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900000012

第12章 兴与礼(5)

“神理”作为反思理性精神的引入,使审美中的人不再是单一地排除情感,适性自然的主体,而是携带了参天地,究天人的反思心来看待自然,即以“理”来观“物”,这样的自然虽然要保留其本性,但它已经成为主体体验真理的对象,主体可以随它而神游,但此时的主体已经不是为了适性,而是能动地反思着。心与物的平等已经不复存在,心包含着厚重之内蕴,蕴藏着不懈的思索,物则在保留其自然表象前提下,被主体的理性和情感渗透。言与象不再去说明瞬间的“意”,而成为主体的言说和存在形态。从而使主体之思——意、言、象统一起来成为可能。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思、意、言三级关系中包含了神理、意、象和语言这些层次。神理是靠思获得的,某种程度上“思”便是“神思”,便是“神理”,刘勰的“意”已经成为了包含了“象”的审美姿态和审美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玄学家“意”中的一部分内涵被“神理”取代了。这里的“意”包含有“意象”之义,玄学家的意是指个人对世界的感悟,或者借助自然景物,与自然合一而达到的理想境界,是思考的终极,是个人之自得。在这样的审美关系中,人们注意写景色情状,同时也关注玄理的诞生。刘勰这里的意来于神理智慧,是神理的观念和形象。在他看来,进入般若境界时,必然要产生种种“象”他在《灭惑论》中曰:“至道宗极,理归乎一。妙法真境,本固无二。佛之至也,则空玄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幽数潜会,莫见其极,冥功日用,靡识其然,但言万象既生假名遂立。”人的玄思中,必然有万象并应,此万象必然是人的主观所为,是心之幻象,有思便有意,有意便离不了象,这是佛家的思路,原本是鄙视“象”(或色相)的,但在审美中便十分重视它了。因为意象是情志的产物,是神理的灌注,是外物的投影。在“心以理应”的理性精神和神性精神的介入下,意象便成了神理、情志、物象的混合物,便成了积聚神性、理性、人性、物性、物象的一个形式。

意象与神理的关系是呈现与被呈现的关系,而语言也与意象是并生的。作者之思使人与物的联系更加丰富和机遇种种,在审美中不再停留于伤神感怀的生命之叹,也不再局限于玄理感悟,穷形尽相了,而是人的神思,发现了人自身,也发现了外物,从而建立起新的人与物的关系。从而使意、象、言的哲学讨论转变为审美实践,又使他摆脱了玄学重真谛而轻语言表现的思维方式而执迷于言与象,最终在文学创作和人之主体中引入了一种神性。于是,意象作为一个审美概念产生了。

意象的产生标志着人与自然新型审美关系的诞生,意象论则是对文学艺术实践的总结。尽管创作实际要比理论复杂的多,但其中的发展逻辑还是存在的。比兴涉及形象思维,但最初与摄取意象是却是不同的,只是到了刘勰的理论中,比兴之物象与意象得到了融合,也即刘勰以意象来解释比兴物象。《文心雕龙·比兴》篇《赞》曰:“《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拟容取心,断辞必敢。攒取咏歌,如川之涣。”比兴是在诗人触物圆览的整体观照之下,拟物之容,合以己心,也即《神思》篇《赞》所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结虑司契,垂帷制胜。”比兴是在神思发动的自由中,在心灵照耀的光芒中形成的,比兴是与物的感应,同时也是本人的心思营构所得。而文学中的形象由于其特殊的观照自然的方式,也具有了意象的性质。刘勰认为“兴”可以“起情”,这是对兴本初意义的延续,“起情者依微以拟议”,则是对兴原义的生发,因为依微以拟议已经有了太多的属于个人的独特的综合着儒、玄、释思维智慧的审美色彩(前文有论述)。后代所言兴,大多与意象关系密切开始于刘勰应该是不错的,而且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和观照自然的方式,其相同点是主体心灵在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审美交流中,人是中心,诗人偏爱着意象。当代将兴与获取意象等同,浑然不觉两者之殊异,也是由于对主体心灵的重视。这是在审美为中心的艺术观念的影响下的理论结果,审美的产生意味着人的心灵和感觉的自由,自然也便皆著我之色彩,心与物共谋产生的古典意象、浪漫想像、象征性意象便成为艺术表现的宠儿,从而对现实的详尽感觉心灵化或理性化,而在艺术中则更加地形式化、典雅化。在高度概括与统摄世界的同时,创作主体与现实保持了距离并美化了现实。

