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400000047

第47章 对策研究:大众影像的培育和发展(10)

在意大利,1998年由立法院通过为本国电影拍摄筹措资金的新法案。该法案规定,全国电视台上交税金的20%和私营电视台广告收入的10%,必须转为影视作品拍摄经费,这笔费用中的40%用于拍摄本国影片。此举使意大利电影拍摄经费净增两倍。意大利鼓励私人投资电影,定期举办国产短片竞赛,设立专门放映国产片的影院等。这些措施促使意大利电影得以初步振兴。

在英国,1949年工党政府就成立了"国家电影投资公司"(the National Film Finance Corporation),专门为电影生产提供贷款。为鼓励年轻电影工作者,给他们提供拍片机会,公司投资成立"第三摄制组"(Group 3),拍摄成本相对低廉的影片(4万英镑到7万英镑之间),成为年轻导演的培训基地。近年来,英国政府还对电影实施连续减税、建立国家补贴和从国家彩票中提取资金支持电影业。到90年代中期,英国电影的年产量在近50年来首次突破了120部的大关。

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每年则根据选题、制作力量、社会效益等因素资助一部分导演,每部提供30万-35万澳元的制作经费,而且有两家政府电视台定点播放政府资助的纪录片。尤其在DV发展之后,"不仅表现在更多人可以动手拍片,还在于媒体已经采用了他们的片子"。在纪录片领域,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仅独立制片公司平均每年拍摄的纪录片就高达139部,价值约3700万澳元,且多部影片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国际大奖。

在大众影像方面,香港也搞得有声有色。政府1995年6月正式成立香港艺术发展局,旨在策划、推广及支持艺术发展(包括文学、表演、视觉和电影艺术),提倡艺术教育,"致力引发城市的创意动力,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令生活更有艺术情趣"。从1996年开始,香港艺术发展局辖下的电影媒体小组开始资助本地独立电影制作。其资助分为"艺术发展资助"和"艺术卓越资助"两大类,任何计划拍摄独立影片的人均可向电影媒体小组递交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就可获得所需资金。香港艺术中心与香港国际电影节合办的"独立时代:亚洲新电影与录像",自1999年诞生以来,成为一年一度亚洲独立影人的盛会。除电影及录像放映外,还有公开论坛等。在中心的大力推广下,"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的参赛作品每年递增,愈来愈多的人有兴趣拿起摄像机,拍摄独立短片及录像作品。其中优秀作品辑录成VCD作商业发行,在香港、台湾及其他国际影像节上发售。

国内目前在电影生产上逐步走向完全的市场化,但市场化并非万应灵单。上述影像市场充分发育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艺术影像的发展上尚有诸多助推政策,显示出在影像产业体系中,对于市场失效的部分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在目前大众影像蓬勃兴起的情况下,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影像支持系统迫在眉睫。国务院最新修改公布的《电影管理条例》已于2004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关于"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可以独立从事电影摄制业务,但须报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批准,并持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的规定进一步加大了电影生产的开放力度,对从事DV创作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对大众影像的发展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度。2003年,全国少工委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少儿DV大赛。2003年10月,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与北京歌华文化集团、中国电信联合举办了"2003北京首届中国国际DV论坛",这些有政府参与的影像推广活动,质别于近年来的民间自发DV活动,对于大众影像的推广、普及和提高自然有筚路蓝缕之功。"2003北京首届中国国际DV论坛"已经将其宗旨定位为"积极引导推广DV平民文化,努力于规范化发展产业,促进DV市场大众化及消费需求"。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看到了以DV为主要媒介的大众影像的发展前景,并且拿出了积极参与的姿态,迈出了值得肯定的一步。而如何仿效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一个长效的艺术影像的培育机制,出台相关的大众影像扶持政策,完善影像产业的政策体系,是一个有待尽快解决的问题。

(2)作为人类学的影像

电影符号学者麦茨认为,"大多数非叙事性电影与"真正"电影的不同和彼此的区别更多地在于他们的社会目的和内容方面,而较少地在于它们的"语言过程"方面"。影像只是一种表述符号,更重要的是符号的意指实践。由于活动影像时空纪录的基础功能,影像的运用正在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文化资源。在影像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种力求完整显现对象世界本身状态的客观化描述,使影像服务于记录和叙事的目的,追踪社会变迁以及它们传出的种种信息,这些影像的最终结果便构成了一个社区、一种人群或者是一种人文生态的视觉整体。

