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300000004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前沿话语(2)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两大领域的丰富成果为我们将“生态”引入到电视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电视领域快速发展涌现的错综繁杂的各种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加以剖析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与“电视”的结缘成了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理论研究的必然课题。

第二节全球化与中国电视文艺问题

一、电视文艺的生存现状:严重的生态失衡

电视文艺学关注“电视文艺”的研究,这是一项横跨电视和文艺学科的研究。从文艺与电视结缘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当我们认真对“电视文艺”现状进行一番审视的时候,却在理性层面上感到问题不少。

我们先看一些媒体对于电视与电视文艺的批评:

自1998年5月《新周刊》以《弱智的中国电视》、《中国电视“八大病”》揭露中国电视的弊端起,媒体关于电视负面影响的批评声势逐渐增强,《弱智的中国电视》文中充斥着“弱智、噱头、矫揉造作、目中无人、精神贵族、性倒错、不说人话”等耸人听闻的字眼,对中国电视的弊病进行了全方位、重量级的攻击。一时间,中国电视至少在舆论上陷入尴尬境地。1999年《新周刊》又推出《砸烂电视的十个理由》(总63期)、《春节联欢晚会:16年之痒》(总57期)等系列文章,何树青在《2002中国电视节目秀》一文中,更是将“清宫古装剧+克隆版综艺+口水版脱口秀+拼盘版晚会”称为2002年电视节目“四大傻”。在《调查:中国电视黑名单》中,观众对于电视中存在的频道资源浪费、虚假、把做作当幽默、低估观众的智商、娱乐智力问答节目太多、男主持无阳刚之气、信息量小、知识的含金量不够等问题,表现了普遍的不满。在观众开列的黑名单中,《快乐大本营》、《周末喜相逢》等综艺栏目以及一些综艺主持人都榜上有名。

网络媒体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观众对于电视的呼声。中华传媒网、新浪、搜狐、新华网、央视国际等互联网站,开辟了很多与电视传媒相关的频道与论坛,时下大众对于电视文艺节目的批评也由此可见一斑。

2002年4月,《南方周末》发表了《崔永元炮轰电视庸俗化!》一文,在电视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文中称,崔永元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把虚假、浮华、浪费、重复列为电视庸俗化的几宗罪:“没有哪个国家的哪家电视台有我们这么多的综艺晚会,灯光、道具、布景极其考究极其浮华。如果我们的编导和演员们极其地有创造力,一台晚会超过一台晚会,那我们无话可说。但我们看到的都是重复,总是那几个人那几首歌。还有那些同样花费巨大但是劣质的电视剧。”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当代电视文艺处于严重的生态失衡当中。具体表现为电视台频道资源严重浪费,节目类型与内容盲目跟风,同质化现象严重,为片面追求收视率,庸俗化现象日益泛化等等。高鑫将电视生态的失衡总结为以下三点:清一色的综合频道、唯收视率论成败、知识型观众离席。说到综合频道中电视节目的同质化,我们以娱乐节目为例,仅在栏目名称中包含“娱乐”的就有:北京4套《娱乐现场》、《娱乐人物周刊》、福建东南台《娱乐乐翻天》、湖南《娱乐无极限》、山西《娱乐空间》、海南《娱乐任我行》、天津《卫视娱乐城》等,这么多的雷同真是让人对电视人的创造性活力感到质疑。