《诗》中所兴的自然之物都是客观存在物,这些形象情态丰富,自成一体,显示着自己的独立生命形式,它们与人彼此对应,感情上产生共鸣,地位上却是处于平等。《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树与桃花乃目力所及,呈现其形态、色彩为首要的冲动,自然物象以其独立的样式超脱了人心的抽象和美化。《邶风·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写风之暴疾,比类人之性情,两相照应气氛自然产生。《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通过对风的摹写来写自身处境,诗人并不是静观默想空中寻诗。正如上文所论述的,兴象与所兴对象之间存在着彼此感情的互渗和伦理上的摹仿,显然,这与当下所理解的诗歌艺术大异其趣,没有澄怀静虑,没有唯美是求。这是曾经有过的与唯美论不同的诗歌传统。中国诗歌一步步走向唯美论的过程也是诗人之文心渐渐虚灵,文学艺术形式渐渐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看到的自然是心灵化的自然,抛弃欲望与自然和合成了诗人的审美理想,尤其是在抒情诗中成为一个潮流,一时间意境、神韵、妙悟等学说大行,精致高雅超远的艺术陶冶着中国文人。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优秀传统,但不可片面追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传统在现代和当代成为了主流,影响久远。宗白华先生是突出的代表。宗白华先生在讨论艺术意境时,有这样的论述:“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宗先生所推崇的诗歌其实就是要形成心灵与景物理想的交流,诗人求索着意境,心灵承担着对万象的映射,在这里自然与人心之间形成了被映射与映射的关系,追求意象成为艺术之途。人的心灵笼罩了自然的姿态,诗歌创作变成了以审美为中心,讲求格调,追求玄远意境的审美活动。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这种理想的审美是有着风险的,它并不能保证人看到世界的最全面,它常使人在退避的宁静中自得。宗白华先生倡导意象与意境本无可厚非,但我们依然停留在宗先生的审美观念上,则是诗学精神的不觉悟。诗歌的世界是丰富的,审美的姿态是多样的,甚至逃离了所谓审美,也照样有艺术产生。

以意象来讨论《诗》中之兴,或作为优秀传统的兴是需要慎重的。文学理论的创新应当从历史的重新发现开始,否则停留于观念依然避免不了简单粗陋。

六、将意象源头追溯到《周易》不正确。

追溯意象的源头,一般要提及《周易》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意象论有两个历史的源头:《周易》和《庄子》。他说:《周易》所提出的“象”与“言”、“意”的关系,对于后世美学和艺术理论影响最大的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它的由小见大、由具体表现一般的原则。因为“象”总是具体的和个别的,《易》的“象”则要借助于具体、个别的形象去阐明一般的哲理。文学艺术的具体形象性,恰恰在这一点上和《易》是相通的。……既然《易》象应该具有以小见大、以迩见远、乘一总万的特点,那么“象”就应该很自然地最具有象征性的特色。而象征性,也恰恰是文学创作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黑格尔认为,艺术的象征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意义”及其“表现”。具体的、个别的“表现是一种感性存在或一种形象”,而“表现”的目的,则是“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这就是说,艺术的象征性应是具体、个别和广泛、普遍的浑然一体。

