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000000011

第11章 媒介消费者需求与动机(2)

二、媒介消费需求

媒介消费需求有它自身的特征,与物质消费需求特征相比,有相通也有相异。主要有以下四点:

速变性

媒介消费需求是动态的,有天然的喜新弃旧心理。物质消费需求也是发展的,但变化并不是特别快,爱吃辣椒的人可能经常会去吃一种辣椒,它们的养分是一样的。但爱读报的人不会"咀嚼"同一张报纸,同一个品牌的报纸一天和一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是同一顶"帽子"下的另一个新面孔。今天,在新闻媒介消费需求中,人们甚至要求新闻的"新鲜",不是以天以小时计算,而是以分以秒为单位。显然物质需求的更替速度是赶不上媒介消费需求速度的。

多样性

媒介消费需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一方面体现在对各类不同媒介的需求方面,如既有对视觉媒介的需求,也有对视听媒介以及混合媒介(多媒体)的需求,也有同时对所有媒介的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同一媒介的需求层次上,一部分需求倾向于通俗化,一部分需求倾向于专业化,一部分倾向于中间型。

多样性还体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口味与需求偏好,这使每个人的媒介需求有了不同于他人的、唯一的心理"指纹"。

替补性

媒介消费需求是可以填补或替代的。由于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人们一时无法消费某一种期望的媒介,这时的心理需求就会降低到眼前现有的媒介。现有媒介需求填补了人们对未来媒介的需求时段,因为媒介消费需求要"充饥止渴"。

而当新的媒介出现,需求会很快发生转移,转移到新的媒介。新的媒介替代了原有媒介,对原有媒介的需求减弱或消失了。当然这种情况有一个假定,就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基本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因此会有转移,而不会明显地扩张。

周期性

人们的媒介消费需求是有周期性的,既有一生的消费周期,也有一个时期的周期,或者是对某一单一媒介的消费周期,这可能是比较稳定的消费周期,也可能是不规则的波动型周期。

人的一生有自己的媒介消费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看来,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型式是由他一生拥有的总资源决定的,消费随着人的不同的生命周期而演进。即在不同的年龄点上,消费欲望、跨时消费偏好、收入等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选择。(7)这在媒介消费中非常明显,一个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代,其媒介消费有一个明显的阶段性和独有的特征。就以童年段来说,1-11岁的时期,每一岁都会有自己的周期特征。这需要有细致的调查资料加以说明。

对某一具体的新生媒介需求,消费者也是有周期性的。一般说来,以该媒介出现到大众认同为一个周期。这时,人们的需求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对媒介的优缺点有了自己的判断,从而该媒介不再有优先权、与其它媒介处在同一条"货架"上。如果消费需求从高温转到正常恒温,可以说是渡过了需求周期,从此进入稳定的消费需求期。不能转入恒温的,媒介需求则可能处于低温或冰点,处于无需求状态。

以上是对媒介消费需求的一般性概括,当然还以再罗列一些特征。本文未能列举的,也可能是重要的特征。

第三节媒介消费需求的形式与需求量

一、媒介消费需求的几种形式

媒介消费需求形式都有哪些?这里通过对营销心理学的成果借用,列出以下8类需求。

当下需求

也叫显性需求或迫切需求,是立即想满足的或者正要满足的需求。

人们在特定时间想立即看到一场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或者在晚饭后想看到电视连续剧,或者想看到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或者要搜索、下载急需的音频资料,这就是一种当下需求。

一般需求

一种含义是最基本的需求。如人们基本的新闻需求,这表现在人们在早上或晚上特定的看报纸、看电视的需求,容易形成一种习惯性需求。

一种含义是相对于迫切需求,是一般性的缓慢需求。如某种专业知识的渐进需求,表现为需求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一般需求也可能转化为可有可无的需求。这在媒介消费需求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潜在需求

指目前尚未明确提出、在将来可能形成的需求。潜在需求决定着媒介消费未来市场的大小。

通常,潜在需求往往囿于条件而潜于"水下",一旦有适宜的条件,潜在需求会立刻升温、爆发出来。比如在欠发达地区,人们对网络媒介的消费需求,可能表现为潜在需求,存在着超乎想象的消费需求。一旦条件成熟,人们拥有了电脑和宽带网,这种需求立即会释放出来。

退却需求

指人们对某个媒介的需求在逐步减少。这是消费者认知能力的提高、消费者素养提高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从一个媒介里面,消费者已经很难吸收到新鲜的、提升自身的东西,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就出现了需求退却。

