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2900000158

第158章 结果不对(三更)

徐骥虽然被对面这些称一声大人,却无功名在身,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做官。

当然了,如果是为了生活,就更没有必要了。抛开徐光启不说,徐骥的岳父乃是松江府上海县人士,在松江号称顾半城,传说他一个人的财富,就能买来松江府半个城市。

可想而知,这货的生活是多么惬意,平素里除了读书之外,就是研究那些数术。以前跟着老爹研究,现在老爹不在了,自己琢磨。

但是徐骥的悟性真的是太差了,很多东西根本琢磨不懂!

“岂敢岂敢!”虽然徐骥主动要求要给李季打下手,但是李季怎么可能让他去做下人的活计。在怎么说自己面前站的这位也是当代徐家的家主,前内阁次辅徐光启的儿子。

说的不好听些,如果是在现代社会,他就是共和国副总理的儿子,前。

“呵呵。”李季一笑,看着徐骥拿来的这些东西,睹物思人,颇有感怀的说道:“当年有幸跟随老大人共同割圆,至今仍感怀不已。也罢,今日本官就追慕老大人的风采,用在老大人那里学习到的割圆之术计算圆周径比。”

李季上前一步,先从徐骥身后下人手中托盘上拿出一颗细细的钉子,说道:“李某献丑了,请大家随我来。”

走到徐府院中一块颇为平坦的地面上,首先在正中心砸了个钉子,然后拿出棉线,将棉线的一断系在钉子上,量取十五尺的长度。

又将十五尺长的棉线另一端系上一个活动的钉子。

轻轻拉紧,李季亲自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十五尺的半径,圆的直径有三十尺长,看上去颇大,也很圆。

然后李季将圆心的钉子拔出来,以圆半径为边长在圆圈中画出了一个内接正六边形,同时对众人解释道:“《周脾算经》有言:圆径一而周三。意思是说,圆的一周长度等于半径的三倍,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指了指脚下的圆内接正六边形,李季道:“其实,周三正好是这六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自然要比这六边形大一些。”

“所以,魏晋时期数术大家刘徽就使用不断增加这个正边形的做法,让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所以,他推测,当这个形状的边数越多,周长越是接近圆周。”

朱常渊不禁点了点头,这李季说的自然有道理。而且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他们距离圆周就越近,其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

徐骥同样点头,口中念念有词,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李大人,可以开始了。”

徐骥说的这番话,就是刘徽在《详解九章算术》中注释的一段理论,意思是说:将正六边形割成正十二边形,然后依次割成二十四边形、四十八边形。。。以此类推,割的越小,误差就越少,割来割去,最终到不可割的程度,这个正多边形就和圆合二为一了。

“好!”李季首先取正六边形一边的中点,通过圆心并延伸到圆周上,将正六边形变成了十二边形。

“拿尺子来。”李季从下人手中拿出尺子,开始测量第一次切割出来的正十二边形的边长。

第一次割出来的正十二边形,李季只量了其中一边,得出长度后报给了徐尔默,说道:“徐公子记好了,十二边长度为七尺七寸零六。”

徐尔默在书上将这个数字记下来,旁边有专门的算盘先生将算盘拨的哗啦响。用这种方法计算圆周率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的假设前提就是正多边形的边长=圆的周长。

所以,算盘先生很快便算出答案:先是将7.76*12(因为是十二边形),得出了十二边形的周长为93.12,这只是近似远的周长。而圆周径比还要拿这个数字去除以直径30.

等算盘先生完全算出以后,徐尔默在旁边报数道:“三,一零四。”

古代这种简化的报数方式,说到三的时候稍微停顿,后面就代表小数。通过第一次计算出来的接过,可知李季第一次割出来的圆周率为3.104。

这个数据与已知的圆周率3.14差得太多。

朱常渊还是第一次看人这么计算圆周率,内心深处笑了。要说古人无法揣摩透祖冲之割圆的真正方法,朱常渊只能说一句:还差得远。

得到这个结果,李季并没有意外,继续将大圆上面的十二边形割成二十四边形。

量出其中一边的长度,朝徐尔默报道:“三尺九寸二。”

