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5500000027

第27章 二次大战前黑人高等教育(1)

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尽管从1636年哈佛学院算起到1860年已发展到500多所,但这些学校是白人为白人建立的(大多集中在新英格兰、东北部和佛吉尼亚),黑人,即使是自由人也没有资格进入。黑人进入高教机构是南北战争以后的事,黑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量出现也是19世纪后期的事,它们是南北战争和奴隶解放的产物。

第一节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发展阶段概览

从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出现到二次大战,黑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黑人高等教育机构萌芽阶段,大约从南北战争始到1885年。南北战争爆发后,联邦军队、北方慈善机构和教会组织、黑人教会以及联邦政府的自由民局一方面为前奴隶提供了物质救助,另一方面为前奴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机会以使他们为适应新的身份做准备。在为前奴隶所建立的学校中有这样一些学校,它们被冠以学院或大学的名称。由于条件所限,这些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教育只相当于初等教育,但它们的初衷是要把这些学校办成学院或大学。这种初衷寄托了人们对这个种族尽快进步的梦想,在以后的岁月中这种初衷逐渐成为了现实。

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在最初的岁月中,要么诞生于内战的硝烟中,要么出现在重建后的废墟上,仓促加上有些盲目的宗教热情,使得人们很少去仔细地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因而学校在选址、课程设置等方面并不完全适应刚刚获得自由的黑人们的需要,但这些并没有妨碍黑人高等教育的继续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黑人高等教育机构初步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大约有30年。尽管条件艰苦,普遍缺乏财政和人们的支持,但从1886起,一些黑人高校依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开始提供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的课程。由于教师大多是来自北方的白人,因此学校在办学模式上往往模仿北方的学院,课程也大多是北方学院中流行的古典学术课程,培养目标是神职人员和教师。有些黑人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北方的学院或大学去完成真正的大学学业。这一时期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逐渐进入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中,这些黑人高校教师的出现,一方面应和了当时流行的“自助”潮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作为数量极少的黑人专业人员中的组成部分,如杜波依斯而言,发挥了引导种族前进的领袖作用。有的黑人教会举办的学校则从一开始就拥有黑人教师。

黑人高校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得益于三个因素的促进,一是南方公立学校系统的建立;一是工业教育的风行;一是1890年第二次毛瑞尔法案的颁布实施。1885年后南方各州陆续建立了公立学校制度,尽管种族隔离的制度使得黑人教育质量远低于白人,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为黑人高校提供了新生,保证了一些黑人高校在层次上的升级。工业教育的风行,虽然给黑人教育带来一定的问题,但由于有慈善基金会的介入,也使得部分黑人高校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

1890年的第二次毛瑞尔法案要求各州在建立农工学院时不得以种族肤色为由进行歧视性拨款,遂使各州开始为黑人建立单独的赠地学院。

黑人学院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始于1917年,这一年费尔普斯·斯托克斯基金会对黑人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其结果由美国教育署出版公布。调查结果所揭示的黑人教育落后的状况震惊了世人,这导致了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各种机构对黑人教育的重视。南方各州政府开始加大对黑人赠地学院资金支持的力度;一些大的慈善机构如普通教育委员会、朱利叶斯·罗森沃德基金会等也在这一时期有系统地扶持黑人教育。社会各界的重视加上各方面资金的支持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使黑人高校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十年中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

1928年美国教育署发表的黑人学院的调查结果标志着黑人高校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调查实施之前,位于中部和北部的黑人院校都可以获得各自地区的高校和中等学校联合会的认可,但“南方学院和中等学校联合会”却不愿为南部的黑人院校进行资格认定。不管黑人院校如何努力,质量如何好,它都得不到应有的名分,这无疑极大地挫伤了黑人院校的积极性。1930年,由“黑人青年学院联合会”和“南方学院和中等学校联合会”各自代表参加的会议决定,“南方学院和中等学校联合会”承担对本地区黑人院校进行考核和资格认定的责任。达到联合会中白人院校标准的学校被评为A级,达不到的被评为B级。这一决定进一步刺激了黑人院校的发展,它使得很多院校更加努力提高层次和教育质量以达到联合会所规定的学院认定标准。1942~1943学年度,黑人学院中有35所得到了所处地区学院联合会的认可,这些学校的注册学生为19738人,占整个黑人学院注册学生的57.3%;得到B级认可的学院有20所,注册学生数占总数的18.8%。很多黑人学院不但成了名副其实的四年制学院,能够颁发学士学位,而且塔斯克基学院和田纳西州立农工学院等还开始提供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课程。1942年8月,8所黑人院校颁发了159个硕士学位。这一切都表明黑人院校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黑人院校的发展是众多机构参与的结果,这些机构可以划分成四类。首先是联邦政府,在战争爆发之后,联邦政府首先通过军队为千百万逃人北军战线的黑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救助。联邦政府还成立了救助自由民的专职机构——自由民局,为自由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在联邦政府为自由民提供的救助中最值得提的便是在南方各地开办的自由民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为南部建立公立学校系统奠定了基础,其中的一些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上升到学院的层次。在黑人院校的发展中另一个重要的力量是基督教会,基督教会的各个教派在黑人高等院校的建立和发展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为黑人建立的学校很多都成了后来很有影响的大学。第三支力量是南部17州的州政府,它们为黑人建立了赠地学院并提供资金支持。1890年第二次毛瑞尔法案颁布后,各州相继为黑人建立了赠地学院。由于赠地学院有稳定的公共资金支持,它的发展一直较为顺利,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能与教会学校抗衡的重要力量。这支黑人高校生力军为满足日益增多的黑人青年的求学热望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黑人高校发展的第四支力量是慈善组织,尤其以各种教育基金会为代表,如约翰·斯莱特基金会、朱利叶斯·罗森沃德基金会和普通教育委员会等,这些基金会从1882年起开始捐助黑人教育。可以说,没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教会的努力,就没有黑人高校,同样,若没有各慈善基金会的资金支持,黑人高校的发展也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在各种力量形成的合力的推动下,黑人高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无数黑人青年实现理想的场所,成为培养各界黑人精英的重要阵地。

