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300000061

第61章 后记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是我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时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我在博士论文后记中曾写过这样两段话:

“写作是一次生命的冒险,是对生命的异化和青春的谋杀,我又一次感受到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的词只有深入其中才会深切体会个中滋味。对我来说,选择‘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这样一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挑战。牵涉内容之多、展开维度之广,并非我现有的理论修养所能自由驾驭的。”

“一年多的伏案写作,对我来说是一次辛苦而又欢乐的旅程。各种观点在我意识中的碰撞交锋,对材料占有的有限性,对结构逻辑叙述方式的质疑,让我一次次陷入到失语的状态。论文的完成按自己既定日期一推再推。‘都学都不学,都到都不到’,梦中偶得的对句最终促成了我尽快为论文画上句号,也留下了很多不够完善的遗憾;在这一年多的思考写作中,我内心又充满着骄傲与喜悦,因为在对自我局限性的斗争中,我坚持下来了,我感受到了迷雾渐散的喜悦,更感受到了与智者同行的快乐。”

谈到论文的选题,不能不提及到我在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的一段工作经历。

2002年博士在读期间,我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实习,央视国际网站在“服务与整合中央电视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2002年将目标进一步确定在“发展和创新网络精品自创栏目”上,2002年5月网站领导刘连喜任命我担当《电视批判》的制片人,负责网上学术论坛《电视批判》栏目的创办工作。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个很大挑战,但幸运的是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论坛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文化”为中心讨论话题。我的导师张凤铸教授、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清华大学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在论坛开设之初慨然接受邀请,我也在与各位专家的前期沟通与在线访谈中获益匪浅。在论坛内容上,《电视批判》以“分析电视现象,思考电视文化”为焦点,以“理性的思考,建设性的评判”为宗旨,在论坛的运作方法上,我借鉴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方式,为论坛创立了“一个网络主持人、一个中心话题、两位嘉宾、每周三定期开设”的互动模式,并精心设计问题,大大提升了主题讨论的学术价值。其间,通过在线访谈形式,我采访了四五十位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影视理论家,影视导演,并协助编辑出版了《电视批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文化》一书(中华书局2003年5月版)。

这样的积累与思考让我将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锁定在“电视文化批评”这个范畴之内,期间经过了艰难的思考、选择、汰变,最后才形成了“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这样一个选题与结构框架。

感谢我的导师张凤铸教授,是他的信任与鼓励,使我能在论文选题之初没有轻易畏难放弃,而是坚持在起初模糊的概念中不断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感谢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研究员、北京广播学院何晓兵教授,他们在论文选题之初,给了我热心的指导,就论文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在当初我对自己的论题认识还处于动摇不确定阶段的时候,他们每人的指导都足以完成一篇博士论文选题报告。也正是在多角度无数次的智力碰撞中,数易其稿,我的“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的轮廓终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2004年6月仲呈祥、王岳川、贾磊磊、张晶、路应昆老师参加了我的论文的答辩,对论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博士论文成稿到断断续续修改成书,数易其稿,其中又经历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作更是时间的艺术”,这是我近来最深切的感受。2004年毕业留校工作以来,在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只能挤出早晚的时间修改文稿,看着时钟的脚步毫不停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却只能进展一小部分工作,真恨不得将自己吊在指针上。博士论文完成后,我的导师建议我早些出版,很多博士生与我预约“你的论文出版后一定送我一本”,可是我一放再放,一改再改,总是对自己非常不满意。本套丛书副主编何晓兵先生逐字逐句帮我看了三分之一的书稿,提出了好几条犀利的修改意见。张凤铸先生也将我的书稿通看了一遍。放了一段时间我按他们的意见一一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广播电视文艺专业的研究生陈雪、王川帮我校订了大部分书稿,曹继东、李欣、王玉军、种洁、石峰、李玲燕等同学补充收集了传统文化资源与生态、大长今的评论、超级女生的评论等方面的资料。张凤铸先生的博士后肖庆女士又将我的书稿看了一遍。同时我又将本书交给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进一步提出相关修改意见,章节上作了再次调整。这本书稿使计划出版时间一拖再拖,贾磊磊先生批评我“你的论文成本太高”。最后我的导师——一向慈善的张凤铸先生(被一位小朋友称为“张爷爷最像爷爷”)不得不板起面孔催促我赶快完成。对于自己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自己心中就比较有数。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从理论框架上加以考虑,为了厘清系列观念,做了不少自我否定批评与加减乘除的工作。记得论文答辩的时候,仲呈祥先生就曾指出“论文结构的精彩大于总体论述的精彩”,建议我加强论证,加强例证。但是因为一下子面临着那么多交叉学科的理论,在短时间内要想全部消化吸收,对我这样一位既无深厚理论学养又缺少献身学术的拼命精神的人真的显得很不容易。