表现在媒介方面,则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媒介自身创新能力衰退,失去了过往的活力和魅力,不再能够刺激消费需求。这样的例子在媒介消费中举不胜举。我们看到,许多10年前甚至3年前独领风骚的报刊,今天不但被读者忘记,而且在市场上找不到踪影。

充分需求

这是指媒介消费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与某种媒介的供求关系相对平衡,是一种最佳状态,是媒介需求与媒介供应的"情人期"。

当然这种状态是短暂的,也是仅见的。充分需求只能是针对某一个人在某一时段某一地域的消费需求而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比如在一周内对某一期刊的充分需求,一天内对某一报纸的充分需求,几小时内对某一电影的充分需求,几分钟内对某一网站的充分需求。

过度需求

指媒介需求超出了常态,使某一媒介或某方面产品的供应出现紧张或紧俏。这种紧俏不是一种供应不足,而是一种消费需求的高温膨胀。如某一时段,人们对某一新生的媒介人物的追捧。湖南卫视的"超女"在2004年的狂热就是一例。

另一种过度需求,则显示为过量消费需求、痴迷性消费需求,这种需求实际上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是一种失控的需求。如网民的彻夜上网聊天、玩电子游戏等等。

无需求

即零需求,或不需求,是一种中性状态。

一种情况是人们在消费之后,不再需求该媒介,因而产生了零需求。比如在同一时间,看过了报纸新闻,就不一定需求广播新闻。而在一段时间内,对于一种媒介的连续性消费,也可能产生人们的零需求。

一种情况是,人们由于不知道该媒介的存在,或者缺乏对该媒介的认识而没有需求。不知道电脑网络的人,自然没有网络媒介消费的需求。

否定需求

对某种媒介不感兴趣、厌倦、排斥、反对,是一种否定需求。这在媒介消费中也是很常见的。

否定需求出现的理由是多方面的。有兴趣方面的,比如不喜欢棒球的人,就不会有观看棒球期刊的需求;有观点方面的,比如对黄色媒介、暴力媒介的拒绝,就不会有对这类媒介的消费需求;有消费量方面的,比如在充足了某一类媒介后,人们可能产生否定需求;等等。

二、媒介消费需求的满足形态

媒介消费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它主要表现为四种形态,可以说是四种心理感觉状态。

一是短缺型。在媒介消费短缺时期,这是一种常态的需求心理。人们时时处于一种对媒介的饥渴状态。在今天的欠发达地区,某些媒介的消费仍然是这种心理。

二是丰裕型。在媒介供应保障的前提下,媒介消费处于一种丰裕的需求状态,消费需求这时也会呈现饱满的静止状态。

三是过剩型。在媒介大批量生产状态下,媒介消费处于一种过剩状态,消费需求会出现饱和的、拒绝消费的状态。

四是后短缺型。这是一种新的类型,是在新媒介出现之后,消费者新的需求状态。每一个新媒介的出现,会让消费者的需求产生一种新的短缺状态,产生强烈的消费需求。

三、媒介消费需求量的测度

有没有一个准确的媒介消费者个体需求量的测呢呢?在许多情况下,恐怕消费者自己也说不清楚。

某个群体在消费某种媒介中有没有大致的需求量呢?这同样难以揣度。

但可以参照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对某一种媒介消费进行测度。加拿大媒介经济学者柯林·霍斯金斯等人对某一城市一个月内电影的消费量进行了描述。该需求表显示,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它遵循的是需求法则。

需求曲线是对这种关系的图形表示,因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沿着需求曲线的运动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如果价格从P1下降为P2,需求量就会从Q1增加到Q2。

由此产生了一个弹性需求的概念。就是说,需求随着价格弹性而变动,是一种具有伸缩度的需求。同时,某种媒介的替代品越多,对某种媒介的需求就越有弹性。

需求弹性怎么测量呢?一般来说,需求量沿着与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的。其变动的量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表示:

变动率=平均需求量(变动之前和之后)/平均价格(之前和之后)。

那么电影票从10美元变动到8美元,其需求弹性如何计算呢?这一价格下降引起了需求量从70000张上升到80000张,因而与平均数7500张对应的需求量是10000张。需求量增加了13.33%(10000/7500)。价格的变动是2美元,平均价格是9美元,价格变动比率为-22.22%。用这种算法得出需求变动率为13.33/22.22=0.60。也就是说,价格每变动1%,引起了需求量在相反方向上变动0.60%。

