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200000005

第5章 新闻传播伦理概述(5)

自身与结果都是恶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纯粹恶”。自身是善而结果是恶的东西,一般说来,其善小而其恶大,其净余额是恶,因而也属于“纯粹恶”范畴。反之,自身是恶的东西,其结果既可能是恶,也可能是善。前者属于纯粹恶范畴;后者可以称之为“必要恶”。必要恶既极为重要,又十分复杂。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自身为恶而结果为善,并且结果与自身的善恶相减的净余额是善的东西”。这种东西就其自身来说,完全是对需要和欲望的压抑、阻碍,因而是一种恶。但是,这种恶却能够防止更大的恶或求得更大的善,因而其结果的净余额是善,是必要的恶。

如土耳其当地时间2001年12月6日,一强档新闻节目以暗访的形式向全国民众现场直播了政府高官索贿的全过程。12月6日晚电视台黄金新闻时段,成百上千万的土耳其人习惯性地端坐在自家的电视机前,收看私营的“Show TV”电视台的强档晚间新闻节目《交火》。

《交火》属于那种现场感极强,时效特快,最重要的是敢于曝光社会阴暗面的节目,许多批评社会不良风气的节目均是该台记者以暗访的形式录制的。人们看到,土耳其现任总理办公室主任杰瓦特·考班和土耳其议会政府公务员内夫扎特·杜拉安正呆在“大商人”塔纳尔·德雷克伦的豪华办公室里,激烈地争论着什么。“大商人”身份的德雷克伦正在跟两位政府高官做“交易”。他想弄到一笔数目惊人的政府资金开发一处旅游胜地,并且还想在风景如画的地中海之滨租一块土耳其政府的国有土地。这两项要求要实现的话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之前已经跟德雷克伦这个“大商人”打了近5个月交道,并且深为德雷克伦出手大方的“大款”风范所折服的两位政府官员还是装腔作势了一番,向“大款”德雷克伦大倒办成这两件事如何如何不容易的苦水。然而,当德雷克伦表示了“定有丰厚回报”的意思之后,考班和杜拉安交换了一下眼色,立即转变口气说:“当然了,也不完全是没有办法的嘛!”

当德雷克伦递过来相当于330美元的贿金,而两位政府官员毫不客气地装进了口袋之后,考班向德雷克伦保证说:“这就没问题了!”不过,事成之后他得获得14万美元的回扣!为了让德雷克伦放心,考班还夸口说,放心好了,他以前就干过同样的交易!杜拉安的职位比考班低,所以他将得到7万美元!当然,这些数字在最低月工资不超过100美元的土耳其来说绝对是天文数额了。两位高官索贿的全过程就这样真真实实地展现在土耳其千万电视观众的面前。紧接着,电视画面就转换成:便衣警察给两位高官戴上了手铐!“Show TV”接下来的画外音是:这是土耳其人民和电视台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考班和杜拉安没有料到端坐在对面的德雷克伦根本不是什么“大商人”,他的真实身份是“Show TV”的暗访记者。为了配合这次暗访策划,电视台在好几个月前就将一间制作室装饰成一间豪华的商用办公室,再让记者扮大款,然后和两名高官接触了数月,并且确信这两位高官肯定会收钱。

新闻媒体策划的“引蛇出洞”记实报道引起了老百姓的一片叫好。不少人认为,新闻媒体的这种“引诱”或带有“欺骗”性质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暴露了腐败分子,减少了对国家的危害。所以对比“手段”和“结果”,当然是“结果”更重要,“手段”是不足道的。持这种观点的美国著名的《60分钟》的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结果总能为手段开脱。他的论点是:“这是小罪孽对大好处。如果你靠违背‘汝不得撒谎’的原则捉住触犯‘汝不得偷盗’原则的人,那就完全是公平交易。”这里的欺骗手段可以说是“必要恶”。显然,必要的恶属于手段善范畴。不过,既然它的善仅仅存在于结果,而不在自身,其自身完全是恶,那么它便不可能是内在善,而只可能是手段善。它是绝对的手段善,亦即绝对不可能是内在善的手段善。所以,如果说绝对的内在善只有“幸福”一种事物,那么绝对的手段善或必要恶则不胜枚举,如手术、疼痛、政治、法律、监狱、刑罚等。因为这些东西就其自身来说,无不是对于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压抑、侵犯、损害,因而是一种恶,但是这些恶却能够防止更大的恶(个人的死亡或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善(生命的保存或社会的发展),因而其结果的净余额是善,是必要的恶或绝对的手段善。

