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200000018

第18章 新闻传播伦理评价(1)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价值认识、价值意识,而道德评价也就是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认识、道德价值意识。

道德评价的对象可以归结为品德和行为,也就是品行。但由于品德也表现于、形成于行为,所以道德评价的对象其实就是行为。而新闻传播伦理评价的对象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或者说新闻传播伦理评价也就是对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价值的判断、认识、意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意识”与“心理”以及“精神”是同一概念,都是大脑的反映活动,这种反映活动主要包括“知(认知、认识)”、情(感情)、“意(意志)”。所以,道德评价也就相应地包括“认知道德评价”、“情感道德评价”、“意志道德评价”。认知道德评价是对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情感道德评价是对行为道德价值的心理体验,意志道德评价是对行为道德价值的意志反应。

例如,看到有记者用手中的笔揭露社会腐败、为百姓伸张正义时,人们一般会有种种心理反应:认为这是非常高尚的行为、油然而生钦佩之情、顿起学习仿效之心。这些心理虽有知、情、意之别,却都是对该记者的道德评价。“认为这是高尚的行为”是对该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是认知道德评价;“油然而生钦佩之情”是对该行为道德价值的情感体验,是情感道德评价;“顿起学习仿效之心”是对该行为道德价值的意志反应,是意志道德评价。

这是道德评价的一种类型即具体道德评价。具体道德评价之为具体道德评价,是因为它的对象是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行为,是表现于一定行为者——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如“记者批评揭露贪官是应该的”、“记者搞有偿新闻是不应该的”等。

道德评价则是对于伦理规范是否被人们——他人或自己——遵守的意识。它的功能或价值,显然在于使人遵守伦理规范,从而实现伦理规范。这种能够实现伦理规范的具体道德评价非他,正是所谓良心与名誉。良心与名誉是两种相反的道德评价。

一、新闻工作者良心

在汉语中,“良”涵义为“善”、“好”。“良,善也。”

“心”涵义为“心理”、“思想”、“意识”“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故把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都说做心。”

因此,“良”与“心”合为一个词,也就是关于好、善的心理、思想、意识,亦即道德价值意识。

良心又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可分为“个人良心、职业良心和阶级良心等层次”。

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良心涉及上述各层次。因为作为新闻工作者,他首先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其次是具有自己特殊职业的领受了社会对他的要求的职业人;另外,他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分子,对社会的义务的理解和态度决定了他不同于其他阶级社会的记者;他还有可能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态度和感情使他良心有着丰富的阶级内涵。正如马克思所说:“共和党人的良心不同于保皇党人的良心,有产者的良心不同于无产者的良心,有思想的人的良心不同于没有思想的人的良心。”

但是,从词源上看,良心都是道德价值意识、道德评价的意思。但是究其实,良心固然都是个人道德价值意识,个人道德价值意识却不都是良心。例如,一个记者知道受人贿赂,替人写吹嘘文章是恶,并且谴责、痛恨这种行为,这是一种个人道德评价、道德价值意识。但是,我们却不能说这是他的良心发现,说他有良心,只有当他知道他自己的上述行为是恶并且谴责自己、痛恨自己时,我们才能说这是他的良心发现,说他有良心。所以,佩斯塔那(MarkStephenPestana)把良心定义为“依据自己所认同的伦理规范对于自己的行为的道德性质的自我意识”,并进而解释说“良心的命令仅仅针对一个人自己的行为:良心不涉及对其他人行为的道德评价。”

因此,良心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评价,它区别于其他道德评价的根本特征乃是自我评价、自我意识。

总之,新闻工作者的良心是每个记者或每个新闻从业者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我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意识,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如果是对自己行为所具有的正道德价值的肯定性评价,便叫做良心满足;如果是对自己行为所具有的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便叫做良心谴责。我们不妨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1:我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收受对方提供的“好处费”,对事实进行了客观的报道。每思及此,总觉得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且为自己是个无私坦荡、诚实客观的记者而自豪不已。于是,即使不像有些记者那样有额外的“进账”,但我自己也决不搞“有偿新闻”那一套。