徐尔默记下来,然后算盘先生将算盘打的噼里啪啦,不出十秒钟得到了答案,第二次割圆,割出的圆周率是:3.136。

这个数字距离真正的圆周率已经相差很少了,而且只要六四舍五入,就可以得到3.14这个答案,但是和祖冲之的七位小数的圆周率,还差了几千倍。

“近了,已经很近了。”徐骥激动的说道。

李季点了点头,继续割圆,徐尔默继续记录,算盘先生继续计算。

然后割圆到48边形,边长一尺九寸六,求得圆周率:3.136

割圆到96边形,边长九寸零八,求得圆周率不变,还是:3.136

割圆到182边形,边长四寸零九,求得圆周率仍旧没变,依然:3.136

等割圆到384边形的时候,边长已经很小了,只有两寸半,求得圆周率变成了:3.2

这就意味着李季的方法,误差越来越大。

果不其然,在朱常渊笑眯眯的目光里,割圆到了768边形,这个时候的正多边形的边长只有一寸零二,求得的圆周率变成了3.072,已经和真正的圆周率跑出十万八千里了。

“再割!”李季大喝一声。

李季想要继续割,可是条件已经不允许了,因为正变形的边长已经短到不能再短,只有一寸不到,用这个时代的尺子完全无法测量。

李季擦了擦头上的汗,虽然没有人加以评论,但是毫无疑问这次割圆失败了。别说是赶上祖冲之的七位小数,就是和刘徽的3.14也差了很多,哪怕不算刘徽,就是徐光启那个半吊子也比他割的准确。

至少以前人家好几次真的割出了3.14这个数。

现场沉静了好一会,李季抬起头,又摇摇头,说道:“唉,还是不行,终究还是不知道祖冲之和刘徽到底是如何割圆的。”

说完这句话,现场的人没有一个加以回应。突然看到朱常渊嘴角的笑容有些不屑一顾,李季觉得自己脸上很无光,对着朱常渊道:“朱大人似乎也懂这割圆之术?”

“噗!”朱常渊对着家伙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看他不爽早想拿他开刀了,心中憋了很久终于笑了出来,“呵呵,李大人,您这哪是割圆之术啊,你这分明就是量圆之术,真是令朱某人大开眼界啊。”

“你!”面对朱常渊如此奚落,李季心中微怒,不动声色的朝徐家人身上拉仇恨,说道:“朱大人说话要谨慎些才是,这法子可不是我李季用的,我可是在为老大人割圆,当年老大人也是用这种方法。。。”

“量圆?”朱常渊微微一笑,打断了李季的话。不能让这货再说下去了,再说徐骥那老小子就急眼了,“我不管李大人是割圆还是量圆,且容我问你几个问题。”

“请赐教!”

李季是朱常渊的顶头上司,职位比他也要高一级,这点气度还是有的。当然了,大庭广众之下,即便是没有,也要装作有。

“第一个问题,我敢问大人,你这个圆直径几何?”

李季回答道:“三十尺。”开玩笑,半径是十五尺,直径可不就是三十尺么。

“不对,我觉得不是三十尺。”朱常渊神秘的一笑,说道。

“呵,呵呵。”要不是和这货一个衙门,李季真想上去将朱常渊狂揍一顿,你特么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么,刚刚我量的半径正好是十五尺,你特么说直径不是三十尺?

“朱大人,这里许多人都看到了,请不要无理取闹。”

李季得意了,暗道现在朱常渊你这个夯货,将矛头揽到自己身上,正好可以舒缓一下刚刚众人对本官的目光。

“我只相信尺子,不相信你手中的线,要不然,你量过再说。”朱常渊伸手指了指地上的大圆。

李季哼了一声,道:“量就量,我就不信了,本官亲自画出来的圆,还能变了长度不行?”让两个下人辅助,将一根棉线绷紧通过圆心,取出一个直径的方向,开始量起来。

一尺一尺的量完,突然口瞪目呆,这大圆的直径果然如同朱常渊所言,不是三十尺,而是三十尺零三寸。

“这,这,为什么,为什么会多出来三寸来?”李季不相信,又重复量了一遍,还是三十尺零三寸,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为什么啊,我刚刚画圆之前明明量的半径是十五尺。难道是我之前量错了?”李季百思不得其解。

“对呀,朱大人,这是为何?还请大人为在下解惑?”

