趋之若鹜。

不过,西藏境内大部分都还是农牧业区。在西藏自治区270万人口中,大约有80%生活在牧区。西藏人对他们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非常珍视,在他们的教义里憎恨屠杀生灵的行为。许多人对汉人插手他们的事务持怀疑态度;为配合中央政府六年前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而实施的一些经济集约化发展政策在一些人看来是某种形式的“殖民”。

西藏人认为,汉人正在控制当地经济。在拉萨,你很难看到出租车司机、餐馆服务员或干体力活的工人里有当地人,因为从国内其他地方来的人即使工资低些也愿意干。

据铁道部官员朱振生(音)透露,在前不久通车的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十万建设大军里只有大约10%是西藏本地人。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在许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如文化程度、人均寿命和人均收入等等。西藏非城镇地区人口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50美元。与濒临太平洋的美国西部地区不同的是,中国的西部被陆地所包围,与其接壤的中亚国家相当一部分也是地球上最偏远、最贫穷的国家。

那曲县位于青藏高原北坡,海拔4500米,在拉萨以北二百公里。“那曲”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黑色的河”。平日这里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下。县里最主要的城镇有一处部队驻地和一家货运交通站。镇上卫生很差,街道两边的垃圾箱敞着口,里面的垃圾没人清理,发出腐臭的气息。一到晚上,大街上到处黑灯瞎火,与人们想象中的具有传奇色彩的香格里拉有很大差距。

中国政府希望能遏制中国城乡之间二十年来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象,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去年曾表示,中国的城乡差距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中国共产党已认识到,它未来的执政前景要依赖于能让占全国总人口80%的广大农村居民过上幸福生活。

中国共产党1949年接管全国政权后不久即控制了当时处于独立的西藏。六十年代,中央政府在西藏推行农牧业合作社制度和其他经济政策,但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这些政策产生了灾难性后果。随后的二十年间,政府放松了对西藏经济的管制,稍后开始逐渐重视西藏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价值。但到九十年代末,西藏半自主式的经济开始给人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其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在那曲,帮助藏民发展经济的任务落到了段祥铮的身上。今年五十岁的农业专家段祥铮是从北京过来的。他是汉族人,不会说藏语。和大多数外地人一样,段祥铮说他还很不适应这里高海拔严重缺氧的气候特点。

不过他还是尽量正常工作。那曲有740万头生畜,全县每年4亿美元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都有赖于它们。被段祥铮称为那曲经济支柱的牦牛、绵羊和奶牛对他完成工作指标至关重要:按照计划,今年全县经济总量要增长50%,五年后要翻两番。

青藏铁路的开通对他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很大帮助。这条总投资41亿美元的铁路线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部分路段的海拔超过了五千米。它的开通运营使西藏第一次得以通过铁轨与外部世界连通起来,西藏人从此可以坐著火车直接到达2515公里外的北京。这条铁路的路基建在冻土带上;为帮助乘客克服高原反应,列车上专门安装了供氧设施。这条线最终将通到中印边境。

政府官员认为,这条线路的重要性可与那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相比。有了这条铁路,人们去西藏更容易了。从北京乘火车到拉萨的票价不到二百美元。货运费用还不到卡车的一半。

在香港注册的世界海拔最高的饮料灌装公司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Tibet Glacier Mineral Water Co.)根据水源地的海拔高度将其生产的矿泉水命名为“5100”,该公司希望利用新铁路将这种冰川矿泉水从西藏运往上海。位于西藏东部的玉龙铜矿拥有中国最大的铜矿储量,目前已探明储量达一千万吨以上。加拿大公司Sterling Group Ventures Inc.说,它已与一家北京公司在那曲签署了意向书,准备从盐湖里提取碳酸锂。这种原料用于生产电池和玻璃。

今年28岁的南方企业家吴勇攀(音)削尖了脑袋终于在7月初买到了一张首班进藏的火车票。他想,快点到达西藏就可以在那里率先开展首饰批发业务了。他说,西藏现在开放了。

但他说,在西藏呆了将近一个月之后,他发现在那里做生意比他想象的复杂,这与西藏人思想还不开放不无关系。制作首饰的人都想收现金,他们不喜欢电汇货款。而在广东那边做首饰经销的人则反映说,吴勇攀买的那些样品尺寸太大,又太重,不适合一般消费者。吴勇攀还说,他不喜欢西藏的食物,气候也不适应,他总觉得皮肤很干。

他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再来西藏一探究竟,这次有可能是去那里试试销售电器。他说:文化方面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作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后,我应该能了解到一些,并把它们介绍给我的朋友们。