张凤铸老师得知刘炘先生也正在写作一本与“生态”相关的电视方面的理论书籍,特意多次提醒我不要落后出版,结果还是落后了。当我看到刘炘先生的《生态电视论》的时候,意外发现,虽然我们从未相识谋面,但是有一些问题的思考却有很多共识,刘炘先生论年龄、论学术,都是我的前辈,能与他有相近的学术共鸣,共同关注电视文化研究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我也感到非常荣幸,而且,我的论著重点从“批评”切入,与他的大作《生态电视论》可以形成一种互补。

现在,我的专著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虽然经过反复修改调整,心中仍有很多惴惴不安的地方,确实有很多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思考表述清楚。我认为从博士论文的写作开始,自己才真正进入到一种独立的思考和对自己的人生全面反思的阶段。包括如何保持对于学术的热情,如何加强学术素养,如何从书斋文化中走出,真正做一些推动中国电视文化建设的事情等等。我热切希望电视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电视人对此书予以批评指正,我相信我们学术思想的进步、学术成果的取得,常常是在接受别人的批评建议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6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全面展示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主探索、开发、实践园本课程的进程,系统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系统介绍:家、园、社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框架、结构、内容、实践、评价等方面;结合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活动的优秀案例具体形象的展示课程实施的过程。书稿期待以严谨不失活泼、全面不失重点、理论不失可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园本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为其他幼儿园在家、园、社和谐共育方面提供借鉴。读者对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区人员。
  •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

    《关于人的思考:人的本质、产物及发现》主要内容:集三十余年思考,一生学识成就经典,洞悉人之本质,展示文学、哲理之价值。这本书从人的社会本源探讨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及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阐释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所有的人,除了极端情况,都有天生的才能,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引导,都能够在他们最擅长的活动中表现出敏捷、灵巧、聪慧和敏锐。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萧山记忆: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

    萧山记忆:改革开放40年启示录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砥砺前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期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继续书写萧山催人奋进的实践创造,为世人提供敢为人先的“萧山样板”和“萧山智慧”,为历史留下令人感知感怀的萧山记忆。
热门推荐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开始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和心理体系,即便是他们不会说话,或者他们难以表达清楚自己,他们也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
  •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舍得,顾名思义,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就必须先舍。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本书全面论述如何学会舍得,舍是放弃失恋的痛苦,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放弃争吵,放弃虚荣,放弃对权力的欲望,放弃对名利的争夺……该放弃的都勇敢而果断地放弃吧!这种放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种寻求主动的人生态度。退一步,海阔天空。当你把那些应该放弃的都放弃时,你会发现自己一身轻松,那种因为放弃而感受到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你也会因为放弃而得到更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精灵之梦

    精灵之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很想知道,但是,却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说明。好像就任由我这样,一下来这里一下去那里的感觉。但……我总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我”还在作梦”。
  • 精灵训练家之至强

    精灵训练家之至强

    重生到真实的精灵宝可梦的世界,通过培育、训练小精灵,逐渐拥有了强大实力,将小精灵世界各大地区的冠军一一包揽的故事。
  • 余生有你警校三部曲02:我的世界你已不见

    余生有你警校三部曲02:我的世界你已不见

    “余生有你”警校三部曲02,拥有“超能力”警校生的探案和爱情。富二代布陌泽去警校报道当天,偶遇新生秋萌一见钟情,两人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可他无论怎么搭讪秋萌,得到的只有“无视”。然而,一场命案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能洞悉罪犯心理的秋萌曾与他一起和死者有过冲突,被安排协助破案,由此卷入一个一个命案谜团之中。并肩作战的两个人越走越近,可秋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张连环杀手的照片,让她怀疑自己的身份,一步步陷入疯狂……“你现在开口要房要车,我都答应你。”秋萌白了他一眼,问:“我问你要那些东西干什么?”“嗯,其实也不用那么麻烦。”说话间,布陌泽拉了一下她的手。“你要我就可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