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100000017

第17章 电视新闻语体的文本(下)(1)

——语篇结构分析

在现代语言学中,“text”指文本(有人译作本文)、篇章、语篇、话语,与此有关的另一术语“discourse”也指语篇、话语。我国很多学者认为两种说法基本上是同义的,只不过,英美国家的学者喜欢用“discourse”,而欧洲大陆的学者则喜欢用“text”。因此,在本论文中,语篇、文本、篇章三个术语不做严格的区分。

依据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Hasan 1976)、胡壮麟(1994)等人的观点,语篇(text)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语的段落。也就是说,语篇可长可短,短者可以是一句话,长者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只要段落中的句子互相关联、表达意义完整,它们就可以构成语篇。

依据上述理论,本论文中所说的电视新闻语篇是指以书面表述为内在依托,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系列在语义上连贯、形式上独立自足、有共同主题的段落或段落组合体。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在第三章中,对电视新闻语体的的词汇、句法以及修辞作了探讨,在本章中,将对构成电视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以及微观连贯、衔接方式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节电视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

在讨论语篇宏观结构模式之前,有必要先简单说说语篇分析中的“句际关系”。从逻辑意义看,语篇大致有9种不同的句际关系类型,即:“并列关系、对应关系、顺序关系、分解关系、分指关系、重复关系、转折关系、解释关系、因果关系”[参见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9—24页。]。这些句际关系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语篇模式和语体样式之中,这是因为句际关系指的是语篇中分句或句子之间的关系,注重的是语篇的微观结构。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指语篇中各个主要部分的排列、组合结构及范式,是站在整体、全局的层面对语篇的观照。

一.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

㈠.标题

标题是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高度概括和凝缩,是电视新闻语篇的核心成分。在电视新闻中,标题也称为内容提要。

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标题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出现的位置和主要功能不同。报纸新闻常常位于报纸新闻的开头部分,是整个新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起着一种“向导”的作用。而电视新闻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其它部分既分离又一体。电视新闻的标题一般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出现两次,首先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始部分,即“主要内容部分”。“主要内容部分”将若干条新闻的标题汇总在一起,使人们对本次新闻节目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认识。处于“主要内容部分”的标题是和新闻主体分离的。电视新闻的标题再次出现的位置是在电视新闻节目的“详细内容部分”,标题和新闻的其它部分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受众。在“详细内容部分”中,电视新闻的标题常常在播音员播导语的同时或之后(播完导语之后显示标题所占比例较大)才以字幕的形式显现于屏幕下方,提醒受众应该关注的新闻点。观众在观看新闻画面的同时,眼睛的余光总会扫到位于下方的标题,减轻听觉压力,对正在进行播报的新闻内容就比较容易把握和理解。因而,电视新闻标题更多的是提示和加强功能。

形式不同。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一般比较复杂,包括主题(主标题)、肩题(引题、眉题、上辅题)、副题(子题、下辅题)、分题(插题、小标题)、提要题(纲要题)、通栏标题(大标题)等等,同时还常常利用字体的大小、颜色、形体等变化起到突出的作用。而电视新闻在表现形式上非常简单,只有对新闻内容的简单提要,字体变化不多,且多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屏幕的左下方。

下面是报纸的一个标题,由肩题、主标题和副题三部分组成。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肩题)

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主标题)

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副题)

在电视新闻中则可能只以“本省部分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为其标题。

根据人们需要和选择的程度不同,信息可以分为本位信息、附加信息和引申信息等层次。本位信息是客观对象系统及其关系的反映,是事物的辨识特征的概括;附加信息是对象系统的环境、历史、相关因素的反映,是本位信息的补充、解释和说明;引申信息是主客体联系中产生的暗示意义。报纸新闻标题的表现空间比较大,一般来说,主标题体现本位信息,肩题、副题、分题等则可以在附加信息、引申信息上大做文章。而电视新闻的标题由于有新闻画面、有声语言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像报纸新闻标题那样纷繁复杂,凝练、准确、清晰提供本位信息是电视新闻标题的基本原则。

电视新闻标题采用的主要结构表现方式有:

单一主题的电视新闻常采用主谓结构及主谓结构的不同变体表述新闻信息。

常见的主谓结构标题,如:

宋楚瑜一行参观北京恭王府(2005年5月12日《新闻联播》)

曾培炎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房价上涨(2005年4月26日《全球资讯榜》)

朝鲜宣布从核反应堆内取出8000根废燃料棒(2005年5月12《新闻联播》)