通常情况下,如果变动率大于1,则需求富有弹性;如果小于1,则需求缺乏弹性。(8)

在国内,朱红提出了移植经济学中的弹性分析法测量某些媒介需求量的方法。

比如要计算高校学生书刊信息需求弹性,可用当年书刊增量增加1%时、当年书刊流量的增加比例来衡量,即:

信息需求弹性=书刊流量增加率/书刊增量增加率。

某单位的网络信息需求弹性=网络点击频率增加率/网络信息产品更新率。(9)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测出某类消费需求量的大小。

赵彦华提出了媒介市场需求函数,认为消费者手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是决定其媒介消费的基本因素。假定在政治、文化、环境等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媒介市场需求函数是一个经济学的函数。(10)

这三种考量方法仅仅考虑了经济的因素,与媒介消费的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媒介消费,很大程度上与人们的文化、社会环境有更密切的关联性,它并不同于物质消费。而且媒介消费的经济成本在不断地下降,有些消费可能是免费的,经济的支出为零。衡量人们支出的最大部分是人们的时间,金钱的支出在单一媒介消费中处于下降趋势。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统一的考量媒介消费需求的方法。研究者以媒介市场消费支出来衡量媒介消费需求的办法,毕竟是简单化了的。应当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人们的媒介消费需求是个体的、变化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隐密化的行为,而这些境况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调查无法实证的。

第四节媒介消费动机的形成与类型

一、媒介消费动机的形成

找寻人们媒介消费的心理轨迹,动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所谓媒介消费动机,简而言之,就是推动人们寻找媒介消费目标的念头或动力。当媒介消费者产生某种媒介消费需求,但又未能满足时,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不安和紧张,这种不安和紧张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个体采取某种媒介消费行动。这就是需求-动机-行动的过程。消费动机是消费的重要动因,是消费行动的"发动机"。

媒介消费动机在形成中,会是综合性的动机还是独立性的动机?需求与动机的运行过程是什么?有没有动机启动的"参数"可以寻求?在多大程度上,动机可以转化为行动?

这些都还是未知数。目前对媒介消费动机还少有深入的研究。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媒介消费动机远远比物质消费动机复杂的多。

在心理学家的研究中,无论是詹姆斯、麦独孤、弗洛伊德、赫尔等人关于需要、驱力的内在动机观点,巴甫洛夫、洛克等人关于诱因、目标、奖惩的外在动机观点,还是勒温、麦克里兰、班杜拉、韦纳等人关于期待、自我效能、意志与反馈的中介自我调节动机观点(11),都难以单一、机械地套用于媒介消费动机的形成。媒介消费动机,在我看来,像是一匹自由奔放在生活草原上的野马,谁也难以用现成或僵化的"理论"去套住它。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关于动机论的几种观点,用它可以追寻到一部分媒介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一)媒介消费的内在型动机

按内在动机理论,媒介消费动机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的内在因素,它的表现也是一种从里向外的过程。

内在动机论有3种,即本能论、驱力论和需要论。运用在媒介消费动机的考察中,都有一定可资借鉴的成分。

本能论认为,人的动机是由于人所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方式而产生的。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在1890年提出了人所具有的14种本能动机,即清洁、建设、好奇、恐惧、饥饿、嫉妒、谦逊、慈爱、幽默、忠诚、秘密、害羞、合群性、同情心。

同类推荐
  •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

    《校园辅导员宝典(精华版)》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力争做到内容新颖,知识丰富、分类科学,专业精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倡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引导少先队员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稻草人(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除此之外,书中还收录了《瞎子和聋子》《克宜的经历》《跛乞丐》《快乐的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作品,故事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体现了叶圣陶早期作品文艺抒情、唯美写意的风格。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宗教音乐(阅读中华国粹)

    音乐是最容易引起心弦共鸣的艺术形式之一。以舒缓或明快的韵律唱诵经文,既能抚平心灵深处的创伤,又能深解经义。嘹亮的法音会使听者身心宁静,体验安祥和快乐。
热门推荐
  • 下个日出等待你

    下个日出等待你

    职场上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的为梦想奋斗,大红大紫的明星与文学专业的艾莉娜多次竞争,一心想要成为设计师的迪亚和外企公司简然书写他们的幸福……看着爱琴海冉冉升起的日出,所有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下个日出等待你,让我们相约在黎明。跨越的时空,跨越的国度,我在这里与你不期而遇。
  • 造化源钥