例2:我在采访的过程中,收受了对方提供的“好处费”,没有对事实进行客观报道。半夜醒来,扪心自问,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并且为自己是个贪图小利的小人而惭愧不已。于是,我决心不再搞“有偿新闻”那一套,要做个无私坦荡、诚实客观的记者。

例1是肯定性的自我道德评价,是一种良心满足;例2是否定性的自我道德评价,是一种良心谴责。但二者毕竟都是自我道德评价,因而便都是所谓的良心。认为自己说实话正确而说假话错误,是良心的认知成分,是良心的认知评价;因自己说实话而自豪、说假话而惭愧,是良心的感情成分,是良心的感情评价。决心说实话而不说假话,是良心的意志成分,是良心的意志评价。

良心虽然是知、情、意三种因素的统一体,但它的基本因素却是感情。因为感情是对需要的体验,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所以,良心的感情因素是良心的动力因素,它一方面产生良心的认知因素,推动自己去判断自己行为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又产生良心的意志因素,推动自己作出改过迁善的抉择。

良心是怎样产生的?良心的起源,在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道德需要,或多或少都有要遵守伦理规范,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引发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如前所述,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每个人的这种道德需要一经产生,便会推动他进行目的在于满足这些道德需要的行为,推动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是否道德的判断、评价,从而也因自己的道德需要和行为目的是否被行为满足、实现而发生种种心理反应:如果看到自己的行为符合伦理规范,便会因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需要和目的得到实现而沉浸于良心满足的快乐,便会有继续择善而行之意;如果看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伦理规范,便会因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需要和目的得不到实现而陷入良心谴责的痛苦,便会有改过迁善之意。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良心的最终源头是什么?

从前几章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美德、道德都不过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限制、约束,因而也就都是对人的某些自由和欲望的压抑、阻遏、侵犯。那么,一个人为何会产生被限制、被约束的需要呢?因为每个人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不论是以美德为目的的需要,还是以美德为手段的需要,即都源于利己,源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赏罚。也可以说,良心直接源于个人道德需要,而最终则源于利己、源于社会和他人因其品德的好坏所给予的赏罚。所以,弗洛伊德一再强调,良心起源于童年时代的父母或其养育者的赏罚,童年以后,源于对父母、养育者、教师、领导、党团、国家、舆论等权威的赏罚的恐惧,对社会生活的恐惧。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则由媒体负责人、媒介行政主管部门如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记者协会、中央宣传部,社会舆论等权威施行。良心既然源于社会和他人的赏罚,那么,它不但并非生而固有,而且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也决无良心。

也正因为人们恐惧外在权威的赏罚,那么,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便会经常以这些外部权威自居,从这些外在权威的立场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于是渐渐地,这些外在权威便成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成了另一个自我。这个作为评判者的自我相对于真的自我(行为者自我)的道德评价,不是什么别的,正是所谓的良心。这样,在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作为评判者的自我的形成,也就是良心的形成。因此,良心以外在权威的立场来看待自己行为的结果,是个人以这些外部权威自居的结果,是这些外部权威的内化。

也就是说,良心最终源于利己,源于自我利益,源于社会和他人因自己品德好坏所给予自己的赏罚。良心的直接起源,或良心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但最高的道德需要,或最好、最高的道德境界无疑是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所以良心所引发的行为之目的,有时能够达到无私利他乃至自我牺牲的境界。这时良心所引发的行为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利己,而恰恰是无私利他;决不是为了得到赏誉,而恰恰是甘愿受到惩罚、自我牺牲。有些新闻前辈宁死也要按照良心行事,宁愿献出生命以唤醒社会良知的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二、新闻工作者名誉

如果良心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那么,人们相互的、外部的道德评价又是什么?我们说,人们相互的、外部的道德评价不是什么别的,正是所谓的“名誉”(“名”、“名声”、“声誉”)。新闻工作者名誉是新闻从业者相互的、或社会中人们外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意识,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判断、态度、感情、体验、意向、意志、动机等一切心理反应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如果是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所具有的正道德价值的肯定性评价,便是所谓荣誉;如果是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新闻传播行为所具有的负道德价值的否定性评价,则是所谓的舆论谴责。