福建希望成为台湾农产品“中转站”(2005年5月12日《中国新闻》)

电视新闻的标题还可以通过添加标点符号,改变标题的外观,但其主谓结构的实质不变。如:

中央政治局常委强调:确保先进性教育见实效(2005年4月28日《新闻联播》)

联想:将进军印度PC市场(2005年5月8日《全球资讯榜》)

米纳宫——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作证(2005年5月12日《新闻30分》)

多主题的电视新闻多使用并列的复合结构,各分句仍多使用主谓结构。

亚非峰会闭幕胡锦涛签署会议宣言(2005年4月24日《中国新闻》)

上海国际珠宝展今天开展保安措施严密(2005年5月12日《新闻30分》)

过户费取消二手车红火(2005年11月11日《特别关注》)

㈡.导语

“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4页。]它是新闻标题具体化的补充,是语篇中的灵魂、精华部分。标题和导语构成新闻语篇的中心主题,即是新闻话语的概括、主旨部分。

新闻导语至今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是新闻之所以称为新闻的核心要素之一。从六要素俱全的第一代导语到简洁明快、重点突出的“部分要素式”第二代导语直到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丰富型”第三代导语,目的都是为了如何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兴趣从而使信息传播继续进行下去。

电视新闻常用的导语有:

1.告知性导语。电视新闻最常见的导语样态。

简洁、明了地直接告知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情。例如:

当地时间今天晚上9点,欧盟—地中海国家首脑会议将在西班牙海滨城市巴塞罗那开幕。(2005年11月7日《晚间新闻》)

通过援引新闻人物的话直接告知新闻内容,如:

意大利财政部发言人今天证实,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多梅尼克·西尼斯卡尔科21号辞职。(2005年9月22日《新闻30分》)

提示性地告知新闻主体的主要内容。例如:

正在香港访问的“神六”航天代表团今天上午与香港青年专业人士举行分享会,分享会刚刚结束,我马上连线正在现场的记者×××,请他介绍现场的情况。(2005年11月29日《中国新闻》)

2.诠释性导语。通过强调某个要素,把新闻本身所包含的明显意义显示出来,或者挖掘新闻事件的深层含义。例如:

26号,一辆满载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顺利通过连接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的拉法口岸,这标志着第一个由巴勒斯坦人完全控制的边境口岸正式开放。(2005年11月26日《晚间新闻》)

在报纸中,导语必然在新闻标题之后,是新闻标题的扩展。而在电视中,由于新闻标题以字幕的方式出现,且常常在播音员播导语的同时或之后才显现于屏幕下方,这就使得导语在电视新闻语篇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因为观众往往通过导语的内容来判断某条新闻的重要程度。

㈢.新闻主体

新闻主体部分不是对导语的简单重复而是具体新闻情节延展的平台。标题和导语部分提出的核心话题在这里得以延展、深入,同时涉及与核心话题相关的附属、分支话题,通过回答“为什么”或展现“怎么样”、补充“还有什么”使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得以最终“完形”。

标题和导语是对新闻事件的概述,正因其简练而显得干瘪,主体部分及时补充使整体新闻框架丰盈、饱满。在下面的“电视新闻语篇的主要结构图式”部分我们将会涉及到新闻主体,在此不再赘述。

㈣.背景

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是新闻背景。背景可分为目前背景和过去背景。

目前背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相关社会环境,它包括“有关新闻事实发生情景的一切信息,一般来说,它指的是社会、政治现状,或者说与该具体事件同时发生的其他现实事件。”[[荷]托伊恩·A·梵·迪克《社会心理话语》,施旭、冯冰编译,中华书局,1993年,第78页。]

过去背景指的是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的并与之有因果、条件关系的事件和社会、政治环境。

新闻的背景不是新闻事实的核心组成成分。在新闻文本中,背景的出现没有固定的形式和位置,它可以是一个段落、一句话或者只是句子中的某一修饰成分,根据新闻的需要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电视新闻常借助于背景材料用以充实报道内容、增加信息含量。

㈤.事件引发的结果、反应

通常情况下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说明,用来暗示新闻价值之所在。因为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政治事件所造成的结果(后果)的严重性和反应的强烈度。

新闻事件所引发的结果,可以通过记者的描述反映出来,更多的是借助新闻当事人之口发表相关的评述。“做出这样安排的基本理由是显而易见的:这样记者有机会阐述客观的、但却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观点就是这样表达的。”[[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㈥.评论

