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000000022

第22章 情报开发与数据库建设(2)

第三,信息的价值处于隐性状态;而情报的价值处于显性状态。信息作为现代社会三大资源之一,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是绝对有用的,但是信息的价值是潜在的,如果不进行信息开发,又是相对无用的。相反,情报却是根据行动需要,凭借人的智能把信息的潜在价值开发出来,所以情报是绝对有用的,其价值处于显性状态。

根据上述区别,我们可以总结出情报有别于信息的几个特殊属性:为某种行动服务的目的性、严重影响行动的成功或失败的利害性、出于竞争对抗之需的保密性。[参考自兰德:《论信息与情报的区别》,《科研管理》,1986年4月。]

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对抗应该是不难理解的社会想象,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时代,和平发展是主流,历史上那种赤裸裸的意识形态对抗与军事对抗有相对弱化的趋势,而经济对抗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主导。参与经济对抗的不但有小型的、私人化的组织,也有大规模的跨国集团,还有直接以国家为主体的,因而情报工作做得如何至关重要。把情报概念引入经济信息传播领域,是经济类媒体再往专业化、精细化、目标化、产业化推进的必然选择,这既基于经济信息传播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经济类媒体信息传播的先天优势,也为国际知名经济类媒体的实践所验证。

二、经济情报:智能化的信息开发

由信息与情报的区别可知,信息向情报质变的关键“一跃”在于增加了人的智能处理,信息原料经过重新打包,融入一定的指向,变成集合了新思维的情报。

对于经济信息的情报功能,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有认识,而且留下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新闻》是日本三大报纸之一,在经济报道领域最具权威性。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新闻集团就已突破作为财经报纸的框框,报纸功能只是该集团综合性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综合性信息供应商,集团通过完备的数据采集、编辑、分析及供应网络系统,建立了日本最庞大的数据库,成为日本最大的经济数据服务集团。这个集团的最大特点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它收集、加工、销售经济信息的系统性上。[尹良富:《<日本经济新闻>的信息供应模式》,《中国记者》,2004年10月。]

在世界报业中,《日本经济新闻》是第一家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他们购置了完备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各种收、发和分析、处理与储存信息的计算机一应俱全。他们还有图形信息网络,把需要用图形传递的信息快速传出。[杨子才:《<日本经济新闻>如何搞信息服务》,《中国经济信息》,1994年第18期。]。二十世纪70年代初,该集团就开始将每天集中到报社的所有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瞬间分别输送到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媒体,并储存在该报数据局(现在的电子媒介局)的NEED 数据库系统里。日本经济新闻集团涉足的领域有报纸出版、信息处理供应服务、电视广播录像、图书杂志出版等。1972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进入顶峰的重要节点,日本走进信息化社会,很多企业开始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数据库。日本的金融界也掀起了数据库建设热,但是三年下来,金融界除了建起各自专用领域数据库外,都放弃建立涵盖所有经济信息数据库的设想,甘愿成为《日本经济新闻》的客户。这是因为,金融界的银行、证券公司不仅在资料数据信息积累上存在很大难度,而且在现实经济数据收集上,特别是在经济信息的深度与精度上,根本无法与《日本经济新闻》抗衡。当时的《日本经济新闻》已经拥有1000多名记者,采访活动遍布整个经济领域。另外,在浩繁庞杂的经济领域里,《日本经济新闻》具有其他信息机构无法比拟的获取信息的成本优势。因为它可以将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刊登在报纸上出售,其收入(第一次收入)可以抵消掉采集这些信息所付出的成本,建立数据库只是在这一基础上对已完成了成本回收任务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追求的是“第二次收入”或“第N次收入”,这是其他信息机构难以做到的。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济新闻》进一步向世界性的经济综合情报机构转型。它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群和经济分析队伍,向一万多个情报用户提供订制服务。在1987年,它的经营收入已经有50%以上来自经济信息服务所得。《日本经济新闻》的情报搜集主要依靠编辑局的记者,他们分布在国内和国外数十个支局。情报的存储、加工、初步分析等功能由数据库群完成。数据库群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为数值库,包括企业基本数据、市场数据、经济宏观数据、金融数据、能源数据、销售数据等;一为文章库,提供《日本经济新闻》及其他各种报刊、重要书籍、人事等内容。每一个数据库的内容都极为全面翔实,比如企业综合数据库就包括如下内容:1、企业属性数据,收录上万家企业的股票发行数、法人代表名字、住址、联系方式;2、企业概况数据库,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企业的经营内容、沿革、负责人构成、供应商和用户、交易银行、大股东、劳务财务等表格;3、财务类数据,包括上市公司的决算、中间决算、财务速报、公司业绩预测、不上市的大公司的有价证券和营业财务数据、全国156家银行的决算数据等;4、股票价格和债务数据,包括资本市场指数、全国八大股票交易所上市企业的增资减资新股发行等数据,还包括股票牌价及债券牌价数据等。而再进一步的情报分析则交给专门负责经济情报分析处理的“日经研究”公司。它下设7个研究机构,集中了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将从各地收集来的经济信息分门别类地加以筛选、分析和研究,从中开发出有价值的高级情报。[张墨琴:《<日本经济新闻>的竞争情报服务》,《广东科技》,2006年4月。]这7个研究机构一个叫“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它是一个专家集团,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已任;第二个叫“数据开发中心”,负责世界产业与地区经济数据的分析;第三个叫“会社(公司)债情研究所”,专司世界债券市场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第四个叫“消费经济研究中心”,负责调查和分析社会和个人消费的动向;第五个叫“产业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尖端技木运用于产业的动向;第六个叫“地域经济研究所”,负责分析研究产业与各地区经济开发的关系;第七个叫“广告研究所”,负责调查国内外一切广告活动。

