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3100000003

第3章 “想改却改不掉”的问题,怎么办

问题让你看到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们从“自律”开始谈起,因为我们都有过“想做却做不到”的经历。

本章有两个故事,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节制与放纵。第一个故事讨论饮食控制,第二个故事与烟瘾有关。不过,重点绝对不是节食或戒烟,这些故事之所以值得探讨,是因为故事的主角最后都对自己的自律程度感到放心,他们做出“完全出于自己意愿”的抉择,并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优先处理你一直逃避的“根本问题”

已届中年的茱迪是商业顾问,协助一位友人开发婚礼生意。她已经接受自己超重六公斤的事实,但感觉“一切还在我的掌握之中”。

我对甜食的第一个记忆,来自我那爱吃巧克力的老爸。他每次出差都会带一盒比利时巧克力回家。这种巧克力的包装很漂亮,金色的盒子系着金色纱质透明缎带,我超爱吃。我妈妈厨艺超好,每天放学回家我都能吃到各种可口的饼干,所以我从很小时就嗜爱美食。

我发现自己遗传了母亲爱下厨的特点,也很爱窝在厨房里尝试新菜品,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即使一个人在家,我也很享受午后的时光,我会为自己泡杯热茶,配上一块自己烤的蛋糕。

可是,我不是每次都能这么节制。我曾经因为整天关在办公室里拟定预算而压力过大,这是我最讨厌的工作。为了拟定预算,我在抽屉里塞满了巧克力棒,好随时慰劳自己。很奇怪,咀嚼巧克力棒真的能帮助我在财务损平这种紧张的工作中撑下去。当巧克力在我嘴里化开时,我就能逃离那一排排该死的数字。于是,只要遇到我没自信做好的困难工作,任何食物都能让我麻痹自己。

所以我用食物来帮我度过所有的紧张时刻,尤其是巧克力,偏偏我的工作又经常出现紧张时刻。如果哪天工作进展顺利,吃些新鲜水果或喝点低脂酸奶对我来说就够了;如果哪天工作不顺,我就不想喝酸奶,只想吃松饼、巧克力、蛋糕——还不是三种挑一个,而是每种都吃,而且一个接一个!

我曾经试着控制口腹之欲,拟定了许多减肥计划,试遍各种瘦身食谱,监测自己每天摄取的脂肪和热量,努力运动,定期量体重。我总是一开始很成功,接着又很沮丧,然后进入无限循环的“溜溜球效应”,减下多少就胖回多少。我的人生被食物支配,好像我满脑子都是食物。

最大的麻烦是,我不想处理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在工作上并不开心。最后我终于不开心到决定离职,结果一决定转换跑道,我就不再那么想吃那些舒压的食物了。

后来,我做了许多调整和决定。我决定,我的外表没有内心感受的一半重要。在经历这次离职后,我不再纠结于身材和体重,而是聚焦于生活品质和我身边的人。我真的觉得:拜托,人生比外表更重要的事多着呢!

从此以后,我不再心念吃进多少卡路里,能不能穿下之前最喜欢的衣服。事实上,我丢掉最让我受挫的服装,不再难过自己穿不下,而是接受自己身材回不去的事实。我的身材跟以前差很多,但我决定接受这个事实——开心地接受。

结果这个决定的好处非常惊人,现在的我更享受食物,因为我从美食中获得愉悦感时,罪恶感不会随之而来;我练习选择要吃什么、不吃什么,每天随心所欲地选择食物。

如果我哪天过得顺利,就减少摄取卡路里,而且在吃“健康食物”时觉得很开心;如果哪天我觉得很累或很烦乱,就待在厨房里烤烤蛋糕或奶油酥饼,并享受这些食物带给我的愉悦感。这就像当你不再紧盯着球,就会发现“球”不再是问题。我不会看着蛋糕说我不该吃蛋糕,而是问自己:我现在需要什么?如果我需要一点慰藉,就吃一片,没有“应该”或“必须”,不再有压力。