评论范畴包括两个子范畴:评价和预测。

评价是对所报道新闻事件的价值、意义等发表的看法和意见。评价有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两种形式。2005年11月27日CCTV—1《晚间新闻》中对首都机场个别人带路收费的现象进行了报道,在报道最后所说的“我们在这里不想评价10块钱的带路费是不是合理,但我们知道迷路的司机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掏的腰包,如果机场的服务设施能够再多为旅客考虑一点,路标的设置能再人性化一些,这伙带路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了。”就是典型的直接评价。间接评价是指新闻当事人发表针对新闻事件进行的看法、意见。

预测则阐述该事件或事态可能产生的后果,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

台湾六家航空公司日前初步确定明年两岸春节包机的航班时间,第一班飞往大陆的是中华航空公司台北飞上海的班机。有业者透露,因为油价上涨,明年两岸春节包机的票价将比今年高出两到四成。(2005年11月28日《中国新闻》)

在电视新闻语篇的基本范畴中,标题、导语是电视新闻语体的核心范畴,一般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出现的位置比较固定。

新闻事件的主体部分虽然在整个语篇中所占的篇幅较大,但由于是对导语的展开和扩充,因而不属于新闻话语的核心范畴,它作为新闻话语的主要范畴而存在。分支话题和细节话题构成新闻主体部分。

背景、结果/反应、评论也不属于核心范畴,它们的重要程度次于主体部分,不同的语篇视具体内容而决定采用或不采用哪一范畴,并且它们的位置都不固定,几乎可以出现在语篇中的任何地方。

如果上述的基本范畴在同一语篇中同时出现,那么,该新闻语篇就是一个“完构”的语篇。“完构”的新闻语篇经常适用于重大题材的、篇幅较长的新闻事件。一般情况下,在电视新闻“短、新、快”的要求下,大多会缺省一些非核心范畴。

二.电视新闻语篇的主要结构图式

不同的语体对语篇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语体都有和其相对应的基本语篇模式。电视新闻语体长期以来形成了和其相适应的比较固定的语篇规则,“定式和套路在新闻叙事中几乎成了固定的法则,甚至成了新闻叙事的象征和从事新闻业的专业人员的必修课程。”[《作为新闻的叙事化生存》,新传播资讯网,2002年9月23日。]美国耶鲁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快速理解和记忆”研究小组的研究表明,大约50%的“新闻报道”是程式化的,而消息的程式化程度几乎达到了100%。

通过对大量电视新闻语篇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电视新闻语篇中主要存在两种结构图式:线性结构和层级性结构。

同类推荐
  •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

    《父母的觉醒》是一本从心理与情感层面讲述教养之道的书。“觉醒”意味着对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它,而不去妄图控制或改变它。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要依从他们的本性,接纳他们的本真。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是教育的真正开始。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全的人。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热门推荐
  • Underwoods

    Underwoo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个外星女友

    我有一个外星女友

    我居然有一个外星女友,你看她又大又圆,又长又细。这让人怎么受得了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我为复仇而来

    总裁,我为复仇而来

    前世做了棋子,做了炮灰的莫溪晴,又重生回到了十岁!这一世,莫溪晴发誓一定要成为掌控别人命运的女王,让那些得罪过她的人,生活在恐惧之中。当莫溪晴成功的站在了世界巅峰上,才发现,当那霸道的男子转身时,她的心,却是那么的痛!她,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吗?
  • 天书宝典

    天书宝典

    天地间第一本书——无字天书。被混沌宇宙神所得,并被其炼成传承宝典。且看天书化人,纵横天下。踏足武道巅峰,成就一代神皇。
  •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为了激起所谓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要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帝国主义新本质的前提下,与之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在当下的全球性时代,力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才是我们的理性应对之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科学提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 北京人在北京·沸雪

    北京人在北京·沸雪

    《北京人在北京》系列三部曲大结局。三个北京土著妞儿继续上演各异人生。爱恨匆匆,终有离期。因为金钱、爱情、名利而引发的这一出大戏,一场大梦,终于要在这一刻迎来它们即将落地的结局。故事的最后,所有人的未来似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而去。艾希和丁兆冬,南冰和向海,许雯雯和怪兽,还有艾希的母亲也找到了真正的有缘人李老师……
  • 见山海经过

    见山海经过

    一个发生在山海异世界的故事没有魔法,但有符箓没有战马,但有异兽不止人间,何止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