    造化源钥

    是谁,挑起了百族大战?是谁,推动了神魔大战?百年大限,末世神州,修真小白,何去何从?彼岸花开,鬼界打漏,缥缈峰现,海眼通天,又将带来怎样的变数?造化源钥,一一揭晓……
  • 第一杀手暗妃

    第一杀手暗妃

    世界上头号杀手灵猫,拥有暗系异能,灵魂穿越到西冥大陆。欧阳家三小姐,天生废材,无法修炼玄气,被世人嘲笑。当她成为了她,将会绽放怎样的光芒?而这个腹黑、厚脸皮的绝代美男,为啥总是在她最苦难、最无助、最需要人的时候出现在她的身边呢?既然如此,就一起携手任逍遥吧!
  • Westward Ho

    Westward H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

    本书为我社已出版“学术随笔”系列丛书新增的第10本,该套丛书主要为学术界一些知名学者的哲学随笔,主要特色在于内容短小,寓意深刻,雅俗共赏,有作者的新作,也有按一定的主题编排的作者已经发表过的内容。题目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如“万有相通:哲学与人生的追寻”,活泼又不失文学性。丛书每篇章篇幅都不长,而每一篇又都是围绕着一个独立的议题单独展开,独立成篇,这样读者读来就不至于过于辛苦,可以是茶余饭后的“甜品”,也可以是工作空暇的“休闲”。但篇幅的短小并不代表作品不精干,相反,作者正是把自己几十年的哲学体会以短小的篇幅显现出来,相比之下更显功力。
  • 我在明朝开学院

    我在明朝开学院

    大家好,我叫刘杰,我爹是刘德,对,就是那个把朱元璋欺负的没地埋爹娘的刘德。我叫刘杰,我是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国企员工。女朋友是上司女儿,我觉得我快要到达人生巅峰了。大家好,我叫刘杰,我,穿越了,我想要抱着朱大腿,当一个快乐的废宅,天晴了,雨停了,我也以为我可以快乐的混着躺赢。然而,命运的把夫子送到了我的面前,一场游学让我下定决心给这个民族,这片土地带来一些变化。政治?军事?经济?不不不。只有教育才会兴国,教育是一切发展的根本。所以,欢迎各位来到我的大明第一学院。
  • 与你恋爱甜如蜜

    与你恋爱甜如蜜

    前世,宋暖晴被道德绑架,为叔叔家公司联姻,把自己最爱的男人让给姐姐,最后被迫替姐姐坐牢服刑。这一世,她吊打渣男白莲花,紧紧的抱紧前世被她辜负的男神,过上人人羡慕的甜蜜幸福生活。“帝昊天,你看这个地方好美啊,风景如画。”第二天,宋暖晴靠在帝昊天的怀里欣赏着风景如画的风景。“帝昊天,天黑黑打雷好可怕。”在外出差的帝昊天在疯狂爆雨的夜里开着快车赶回去将她紧紧的搂入怀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仙记

    成仙记

    1973年夏天,我离开了就读的第六中学走向社会。我不是读不起书,而是怕学校派我去浙江兵团。我家里兄弟两个,按照当时政策,是要有一个去外面的,但我父母舍不得我远离家乡,就叫我辍学了。当然,当时还有个很费解的思潮,认为读书没用,认为随便有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比读书好,都比读书来得重要。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拉板车,运输社设在南门的双莲桥,社里有七八辆车,大的两辆,小的大概是五辆。因为力气大,我被分配去拉大车。大车我们叫单吨车,就是可以载重在一吨以上。单吨车是个什么概念呢?就好像跑长途的“双节拖斗”,神气,是强大的人才能伺候的。
  • 孤龙二虎三族誓

    孤龙二虎三族誓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晚春的一天,鸭绿江边的辽东重镇孤龙城外的乡间官道上驶来了一挂轻便的马车。车上坐的正是刚从京城放差而来的新任孤龙城知县左剑诚,还有专门去州府迎接他来上任的县衙戴师爷。这官道距鸭绿江河道不远。前些天正值冰河解冻,鸭绿江春水泛滥,官道上冻了一冬的硬土路一经开化,变得泥泞不堪,坑坑洼洼极其难走。赶车的车夫不时跳下车来吆吆喝喝地拉车拉马,尽管千小心万小心,周身上下也早已溅满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