徐骥恭恭敬敬的站立在朱常渊的旁边,同样疑惑的问道。

同类推荐
  • 海魂记(全集)

    海魂记(全集)

    郑芝龙少年时代写起:年少坠海流落澳门,无奈进入葡萄牙炮厂做工,继而被骗至爪哇为荷兰色酋相中,至死不屈,同乡相救,历经千辛万苦方才逃脱,巧逢晚明大海商李旦,从此成为海商集团冉冉升起的新星……直至日本成亲,力战海盗,荡平荷兰远东舰队。情节跌宕起伏,文字清新富有闽南特色,以电影分镜头的形式,一帧帧一幕幕,让读者恍若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风云际会、激荡人心的时代。
  • 我只是个看家鬼

    我只是个看家鬼

    守着一个地儿不动,才能谈得上有立场。方一平吃惊地发现自己换了时间、地点、身边的所有人。他不得不谨慎地观察,慢慢地融入环境,守护身边那些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人。然而他发现身不由己变化太大,后世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而且自己从经常性心虚力怯,变成了偶尔乃至理直气壮。这让他在夜深人静时很惶惑,不知道躯体里住着的到底是谁,并一再地叩问上苍:我到底还是不是那个看家鬼?
  •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案件与刑律历史纵横谈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逆天神预

    逆天神预

    一场穿越古今之历史新篇章。一本好书定义。必然是能使人欢乐。这才是写作的真谛。此书只为博君一笑。
  •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韩国为什么与众不同

    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作者文字轻松活泼,读起来条理清晰、重突出,使读者可以从中了解韩国各行各业的历史、现状。本书全面介绍了韩国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到具像的展示韩国国家状态。通过大量韩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作者本人的见闻感受,梳理出国人感兴趣及对中国有所启迪的内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春秋谷梁传

    春秋谷梁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小屋会穿越

    我家小屋会穿越

    遭雷劈的,顶着个大太阳补房顶居然都被雷劈。不仅自己被劈,全家人跟着被劈,甚至阿猫阿狗都被劈……好吧,连房子都被噼里啪啦!劈完之后没有事儿?谁说的,你出来我保准打不死你!明摆着遭雷劈、要穿越,怎么可能说是没事儿呢~
  • 学仕遗规

    学仕遗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群盲

    群盲

    “让它赶快死了算了,活受罪。”这时,一个年轻的、充满愤懑的声音说。这句话显然让围观者吃了一惊,人们朝发出那个声音的人看过去,这个人却使劲儿从人群里挤出来,朝广场另一边走去。他走得很快,因为他急于摆脱令他厌恶的嘴脸和对话。他快步离开,作为对他们的抗议,表现对那群市侩的厌弃。但人们并没有从他的背影里看出这层意思,人们以为他有急事要突然赶去什么地方,只匆匆地看到这个人穿着一件蓝灰色条纹的毛衣。这是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此刻正大步走在广场上,因为那条狗的遭遇而气闷、愤愤不平。他看着脚下石青色水泥砖的缝隙、它们构成的方形线条和棋盘一样的图案。如果他把一大片地面尽收眼底,如果他再把眼睛眯起来一点儿,他就看到一面线条交错、叫人眼花的网。
  • 英文爱藏: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英文爱藏: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内文 篇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 于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 感、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 活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
  • 不夜传奇

    不夜传奇

    公元2014年8月9日储乐怡坐在电脑旁发呆。现在是周六的晚上七点半。储乐怡待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里,因为许久没有移动鼠标,计算机已经黑屏了。窄小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之外,散乱堆积着记号笔、圆珠笔、黑色水笔、科研记录本、第十一版《威廉姆斯内分泌学》、智能手机、喝了大半的珍珠奶茶、筷子,以及翻开的《盗墓笔记》。就这个弹丸之地,也不是获得住院医师资格才一年多的储乐怡自己的领地,这是她师姐王弗如的。月初,云南突发大地震,中山医院紧急成立抗震救灾医疗队,连夜赶赴灾区。王弗如半夜接到通知,立即整装集合,凌晨即从上海飞赴云南。经过连续多日的紧张救援,现在她即将胜利归来。
  • 末日危情1聚变

    末日危情1聚变

    没有空气,没有声音,没有气味。一片虚无。脚下没有大地,头顶没有天空,甚至不需要呼……
  •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训练。经过训练让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是每个杰出青少年制胜的关键! 本书为你提供了34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
  •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

    她手抓着阳台栏杆,笑的凄美:“靳向东,你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靳向东红了眼,暴喝:“不许跳,你要是死了,我立马把儿子送下来给你陪葬。”古之渝这辈子就一个愿望,逃离靳向东的魔爪。而靳向东这辈子也就一个愿望,娶古之渝为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