敏泽认为艺术创作离不开象征和比喻,文学形象如同《易》象一样,以具体、个别的形象去阐明一般的哲理,而且两者“浑然一体”。象征性思想来源于黑格尔,他将艺术类型分为三种,即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在象征型艺术中,理念还在摸索它正确的艺术表达方式,“它只是随意任性地把握这些形象,不能使自己和这些形象融成一体,而只达到意义与形象的遥相呼应,乃至是一种抽象的协调。”黑格尔揭示了艺术的特征,但他的观念是否是世界普适的,这值得怀疑。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他的艺术思想中始终预设着一个具有普遍真理性的内在意义,而艺术家就是要将这一意义通过具体表达出来,这种观念是十足的理性主义。

《易》象主要包括卦象、爻象以及卦爻辞中涉及到的形象,他们与所表达易理之间的关系,并非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也不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显现与被显现的关系,而是一种阐释与被阐释关系。《周易·系辞》对《易》的原理做出一些说明,认为天尊地卑而有乾坤,动静有常而有阴柔阳刚,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于是吉凶生,天地间的变化形成了整个世界和秩序。圣人设卦观象,就是对天地流行的模仿,如《系辞》:“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系辞》看来,卦象的生成逻辑是天垂象而圣人窥见其奥妙,然后以象来摹仿,同时,圣人之意也不是概念形式。易象从根本上讲不是为了表达某个理念,而是形象地把握天地变化的物象体系。

之所以称作体系,是因为卦象不能独立象征什么,而是以自己的生态和形象来“类万物之情”。事实上,《系辞》的这种见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周易》是通过易象的变化来把握和解释世界的变化。卦象由阴阳爻构成,阴阳爻又具有爻位功能,阴阳消长在时间和空间中立体展开,更加复杂地类比出宇宙变化。在具体的占卜过程中也是如此,也即“《易经》作为一个封闭的整体,是数、象、事、理的有机统一。由数生象,因象以指事,言事以寓理。”所谓理,并非理性,当指阴阳变化,以及具体事务的吉凶悔咎。而这一言说体系是向着解释者开放的,释卦者又常附会己意,所以,所谓理或意并不具有本体意义。楼宇烈先生有论:“易卦爻象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筮数到数字符号的简化和抽象过程,但始终是在卜筮范围内进行的。然而一旦当爻象只具有抽象符号的性能以后,人们就随之将各自的了解和设想的种种内容附会输入进去,从而使爻象、卦画具有了多方面的内容和性质,而且有些内容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卜筮意义,以至带有某种科学和哲学的意义。”在实际的解卦中,卦意与易象其实上互相解释的关系。其实,易象之间也是互相解释的。在周易的占筮体例中,有“取象”法和“取义”法,取象法是取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取义法是取八卦和六十四卦卦名的涵义,解释爻象和卦爻辞。也正是相互的解释,构成了所谓的卦意。

立卦象以尽意,在《易传》和实际卜筮中,意与象是互为解释的关系,所谓意也是阴阳变化,象则是形象化的说法,它以自己的动态结构来比类更大的宇宙变化。所以,这里的象更多地是指独立的物象与人事。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一曰:“圣人之意,可以取象者则取象也,可以取人事者则取人事也。”物象有天地阴阳之象与万物杂象之分,人事也是实在之象。所以,魏人荀粲认为象不可尽意是有道理的,他说:“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象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荀粲也认为易象乃物象,而物象不可言妙理,只有通过玄言才可以求“理之微者”。在《易传》中并没有出现意与象契合为一的意象。

同类推荐
  •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今天的医疗模式是千百年来随着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发展而来的。看病之难与贵已成公众热点话题。柯杨教授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医药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积极参与、组织专家分析总结医院状况、提出独到见解。在本讲柯校长从医疗体系角度、法律政策、医学教育等探讨医患关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既符合医疗规律又满足群众需要的有效、高效医疗体制与运行机制。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并成为广大民众人人奉行、时时奉行但其自身并不自知的日用常行,才能称得上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作为“兴国之魂”的立国价值,此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要旨。本书以日常生活为研究视域和思维框架,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分析,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尝试性探究。
  • 谁来娶我的女儿