目前,日本经济新闻集团收集到的从宏观景气到产业动向、企业、商品动向等微观信息,以及个人、家庭经济等国内外所有经济信息的数量浩如烟海,这些信息集中到编辑局里,进行严格的筛选分类,并通过经济专家的分析,以及与过去蓄积的信息及研究机关的分析数据相结合,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信息或情报产品,再通过信息处理系统被蓄积到数据库中,并通过集团的各种媒体直接提供给用户。

除了日本,美国媒体的经济情报开发工作也为人称道,这之中,最常被中国同行提及的有彭博资讯公司。

美国彭博资讯公司由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于1981年创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新闻、数据和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全球性多媒体财经资讯公司,在全球70亿美元的实时数据市场中,其份额达到36%[《财经传媒巨头布隆伯格获准在中国播放财经新闻》,《经济观察报》,2003年1月18日,转引自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me/2003-01-18/1146161888.shtml。],在行业中占绝对优势。彭博公司创立时,世界上另两家著名的财经信息服务商——金融数据供应商英国的路透社,和出版财经信息出版品的美国的道·琼斯公司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西方许多企业、公司,以及股票和债券经纪人,都依赖路透社和道·琼斯提供的信息来做投资决定。为了与之竞争,布隆伯格敏锐地捕捉到电子计算机带来的信息电子化的商机,决定用新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资讯服务。于是,彭博开发出一种能分析预测金融行情的电脑终端机,通过它,经纪人可以随时查到一种股票或债券的全部历史,并获得未来多种走势的判断分析。这种终端机的出现,使原本就竞争激烈的两大金融信息巨头路透社和道·琼斯公司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尤其是路透社,它提供的各种信息虽然准确,但需要使用者自己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而彭博终端机则能自动把与一种债券、股票相关的各种数据进行多种组合,经纪人只要找出自己需要的组合就可以进行判断,不必再亲自计算了。[参考自何德龙:《路透社与布龙伯格的网上情报战》,《北京科技报》,1998年3月19日。]

可见,彭博是以研发数据分析工具起家的,这大大提高了经济信息情报开发的自动化处理水平。这一特色至今仍是彭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经数据终端机是彭博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其总收入的95%[同18。],其中文网站所言“简而言之,彭博提供的是信息技术”[参考自彭博中文网:http://www.bloomberg.cn/。]也证明了这一点。