对我而言,重新评估过去的行为、选择,与现况妥协,不仅重要,还改变了我的生活重心。许多残酷、回避不了的问题,其赤裸裸的答案让我看到真正重要的事情,让我决定放弃许多不必要的忧虑。

当然,如果再年轻一点,我可能不会得出相同的结论,不同的价值观和压力可能会获胜。但我很高兴做出这样的调适,也真心喜欢它所带来的解放。我可能还是超重六公斤,但我把它视为接受事实的代价,如果接受事实能让我找到平静,这个代价就很值得。

如果有人面临跟我一样的情况,我会建议:试着诚实地面对自己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与原因。例如,我要为了人见人爱努力穿下S号衣服,还是自己感到自在比较重要?

对我来说,家人和好友的爱对我来说最重要,不过,我知道他们不是因为我的身材而爱我——我真的问过他们!他们爱我,是因为我的其他特质,这才是我该重视的地方。这项新发现让我尽情享受家庭聚会、特殊庆典、友谊和我的兴趣。以前我把精力都花在焦虑上,现在则是让自己开心。

现在我可以很大方地说,我不再念念不忘我的体重,对此我的丈夫也很高兴。我接受自己身上这里有赘肉,那里也有赘肉,但我可以穿宽松一点,用不同风格的衣服来处理。

我得说,我对自己的选择很满意。现在,“核对事实”帮我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使有一段时间体重起伏不定,我也不会太自责。

我真心推荐这种做法,特别是跟我一样的中年人。

茱迪的自我评估改变了她的生活,促使她重新思考哪些事情重要,并排出优先级,同时做出某种程度的妥协,这让她摆脱了暴饮暴食与拼命减肥的“溜溜球”式的循环。对茱迪来说,这似乎就是管理放纵的关键。

下一个故事是选择不抽烟,并在最后达到“完全戒除”的成效。

诚实面对非做不可的理由

二十七岁的玛雅是事业有成的商业顾问,和交往多年的男友住在伦敦市中心。

我第一次抽烟是九岁,以前我妈妈一年大概会抽一次烟,所以家里有一包放了很久的烟。我在学校听人说起怎么抽,觉得好奇,也没想到会有烟味,就在浴室点了一根。我妈妈闻到烟味还以为有人闯进家里,我只好自首。那次的抽烟经历很可怕,我咳个不停,整个背都红了起来。

几年后,我十二三岁时,我和最好的朋友花了很长时间学会了如何正确抽烟。学会抽烟让我很兴奋,但我没有因此养成抽烟的习惯,它比较像是周末的“叛逆”行为。等到我更大一点,大约十七岁,交了个抽烟的男朋友,才养成了抽烟的习惯。

从此我只要不抽烟,就会觉得焦虑,一定得抽根烟来平复这种感觉。抽烟舒缓我的焦虑,直到焦虑感再度出现,我就得再抽一根,我就这样有了烟瘾。十七岁的我很自由,能随心所欲地过日子,结果我几乎随时都在抽烟,连工作时也一样,所以没有任何诱因让我戒烟。

后来我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开始变差,我一直咳嗽,虽然不严重,却始终好不了。最糟的是,我常常无精打采,每抽一根烟,就觉得筋疲力尽,这种情况在早上最明显。我起床时觉得身体状况还好,可以上班,于是就喝杯茶、抽根烟,但接下来就昏昏沉沉,觉得很难受。

随着年纪渐长,我知道抽烟可能会对我的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戒烟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我继续抽烟,就必须接受一个几乎无法避免的结果——我的人生会比较没成就,寿命也可能比较短。同时,当我说到我很自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时,其实抽烟让我极度不自由,它是一个陷阱,让我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再抽下一根。

我偶尔会兴起停止抽烟的念头(有人教我要用“停止”而非“戒掉”,因为“戒掉”感觉可以慢慢来,而“停止”表示说停就停),但是在决定停止抽烟的那天,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我搬去跟男友同居之前的某一天,他通常晚上会来陪我,但那天他刚好不在。我独自面对漆黑的夜晚,辗转难眠到半夜,突然我对自己的烟瘾感到莫大的恐惧,再也承受不了这种感觉。

如果你年轻十岁,会觉得自己将来到了某个年纪就会戒烟,可是我现在二十七岁了,很怀疑自己这番话还能说多久,因为我很可能在下一个十年罹患癌症之类的重病。

我好害怕,于是起床抽烟。听起来很可笑,但这个可笑的经历让我开始了解戒烟的重要性——那天晚上的独处,让我惊觉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孤独地死去,不是吗?