我们再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例1:我作为一名记者总是努力履行“聚焦社会,关注民生”、“老百姓关心的,就是我要报道的”的新闻理念。所以我一直远离那些会议、活动报道,总是竭力抓那些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不管自己当时有多累,只要一听到有真正的新闻发生,就立刻精力充沛起来,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并做出客观报道。别人都说我做得对,做得好,是个称职的记者,对我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多有与我结交之意,所以我无论是在同仁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不少朋友。

例2:我以前曾写过涉及“揭丑”的新闻。但由于一些“婆婆”的刁难,一篇报道或一次采访往往就会被封杀,久而久之,我失望了。我变得对新闻的热情,我经常能掂量出何种新闻题材是根本不能碰的,何种新闻题材是费力不讨好的,何种新闻题材是能给自己带来实惠的。于是我经常写的新闻题材就是那些不痛不痒、皆大欢喜的报道。并且一听到那里有厂家召开新产品新闻发布会或开幕式庆典之类的活动,便总是很积极,于是不少同行和同事都对我侧目,并讥讽我。

例1是他人对我的行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所以叫做荣誉。例2是他人对我的行为的否定性的道德评价,因而叫做舆论谴责。二者合起来,显然构成了名誉的全部外延:认为我“客观报道”做的是对的而“逐利”是错的,是名誉的认知成分,是名誉的认知评价;对我“客观报道”的钦佩之情和对我“逐利”的侧目,是名誉的感情成分,是名誉的情感评价;与我结交之意和讥讽我,是名誉的意志成分,是名誉的意志评价。

可见,一方面,名誉与良心是对立的,是划分具体道德评价的两种相反类型:名誉是外在呼声,是人们相互的、外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他人和他人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相反,良心是内在心声,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另一方面,良心与名誉又是统一的,每一方都潜在着对方。当自己像自己评价他人那样,或者像他人评价自己那样来评价自己时,名誉便变成了良心,良心是名誉的内化;当自己像评价自己那样来评价他人时,良心便变成了名誉,名誉是良心的外化。

名誉的起源有内外之分。名誉的内部根源,也就是追求名誉的根源,是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名誉,即求荣誉而避舆论谴责的根源,是自己的名誉心、求名心、好名心的根源;名誉的内部根源,直接说来在于每个人的社会性,最终说来,则在于名誉攸关自己最为根本的利害。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但是,他究竟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多少利益,无疑取决于社会和他人对他的毁誉。于是,名誉便是他的一切利益之本,便是他的极为根本极为重大的利益。这也许就是“名”与“利”会合为“名利”一个词的缘故。因此,人只要生活于社会之中,便会有极为深重的名誉心。

同类推荐
  •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可谓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并将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为世人塑立了一座丰富而又绚丽的漆工艺殿堂。
  • 教你学弹拨乐器

    教你学弹拨乐器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本书既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艺术类考试的具体流程、题型范例、注意事项,又提供了历年考试大纲,内容全面而精练,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避免做无用功,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给少年的世界名著·名家名译导读版)

    《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小说,世界公认的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通过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所经历的众多感人故事,展现学习与生活中的所思所想,铺开人与人之间于品性上的淳厚、质朴。本书以“爱”贯穿起整个故事,以“爱”为本,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将“爱”的各种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采用日记体形式书写,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呈现孩子的生活与思想,因此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这是一本爱的教育的经典,从做人之根本处启蒙孩子。对于父母、师长等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爱的教育》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读者遍及世界各地。
热门推荐
  • 请你离粉丝的生活远一点!

    请你离粉丝的生活远一点!

