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2900000384

第384章 再回荆襄

从京城到荆襄之地,约莫一千公里。

李信带人每一百公里修筑了一条飞机跑道,可是朱常渊真正飞起来的时候却用不到。

小飞机虽然小,但一次飞行二百公里还是小意思。

从京师出来,感觉全身轻松无比,也不急着赶路,每天只飞两百公里。

一路上走走停停,看山玩水,到达荆襄之地的时候,已经是十日后了。

陈圆圆也恢复了往日的光彩,身子逐渐丰腴,之前奔波时的疲累模样一扫而空。

到达襄阳城外数十公里的时候,将飞机收入系统中,而后,又弄出一辆豪华的大车,朱常渊四人坐在里面,破虏在外赶车,朝襄阳城走去。

飞机这东西,赶路的时候玩玩也就算了。

而且朱常渊来的时候,所选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绕开城市,尽量在山村飞行,为的就是怕太过惊扰城中的百姓。所以,到襄阳的时候,他也没打算直接开到襄阳城中。

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马车,经过改装之后的速度自然也不会慢,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颠簸,坐久了容易让人产生反胃的感觉。

好在距离襄阳城并不是太远,几十公里而已,一个时辰就可以到达了。

到达襄阳城外的时候,才早上十点钟的样子。

朱常渊也没有提前通知李信和熊文灿,让破虏直接将马车赶到熊文灿的府门前,而后,五人下了车。

这才拿起手机给熊文灿和李信各自射了个电。

恰好熊文灿就在自己府中,忙不迭的出来迎接,将朱常渊一行延入大门,一边笑嘻嘻的说道:“王爷啊,你来之前也不早说一声,早说的话,下官派人去接您啊。”

朱常渊呵呵一笑,说道:“无妨,我不通知你们,也就是怕你们大张旗鼓迎接。”

“还有!”朱常渊立定,朝熊文灿严肃的说道:“熊大人,从今天开始,就不要喊我王爷了,喊我公子吧。”转过头来看着陈圆圆和苏娅破虏等人,道:“还有你们。”

“是!”

朱常渊点点头,暗道:老子和朝廷这次是彻底闹翻了,狗屁的王爷,老子不要了。

李信的居所距离熊文灿估计也不太远,听到朱常渊到来的消息,没多久也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

应该说,在荆襄之地名义上熊文灿是老大,背后朱常渊是老板。

可实际掌握这整个襄阳地区的军政大权的,却是李信此人。

李信见到朱常渊,很高兴,是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倒不是为朱常渊挣脱牢狱之灾而感到高兴,他觉得,他的机会到了。

以前劝说朱常渊,鼓吹帝王之道,朱常渊顾忌重重,现在老板已经和朝廷翻脸,对他来说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这样,再劝说老板自立于荆襄之地,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了吧!

“有李公子治理襄阳,我颇为放心,所以一直以来,本将过问最少的就是你们荆襄,关怀最少的,也是你们荆襄。”

“当然了,这也与荆襄之地太平无事,并无连年征战有关系。”

朱常渊看着风姿洒脱的李信,微微一笑。

李公子是那种将书生才子气质做到了极致的人,此人不但一身才华,而且慷慨好施,光明磊落不说,还有一颗普度众生之心。

当然了,并不是说李信没有缺点,在朱常渊心中,李信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安于现状,有点激进,喜欢寻找刺激。

这一种人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可是如果日后造起反来,同样无法无天。

朱常渊却不怕这货造反,因为这个人心中的大义观念同样也很重,一旦造反肯定是他自己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和私人利益无关。

所幸,朱常渊的政治理想,和李信几乎是一样的。都是怀着一颗普度天下之心,想要带领整个民族和国家富强。唯一不同的是,朱常渊被任务压迫,是被动的普度众生,李信是信念使然,主动的去承挑天下。

“呵呵!”熊文灿捋捋胡须,笑眯眯的看着李信,说道:“李公子乃是治国大才,在襄阳施展拳脚,其实是委屈了。”

熊文灿本来差点被崇祯捉到京师弄死,所幸有朱常渊和李信二人劝说,以他的名义自立荆襄,才得到今日的荣华富贵。

虽然受伤的权利被剥夺的干干净净,可再怎么说,自己一家老小还是过得挺舒服不是。至少名义上,他现在还是大明帝国的一品大员,手握荆襄,带甲十万。

全天下没有哪一个人敢小瞧于他。

所以,熊文灿自己内心来说,也是满足的。

“多谢熊公谬奖。”李信笑着朝熊文灿拱手,而后朝朱常渊说道:“主公,如今襄阳匪患清除完毕,居民各安其业,虽不敢说大治,可也算是太平无事。”

“嗯!”朱常渊点点头,说道:“李公子自然是费了一番心的,本将多谢你!”

“不敢!”李信低头拱手。

“好,既然荆襄事务并不太多,我打算委任你另一项重任,不知道李公子你可愿意前往?”朱常渊看着李信,微微说道。

“额!”李信稍一犹豫,道:“单凭主公吩咐!”

