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5500000007

第7章 南北战争前的黑人教育(5)

类似马克佛森的事件屡见不鲜,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所限,黑人办学极其艰难。1829年,自学成才的黑人潘恩受雇于查里斯顿的一位自由黑人怀特做其孩子的家庭教师,不久在其他黑人家庭的要求下,潘恩在怀特家中开办了一所学校,每个学生每月收费50美分。学校在全州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在1834年,南卡罗来纳州便颁布法律禁止无白人在场的黑人聚会,潘恩的学校也只好解散。但潘恩并没有放弃教育黑人的努力,他离开查里斯顿后进一步在宾西法尼亚学习神学,1852年被任命为非洲人卫理公会教会的主教。潘恩主教非常注重教育,同时也鼓励教会的其他人为黑人兴办教育。他参与了威尔伯福斯大学的购买行动,并于1853年成为美国第一所黑人为主的大学的第一位黑人校长。

北方的黑人们也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的追求,由于种族偏见注定黑人在白人学校要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因而波士顿的黑人们在普润思·霍尔的领导下,请求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为黑人建立单独的黑人公立学校。在请求未被接受的情况下,黑人们只好于1798年建立了私立的“非洲人学校”。最初学生们在霍尔儿子的家中学习,到1806年,课堂移到非洲人浸礼会教堂的地下室中,教学由一位白人妇女承担。1812年波士顿学校委员会将其纳入自己的教育系统中,学校的黑人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也越来越多。

19世纪,黑人教育自助的例子还很多,很多积聚了一定资产的自由黑人通过捐助来支持本种族的教育。1829年,天主教会的一群修女在马里兰的巴尔的摩开办了圣弗朗西斯学园,自由黑人妇女南茜·阿里森和海地的一位黑人路易·邦德分别捐助了15000和30000美圆。

1840年,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富裕黑人托米·拉丰、库旺特夫人和阿里斯蒂德·玛丽等人遗赠给当地孤儿学校50000美圆以扶持学校的发展。

19世纪20年代起,美国掀起了一场席卷北部和中西部的公立学校运动。这场以公共税收来维持公立学校的运动首先从新英格兰各州开始,到南北战争前,用公费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教育的观念已经得到了相当普遍的承认,这使得北部和中西部的黑人得到了较多的教育机会。但是与白人相比,黑人的教育机会还是非常有限的。

由于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黑人不可能获得如公立学校的倡导者霍拉斯·曼所理想的人人平等的教育。针对黑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自由黑人开始组织起来结成社团来争取种族的权利。

他们常常召开全国性的大会,探讨黑人的处境以及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他们传播知识,激发黑人问知求学的热情,举办学校,提高黑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黑人社团的涌现,表明了黑人作为政治力量的崛起。它不仅培养了大量的黑人领袖,也在一定范围内为黑人争取了一些应得的权利。

1828年,由于新泽西州纽欧克的黑人不是被排斥在学校之外,就是难以忍受在学校中所受到的歧视,于是黑人们开始为自己的孩子们提供教育设施。他们向镇议会要求资金,结果镇议会拨款100美圆用于此目的。1829年,在一名记者的赞助下,纽欧克开办了一所黑人学校。第二年,学生数达到了48人。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庭贫困,无法负担学费,学校面临倒闭的危险。黑人们便于1830年4月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帮助学校继续办下去。他们向镇当局力陈学校所面临的财政问题,表达黑人的福祉系于教育的愿望。在委员会的一再恳求下,镇议会拨款1000美圆用于穷人教育,其中150美圆用于此校的发展。通过黑人的努力,镇当局也逐渐承担起黑人教育的职责。这所学校在后来的发展中也不断地遇到困难,但在委员会和教师的努力下,学校一直顽强地生存下来。在30年代初,学生几乎达到90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拼写、阅读、写作、算术、英语语法、地理等。

其他地方的黑人也通过有组织的协会来推进本种族的教育。波恩斯威克的黑人教育协会曾于1833年举行会议商讨自由黑人的教育问题,他们筹集了将近50圆钱用于黑人教育的改善。当时的报纸《解放者》也号召其他的城镇向波恩斯威克学习。1837年成立的费城“有色人种道德文化促进会”其任务便是走访各家,促进儿童的教育。

1841年,美国黑人教师协会在纽约成立,出版《纽约黑人教育周刊》,同年由16位黑人教师发出文告,呼吁“弟兄们来呀!黑人教育问题向你们发出强烈的呼吁。千百个孩子现在被禁止在教育福音的门外,这件事强烈地呼唤你们来!……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和积极行动,那些拖后腿和对这项崇高号召毫不介意的人,显然表明他们是破坏上帝给人类现世最大幸福的仇敌。……我们现在应为教育而奋斗了。”除了黑人教师协会的呼吁,定期举行的黑人会议不断商讨黑人的教育问题。1847年,黑人代表在纽约州的特罗伊城开会,极力主张黑人要设法进入白人大学。他们认为勤奋而杰出的黑人学生会赢得敌人的尊敬,并把他们转化成朋友。1850年代表们又在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举行会议,决定抵制各种压力,促进教育普及,鼓励黑人追求机械、农业和其他专业方面的知识。

在启发民智,推进黑人教育的过程中,不乏杰出的黑人领袖,道格拉斯便是这样一位走在种族前列高举火炬式的人物。他办报,演说,力陈奴隶制的罪恶。他不断敦促黑人兄弟拿起教育的武器以求自由。他认为尽管黑人进步道路上有一系列障碍,但黑人正赢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黑人们要利用这些机会,人人入学求知,否则单靠几个人无法谋求整个种族的解放。道格拉斯具有非凡的演讲才能,他的演讲不但深入黑人之心,很多英国人也被深深打动。他所办的报纸《北方之星》被黑人争相传阅。布克·华盛顿在回忆道格拉斯如何激发他求学欲望时这样写道:“甚至在我学会读书看报之前,我记得我母亲和我们附近的黑人们谈论道格拉斯传奇的经历和成就。我小时候听道格拉斯传奇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上学学习阅读的一个理由便是我可以自己阅读他的所说所写”。