曾经一度辉煌的电视文艺节目或栏目《春节联欢晚会》、《正大综艺》已经失去昔日的光彩,曾经再造辉煌的《快乐大本营》也快乐时光不再;从晚会风、综艺风、娱乐风、游戏风、益智风,到博彩风、真人秀风、“海选”风……,风向不定倏忽变幻,让电视文艺从业者穷于跟风不知所从;电视文艺节目从内容到风格疏于创造忙于抄袭:港台学欧美、大陆学港台、省市台学中央台。电视台忙得最多的是电视栏目的改版,只见得“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即便这样,还是难免受到从普通观众到专职研究人员不绝于耳的批评——关于电视文艺节目的出路,似乎有点山穷水尽了。某市台的总编室主任叹息道,电视文艺很难做下去了,他们台已经发展到每年只做几台晚会的地步。这种情况同样体现在电视剧中,戏说风、公安风、豪华风、“格格”热、皇帝热,为了收视率和“好看”随意更改史实和历史人物关系,任意肢解红色经典。尽管招数用尽,可是在市场面前最终还是可能败下阵来。这种状况已然说明,电视文艺的现状实在令人堪忧。我们不禁要问,当代电视文艺节目真的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了吗?

电视文艺的生存问题不仅关系到电视文艺本身,也关系到研究者的学科意识和学术生命。作为电视文艺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对电视文艺现象进行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而是更应该进一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达到为电视文艺的发展开出可行性药方之目的。

关于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众多调查分析报告表明,文艺类电视节目(包括影视剧类、娱乐综艺类和音乐戏剧类节目)是目前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主体;电视受众近一半收视时间花在文艺节目上,尤其是电视剧更是老百姓电视节目的首选,这些调查表明电视观众还是需要电视文艺的,电视观众对于电视文艺的负面评价,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观众对于优秀电视文艺节目的热切期待。事实上,随着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电视文艺后来居上,成了人们审美娱乐的主要对象,并承载着政治宣传、意识形态教化、信仰和知识传承,文化的认同和求异等功能。我们一直说“文学”是“人学”,因为文学时刻关注着人的历史、人的现实、人的理想,而现在,随着时代与艺术的发展,我们把同样的期望寄托到了电视文艺上,但事实上当今的电视文艺在这一点上离要求还比较远,这也是为什么长时间以来有人对电视的艺术身份加以质疑,同时电影学方面的研究专家反对将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加以等同的重要原因。

面对电视文艺本身不景气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的形势,面对互联网、录像的飞速发展,观众有更多的娱乐选择的权利和方式的新局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我们都到了对电视文艺痛定思痛、深刻解剖的时候了。对电视文艺的历史和现状的反思与检讨,不仅涉及到电视文艺生存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价值取向选择的大问题。正如无节制的全民性狂欢(至少是部分地)导致了古罗马的灭亡一样,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大量经验事实告诉我们,电视文艺的生态失衡终将会导致中国人的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失衡,所以我们要面对的,固然首先是电视文艺节目的生存之道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把电视文艺现象上升到文化学意义上予以认识,并将其与我们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在此,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电视文艺是什么?”不弄清楚这个概念,探讨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更无从讨论它的出路何在。我们期待着理论的作用,不仅仅跟着电视实践亦步亦趋地梳理总结现有成果、感性地评价当前得失,或是就某个栏目、某种现象作出局部修正与评价,而应该具有分析性、前瞻性与统观性,能够对电视文艺的实践与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电视文艺尽管有了几十年的经验,并不能使我们能够从容地对应明天的电视文艺命运。对于“电视文艺是什么”这一问题,仍然难以准确地回答。不少人理解的电视文艺就是电视晚会、综艺娱乐节目等等。的确,这些节目属于电视文艺范围,但是“电视文艺”概念并不只是包括这样一些节目——这就犹如我们在从学术上定义“人”这一概念时,不能将其定义为“男人、女人、老人和小孩的集合”一样,因为这个定义并没有反映“人”的本质属性,而只是反映了这个概念的外延。在认识上的片面性使电视文艺创作和批评走入了低潮,对“电视文艺”的重新思考和界定,是电视文艺谋求发展和扩容的当务之急。

现在,有必要重新面对这一问题做一番审视,把“电视文艺应该是什么?”和“电视文艺事实上成了什么?”分开分析。在进入问题域之前,首先回顾中国电视文艺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视域。