“嗯。”朱常渊道:“走,我们到外面坐,我这人就有这个毛病,不喜欢呆在屋子里。”

熊文灿命人将小桌子抬到外面的树荫下,朱常渊、李信、破虏和他四人坐定,又各自喝了一口茶。

朱常渊直言不讳,说道:“我想在中国修筑一条南北走向的铁路,从大明朝的京师,一直到达两广之地,你们以为如何?”

“这!”

李信眼中突然一亮,他仿佛从朱常渊的这句话里,抓到了一点契机。

修铁路,好东西。

上次去辽东参加阜锦铁路的通车典礼,他就深刻的体会到了铁路带了的便捷,认识到了这玩意的巨大潜力。

可是,现在是大明的天下,老板你只是一个罪臣。

虽然不知道朱常渊是怎么逃出来的,可是李信知道他肯定是用了一些隐蔽的手段,如果大明知道他还活着,肯定会全国缉拿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全国通缉犯,竟然在想着修筑一条从京师到两广的铁路?

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己的这位老板,现在肯定百分之百已经有了取明而代之的心理了。

这对于一个一生追求推翻大明王朝腐朽统治,想要重新建立新世界,大哺天下百姓的理想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消息。

“属下,不,臣愿意去,臣愿意担此重任!”

李信兴奋加激动的朝朱常渊跪下来,颤巍巍的说道。

“李公子起来说话。”

朱常渊亲自将他扶起来,当然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条铁路说起来上下嘴一张一闭,可是干起来又谈何容易!”

“从京师到两广,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地,其余还要跨越长江、黄河,更是要凿通多处大山,困难重重,甚至难于建功立业。”

朱常渊所说的建功立业,自然就是推翻明朝,建立新朝。

“以信阳为界!”朱常渊又道:“往北直到京师皆是平原之地,纵有小山丘陵,亦不足为惧,所难者唯有两处,一处是黄河大桥,一处是淮河大桥。”

“可是从信阳往南直至两广大海,计有两千四百余里,八成以上都是山区,修筑铁路难之又难。”

朱常渊说话间,拿出一张巨幅的图纸,递给李信,说道:“线路的大致走向我已经规划好了,你先看看。”

朱常渊拿了出来的,是一副有丈许宽长地形图,上面除了画出山川河流的高低走势之外,从信阳到深圳(当然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深圳)还有一条曲曲弯弯的红色线路,自然就是他规划中的铁路路线了。

不错,这正是后世京九铁路在信阳往南一段的选线线路图,一模一样,没有半分差距。

朱常渊觉得,与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选线定线,倒不如直接抄袭后世的这个东西来的快,反正当时共和国选的这一条线路,不敢说完美无缺,最起码一点,肯定是合格的,是最容易建造的一条路线。

“好,李信必当为主公完成任务。”李信看着图纸,激动的难以名状。

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细的地图,这比任何军用地图都要精确的太多,只是这地图上面的城市,有些名字他并不是很熟悉。

所以,自然也就提出了疑问。

“额!”朱常渊微微尴尬,看来自己做事也是不怎么认真,当时只记得把地图全部打印出来,可是却忘了古代的地名和现代社会的地名还是有略微的不同。

朱常渊当今提起笔,就在地图上将那些不一样的地名改成古代地名,这下,李信全都明白了。

“当然了,此时也并不急于一时,单靠你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完不成的,我已经调集了三百勘探设计骨干,他们一个月之后从辽东和日月岛分批赶来,然后分段开展工作。”

朱常渊的打算,是三百多人,分成十个组,一组三十人,负责一百公里左右的设计和勘探工作,这已经目前最快的速度了。

同类推荐
  • 大唐龙牙

    大唐龙牙

    苍茫秦岭,深夜枪鸣。一个杀手,在力竭昏倒过后,穿越到了唐朝。 历史,终将因他而改写! 唐,不会因强而亡,它终将屹立世界之巅。 群聊:177146582,欢迎书友来嗨聊。 新书已发,万更进行中《孤才不要做太子》
  • 亦云回忆

    亦云回忆

    沈亦云是民初政坛风云人物黄郛之妻,见证了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中国政治。本书是研究民初政坛的一手史料,价值极高。黄郛在辛亥革命前后,与孙中山、陈其美、黄兴等人关系密切,并与陈其美、蒋介石结为义兄弟,但他却不是国民党员。在北洋政府中,他先后一直担任重要职位。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中,他是幕后人,扮演了重要角色。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他又立即成为蒋氏的政治灵魂。从这本回忆中,我们能够了解黄郛的性格和应世处事之道,见证黄氏的理想是要讲辛亥革命未完成的事业继续完成。亦能看到作为对蒋介石施政影响极大的人,黄郛的艰难处境,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蒋介石最终失败的原因。
  • 冰火大明

    冰火大明

    “帝国的慢性病”系列共五册,分别为《大汉的彷徨》《大唐的惆怅》《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冰火大明》《黑白大清》。该系列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明朝是历史上相对清廉,作风强硬的一个朝代,但仍然逃脱不了封建帝国的历史规律。本书从明太祖铁腕治国铺开,从建国尹始的*清廉、零容忍开始,到逐步出现轻微的裂痕,后积重难返,终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书中既生动刻画了一些典型官僚和他们的危害,也描绘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正面典型,具有较高的阅读和参考价值。
  • 大唐驸马长孙冲