1997年,彭博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创建起一个以提供证券交易数据为核心的财经数据系统。通过彭博终端,彭博可以同步报道中国市场的实时行情:包括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中国债券登记结算中心的汇率、债券、利率及衍生品交易数据;沪深交易所一级及二级交易行情、中国期货交易所行情及各商品交易所实时数据。在此基础上,彭博针对中国金融界的投资机构、研究机构、学术机构、监管机构等客户的不同需求,并结合中国市场特色研发出一系列以信息检索、数据分析与提取为主的网络和分析工具、金融模型,还提供各种工具操作方面的培训服务。

如此复杂、全面而专业的数据服务离不开一个高效的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彭博解决方案”[“彭博解决方案”是彭博中文网上一个服务板块的名称,“彭博新闻网”为其下属的一个子板块的名称。后文将提及的“彭博专业服务”是与“彭博解决方案”平行的另一板块的名称。]之一的“彭博新闻”的地位自然就不言而喻,被称为构筑其“无人能及”的分析功能的“彭博的核心”和“推动市场的因素”。彭博新闻社创立于1990年,当时的团队只有6位专业人士。二十余年后,彭博新闻社在全球的152个机构中拥有2300多位记者编辑,平均每天发布5000多则原创新闻,并为全球450份报纸供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实时新闻机构和传媒公司,是专业投资者依赖的权威性信息资源。彭博终端的用户凭借一个综合性的多媒体平台,除了获得彭博新闻社的独家新闻以外,还能获悉世界各地的许多实况演讲、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其中包括美联储的新闻和标准普尔五百强企业的会议等,还能参加与同行的商务互动论坛。1994年,彭博的首个中国新闻机构在北京和上海成立。

当然,除了“彭博新闻”之外,彭博还有其他多种信息提供方式,它们与“彭博新闻”同属彭博中文网的“彭博解决方案”板块,包括“彭博企业方案”、“彭博商业方案”和“交易管理系统”。

经过上述简要介绍,彭博公司庞大的财经情报服务系统的轮廓可以简要地勾勒为:由以“彭博新闻”为核心的多种“彭博解决方案”搭建信息数据基础,经由“彭博专业服务”提供的强大灵活的智能分析工具,为用户提供实时、精准、个体化的财经情报。

对照日本、美国的经济情报产业,再来反观我国对经济信息的开发。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探索、历练,今天,中国的绝大多数经济类媒体业已走向市场,对市场的敏感度普遍都建立起来了,尤其是近十年来在经济信息的专业细划、窄众推送、差异化竞争方面,不但观念上有突破,在实际应用方面也表现出日益娴熟的操作能力。比如,为和那些已经具备较高市场号召力的大众类经济媒体竞争,一些非常小众化的、带有俱乐部色彩的奢侈品类、高端理财类、商业推广类媒体,推行以市场增值点为基石,依据产业链各环节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信息内容、渠道、平台服务的经营策略,同样也捕获了不菲的市场卖点。

但是接下来又该怎么发展?继续通过细分专业区隔拓展经济信息的报道边界?这当然还有开拓空间,但会不会带来“还有什么领域没有做过”的困境?人无我有、人有我深——新闻传播的不二法则提醒我们:“面”铺开后,真正有爆发力的价值就在于找“点”,也就是做深度。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创意,搞媒体的谁不尽心用力做深度?不过,有一个问题不知众多经济类媒体是否思考过:我们的深度与《日本经济新闻》和彭博公司的深度是一样的吗?

同类推荐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

    丁永为编著的《杜威》试图在一个历史的、发生学的视野中,观察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思考和参与的全部过程,以期使大家更准确地把握杜威教育思想。但同时并不打算“事无巨细““包罗万象”地把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探究和实践的所有文章和事件都呈现给大家,而是试图选择每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此时期思想特征的文献和事件进行挖掘、比较、概括和综合。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30多年来深圳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本书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他们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了深圳学人的风采,彰显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成就。
热门推荐
  • 高能萌宠俏佳人