二、电视文艺的历史回顾:剧烈的生态变迁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视传播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电视传播区域从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扩展、电视价值观念从政治中心论、经济中心论到文化中心论的演变,进入新世纪,全球化时代电视传播格局的变化,使得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同样经历着持续的生态变迁。

中国电视媒体从诞生之日起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宣传,新闻和文艺是两大主要节目类型,它们的制作理念、制作方式不仅受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意识形态领域的风云变幻,在电视文艺的领域中很快就能反映出来。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除了在节目类型、艺术创造上的不断拓展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和电视传播技术因素。

张凤铸在《中国电视文艺学》中将电视文艺的历史发展总结为这样四个时期:电视文艺的初创期(1958—1965),电视文艺的停滞期(1966—1976),电视文艺复苏期(1977—1978),电视文艺的发展、兴旺期(1979—)。我们在借鉴这种分期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电视文艺发展的实践,将它们具体分成六个时期,以下分别对每一时期电视文艺发展中重大现象和代表性节目,作一简要回顾。

1、电视文艺初创期

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事业起始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创建之初,便有文艺组的建制,在其试播的第一天,当时政新闻播出后,便是电视文艺节目的播出,其播出方式是在小演播室进行直播,不久播出了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9年,北京电视台转播了前来参加演出的苏联芭蕾舞团表演的《天鹅湖》等作品的片段,外国文艺从此成为中国电视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

1961年至1963年,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举办了以“笑”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内容包括小品、相声和表演,这三次晚会试图突破现有文艺节目的局限,创作一些适于电视演播的喜剧节目,为探索电视文艺节目的新形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1958-1966这8年间,电视文艺在形式的演变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传播技术手段上从“演、播同步”的实况直播舞台演出,转向了“演、播不同步”的录像播出。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以较为简单原始的转播电影、戏剧、歌舞、曲艺等既有艺术形式,到进行更富于电视化特点的再创造和探索,对几乎后来的各种电视文艺形式都有涉足与尝试。这些早期实践,为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电视文艺停滞期

自1966年开始的“文革”首先从文化界开刀,电视文艺这一稚嫩的事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全国大多数电视台被迫停办。1966至1976年的十年间,在“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充斥屏幕的是样板戏、语录歌、“文革”节目,以及少数带较浓政治色彩的外国文艺节目,在文艺批评中,简单粗暴的扣帽子取代了严肃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但出于特定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电视事业建设和技术更新,也为以后电视文艺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1971年5月1日,天安门焰火晚会的电视实况转播已能通过微波传送到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视文艺的传播手段与传播覆盖面都在加强和扩大。1973年,随着彩色电视开始试播,电视文艺的技术表现手段得到很大拓展,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电视文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75年前后,北京电视台调动彩色录像设备,抢救录制了一批文艺资料,包含相声演员侯宝林等表演的传统保留节目、京剧演员李和曾等人的精彩唱段等,为保存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家的代表作保留了下来。

3、电视文艺复苏期

1977年-1978年,思想的解放,意识形态禁锢的逐渐破除,使这一时期的电视文艺走上了复苏之路。恢复播映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满足了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求,是这一时期电视文艺的一大特色。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为CCTV)。在电视文艺的复苏期,也出现了标志我国电视文艺转型的萌芽。1977年5月23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开办《文化生活》栏目。这一栏目与此前的电视文艺节目相比,不仅具有更多的艺术性、知识性、欣赏性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电视文艺自制节目的新起点。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又开办了《外国文艺》专栏,介绍外国各种优秀文艺节目。

同类推荐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已成为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本书着重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出发,就新时期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社会管理实践,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最近,社会学被越来越频繁地提及,社会学家的身影也总是出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社会学现在备受关注,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人们第一次听到“社会学”这个名词可能会觉得很“玄”,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即使有不少自认为了解社会学的人也对它充满了误解。
  •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