    都说年爱家的大小姐,集齐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她却只为一个二线演员一掷千金,不惜把人拐走,并霸气发布记者会现场说出金主宣言。然而这大小姐背负的东西也挺多。“我要加油演戏,加油提升知名度,加油赚钱。”“然后呢?”“然后把你娶回家,藏在家里养着,省的一出去别人就说,这个人是年爱家的大小姐。”“你到时候在外面是哭啊,是笑啊,是掉到泥坑里啊,还是出糗了啊,别人就都会说,你看这个美人是卞古家的小媳妇。”“至于不好的话,那…我就骂回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谢家少爷的苦人生

    谢家少爷的苦人生

    第一卷温情,第二卷历史风云。想了解下故事开端可以从第一卷看起。想要直接看历史风云可以从第二卷看起。讲述架空朝代大鲁皇朝风云,主角武功高强,具有恶霸属性。
  • 帝王阁

    帝王阁

    天地为牢,岁月为锁,大道路艰,吾心所向,破四海八荒,驭万物生灵。
  • 玉郎传说之大道无天

    玉郎传说之大道无天

    九重天上长生殿,十年无圣天机断,麒麟已携双凤出,唯有女圣一线天。天分九重,人分九等,谁说仙就是高高在上的天?以凡人之躯,遨游九天,是我殷州玉郎。
  • 大汉旌旗

    大汉旌旗

    刘协带着系统穿越到了秦末砀山中刘邦身上,为开创大汉王朝,刘邦召唤武将谋臣,甚至医疗。“什么高顺、不过是我账下一员训练士卒的大将而已。”“什么张仲景,也不过是给我治病的疾医而已。”
  • 所有的秘密都是深爱

    所有的秘密都是深爱

    他给每个对他表白的女人都发了好人卡,他会很温柔地说:“你很好,值得更好的男人。”认识他、爱上他时,他孑然一身,她以为他是可以爱的。她想写一封很长的情书给他,却被告知他有妻子。她带着眼泪离开,直到很多年后,她才辗转得知他的妻子已经死了,而所有的人都选择对他隐瞒。此时,她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嫁给一个对她很好的男人。他淡淡存在于这个世界,却拥有世间无可比拟的吸引力,能一辈子扎根于人的心底,让人不自觉地想要触摸他。那些年,有多少女人在认识他后,都嫁给了与他相像的人。他的名字叫陈秋末,秋末而生。
  • 汉朝的密码

    汉朝的密码

    历史的确是有其密码的,倘不能解开密码,只能观其表象,却不知其内在。而司马路,正是一个历史的解码者。为您揭开一个古代超级大国的崛起之谜,一个古老名族的整合熔铸历程,一个强大帝国的历史密码,一个古老名族的文明密码。身为法家巨子,韩非为什么会死在崇尚法家思想的秦国?荆轲刺秦王,他的失败背后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和中原小国相比,楚国堪称古代的超级大国,然而这样的庞然大物,为什么也阻挡不住秦国的进攻?秦吞并六国,难道仅仅凭借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吗?秦始皇讨厌他的长子扶苏而将他派去长城吗?当农民揭竿而起,秦军主力迟迟不来增援,还有多少没说清楚的隐情?
  • 网游之剑士无双

    网游之剑士无双

    回了信息,接着又问了地图和坐标。于是我就召唤着天翼火狼朝着她那里赶去。等到了地方之后,果然,在叶晴的带领下开始打BOSS……
  • 我在英伦当贵族

    我在英伦当贵族

    不知道谁什么时候,金主爸爸们开始和大家分享贵族生活。。。虽然不是贵族,但是并不妨碍先扮演个贵族过过瘾,比如找了个高级餐厅,吃一吃英伦皇室规格的珠宝盒下午茶,吃完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种贵气。。。。咳咳,别急,本便宜穿越而来继承了英伦爵位和一大片‘家业’的没落伯爵(Earl)这就和你们好好显摆显摆。如何一本正经地假装一个英伦贵族?是时候开开开眼界了!(本书为作者原创,主导思想是弘扬正能量!!!本作者已经写了五百万字的精品小说《美利坚财富人生》,质量有保障,信誉也有保障!读者普群——608930126读者VIP群——699794748(需执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