在发展牦牛业的问题上,文化问题似乎比较突出。在尼玛生活的那片牧场,岩石地质的平地一直延伸到远方光秃秃的山区,草地上生长的灌木是夏天仅有的植物。全家老少三代十口人住在两间不通电的水泥屋里。屋子里面,一排有手工绘制图案的藏式橱柜顶上供著佛龛,墙上则贴着毛泽东等人的招贴画。

去年秋天尼玛宰杀那三头牦牛的时候,按照传统惯例,他特地为每只牛举行了仪式,并让他的7个孩子在一旁跟着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西藏人认为,让牛窒息而死是痛苦最小的办法。尼玛在给牛脖子上套绳索之前,按西藏牧民安抚动物的办法给牛喂了药丸和圣水,同时在牛鼻子附近点了牛油做的□(原文缺——笔者注)烛。

墨尔本大学从事亚洲文化与科学课程教学的讲师Gabriel Lafitte说,决定宰杀动物并不只是简单的市场交易。Lafitte说,它是一种非常安详、朴素而有尊严的仪式。Lafitte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在西藏的角色持批评意见。

段祥铮对那类仪式却不以为然。他说,对他正在构想的牦牛屠宰加工业来说,搀杂感情因素是要不得的。他说,传统观念制约著我们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传统观念必须改变。当地政府也表示,需要设法补充预算缺口。

中央政府认为,西藏的牦牛数量太多,没有做到系统养殖,而且过度放牧已威胁到当地草场的存亡。那曲县政府正设法执行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条例,它规定平均每120亩牧场只能放养1头牦牛。

那曲牧民希望能通过政府资助的牛奶合作社打进遥远的外部市场。用牦牛奶制作的黄油、奶酪和酸奶正在逐渐进入海外市场。Ragya牌奶酪一直通过非赢利机构Slow Food U.S.A.不定期出口到纽约。

布鲁克林Aurora餐馆厨师Riccardo Buitoni今年在品尝了Ragya奶酪样品之后推出了一道意大利面,其中就采用了这种“神奇的奶酪”。Buitoni说,如果这种奶酪能保证稳定供应,他将把这道菜式加到他的菜单上。Ragya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在意大利吃过的未经高温消毒的保留了原始风味的奶酪。

当地政府官员还通过合作社敦促牧民每年宰杀足够数量的牦牛,以抑制牦牛数量的增长。

牦牛肉吃起来有点像硬牛肉。公牛要比母牛小三分之一左右,不过价值更高;两种牦牛都可以卖到750美元左右。牦牛肉通常被晒干,或者作为调料配到油腻、辛辣的汤里。在上海的川菜馆巴国布衣,刺身牦牛肉堪称上等菜,一盘要卖到16美元,而冷牛肉仅卖3.25美元一盘。

不过到目前为止,从西藏运出的货物并不多。自从3月份开展货运服务以来,每天大约有六十车的货物运进西藏,其他有一部分是军需物资。铁路部门官员表示,到7月份为止,运出西藏的货物只有二十几车。

去年在四川省的一个藏族自治州发生了藏族牧民抢劫和焚烧汉人屠宰场事件。遭到侵犯的是四川隆生集团的屠宰场。据一些人权组织和该公司管理人士称,牧民们声称政府对他们施加压力,强令他们向这家公司出售牲畜。隆生的一位管理人士称,屠宰场后来恢复营业,但生意并不好。“藏族人不愿意宰杀他们的牦牛,他们只是放养它们。”

对尼玛来说,火车的到来的确产生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效果。随著这条铁路逐渐向那曲延伸,他被招为临时工,工资比他放牧的年收入250美元多两倍。

现在,铁路完工了,尼玛说他已经意识到这种商业化潮流将很快渗透到他的牧场,更多的牦牛又要遭到宰杀。但是出于“家庭”原因,他说他并不喜欢这种做法。

这两篇经济报道差别非常大,这种差异是近年来中国媒体在推进“走出去”战略时越来越频繁遭遇到的。显然,我们碰到了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困惑:同一个选题的新闻价值怎么会有如此迥异的判断标准和提炼方式?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人口新论

    人口新论

    该书从研究人的统一性着手(即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的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即每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实现人口内部的基本平衡乃至人口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基本平衡;建立人口控制系统,加强人口控制领域的研究。最后,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北大微讲堂导读2

    北大微讲堂导读2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孩子你慢慢来:中外精彩教育故事选读

    孔子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在新课改的今天,这话是如此地合适。当我们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中走来,我们要珍惜眼前盛开的每一朵花。抬头仰视它,千万不要低头的刹那间碰落。因为,每一朵都有它盛开的理由。“悲剧是永恒的”,人们常说这话讲得颇有道理。诚然,童年的许多次欢乐已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褪色,而许多的痛苦永久异常清晰地萦绕心间,挥之不去。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宽容是生活的一种香味。多美啊!学生的任何一个错误,老师不可小视。为了不使他们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应细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宽容地给他们一个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顿粗暴的打。
热门推荐
  • 挚野

