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2900000016

第16章 声律之美及哲学阐释(1)

诗赋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显现,或哀或喜,或悲愁气结,或忧郁缠绵,这些情思变动的轨迹必然表现为语言的律动,在声音上,形成长短、节奏、高低、情调的错综变化。诗赋的声律从根本上来说,来于诗人内心的律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在声音形式和文化传统的制约。因为诗赋的写作,在声音上也存在修辞、赋形的过程,文字毕竟不是音符,对情思的自然动荡难以忠实记录,它只能依赖平仄、押韵、粘对等手段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感,这音乐感也不完全是摹仿自己声音的,而是对文字声音具有文化建构意义的形式化。中国文字属于单音节字,又可形成灵活的结构,通过声调的错综变化、音韵的和谐呼应而形成优美的体式,而这种体式也影响着意象的微妙转换、气氛的潜滋暗长,从而触及到情性之幽微、世界之奥妙,创造出或婉转动人、或跌宕起伏的艺术境界。

一、沈约声律论及其哲学内涵

永明体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精严声韵的诗体的出现,《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郭绍虞先生在其《永明声病说》界定了永明体的特征:永明体重在四声,律诗则讲平仄;律诗讲粘,永明体不讲粘;永明体只注意一句两句间的声律,没有注意到通篇,等等。永明体由于明辨四声,在声律上十分严格,其中有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

关于四声八病,议论分歧新解迭出,可谓洋洋大观,可当专门之学去悉心钻研。关于四声起源,有外来说和本土说之争,在外来说中,陈寅恪先生的说法最为通行,他说:“中国文士乃据当日转读佛经之声,分别定为平、上、去三声,合入声适成四声。”他指出,平、上、去三声的分别与围陀《声明论》三声的分别类似,是根据声音高下划分的,再加上入声,便成四声。在本土说中,有俞敏、饶宗颐、李新魁等人,如俞敏认为“说汉人研究语音受声明影响没毛病,说汉人分四声是‘摹拟’和‘依据’声明可太胡闹了。汉人语言里本有四声,受了声明影响,从理性上认识了这个现象,并且给它起了名字,这才是事实”;李新魁认为“四声的叫法也早于沈约之前存在”。无论是本土说还是外来说,笔者以为于讨论沈约四声相距较远,“沈约四声”是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四声,考问其外来还是本土固然重要,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沈约声律论中四声的独特的规定性是什么?其文化气质和诗学气质是什么?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论及:沈约是如何理解四声与五声关系?四声八病说的内涵是什么?沈约四声的哲学内涵?

首先看沈约是如何理解四声和五声关系的。沈约所言四声是运用于作诗的四声,对此沈约颇为自负,在陆厥和沈约的辩论可知详细。陆厥对沈约四声之说并不以为然,认为声律的讲求古已有之,历代众贤均有实践。

《厥与约书》曰:范詹事自序“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沈尚书亦云“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或“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大旨钧使“宫商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辞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观历代众贤,似不都暗此处,而云“此秘未睹”,近乎诬乎?

案范云“不从根本中来”。尚书云“匪由思至”。斯可谓揣情缪于玄黄,擿句差其音律也。

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岨峿妥帖之谈,操末续颠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故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至于掩暇藏疾,合少谬多,则临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无病”者也。”

陆厥认为创作中讲求清浊、五声、律吕古已有之,前贤只是没有明确指出,而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论只会给创作带来负面效果。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陆厥把沈约的四声等同于五声,而在沈约看来,四声与五声不是同一物。沈约回答道: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邪?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

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处。

若以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则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由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

陆厥认为,前人早识宫徵,只是没有“屈曲指的”,沈约毫无异议,但他认为,“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为提倡“曲折声韵之巧”,为求得声韵的“参差变动”,四声的存在是必要的。这里的五声,当指音乐上的五声,是文字去匹配、迎合的对象,因为文字众多,而乐律又无规则可言,所以,高下低昂,非思力所致。在创作过程中,为保证文字的音乐性,若没有四声而只有宫商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时候,需要天机自启和灵感闪现。如果有了四声,每一个字便有了特有的声调,这样就便于规避八病,即所谓“善用四声”,“能达八体”,从而形成文字本身的音乐感。显然,沈约是要在一定法度的规范下,自觉地建立诗句之内曲折参差的声调变化。也正是四声八病说的提出给中国诗歌音律注如入了人为的严格规定,所以陆厥有“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的责难。