    谁来娶我的女儿

    每逢周末和法定节日,上海市HP区NJ路附近某公园的北角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目光相互打量。这些人或是拿着写满信息的纸牌四处游走,或是站在自己的“摊位”前面。这里就是上海相亲角,一个特殊的公共聚会场所。相亲角中上演的并非是“剩男剩女”的戏码,真正的主角是他们的父母——当年的知青一代。知青一代在婚恋大事上曾经被“党疼”“国爱”,而今他们的子女要解决婚姻问题时,国家却早已从私人情感领域退出。国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性领域的改制,迫使城市居民凡事依靠自己的程度达到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父母们的集体性焦虑在相亲角中展露无遗。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热门推荐
  • 异出菩萨本起经

    异出菩萨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乾坤盗圣

    乾坤盗圣

    一个腹黑胖子第一次谈女朋友却被好友挖了墙角,因想不开跳崖自杀,碰到采药的美女,结果双双掉进奇潭,意外触发潭底埋葬多年的纳戒,携手美女穿越洪荒大陆,一场惊世之旅从此展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健全习惯(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快穿之王妃有点狂

    快穿之王妃有点狂

    她,作为一个21世纪,穿越到拥有真凤之血的靖王妃身上,从此之后,生活就一塌糊涂,前有一堆美男子抢着保护她,后有一堆的贱人想要害她。好,既然生活现在变得一塌糊涂了,那她就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 勇敢的世界

    勇敢的世界

    从小就有点自闭而又敏感的小孩,孤独又敏感,不敢轻易去相信任何人,觉得自己的世界很黑暗,不敢出去,以及家庭带给她的创伤。但在自己迈出去以后总有人能点亮的世界
  • 盛宠妖妃:美人,休想逃

    盛宠妖妃:美人,休想逃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南海鱼人以她的美貌天真纯粹取悦了楚州俊逸多才权大贵人的故事。【问答式简介】是谁为她在风雨中撑起一把伞?是谁为她丢下即将收复的河山?是谁为她自甘犯下欺君的大罪?是谁为她情愿放弃一生的执着?是冷俊而城府深沉的皇孙王爷?是温雅而为爱疯狂的神秘富商?是清贵而亦正亦邪的权臣宰相?还是暴厉而胸有大志的皇十七子?【常规简介】忘了哪年哪日,终于逃离南海的水青璃在岸上过上了别人眼中的神仙日子。楚州权贵可以说掰着手指数不过来,年事已高的老皇帝早年高产,现下情况不得了,孙子都来跟儿子抢皇位了,孙子儿子各分党派。而这一颗来自南海的琉璃心不谙世事,纯粹无邪,必将被这乱世风云一点点浸染,成为楚州独有的点缀,为沧桑的史书绘下沉重的一页。这一路遇见的是金戈铁马,血雨纷争,皇权争霸,天下角逐。那一对天神眷顾的帝后谱写的是一场人鲛禁忌之恋的旷世真情。她说,我只想变成一个真正的人,为他生儿育女。他说,阿璃,我要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这双腿。且看楚州艳艳红尘的背后一双来自南海的手如何搅动乾坤!【小剧场】某王爷: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劫,渡不渡的过,得看我自己。水青璃:以为谁愿意做你的劫。某神秘人:这里不适合你生存,跟我走吧,我家才最适合你。水青璃:不不不,我觉得这里很好,有珍珠龙虾美酒赌场。某权相:青璃,本相看上你了,打算做你的男人,可怎么办才好?水青璃:不好意思,你占地面积太大,我心太小,装不下,麻烦让让。某皇子:臭丫头,敢和本皇子做对的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你好,你很好。水青璃:谢谢夸奖!
  • 一路狂奔,一路尘土飞扬

    一路狂奔,一路尘土飞扬

    你一定会从自己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人,找到这本书中某个角色的影子。
  • 辽诗话

    辽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赵氏万年

    赵氏万年

    赵恪宴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大夏赵氏的一名老祖,如今的赵家正面临着一场危机,赵恪宴不想死,他要带着赵家向上走。千年赵氏,风雨飘摇,他要让赵氏更上一层楼,命传千古,儿郎俱在,赵氏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