对我来说,让我做出抉择的过程,除了承认自己是个老烟枪,总是烟不离手外;还包括知道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也已经有了感情稳定的男朋友。我的生活重心已经不再是成天想着下班后要去哪里找乐子,而是如何为将来建立人生。

我猜我需要某种形式的支持,才能戒烟成功。后来我找到一个能帮我“停止想抽烟”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抽烟不是“习惯”而是“瘾头”,因此,你想抽烟想到焦虑、抓狂跟尼古丁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跟大脑有关!我就靠这个方式停止了抽烟。

停止抽烟让我体会到,我很少把解决事情的能力归功给自己。我以前认为我能把事情做好,都是烟的功劳,但其实不是。现在,没有烟我也能把事情做好,而且会直接调整我的情绪。如果觉得焦虑,我不会抽烟,而是选择暂停,或者先喝杯茶,再努力解决问题。

我不是一开始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戒烟,没这么顺利。我失败了几次,第一次我靠意志力,撑了两周;第二次我运用上述方法,但也失败了(我想我当时并不相信这套方法)。

经过这两次尝试,我以为我会说:“噢!去他的!”然后继续抽烟,但我决定继续戒烟。终于,现在我做到了。我真的很开心,有一种自由的感觉,而且超感谢这个有效的方法。

如果有人跟我一样想戒烟,我会建议他找到适当的支援来帮助他戒烟。就我采用的方法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超脱自我、客观地描述自己的行为模式。

我必须挑战杂志、广告和电影的暗中鼓励,不理会其他抽烟者的怂恿,也必须澄清与抽烟有关的许多矛盾。例如,你小时候听说抽烟对身体不好,却也看到许多人显然很爱抽,你很容易就认为,抽烟一定有某种好处,不然为什么有人抽?

因此,你必须后退一步,从批判的角度来检视构成你信念的要素,才能重新建立你脑中的许多假设和这些假设对你产生的作用。就像拼图,你必须拥有每一块拼图,才能拼好图案。

辨识情绪,然后处理情绪

在听这些故事时,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茱迪和玛雅能从内在的情绪来理解和处理外部信息。情绪是了解自己的绝佳信号,了解情绪是做出明智、自主决定的关键,因为情绪能让我们坐进人生的“驾驶座”——我们越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越能处理情绪,然后就越能为自己做出适当的抉择。

茱迪证明了她学会了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运用情绪做出抉择。玛雅正视自己的情绪,试着了解驱动情绪的因素,然后选择如何应对。所以我们建议,学会辨识情绪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就可以做出自律的抉择,而非让情绪失控,进而破坏我们的自律。

一边看别人的经历,一边对照自己的经验,你会觉得好的抉择都是既明智又自然的;如果我们觉得没把握,很可能是时机或地点不对。而判断“适当”的时机,跟本能、直觉有关——我们觉得,运用并思考“看不见的信息”,与运用、思考显而易见的信息同等重要。根据我们的观察,如果这个选择是强迫的,不是发自内心的,更可能遇到困难,因为强制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选择。

我们一开始就说过,本书的重点不是你应该做出“什么”选择,而是你应该“如何”抉择;因为你应该对自己的抉择感到自在,毕竟要和这些抉择一起生活下去的人是你。也许有很多人会对你“应该”做什么发表强烈的意见,但是他们不必承担结果。因此,我们认为,想要健康生活,关键是找到帮助自己做出明智抉择的工具和知识。如果我们学会选择的艺术,并诚实地运用,一定会活得更快乐,更健康,更真实。