如此看来,五声和四声的关系是在沈约这里是简明的,五声和四声是两物,五声是指文字的音乐性,与情感关联,四声是字声调,属于人工雕琢的章句修辞。但由于音韵学上五声和四声比附很多,给区分四声与五声造成很大困难。当代学者卢盛江在其《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网罗众家观点,其中涉及唐段安节、唐徐景安、清戴震、清陈澧、清邹汉勋、王国维、魏建功、陈寅恪、逯钦立、詹锳、郭绍虞、罗根泽等人,谁是谁非,卢先生未加轩轾。笔者认为,参照沈约与陆厥的辩驳,对当时四声与五声的关系有作进一步澄清的必要。唐段安节、唐徐景安、清陈澧、清邹汉勋,大多建立五声和四声的比类关系,如段安节以平声为羽,上声为角,徐景安则以宫为上平声,商为下平声,等等。魏建功反对这种将五声和四声对照分配的做法,他用五声和方位固有的关系与元兢、李概建立的四声与方位的关系对照,指出其理论的矛盾处。按照一般的常识,五声与季节、方位、五行具有固定的伦理关系,如果四声确实是与五声互换而来,它们与方位也应该形成一个新的合理的固定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另一方面,沈约之四声确实是一个新事物,是它引发了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巨变,是四声的运用形成了永明体,也是永明体演化成为格律诗,这是不争的事实。戴震对五声的认识,也可反驳四声五声比类论者。他在《书刘鉴切韵指南后》说:“古之所谓五声,宫商角徵羽也者,非以定文字音读也。凡一字则函五声,诵歌者欲大不逾宫,细不过羽”,而不是“此字用商,彼字用宫”,所以,宫商不是字之定音,字字可宫可商。王国维、郭绍虞所持观点大概相同,王国维认为:“阳声一,与阴声平上去入四,乃三代秦汉间之五声。”李登、吕静之五声,是不用魏晋音,而用古音,沈约四声是对由五声转化成的七声的化约。可见,王国维的五声和四声基本等同。郭绍虞认为:“从阳声三、阴声三与入声,简化而为四声,那么,五声与四声是同一回事,若以五声看作旋律之高低,那才成为不同性质的二项事物了。”显然,郭绍虞也认为五声与四声是一回事。而事实并不如此,沈约的四声和五声是性质决然不同的,可以从他与陆厥的书信中明显看出。相比之下,陈寅恪、逯钦立、詹锳、罗根泽等人的见解更为合理,认为五声是音乐上的音调,四声则是文字中的声调。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认为:“永明以前的所谓音声,率指音乐上的宫商角徵羽,不是文字上的平上去入。”逯钦立认为:“就字音之异,口调之而分五类,此之谓‘五声命字’,李登《声类》是也。就字音之同,纽转之而归四类,此之谓‘一字纽四声’,沈约《四声谱》是也。五声则宫商角徵羽,四声则平上去入,二者办法不同,体制各异,然于文字作有系统的归纳排比则一也。”詹锳先生认为:“五音在乐律中所代表者本为‘比较音高’,与西乐之阶名相当,是谓‘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在乐律中所代表者既为音程之高低,则其应用于韵书自当指字调之高低而言。”“以旋律之高低为五音,以字调之升降为四声,以四声之抑扬为‘飞沉’,为‘浮声’‘切响’。”虽然詹锳先生认为四声蜕化自五声,但毕竟认为两者本质各异,五声是音乐上的,四声是文字上的。上述三家见解符合沈约四声的实际情况。

四声是一新生事物,它是针对文字的精细的语音修辞,它很好地将所有的汉字统摄在一起,从而为形成严密精致的诗体准备了条件。四声八病就是在精细运用四声的基础上形成的。所谓八病,是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根据《文镜秘府论》:“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鹤膝诗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似鹤膝也,以其诗中央有病。”以上四病都好理解,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我们结合王运熙先生的解释来介绍:“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王运熙先生解释说:“此是一韵(两句)内之病,谓韵脚之外的九字中不得有与韵脚叠韵、同声调之字。”“小韵诗,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王运熙先生解释说:“此谓一韵之内,韵脚之外的九字内不得有叠韵、同声调之字。”王运熙先生第239页:“小纽(正纽),谓两句之内有隔字双声。”除两双声字连用外,不可出现双声。王运熙先生第239页“所谓大纽其实不是犯双声之病,而是用了声母、声调均不同但韵母相同(或相近)之字。”犯“大纽”与犯“大韵”、“小韵”的区别是,声调不同,如果声调相同便是犯“大韵”或“小韵”了。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号称“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像辣椒一样火爆,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外地人心中,湖南人是很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湖南人总是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印象。湖南人头脑机敏,对政治军事感兴趣,而一旦应用到经济上来,也能有所成就,湖南人的机敏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公开课

    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在这些精英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顶天立地的种种可贵品格。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些超级精英呢?本书全新角度、无盲区揭秘西点军校培养成功人士的独特秘诀,力求用经营理念超越传统教育理论为你揭开西点军校的神秘面纱,详尽还原西点军校优质管理秘诀,迅速提高你的领导力、执行力、人格魅力,10单元70课最详尽的介绍让你全面解读成功需要的意志品质。接近成功,从《西点军校公开课》开始。
热门推荐
  • 欢喜吾同