总之,必要恶与纯粹恶以及至恶虽然有所不同,但就其为恶而言却完全一样,都是指某种阻碍满足需要、实现欲望、达成目的的效用性。必要的恶是通过压抑价值较小的欲望而实现价值较大的欲望,纯粹的恶是纯粹压抑欲望或为实现价值较小的欲望而丧失价值较大的欲望。

(四)善与恶的定义

冯友兰认为:“所谓善恶,即是所谓好坏。”施太格缪勒也说:“肯定的价值的承担者,就是善。如果涉及的是否定的价值,那我们就称之为恶。”所以,善与恶的定义与其词源含义完全相同:善与恶、好与坏、正价值与负价值是同一概念。

早期人类通过信息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并且希望在有关信息传播活动中,传播者要诚实和所传信息要真实。由于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否往往直接与人们的生死存亡相联系。他们从生活的体验出发,确信失真的信息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而误传和虚报就是“坏的”和“有害的”,也就是“恶”的。而在原始人的意识里,“坏的”和“有害的”也就意味着是邪恶的、不应当的。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欲望是恶的,那么,这个欲望的满足岂不是恶的吗?捉弄人的欲望是恶的,它的满足更是恶的,如那个说“狼来了”来捉弄别人的人。但是,我们根据什么说捉弄人的欲望及其满足是恶?显然是根据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欲望、目的。捉弄人欲望及其满足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欲望、目的,因而是恶的。因为它阻碍、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愿望。但就它满足了捉弄人者的愿望来说,它并不是恶,而是善。更确切地说,捉弄人愿望的满足既是恶又是善:对于捉弄人者来说是善,对于社会和他人来说是恶。所以,说到底,任何欲望的满足都是善,任何欲望的压抑和损害都是恶。可见,捉弄人等欲望及其满足是恶,并未否定“善是欲望的满足”之定义。

某些欲望及其满足是恶,不能否定善是欲望的满足之定义;而某些欲望的压抑、损害,如自我牺牲是善,也不能否定恶是欲望的压抑、损害之定义。这是因为,许多欲望的压抑或满足都具有双重性:它的压抑同时是对其他欲望的满足,它的满足同时是对其他欲望的压抑。因此,这些欲望的满足或压抑便具有善恶双重性:就这些欲望的满足来说是善,就其他欲望的被压抑、被损害来说则是恶。我们都说自我牺牲是善而捉弄人是恶,但是二者并非纯粹的善和纯粹的恶,而是同样具有善恶双重性。因为我们说自我牺牲是善,只是因为它保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愿望,而并不是因为它压抑、损害了牺牲者的求生欲望。如果就它压抑、损害了牺牲者的求生欲来说,它并不是善,而是恶。如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亚提加半岛东北部的马拉松(Marathon)一地同入侵的波斯军队大战,取得胜利。为了报告战争胜利的消息,士兵斐迪庇斯(Phidippides)从马拉松平原不停歇地跑到雅典,全程42195米,报捷后即筋疲力尽而逝。谁能说自我牺牲对于牺牲者来说是件好事呢?

(五)正当:道德善

善恶属于价值范畴,是价值的分类,是正价值与负价值的同义语。正当(Right)与不正当(Wrong)则属于道德价值范畴,是道德价值的分类,是正道德价值与负道德价值的同义语。善恶是客体(一切事物)对于主体(一切具有需要、欲望、目的的生物)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也就是一切事物对于主体目的的效用性:符合目的者即为善,违背目的者即为恶。正当不正当则是道德客体(行为及其品德)对于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也就是行为及其品德对于道德目的的效用性:符合道德目的者,便是所谓的正当,便是所谓的道德善;违背道德目的者,便是所谓的不正当,便是所谓的道德恶。

正当不正当或道德善恶,从属于善恶。二者的区别是一方面,它们的善恶客体或对象根本不同。善恶的客体或对象是一切客体、一切事物。与之相反,道德善恶的客体则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客体:每个人的行为及其所表现的品德。另一方面,它们的主体根本不同。善恶的主体是任何具有需要、欲望、目的的生物,是任何人的需要、欲望、目的。与之相反,道德善恶的主体则是一种特殊的主体——社会,是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是道德的目的。