人类学以人、社会和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关于人类学影像,历来缺乏明确的概念界定。1957年,法国的人类学电影大师格里欧(Marcel Griaule)认为"人类学电影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来表现传统的人类学主题"。1986年出版的《人类学词典》认为包括活动影像在内的视觉人类学是一个综合领域:"它包括艺术人类学——主要在应用人类学,如照相术和人类学电影等手段;文化的内在描写理论领域——主要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关系;以及视觉符号领域——主要研究比较文化的不同视野等"。较为宽泛的观点则认为人类学影像就是揭示文化模式的影像。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一种存在之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照片曾经是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的主要载体,但是"即使表现力再强、数量再大的摄影静照,也不及一段模糊不清的纪录影片或者是录像资料的表达来得充分,因为动态对象的存在形式中有一个照片所无法完整显示的"时间"和"过程"性因素。"因此活动影像的生产逐渐凸现其人类学价值:不管是搜集和保存"文化活化石"的民俗学、文化志研究,还是对文化模式、国民性的研究;不管是对生态环境、公共关系的研究,还是对技术变迁、经济发展与当代社会关系的研究,活动影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文化人类学的思维方式,人类学家必须"高度注意一个民族生活中的人类日常琐事",将关注的对象扩散到日常生活的整个领域,大力进行观察并注意细节。人类学研究的这种内在要求恰好与大众影像的某些本质特征不谋而合。大众影像作为一种来自草根民众的文化生产方式,所反映的内容往往涉及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所提供的微观社会生活的忠实纪录、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多面向展示,可被视为自然、真实的人类学素材,成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文本。

社会人类学家索尔·沃斯认为,如果人类学家愿意用人类学的眼光去审视的话,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被视作人类学的影像,任何一部电影中人类学家都可以从中发现其摄制者对社会、文化的理解,它们不期而然地展露了制作者的世界观,因此自然而然地也就具有了文献意义。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作为艺术的影像生产乃是一种具有强烈情绪化、选择性和创造性的个人化表现,而用于人类学目的的影像则是从对创作本身和个人内在世界的迷恋,转而关注于个体之外的一种存在,关注一个群体的生命活动,关注一个种族的命运,关注他者的生存状况。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如何滤掉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完全以一个"无知"者的身份去接触、研究一个新的文化"。要求将个人置于所关注的对象表达之外,不再迷恋于自己出来说话,而是更注重让事物自己出来表达。因此我们可以说,大众影像可以被视为一个真实的文化文本,它提供的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观看,它既是大众以自己内部的眼光来表达自己的文化(etic),同时又具有"他者"视点(emic),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的聚合,使大众影像产品的汇集有可能像怀思曼的作品一样成为展现生活全貌的画图,构成一部紧贴时代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世纪之交,当BBC《人民的世纪》、NHK《二十世纪回顾》以详实的资料游刃有余地再现历史的时候,我们的许多世纪回眸之作如《百年中国》仍然采用了以往常用的"遗址+实物+情景再现+个体回忆和叙述"的方式,而缺少真实的历史影像纪录,主要的信息仍然来自于文字配音,在诸多徒具空洞能指的影像符号中,历史环境的重构要依赖于读者的经验性想象才可能获得。所以吴文光喟叹,"现在在中国你能找到这样的一个档案馆,能看到听到我们在半个世纪、或者六十年代、或者就在二、三十年前那样的一些声音存在吗?这样大的一个中国,这样一个所谓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些数据的材料。"

在欧美国家,人类学片独特的记录和保存人类文化的功能受到普遍重视。人类学影像在各大博物馆以及人类学和民族学、民俗学、民间艺术研究机构中均大量留存。美国的中小学即在课堂上播放人类学影片,一般图书馆也大都提供免费服务,这些人类学影像对社会、科技、生态的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当代社会、城市、农村、种族、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多侧面的反映。

西方发达国家在人类学影像的搜集、保存和整理方面进行了长期工作,从而为人类学教育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战期间的艾伯特·卡恩创建了一系列文化收藏机构,保存了一份由将近14万米电影胶片和7.2万幅照片底版组成的珍贵遗产,内容涉及38个国家。其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供考察的有关人类生活方式、习俗和状况的资料。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英国"大众观察"(Mass-Observation)研究则是人类学研究史上的一次最广泛和最细节化的尝试之一,其研究主题是英国大众文化。该研究贯穿整个二战甚至延续至战后,作为当时该研究的倡导者麦杰(Charles Madge)和哈里森(Tom Harrison)以探索工业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集体无意识为要旨,研究普通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以"创建我们自己的人类学"。他们组织了许多观察者和研究小组,进入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将大量社会学方法如视察、问卷调查、亲临式观察等手段搜集数据,其中也包括自愿者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许多民间的个人日记、照片等都被纳入材料搜集中,社会变迁的微观记录得以良好保存。这些档案大多存放于苏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图书馆,从1981年开始,包括民间影像等许多特殊的搜集项目更被纳入该图书馆的视野,作为"大众观察"的档案留存。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其人类学录像达500多个种类,录像片7000余部,内容包括世界各大洲民族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仪式祭礼、语言、艺术、音乐等等。美国、英国、法国许多著名大学的影视人类学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也都拍摄收藏了大批人类学影像资料。许多人类学资料馆的收藏内容也开始从从普通的实物、文字文本扩展到影像文本中。例如澳大利亚的联邦政府组织"澳大利亚音屏"(ScreenSound Australia),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音像资料馆,致力于收集保护澳大利亚的音像遗产。许多澳大利亚的最重要和值得纪念的文化音像作品被得以保留、展出和共享。该资料馆面向全社会征集影像资料,其征集内容包括纪录片、长片、家庭电影、短故事片、民间音乐、爵士乐等等。"澳大利亚音屏"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家庭电影发展计划",旨在收集"由国内业余影视制作人制作的有关过去和现在澳大利亚的有代表性的样片,以保护这些由普通澳洲人摄取的历史和社会信息"。为此,他们着手两方面工作,一是主张用影视手段尽量多拍摄那些即将消失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的文化现象;二是妥善保存和利用这些田野工作的成果,建立人类学片的档案馆或资料库,以便集中妥善保存和利用已拍摄的人类学片资料,共享人类学片资源。