    欢喜吾同

    流川国的清陵城地处南方,是流川国最偏远的城镇,在离清陵城一百里外的彭山水牛村内,座落着一二十户人家。因离城镇太远,水牛村人除了有事出去赶集外,平时很少外出,家家户户靠种着祖上传下来的田地维持生活,虽然贫困生活艰难,但也从没饿死过人。这一日水牛村易家兄弟去了镇上,买回来一个受了伤又脏兮兮的女人。。。(警示!此书毒点甚多,慎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对我服个软

    对我服个软

    四中的顾延之,人人都知道他高冷且孤傲。苏软在见到他第一眼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后来的苏软,怎么也没想到,如此高冷的顾会长也会有...暖的一面。1.因为自身原因而借宿顾会长家,不,准确来说,是会长要求自己住宿的。当晚,苏软一度失眠,起身去阳台上抽烟解闷,但是因此影响到了也同样睡不着的某人。“对不起啊,吵到你了。”苏软说,然后抬手擦去脸上的泪痕。2.在苏软趴在栏杆上哭的时候,顾延之站在她身后,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毕竟,高冷的顾会长还没见过女生哭的样子。随后顾会长愣愣的伸出手,在苏软头上摸了摸,动作很是僵硬。苏软默默叹气,这动作摸狗呢?苏软在没遇见顾延之前,从未对任何人‘服过软’,但自遇见顾延之后,苏软觉得自己这个软字,大概是为了遇见他。
  •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意义。历代以来,凡是吃透“四书”的人,无论为官、从政,还是求学、经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本书站在现代青年人的角度,撷取“四书”中流传千古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人生、世界、人性、人格、待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而生动的解读,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帮助读者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 问君何思,桃花灼灼

    问君何思,桃花灼灼

    遥想当年,天庭新皇登基,根基不稳,内忧外患。果真于数月后,爆发有史以来天庭规模最为宏大的圣战。此战持续之日良久,最终几乎无一人幸免。皇族子女血流成河,全部倒在那血泊当中。唯独留下了当年的皇子。时隔多年,得知自己身份的他,重振旗鼓,杀出重围。辅佐在其后的女子,终究有何着落,无人知晓。世人皆问其事关者,却只得一声轻叹。七国之上,王位至尊。独有一人,空守尊荣。再次归来,又将卷起一场怎样的风波?
  • 伟大的他们

    伟大的他们

    顾清颜堪称医学界的女神,是医学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万人追捧的对象。毕业于美国顶尖学府医学专业,凭借过硬的专业才能,年仅二十三岁就当上了急诊科主任医师,被大家奉为“医学传奇”许墨是顾清颜的守护骑士,名门望族之子,长相英俊,追求者无数,与顾清颜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心喜欢司涵。后来,顾清颜家道中落,生活清贫。许墨为了追随顾清颜,不顾母亲反对,放弃了继承家业的机会,与顾清颜一同学医。
  • 安若暖城

    安若暖城

    这世间男女,相遇的方式,各种各样。分开的原因,却大抵相似,不过是因为更爱自己。可是,余暖和安若城,相遇是意外,分开也是意外。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两道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迎阳光汲汲生长,一个逆光明踽踽独行。造化偏爱弄人,他想为她挡风遮雨,却没想到最后,亲手将风雨淋在了她的心上。
  • 乱玉江湖记事簿

    乱玉江湖记事簿

    闯江湖就闯江湖,十年前的旧案掺和个什么劲?莫说江湖尽好汉,跟着魏少事不少。甪里亓官劳燕分,扶鸢傅家一墙隔,阎门隐尊师兄妹,姜女掐指一算神。到头来,乱玉一收,再问湖底精:做甚呢,不造害了好多人么!
  • 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爱了其实很简单,但拥有这份爱的过程却不是简单的。
  • 程医生,余生请多指教

    程医生,余生请多指教

    为父寻医问病,丁雅不得不去求四年前那个被自己瞪过、骂过、还‘睡’过的神秘医生。程邱随和一笑,声音温润清澈,如山涧溪流。“丁大小姐,还记得我姓什么吗?”“任?”“……”————某日:丁雅气势汹汹冲进院长办公室。“程邱,我喜欢你!”她将手中的花束摆到他面前。程邱微愣,随即又是一笑。“谢谢。”男人接过花束,在丁雅期待的目光中,单手将她推出办公室,然后关门。“……”————“程邱,你是医生,你什么都帮不了我。”“我可以。”弃医从商,只愿我这双手,能护你一生,喜悲从此相随。这是一个嘴硬心软千金和温柔护短医生的甜蜜故事。本文主线甜,偶有小虐~喜欢本文的朋友,看我星星眼!多投推荐多收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