我们会在书中说明,如何在“今天得完成的工作”与“明天渴望做的事”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你的渴望发自内心,对你具有意义,这些方法会提供脉络,让你每天都能为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类推荐
  •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

    《没伞的孩子要努力奔跑》是福布斯集团的缔造者B.C.福布斯所编著的激励年轻人的成功学励志读物。书中收集了上百位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作者结合自身感悟对这些案例条分缕析,不仅细致诠释了人生的要义,还教给年轻人获得健康快乐心理的有效途径,以及面对生活的正确思维方式,鼓励年轻人不惧困难挫折,积极思考并勇于付诸行动,争取成为自己人生的赢家。
  • 诚实至上

    诚实至上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午后的天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向司马懿借智慧

    向司马懿借智慧

    诸葛亮曾说,我这一生最害怕的人就是司马懿。最终,确是司马懿笑到最后,没有他怎有晋武帝司马炎的西晋。司马懿是如何“吃下”烽火连天不休的三国的呢?商场如战场的今天,让我们一探司马懿的内心世界、借取他的智慧、结合现代管理理念,驰骋于我们的职场与人生。
  •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写给迷茫、走过弯路的你,让你脑袋开窍,人生不再迷茫后悔。本书探讨了关于能力、选择、行动、情绪、人脉、心智六大最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天赋和努力究竟哪个更重要?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效吗?到底应该加快脚步还是享受慢生活?抱怨就不对吗?不自信的人就不容易成功吗?人脉需要设计吗? 独特才有个人魅力吗......学会自己判断和选择,你才不会总为自己的错误追悔莫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走不直的弯路。平衡轮、时间轴、四象限、金字塔,四大思考工具帮助你真正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热门推荐
  • 孩子感兴趣的科技故事

    孩子感兴趣的科技故事

    本书分科技发明故事、科学发现故事、科技创新故事、科技挑战故事、科学痴迷故事等部分,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目的,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真实故事,精心编撰而成,意在为小读者们提供可以学习借鉴的参照;同时每一则故事后面也有精彩点评,以便于加深孩子的理解。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故事,用科学的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去热爱生活,不断学习,为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 茧痛

    茧痛

    你是长在我心里的一根刺,拔不出来也抚平不了。郑筱对许亦说,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我无数次在爱你和恨你之间徘徊,爱你曾给的温暖,恨你的自私和冷漠。因为许亦,郑筱一贯的坚强被一次次打碎,内心被逼到了绝境,只想把自己缩在茧里,舔舐疼痛。然而,是谁说过,生活从不会妄待认真活着的人,你看,那个像太阳一样周延,他于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次次拉着内心陷入沼泽的郑筱步入希望。你冷吗,我在呢,你难过吗,我在呢,你怕吗,我在呢……每一个被爱情伤害过的人,请不要失望,你再等等,你的太阳,他可能正在来的路上……
  • 叶茵素语

    叶茵素语

    每一次的创作都来源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扣响心灵之门,每一次的创新都是汇集了一个又一个有灵气的人物形象,每一次的执笔都是去想方设法地去演绎不同的人生百态!希望我的作品不只是抒发我内心的真挚情感,也能帮助广大的读者找寻自己愿意追寻的影子。——『叶清荷洁????』
  • 重生之活在电影里

    重生之活在电影里

    李国杰穿越了,回到了80年代的香江电影里。以前看过的电影在他生活中真实的演绎。且看李国杰仗着自己阅片无数,在生活中搞风搞雨...ps:大致要写到的剧情请仔细看封面...PS:好多人吐槽,半斤八两剧情写的没意思。额……麻烦跳过!我不想改,这么经典的东西怎么改都不能差强人意。就当我致敬经典了!众位包涵了!PS:本书小爽。何谓小爽?就是有爽点,但又卡在半道不能尽兴,是谓小爽!所以,请各位谨慎入坑!不是玩笑话!爽不起来又要骂,我可就删帖禁言了!
  • 末日豪雄