当今,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或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进人本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社会变革进程加快,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也比以往猛烈。因此,从影视人类学角度讲,利用一切渠道,争取多拍摄人类学片,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散落于民间的有价值的大众影像,是当下我们这个人类学资源大国所应着手的工作。建立人类学片档案馆、资料库的工作应尽早纳入议事日程,而动员鼓励民众投身人类学影像的拍摄工作也是迫在眉睫。在国外,人类学影像展大都是由博物馆举办的。而在中国,重"物"不重"人",重"有形遗产"不重"无形遗产",重"固定展览"不重"动态展示",仍然是博物馆界的风气。

同类推荐
  •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及发展前沿问题探究

    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相关概念的简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体系的发展现状、高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转型、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创新以及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分析的实践研究等。本书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微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状况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具体矛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政话语分析创新、转型的建议。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困境和对策

    本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国内学生的困境和对策、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孩子们成长、高考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新职业、大学生如何走好就业之路、更新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本书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满眼星光皆是你

    满眼星光皆是你

    作为一个缺钱的人,顾清歌难以想象,居然还有人钱多到可以出来洒!当顾清歌以为拿了钱就可以跑的时候:暗恋男神:每次抬起头都能看见你躲闪的眼神,你不能习惯你不在……(后面会补充)报告宿主,那里有只猪在洒钱!呸!那是我老公!女主顾清歌,男主陆九城一曲清歌动九城,一擒热泪盈我心。
  • 萌妻已上线

    萌妻已上线

    古言新书《高冷战将的命格女孩》已经开新,望小可爱们支持。她是个未出嫁的千金。却盘着一头超乎年龄的发髻,她的及腰长发挽住了温柔与坚强。她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高大男人,他忽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让她不知所措,而且来得汹涌。他的邪魅,他的坏心眼,他的英勇之姿在无形中将她慢慢吸引。她原本已经接受现在清贫的生活,却不想他的出现,搅乱了她的宁静。她越是逃避,他越是汹涌......当一切灾难过后,她决定夺回她失去的一切,才能保护她想保护之人。
  • 闪婚大叔,宠无下限

    闪婚大叔,宠无下限

    未婚夫出轨亲妹妹,她一气之下嫁给了坐在轮椅上的准妹夫。说好了一纸契约各取所需,他却把她宠成了全城女人艳羡的对象。“陆先生,站在我浴室门口做什么?”“陆先生,你不是高位截瘫么?我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陆正南,你这个骗子,我要离婚!”男人一把将她压在身下,“想离婚?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再说!”
  • 你的专属心理咨询师

    你的专属心理咨询师

    这是一部青春浪漫小说,主人公之间的感情虚无缥缈却又真实存在,说不清道不明,蕴含着灵魂的彷徨,人性的考验,以及精神的交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修真弃少

    修真弃少

    东阳仙尊意外陨落,穿越到修真家族弃子身上,利用前世至高修为,修炼绝顶功法,在这一世,振兴家族,撼动乾坤,称霸都市!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 CAUSE TO FEAR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4).When a body turns up floating beneath the frozen Charles River, the Boston Police summons its most brilliant and controversial homicide detective—Avery Black—to close the case. It doesn't take Avery long, however, to realize that this is no isolated murder: it is the work of a serial killer.Other bodies begin to turn up, all of them sharing one thing in common: all are trapped in ice. Is it all a coincidence—or the signature of a particularly deranged killer?
  • 陌上离殇尘归劫

    陌上离殇尘归劫

    “日月茫茫,与子相识;乘风归去,故人辞昔。日月苍苍,与子相思;乘风归去,故人离忆。”一次权力纷争,将她带到了他的身边一回生死之争,让她闯进了他的心房一次命运捉弄,他为她再一次卷进权力之战然而,她面对他,是归还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