第二节联邦政府与黑人高校

联邦政府对黑人高等教育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战后自由民局参与建立并扶植了一些黑人高校;一是两次《毛瑞尔法案》,尤其是1890年的法案促使南方各州为黑人兴办了赠地学院。

诞生于内战烽火中的联邦政府机构自由民局一直致力于黑人的教育事业,他们在南方广设小学,战后几年中有些地方黑人儿童的入学率甚至超过了北部的某些地区,如1866年阿拉巴马州为79%,佛吉尼亚为82%,而纽约州公立学校黑人的入学率只有43%。面对日益增长的入学势头,教师缺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据自由民局总督学阿尔福德1866年的估计,当时教师的缺口是两万。他提出通过建立更高一级的学校来培养黑人本种族教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阿尔福德的预见对黑人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一年后,阿尔福德在督学报告中提到的培养教师的“高级学校”或“师范学校”有儿所,注册学生达到581人。尽管我们可以想见这些学校的程度不会“高级”到哪去,但在当时层次无疑是比较高的。阿尔福德督学还一再敦促扩大这些学校的规模,提高质量,他还建议通过捐助的方式使这些学校能够永久生存,建立奖学基金以保障黑人有为青年能够完成学业。自由民局的局长霍华德将军对资助这些机构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资助这些学校很快成为自由民局的一项重要职责。在1868年1月自由民局总督学的报告中,接受资助的高等学校和师范学校达15所,资助的总款项达168000元。在这些学校中有的后来成了非常著名的大学,如霍华德大学、亚特兰大大学、费克斯大学等。

联邦政府的捐助资金除了用来支付教师的工资,还广泛用于学校工作的其他方面。尽管联邦政府不是这些学校的创办者,但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对这些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学校大多为各教派所创办,对于一些教派来说,本身就财单力孤,虽有宗教热情和奉献精神,却很难保证学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而且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刚刚获得自由的前奴隶或前奴隶的后代,他们无法通过从这些贫穷的黑人中收取高额学费的方式来维持学校的运转。因此,有法律保障的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无异于救命的口粮,使得这些学校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以美国传教士协会旗下的亚特兰大大学为例,1869~1871年,学校的支出为89000美圆,其中美国传教士协会提供了19000美圆,佐治亚州政府通过赠地资金每年给予8000圆,而自由民局提供的款项达52400美圆,占总支出的60%多,而传教士协会的支出只占1/5。类似情况也见于其他学校,因为按总督学阿尔福德的报告,“高等学校及那些培养教师的学校,已经通过各州进行了同等的资助”。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如若没有联邦政府稳定的经济支持,很多黑人学校在初创时期都逃不掉夭折的命运。

案例研究:联邦政府与霍华德大学

霍华德大学是以自由民局局长霍华德将军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创建于1867年。在传统的黑人高校中它是建校较早,规模最大的学校。1942~1943学年度,其在校本科生为1374人,在94所黑人高校中名列第一。1941~1942学年度,注册研究生为413人,授予学位36个,在10所能够提供研究生课程的学校中仅在亚特兰大大学之后,名列第二。霍华德大学不单单是以政府官员的名字命名,在其创办和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对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1.霍华德大学的创立

霍华德大学创办于内战刚刚结束后的1867年。当时,由于战争的缘故,众多黑人涌入首府华盛顿,使华盛顿成为当时黑人人口最多的城市。与其他地区一样,各慈善组织和自由民援助机构为黑人建立了日校和夜校,提供初等教育。随着入学人数及毕业人数的增多,对更高级教育的需求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为黑人培养教师和教士的需要,1866年11月,华盛顿第一公理教会的一些成员决定建立一所培养教士的学校,这便是酝酿中的霍华德大学。他们计划学校先以夜校的形式开办,并请求自由民局提供宿舍、燃料和照明设施。在霍华德大学的历史上,这是学校第一次与自由民局发生联系。开办学校的建议被采纳了,还任命了几位教授,但在创办者头脑中这所学校既没有校址也没有名字。它被称为“神学院”,目的是培养有色青年从事圣职。为黑人开办“神学院”的计划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堪萨斯的参议员泼莫瑞提议将教师培养纳入到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并进一步提议学校应向所有希望进入的人敞开。在讨论授予学校特许状的会议上,决定学校设置神学、法学和医学三个部,并采纳尼古拉斯博士(D.B.Nichols)的建议以霍华德将军的名字为学校命名。1867年3月2日,经国会两院通过,约翰逊总统签署,霍华德大学获得了办学特许状。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本书对教育问题做出的深度剖析,按照教育挑战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 黄侃:士气为先