    挚野

    那时候他还很穷,输了比赛心情不好。她偷偷买饭给他吃,还差使他去院子拔草干活。他蹲在满地野草中,一脸悲壮:“看,寻笙,这都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许寻笙:“白痴。”……后来,他走到了千万人面前,江山在他身后。他想问的却只有一句话:“我们能不能继续相爱?”就像当年,你爱上一无所有的我。
  •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不贩卖焦虑,不制造恐慌!34篇有种有料有趣的真实故事!34种整理杂乱无序的生活观点!我们经常在镜子中看到疲惫的自己:有加不完的班,升不上去的职位,买不起的房子,也找不到稳妥的另一半。不再青春热血,不再一头扎进理想置现实于不顾。我们壮志未酬,不甘回头。好像越是振臂高呼“逃离北上广”,恰恰越暴露出我们内心的焦灼和危机感。中年、佛系、隐形贫困……这些看似参透人生真谛的热词,其实难掩我们内心的焦虑、失望、无力。我们渴求成功的焦虑感比任何一代人都深重。但是,没人会在你一败涂地前,揪着你的衣领对你喊:“醒醒吧!再不努力你真的一无所有了!”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谁不是一路跌跌撞撞,一路一往无前?所以,你必坚固,无所畏惧。你必忘记你的苦楚,就是想起也如流过的水一样。你的生活,要比正午更明,虽有黑暗,仍像早晨。
  • 从你眼底至我心尖

    从你眼底至我心尖

    夏稚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不会有什么波澜,结婚生子就是自己故事的结局。直到未婚夫带着另一个女人站在自己面前,她才不得不把头从壳里伸出来面对现实。男友的背叛、小三的趾高气昂以及同事的窃窃私语,她吞尽苦涩,假装坚强,禹禹独行。直到那个叫何阗的上司一步步走进她的生活……就像溺水时及时出现的浮木,让她有了喘息之地,让她重见世间美好,也让她终于放下执念,开始理解真正的爱情应该有的样子。她以为何阗就是她山穷水复后的大道、狂风暴雨后的彩虹,却不知道,这个给他造了一个爱情童话的人,也是把她生活完全摧毁的幕后黑手……夏稚也许看到了何阗温柔宠溺下的苦涩,却始终不懂那些苦涩都酝酿自何阗对她的愧疚不安……
  • 快穿花灵之专属金手指

    快穿花灵之专属金手指

    (1∨1男女主同一人,身心干净,高甜不虐)因为师傅去世而再次封闭内心的宁绾死了,却被系统绑定穿越3000小世界
  • 第一皇商:我家夫人在异世

    第一皇商:我家夫人在异世

    怀着经商梦,一朝醒来,竟穿越成唐家庶女;父亲不喜,后母刁难,祖母冷淡,名门宅院斗争多;接她回府,原来是为了让她代替嫡姐,嫁给病怏世子;在这异界,且看她如何斗姨娘、打小三;白手起家,带着随身空间,踏上奋斗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商

    情商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描写了当代商战里的一宗房地产交易,其波谲云诡,大起大落,扣人心弦之处,比侦破小说有过之无不及;而活动于事件中的一个男商人与五个女友之间的男情女爱,恩怨消涨,比言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更令人过瘾十分。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刻画血肉丰满。尤其是书中的五个女人,性格各异,一颦一笑,形象逼真。她们与男主人公复杂的情欲,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个深刻动人的精采画面,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唏嘘扼腕。
  • 夫人难训:盟主太坏,惹人爱

    夫人难训:盟主太坏,惹人爱

    “你……你干什么?”女人紧捂胸前,惊慌大吼道。“你想死吗?”“放……放手,我不想死,但也不想……”巧穿江湖,本想成为一代女侠,怎料如此狼狈。“你中的是情毒,想活命就闭嘴!”冷峻面庞不断在眼前放大,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男人硬要强娶成盟主夫人。女人大吼:“去你的盟主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全球洪荒

    全球洪荒

    光怪陆离的未来世界。妖兽横行,神魔复苏,长生出世,洪荒降临,武道崛起!空白的武道,一代人类从古文明中吸取智慧,开拓创新,在夹缝中生存,只为求得希望的曙光!“成功了,我发现了最快锻造元神的方法!”“漂亮!那接下来分清两仪上下,之后确定四象方位……”“四象方位变换一下会如何?”“会自爆。”“三奇方位确定,我能飞了!”“快试着打开道门!”“或许直接砸开更省力一些?”“我觉得可以在门上再开一个小门,咱们钻过去。”“狗……狗门?”“成功了!”“……我选择自爆。”
  • 过上罪

    过上罪

    :我爱你爱的是你内心深处的孤独和黑暗。。。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