    大唐驸马长孙冲

    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长乐公主的驸马,一代贤后长孙皇后的亲侄子,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的长孙冲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孙冲如何避免自己家族的悲催命运,如何潇洒的走自己的道路。
  •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由于陶保廉有亲历之实,其《辛卯侍行记》对于西北边疆一些问题的记载和认识应该说既有可信度也很有见地。因此,此书也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书中对某些西北边疆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
热门推荐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最强共生修炼系统

    最强共生修炼系统

    哎呦我去!!带着妹妹穿越了?!来看看我的金手指,一定要保护好妹妹,一起回地球!!纳尼?系统不是我独有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现代版???
  • 论王爷的调教方式

    论王爷的调教方式

    十七岁患绝症的大一新生程橙被吸进小说,莫名其妙成为将军之女——洛熙禾。这里的后娘贤淑,父亲仗义,哥哥正直,妹妹单纯,以至于她过得快活,体重长了十斤……终于等到NPC给她任务——解开祁王薛北辞的断情印。本以为可以把妹妹推进水里上演一出英雄救美一见钟情成功完成任务,可是掉进水里的人怎么成了她?等等,这不对啊!好吧,她亲自上阵。刚刚和男朋友恩爱了没多久,就被迫开启了江湖副本,抓叛徒、斗绿茶、揭阴谋,这才是她洛熙禾擅长的剧情嘛。
  • 踪迹

    踪迹

    《踪迹》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五篇散文:《匆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后的致意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后的致意

    《最后的致意》中的故事主要发表在1893年至1917年间,包括《红圈会》《魔鬼之足》《临终的侦探》等8个短篇,其中《红圈会》讲述一位房东太太寻求福尔摩斯的帮助,说自己的房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但是总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福尔摩斯和华生一开始有些不情不愿,但随着房东太太的描述,蹊跷之处渐渐浮现出来。
  • 一合相

    一合相

    那一年,我获得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机会,回到定点县,也就是我的老家东光搜集写作素材。我本意是想了解开国上将肖华在东光一带的抗日事迹,但在和当地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众口一词跟我讲了这个杀人案。一向民风淳厚的东光人不懂,怎么会发生如此不可思议之事,我听完之后,也深感震惊,记之且省之。一小芹摔了那只碗。大壮听见了,他几乎能看见小芹拿着大哥一直使用的大海碗,反复掂量、犹豫。但还是高高举起,重重摔下。巨响过后,水泥地板震颤着,像是不堪小芹的怨怼。
  • 卿幸有你

    卿幸有你

    “做我女朋友吧!”“我要不呢?”“那你就做我老婆吧,我会宠着你的!我妈会游泳,房子写你名,先保大!”这什么破逻辑,南天溟还是一如既往的直接。因为初三时一个意外的吻,使得苏卿一辈子都摆不脱南天溟的纠缠,总想把她拐回家宠着,宠着还是宠着。你是我的肋骨,我们同呼吸,同生命,没有彼此的存在,世界都失去生气!在苏卿的生命里南天溟是缺一不可的氧气,而对于南天溟来说苏卿是非她不可的心脏,谁也不曾离开谁。甜宠!甜宠!甜宠!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 恶龙的新传说

    恶龙的新传说

    穿越到异界成为一只传说中的“恶龙”,逃出封印后各种洗刷罪名,一不小心又成了英雄。
  • 家族姐妹

    家族姐妹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在茫茫人海你们有你们的成功,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在过去旧社会也好,如今新时代也罢,摆脱不了老一辈的开枝散叶的传统美德,大多数姐妹为那个时代的思想做了牺牲品。现如今各种家庭的各种不满,都或多或少是那个时期种的种子,叫种瓜得瓜的原由吧!
  • 宗师毒妃

    宗师毒妃

    看她诸葛明月不顺眼的人,都说她腹黑邪恶,狡诈阴险,,心狠手辣,那些人恨她恨得要死,却也没办法,作为二十岁不到,就已晋升为宗师的武者,这个女人太强大。看他凌璟不顺眼的人,都说他腹黑狂妄,睚眦必报,嚣张冷魅,很多人多想杀他,可他却一直都毫发无伤地活着,没办法,这个男人太强大。她与他本处于不同的时空,本该没有交集,她为助其妹晋升而出意外,穿越到了他的时空。于是,两个同样腹黑邪恶,阴险狡诈,睚眦必报的却又无比强大的人相亲相爱了。于是,天下的怪兽怕了……片段“诸葛明月回来了,”“这个废物竟然还敢回来,她若是敢进我诸葛家的大门,就将她的腿给本小姐打断。”“她和三皇子一起回来的,”“三皇子,”“三皇子说,诸葛明月看诸葛家哪个人不顺眼,揍他踹他杀他都可以,如果揍累了,三皇子帮她揍,如果不想双手染血,三皇子很乐意帮她切萝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