    高能萌宠俏佳人

    阮淑瑶为了救一只小萌宠而不幸身亡于车祸当中,她以为这是她的解脱,可谁知老天又给了她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一遭醒来,她发现自己变成了沈家小公主。据说沈家小公主自小体弱多病。据说没有人看过她到底长什么样子。据说有位大师曾经预测沈小公主18岁有一劫难,性命攸关。当阮淑瑶变成了沈小公主,且看她如何在娱乐圈混出属于她的耀眼星光。云瑞寒是天之骄子,生在政治世家,家里排行最小的,就是一个被从小宠到大的小魔王。在遇到她时,一眼便是一生......从此宠她入骨。一天,沈语嫣靠在云瑞寒的怀里问他:“你什么时候爱上我的?”云瑞寒宠溺的望着她,“一眼万年......”小白冲这两人翻了个大白眼,表示拒绝吃这碗狗粮,默默地回它自己的小房间了。(注:关于娱乐圈内容不会写太多,没有原型,背景虚构,和现实不接轨。男主腹黑,专一。女主三观正,无圣母心。双C,一对一甜宠文,无误会。)
  •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皇后太强大:皇帝神马都是浮云

    白素素一朝穿越,误打误撞地当了皇后,而且还是个隐藏着惊天美貌外加奇特神力的皇后。皇帝曰:皇后很强大。王爷也曰:素素很彪悍。邪教教主更曰:素素很厉害。白素素斜睨众生,“哼,皇帝神马都是浮云……”(女主先弱后强)
  • 高校推理笔记

    高校推理笔记

    是校园推理小天后秦纤纤再揿高校神秘面纱,与你一起聆听那些离奇的故事。校园的角落里,到底还有多少人不为知道的怪事发生着,当警笛声响起时,鬼屋竟然开始闹鬼,究竟这一切是动机未知的谋杀,还是一场没有真相的局。
  • 追夫之路漫漫
  •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

    《心安之处是故乡》是一位海岛养兰人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数十篇散文,内容多是对于身边人、情、事、物富有哲理的思考记录,耐人寻味。无论是花鸟虫鱼、海边风物、自己的童年,抑或是身边亲人,在作者笔下无一不透露出淡定、智慧和心安,这是一种与现实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安宁与快乐。
  • 异维度侵略

    异维度侵略

    一名伪科幻者的脑洞内容可能极度不合理我也将就将就这发了
  • 重生之替身小娇妻

    重生之替身小娇妻

    被小三和渣男男朋友含冤害死,凌初夏却已另一个身份重生,上一世,她傻傻付出不求回报,得到的却只是背叛,这一世,她要带着所有的仇恨活着,那些背叛她的人一定要得到应有的报复,可是突然冒出来的霸道总裁是什么情况?交往?可她完全没有这个心思。没有心思?女人你无路可走,只能爱上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红楼新文:挽红楼之侠王宠玉——(十三的男主)。。。。。。。。。。。。。。。孤标傲世携与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那样一个绝世风姿的草木之人。红楼一梦几百年、痴情男女泪涟涟。冷月无情葬花魂、三生石刻难成眷。提笔续红楼,只是为着那一个女子,那一个让人怜让人疼让人惜,那样一个“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两弯眉”的绝世风姿的女子——林黛玉!红梦一梦泪尽潇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金玉缘成,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这样了结在潇湘馆。泣血一遇,红尘俗世再结缘。为了她,他笑看世间。为了她,他翻手为云覆手雨。为了她,他弑君篡位。为了他,她周旋于仇敌之手。为了他,她几番于生死中挣扎。这是她与他的故事,是浴火涅磐后的黛玉与与一个奇世伟男子泣血中重生的故事。更是一对开国帝后相依相扶,一生相守不离不弃留下一世传奇的至尊神话!。。。。。。。。。。。推荐好友晨晨的红楼新文:红楼宫心计之宝钗入宫——
  •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20几岁每天学点经济学

    本书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20几岁的年轻人介绍一些最基本、生活中最常用的经济学原理,从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阅读中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日常行为,理性地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 低调的大帝

    低调的大帝

    一代大帝感觉无敌是真的无聊,所以就回到他之前的修炼界玩玩。大帝,不仅仅是实力的无敌,还得医学,仙艺各方面的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