    黄侃:士气为先

    本套丛书包括晚明至民国的国学文化名人:徐渭、章太炎、袁枚、辜鸿铭、郑板桥、刘文典、李贽、李叔同、黄侃、林纾。尽管时代有所差距,但人物个人相近,徐渭的佯癫真狂、李贽的赤子童心、郑板桥的傲骨奇才、袁枚的悠游随性、林纾的忧国忧民、辜鸿铭的中西撞击、章太炎的怪异大成、李叔同的看透红尘、黄侃的苦读乐道、刘文典的狷狂骨气,将一众文化怪杰集聚一堂,“旨在使人们从庸俗的文化认同中走出,增强一种独立的人生品格,以史为鉴,去创造别一类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穿越带着种子铺

    穿越带着种子铺

    在县城开着种子铺的大龄剩女蒋梅,一朝穿越到了古代的蒋小梅身上,爹娘早死,十三岁的哥哥挑着家庭重担,面对真心关爱自己的家人,看蒋梅如何脱贫致富,带领哥哥弟弟过上幸福日子奔小康。种子铺,别看它不起眼,可是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完结包月文】重生前,她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神棍,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重生回五岁,被泥菩萨砸中开了天眼,过目不忘,天赋惊人,观人过去,断人祸福生死,并且有逆天回春术,识宝术。上一世,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一世,她要逆天改命,还她幸福。上一世,她一无所有,不学无术,被人鄙视,遭人冷眼。这一世,她利用努力成为真正的玄学大师,站在世界之巅,成就商界的传奇,政界的追捧贵宾……欠她的,全部还来!亲情的和谐,还有如忠犬般护着她,却又如天神一般傲视世界的他!她的人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可复制的人生。PS:爽文,成长女强文,内含占卜算卦,风水相术,星座塔罗
  • 泉兰街情事

    泉兰街情事

    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那“海坛子”热切而痛苦的目光很快被四叔捕获了,四叔的心好像被人剜去了一块似的,自己珍爱的宝贝被人惦记着,那种感觉,就像母鸡在面对老鹰袭击孩子时,翅膀张开,脖子上的毛都竖起来。作为家中唯一的壮男,四叔觉得保护家人,是他的责任。这天,风有点静下来,正是网鱼的好时候。四叔带着我哥哥到滩涂上网鱼,就是用一根根竹竿把一条长网撑开来,竹竿插在滩涂上,落潮后,再去把来不及逃出去的鱼拣回来。没想那个喜欢二婶的“海坛子”趁着风静,把船掉了头,不小心就把四叔张的网撞破了,四叔要他赔,大概是没有谈妥,四叔把他的船锚给扛了回来。二婶知道后,对四叔说,船无锚人无命,快还回去吧!四叔把头扭向一边,倔犟地说:他活该!
  • 最后一个剑豪

    最后一个剑豪

    那天,他拿起了师姐的剑,带上了师傅的酒葫芦,穿过时间与空间的壁障,寻找自己的过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公主爱上谁

    公主爱上谁

    一位公主爱上一个失忆的男生他们之间发生种种事最后走到了一起
  • 佳偶田成

    佳偶田成

    村里回来个老光棍,二十多岁没媳妇,吴家的闺女瞎了眼,放着青梅竹马的后生不嫁,偏看上了这男人。老娘说死也挡不住,没办法只能认,却不知这是她在上辈子安排的姻缘。然而,季铁辰就是疼媳妇,疼到六亲不认,媳妇比天大,小玉对的就是对,小玉不对也是对,这就是道理!吴小玉长记性,同样的亏,绝对不会吃两次,上辈子被人坑到死?这辈子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绝对不让你们好过!重生回来改命运,踹渣男、疼夫君、抢生意,受气小媳妇变成女强人,过上好日子,还有那个极品,看老娘把你搞成什么样,步步为营报前仇,让你自食恶果!
  • 超神大教主

    超神大教主

    段开,人称段子。他是一个浪子,同时也是一个教主,他是一个注定会超神的第一教主。口号:打劫技术哪家强,玉京劫教一家强。
  • 校园三剑客·变身少年(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变身少年(经典版)

    张小开是个电脑天才,但在体育方面却很很低能,成为体育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喝下了生物老师邱高峰在实验室里调配的一种“变身饮料”,结果,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了——张小开变成了一只猎豹,被猎人们追杀。他能否安全脱险?变成猎豹的张小开又将如何恢复人形?一个月圆之夜,另一只猎豹出现了……
  • The Pension Beaurepas

    The Pension Beaurep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