五、新闻传播中“应该”的认识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就每一伦理规范的自身结构来说,都是某一种行为事实对于道德目的的效用,因而皆由“行为事实”与“道德目的”两方面构成:前者是道德价值实体,后者是道德价值标准。

(一)应该——效用性

善行为的善(Cood)或善性(Coodness),是行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简言之,也就是行为的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行为的这种善或善性,便是所谓的“应该”。反之,恶行为的恶或恶性,则是行为所具有的不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的效用性,也就是行为的不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行为的这种恶性,便是所谓的“不应陔”。

但应该和不应该并不一定具有道德含义,它们只是行为对于目的的效用性。一个人的目的不论如何邪恶,他的某种行为如果能够达到其邪恶目的,那么,对于他来说,这种行为便是他应该做的;他的某种行为如果不能够达到其邪恶目的,那么,对于他来说,这种行为便是他不应该做的。因此,“应该”有时仅仅用来表示达到某种目的的最好手段,而不管这种目的究竟是善还是恶。例如,“杀人者不应该把自己的指纹留在凶器上”。

所以说,应该是行为的善,是行为对于目的的效用性。

2002年6月3日的《南国早报》转载了一篇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5月31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个公共汽车站,一个名为塔尔沃的男子突然将一个与母亲一起等车的男孩抢走,并以孩子为人质,要见菲律宾的环境部长阿尔瓦雷斯。

警察即刻赶到现场,塔尔沃用刀抵着孩子的脖子,与警察在汽车站对峙了两个多小时。菲律宾电视台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对此进行了直播,众多菲律宾观众观看了事件现场。

观众们在电视上看到一名显然对此毫无经验的记者恳求歹徒,放了孩子。就在记者恳求的同时,塔尔沃残忍地将锋利的尖刀刺入孩子的身体,并连刺多刀。警察向塔尔沃连开数枪,塔尔沃倒地之后,警察还继续向他射击了数次。

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被直播的残忍场面激怒,纷纷打电话到电视台,谴责播出这些过于血腥的镜头,并谴责警方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中的失误,对警方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出事之后没有封锁现场,没有派出专业的谈判人员,竟然让非专业的记者与很可能神智失常的歹徒谈判。警方发言人承认,警方不应该允许未经训练的记者与劫匪谈判。

在这一事件中,一些观众对电视台的做法作了严厉的谴责。很显然,他们认为把残忍的场面直播出来,对观众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另外,记者冒着危险与歹徒谈判的做法,虽然并没有得到观众的直接评价,但从观众对警方的指责上可以看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应该的。也就是说,记者上前与歹徒谈判与媒介直播残忍的现场的行为都产生的是负面的影响,或者说行为之于目的的效用性是负的,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不应该的”。

那么,应该是否仅仅是行为的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善存在的领域可以分为两类:意识、目的领域的善与无意识、无目的领域的善。无意识、无目的领域的善,仅仅是善而无所谓应该。我们只能说水到零度结冰对人有利还是有害,却不能说水应该还是不应该零度结冰。所以,“应该”这种善,一定仅仅存在于意识、目的领域,它仅仅是意识、目的领域的善。可是,它究竟是意识、目的领域的什么东西的善呢?是人或主体的血肉之躯吗?不是。因为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生得美是应该的,而生得丑是不应该的。为什么不能说天生的美丑是应该或不应该的?因为它们是不自由的、不可选择的。所以,只有自由的、可以选择的东西,才可以言应该不应该。那么,在意识、目的领域,究竟什么东西才是自由的、可以选择的?显然只有行为及其所表现和形成的品质。一般说来,行为范畴也可以涵盖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品质。

因此,只有行为的善才是所谓应该。应该是并且仅仅是行为的善,是行为对于目的的效用性,是行为的能够实现其目的的效用性,是行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