    末日豪雄

    末世降临,胖子林大海为了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千里迢迢以身涉险,期间发生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故事,兄弟义气,红颜知己,人心险恶,绝地求生等等,无数可歌可泣的画面为你描绘了不一样的末世!
  •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兰克史学文选之一

    《历史上的各个时代》原为1854年兰克为巴伐利亚国王讲授历史的记录稿,在他逝世后的1888年正式发表。在总共19次讲座中,兰克概述了欧洲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在序言中,他对人类历史的进步概念做了反思,提出每个时代都是特殊的,有其独特的原则和效能。继而,按照编年顺序讲述了一系列的历史性事件及其看法:罗马帝国时期,东方与西方的联系是基督教得以传播并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先决条件:形成民族国家和教皇特权的中世纪;欧洲大国产生的18世纪;以及兰克本人所处的“革命时代”,即他所称的危机时代。最终,他认为,人类虽然有可能在物质方面取得进步,但却完全不可能在道德方面日臻完美。
  • 名门闪婚:陆少的心尖宠

    名门闪婚:陆少的心尖宠

    被亲妹妹陷害,羊入虎口,本想甩下钱就走,却被威胁和身价不菲的他结婚。“喂喂,我跟你不熟,你别过来!”“老婆,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别怕,我会好好吃掉你。”某男扯了扯领带。“走开,不准吃我妈咪!”突然闯进来的包子气冲冲地指着某男。某男侧头看了看小包子:“想要有个妹妹陪你一起玩吗?”“想~”“那你先出去,我和你妈咪给你造个妹妹出来。”“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霹雳之圣星之行

    霹雳之圣星之行

    “我师父是皇儒尊驾。”“我姐姐是凤儒尊驾。”“我幕凌锋作为一个标准的儒二代,那我就先定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先干掉八岐邪神。”“对不起我装B了。我的目标还是先送弃天帝回六天之界吧!”QQ书友群:839298399可以进来聊聊。
  •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小麦苗桥梁书·稀奇古怪的人

    全文是由小女孩小妖的妈妈讲故事开始和收束的,这个智慧的妈妈在孩子遇到各种事情或者需要告诉孩子某些道理的时候总是编许多故事,在小妖的世界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人的形象。不但符合儿童的“泛灵论”,而且拉近了妈妈与孩子的距离,从小故事中感受善良、勇敢和温暖……作者用《一千零一夜》式的传统结构,用心中的爱和笔尖的温情,不但讲述出世间万物的烦恼和幸福,也呈现出生命的美和好。文中稀奇古怪的人虽然都是虚构出来的,但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比如鞋子人的故事,是女儿小妖喜欢穿“鸳鸯鞋”引起的,希望通过这个故事提醒孩子要穿一只球鞋一只拖鞋出门时不要摔倒,但从另一个层面也在告诉读者并不是墨守成规的东西就是对的,尊重个性、尊从每个人的内心更重要。因为邻居家的大姐姐拒绝和小妖玩,小妖很伤心,妈妈编了一个能擦去人忧伤的橡皮人的故事来安慰她,通过这个故事也在告诉孩子不管是忧伤还是快乐,都是记忆的一部分,都值得珍藏……每个故事都有表面意和深层意,希望孩子在读到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的故事时,快乐开心,还能有所思考,有所成长!
  • 悠远沉海无期

    悠远沉海无期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剩下的一二,我希望是身边有你,一生是你。林修哲:我放走你,还是你放走了我,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回来了,我给你一切能给的,只要你幸福,身边是谁都无所谓。即使我最希望你身边的是我。季宸:我们一同跌落云端,一同走向明天。如果黎明的时候我身边不是你,那么整个世界都将黯淡无光。你不想平凡,我就牵你去最闪耀的镁光灯下;你想普通,我就褪去一身的负重去陪你。光芒过,也落魄过,任何事都比不上你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