    《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是“班主任千字妙文”系列中的感悟幸福篇。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然而幸福并非只有一面。《班主任感悟幸福100篇千字妙文》收录的100篇千字妙文,从教育事业、专业成长、开展活动、唤醒心灵、融合沟通、享受生活、获得回报等七个方面探寻了教师幸福的来源,阅读这些文章,或许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审视自己教育生涯的崭新视角,于忙碌之中重新发现点点滴滴的幸福。
热门推荐
  • 引阙阁

    引阙阁

    三百年前,一双手刨开泥泞从尸横遍野的死人堆里爬出,遂即周身散出金光飞升成仙,天帝派此人驻守引阙阁,方换来人间太平。某一天的记忆复苏,灭城,剔仙骨,仇恨与痛苦占据心扉,究竟渡人之人,能否渡己。
  • 我的海神男友

    我的海神男友

    神本自然,由天、海、地形成的整个世界诞生了一批自然生灵,后世人类称他们为神,海国太子海神意外下凡与墨家后世展开了一番奇妙之恋,但神规中,禁止神与人恋。
  • 眺望英格兰

    眺望英格兰

    老凡得知妻子何茶香要跟约儿去英国留学陪读,就预感到大事不妙了。本来,哪个家庭不乐意让孩子出国留学呢?只是,老凡知道自己是个乡下人,没有太多的社会关系,来到深圳能够生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他半生打拼,在东门老街有间赖以谋生的化妆品小店。日子慢慢的有点滋味了,尽管还不太能满足妻子的虚荣心。但他没想过要将女儿送去留学。在老家安徽乡下的镇中学念书时,年少的他,倒是曾经憧憬过那个神秘的国家。没料到这把年纪,他还会与那个陌生的地方发生莫名的联系。都怪茶香。茶香师范毕业,人漂亮,还会些琴画。
  • 你好,我来自丰缘

    你好,我来自丰缘

    “诶诶,那个是盖欧卡,你等……”少年看着以极快的速度向着盖欧卡冲去,并用尾巴在盖欧卡脸上甩了一巴掌的金黄色大鲤鱼,把后面的话给咽了下去。———————注:本书为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同人。(恩,应该齐了)
  • 塘医话 馤塘医话

    塘医话 馤塘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伊森的奇幻漂流

    伊森的奇幻漂流

    伊森来到了一个满是海洋的世界。一个人,一条船;还有一个能够穿梭万界的指针!踏上征途,有着漫威、DC等无数位面做后盾,目标自然是那星辰大海……大概吧……
  • 万界之逆天求生

    万界之逆天求生

    98K了解一下!这把枪是用来吃鸡的,也可以撕碎那些阻挡在我们面前所有的愚蠢东西!这是一个只有杀死对方才能活下来的可怕世界,大家为了活命各展所长。靠美人计苟活的大长腿,拿着Ak的女装大佬,还有外国雇佣兵,天朝小萝莉。好乱!剧情交流请加群:783905881
  • 快穿:我的男神是戏精!

    快穿:我的男神是戏精!

    男神壁咚你,怎么办?铁头功正面击破!男神招蜂引蝶,怎么办?一枪打爆他狗头!男神带你走上人生巅峰,怎么办?赖着他!赖他一辈子!申彦四十五度仰望忧伤。别人家的男主,等待被撩,等待被攻略,等待被治愈……只有他,好惨一男的。逗比男主×前期只敢疯狂吐槽的怂包女主,后期毒舌补刀役本文是快穿版戏精的诞生,全程1v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导演大人别过来

    导演大人别过来

    未识得他前,顾倾安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导演能用我的剧本,让我做什么事都可以,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那时的他,作为旁观者,安静的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心里却已经在开始想象要如何让她鞠躬尽瘁。记起他后,顾倾安拼了命的逃离,只想离他越远越好。而那样,就能真的忘记吗?直到后来,顾倾安才明白,真正的爱情,是不会被遗忘的。兜兜转转,到最后,还是你。她想,她得庆幸,重逢的时候,他还没有爱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