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400000055

第55章 主要参考文献(1)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世界的复原》,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法)夏尔·福特:《法国当代电影史》(1945一1977),朱延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

(法)克里斯丁·麦茨等:《电影与方法》,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法)罗布尔·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谭家雄、徐昌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法)罗兰·巴特:《符号帝国》,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法)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王东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法)莫里斯·梅洛一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高务印书馆,2000年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格·古德尔:《独立制片》,西冰西小虹许昌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2001年

(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伍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李庄藩刘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

(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法)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德)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代以来),郑再新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苏)尤列涅夫编着:《爱森斯坦论文集》,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

(苏)C·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安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阿尔温·托大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张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美)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上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郝大铮、陈梅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美)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刘易斯·雅各布森:《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美)罗伯特·C·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尼古拉斯·阿泊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美)施拉姆:《大众传播事业的责任》,程之行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2年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乌)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陈国铎黎锡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李正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同类推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平的》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世界无疑是正确的。通过较长时期的理性思考,《世界是网的》作者钱志新认为在“平”的背后是“网”的,网络的巨大组织作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如果将这个认识扩展到世界各个领域乃至整个宇宙,则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是网的。”世界的多样性决定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在包罗万象的现象背后有着共同的本质,这就是网络。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热门推荐
  • 弥望星辰

    弥望星辰

    17年平凡的人生划上句号,自今日起我为自由与生存而战。
  • 隔壁的系统爱串门

    隔壁的系统爱串门

    作为一个只想更狗的游戏策划,陈风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自己的游戏世界,而作为外挂的系统居然像个驿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中国梦”世界名校巡回演讲集:美国行

    一批怀揣“中国梦”的演讲队伍由企业高管、学者、培训师等组成,由翟杰领队,自费去世界重点大学巡回演讲“中国梦”主题。此次美国行是世界巡回演讲的首站。其重点是宣传我国的外交、文明文化、现代化建设……所往之处有加州大学、哈弗大学等名校,在当地华人、留学生、访问学者中引起的不小反响。文中内容由多名演讲者的演讲稿组成,还有部分照片,与外国元首的合影,题词,宴会留影等。
  • 盛世婚宠,娇妻归来

    盛世婚宠,娇妻归来

    意外车祸身亡,乔绚重生回了自己婚礼的前一天,却被未婚夫撞见和小叔子在卫生间不可描述!临时更换新郎,她从大少奶奶变成了三少夫人!身份对换,她渐渐认识到前世丈夫的面目可怖,豪门疑云,她一步步被他牵引着走向深渊。她以为他是自己最后的依靠,却不知一切不过是他的步步为营。“盛凉,你信过我吗?”“不曾。”“那你信我爱你吗?”“……”后来的后来,他将她牢牢护在身下,替她挨下所有的伤痛。情不知所起,觉时已入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续刊上海竹枝词

    续刊上海竹枝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迷,寻

    青迷,寻

    这是一个95后又宅又丧的故事,是一个在不该迷失的时间段里迷失自己,又不断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是我吗?是吧!是你吗?或许吧!至于有没有找到,或许还需要不断探索吧!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 腹黑萌帝擒傻后

    腹黑萌帝擒傻后

    【正剧版】一朝穿成傻妞,父王不疼,母后不爱,姐妹陷害,兄弟痛恨,所谓夫君欲杀之而后快!更要命的是这挺着的肚子,分明是已近临盆之态!深吸一口气,莫伊霸气冲天:“没关系,傻妞就傻妞呗!不就气气皇后,斗斗公主,戏戏皇子,顺便再生个娃儿玩转这异世大陆嘛!何难之有?”只是,这只比妖孽还妖孽的“呆萌”黑面神是从哪冒出来的?不但有事没事就和她对着干,而且还想拐带她的娃!丫丫滴,真真是活腻歪了!【小白版】以前我是傻公主,现在我是傻孕妇,未来我还是傻娘亲呜呜呜呜…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人捏?我不就是气死了个皇后、吓傻了几个公主、报废了一个王爷…外加不小心造出了个不知道谁的娃嘛再说了,这也是你们逼我的啊!凭什么就认定人家不是傻妞,还要被一群人追的亡命天涯捏?哎呀呀!别追了,姑奶奶我跑不动了!来来来,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啊呸,是有话好说!你说我是护国长公主,必须回宫去帮助你这个病太子?靠!就你丫追我追的最快,还病太子?去死!你说我见死不救的那娃是你唯一的孩子,要我回去再给你生一个?切,妞儿我才十六岁,未成年!你说我伤了你最重要的宝贝?证据捏?这个!某人粉无耻的脱了裤裤…你说我肚子里的崽是你的?呃…满头黑线,捂紧肚子,撒丫子狂奔:我是傻妞,我才不要管捏!*【本文一对一,简介白,内容不白。开场有点点复杂,爱情有点点阴谋,情节有点点小虐,不过结局绝对完美。】【扮猪吃老虎的女主+有点呆有点萌没事就喜欢被虐的男主+萌宠腹黑的宝宝=无与伦比的的无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