同类推荐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1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1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由此,本套丛书就根据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对选编作品进行了科学的分级,以主题阅读的方法串联选文,同时兼顾“家国情怀、社会参与、公共道德、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六大核心素养,并设置“主题导读”“阅读小助手”“乐读单”等版块,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小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阅读体验。
  •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之最大全(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热门推荐
  •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长篇军旅大作,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自解放初期始,我国西部第一支坦克装甲师在组建过程中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西部剿匪,铁血骑兵血洒西部;深水潜渡,突破高难战术课目;赴滇作战,革命忠骨永留红土;涉冰河、穿戈壁、翻雪山,三代革命军人不畏艰辛、忍辱负重,为了新中国坦克装甲部队建设事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作者更以浪漫笔调,通过大漠沙狼的知恩图报、与木乃伊的亲密接触、穿越死亡城堡的惊悚之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神秘西部。
  • 盗妃难驯:抱紧国师好乘凉

    盗妃难驯:抱紧国师好乘凉

    穿越?无所谓。她身为高级催眠神偷,换个世代又如何?照样活的风生水起。一觉醒来身处异世,身无寸缕,身旁更是有那粗鄙大汉瞧着不放。若是你,你会如何?天真烂漫的美眸中隐藏着什么,冷眼旁观暗暗韬光养晦,阴谋杨某齐上阵。只是,这位绝代风华的大国师为什么偏偏盯着?他决议用她为利刃,却不想苏潋裳将计就计,先一步抱上国师大人的大腿,“师傅,求虎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黑别做梦

    天黑别做梦

    灵气复苏?位面入侵?这所有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我们的世界又处在什么环境之下?什么是梦?梦可以改变什么?宇宙的种种真的就是我们了解的那样吗?我们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未知的一切,将在一颗求知之心下慢慢揭开!王平:慕宇是个偷窥狂,大家晚上别做梦。慕宇:你要相信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
  • 爱上一个女贼

    爱上一个女贼

    朋友都劝我把珊儿赶出去。“丛乔坤,如果你还是男人,就把这个婆娘赶出去。一个大男人竟然鹊巢给鸠占了,成何体统?”肖兵激愤地说。“你不了解情况。这事,我没办法,对付一天是一天吧。”我无奈地说。“狗屁!我就不信赶走不了她。”“我又不是没赶过。赶不走。”那其实不是赶。是躲。为了躲她,我已经搬了两次家,还是被她找到了。为了彻底摆脱她,我甚至还考虑过到广州或深圳打工,但目前的这份工我又舍不得放弃。在益民公司,我干得不错,老板对我不薄;转到别的地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不想那样了。
  • 花梦苑泠

    花梦苑泠

    身为可以颠覆世界的远古仙神,她被玉帝仇视,带着记忆轮回的她,下定决心复仇,却意外地遇见了他,红线,该如何牵引?
  • 王爷的嗜心王妃

    王爷的嗜心王妃

    “什么不信,你以为你刚刚喝的是酒吗?五百万只为和你睡一觉,你说他答不答应?”刘万千一步步向着梅映雪靠近,那猥琐的眼神叫人生寒。梅映雪怎么也不会相信,深爱着的人会将自己送给别人,她的嘴里不断的重复着‘不要,不要、、、!’她浑身无力的被他抱在怀中,绝望与痛心夹杂着疼痛,鲜血涌出,突然,奇怪的事情发生,她穿越了。莫名的喜欢上了这个远离高科技的朝代,然而神秘知音的出现,却把她带入另一个深渊……
  • 奈何良辰美景时

    奈何良辰美景时

    新书《梦醒时你依然在》已上传,记得过来哦!***这一世,他护她。“景旹大人,此等小事,你不在话下。”“小呆子,天下之大,何处不能为家。”“景小旹,这扮相可真适合你。”“公子认错人了,小女陌上桑。”世上再无此良辰,耳旁无人唤小呆。……“你可知,有你的地方才有家。”**这一世,她陪他。“大人,我们可曾见过?”“大人,良辰如今无家可归,您可愿收留我?”“大人,不管你是谁,是人,是仙,还是魔,你都是我的景小呆。”“大人,来生记得等等我,让我追上你。”一壶浊酒,一场美梦,一世芳华……“好,来世,我给你买喝不完的酒。”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重生之巫师归来

    重生之巫师归来

    江小洛又重生了,为什么是‘又’,第一次重生是在悲苦了大半生刚刚生活上有些好转,就重生到了《哈利波特》世界,成了一名巫师,在最后的决战当中,江小洛又一次悲摧地倒在了幸福生活来临之前,这一次,她居然又一次重生,回到了前世十一岁的时候,老天既然让她重新开始,自然要快意恩仇,悠然此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