正因为黑人们相信教育的力量并主动积极地创造和利用各种接受教育的机会,黑人,尤其是部分自由黑人在种族歧视的夹缝中掌握了知识的武器,从而加快了他们适应美国生活的进程。

第六节公立学校与黑人教育

用公共税收扶持学校以使儿童接受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最早出现在新英格兰,如早在1647年马萨诸塞州颁布的《祛魔法案》中就规定,凡满50户人家市镇必须雇请教师教育本市镇的儿童,教师薪俸由家长和雇主或全镇居民负担。《祛魔法案》中所体现出的公立教育的思想在18世纪后期便成为了事实,新英格兰各地的公立学校已较为普遍。一贯重视教育的黑人也非常希望能从公立学校中受益,但他们所受的待遇不同,缅因的公立学校一般不拒绝黑人,康涅狄格则将黑人排斥在外,马萨诸塞州虽没有实行种族隔离的学校法律,但各地的学校几乎都是黑白隔离的,宾西法尼亚也是实行种族隔离的教育。西部有些州一直将黑人排除在公立学校之外,如依利诺斯州直到1860年才为黑人提供公立教育,印地安那更迟至南北战争之后。

隔离的学校教育的结果是黑人学校在师资设备以及教学质量上无法与白人学校相比,如根据马萨诸塞州公立学校法,所有的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阅读、写作和语法的教学,但波士顿的学校委员会却禁止黑人学习语法,黑人经过多次抗议也无效。而且更让黑人家长不满的是,为了到黑人学校上学,有些孩子不得不走很远的路,甚至还要坐轮渡。1855年纽约市黑人学生是白人学生的1/4,但黑人学校的经费是白人学校的1/1600,纽约全州的情况也如此。在新泽西的普勒恩费尔德,同样交税的黑人在寒冷的地下室上课。尽管也有实行黑白同校的地方,如俄亥俄的克利夫兰,但总的来说黑人所接受的公立学校教育是有限的,而且在质量上也是差强人意的。

总之,在南北战争之前,黑人教育在各方面努力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19世纪以来北部和西部的黑人开始有机会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甚至一小部分黑人还接受了高等教育(到1860年有28人毕业于各高校),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黑人,尤其是对生活在南方的黑人奴隶而言,普遍地接受教育则是南北战争以后的事。

同类推荐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每天读点社会学

    每天读点社会学

    本书是一本学习社会学的理想工具书。书中没有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社会学的原理和理论流派,用社会学的思维来解读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又没有深入、全面思考的日常现象和社会问题——成长、学习、工作、交友、家庭、婚姻、群体生活等,指出某些看似孤立、特别的事件所折射出的社会学意义及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提供给我们一种社会学的思考方法,会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书中还分析了某些群体的特定行为和心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为人处世。本书将给你一双社会学的“眼睛”,教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何了解生活环境、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如何发现普通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和人性规律,如何用社会学的思维洞察事物表象,发现本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纵横天机

    纵横天机

    四方为界,三皇居中。天机宇宙自北界收缩,法则崩塌,乾坤骤变。新的至尊魁皇登基,七百年间,生灵涂炭。在这磅礴恢弘的世界,曜境碎石,殒境断山,道则境翻江倒海,生灵死念境执掌阴阳乾坤。少年踏黑龙而来,肩扛天灭大刀,向那无敌的至尊魁皇道:“地狱收不了你,我来收。”
  •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Sketches of Young Gentlem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心理专家的教子秘诀

    好孩子,统统是好父母教育出来的。教育孩子,父母要先懂孩子!八位国内知名心理专家私人教子实录首度公开,以真实入微的教子体悟、权威专业的心理学视角,与家长零距离分享独家教养秘诀。翻开书,你能收获孩子成长过程中碰到的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案,你更能学到宽松、开明且更有效的教养经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初恋上上签(连载五)

    初恋上上签(连载五)

    他是谁?英文里叫EX,中文里叫那个贱男,古典文学里一般称呼叫其为陈世美,他的父母给他起的记入户口本的名字叫秦颂,不出意外的话,过个几年,他拍拍屁股用海归的身份忽悠个90后的小女友——不对,这年头,连周杰伦的女友都更新换代到3.0版本直接飙到95年的,大势所趋下,过几年他应该和一个胸大无脑貌美如花的95后打上一张不到十块钱的结婚证,年龄的差距用金钱完全可以补全,代沟这种东西,哪怕是有太平洋那么宽广,用钱也足够能砸得平整的像拉过皮的脸一样没有皱纹。然后他再发给我一张结婚通知书,不忘记从我这里搜刮一些礼金钱。
  • 快穿女主她钱程似锦

    快穿女主她钱程似锦

    捡钱被车撞死了怎么办?沈浮夏,一个生活在“包办婚姻”下的小可怜。就在她好不容易逃婚跑出来后,又因为见钱眼开,被撞死了(死的真憋屈)就这样被一个系统绑定完成任务赚取钞票,抱走美男,走上人生巅峰!!!沈浮夏:”说好的人生巅峰呢,为什么我成了乞丐?”咬牙切齿系统:”……您呼叫的用户不在服务区。”沈浮夏:“……说好的抱走美男呢,为什么我成了瞎子?”手上青筋暴起系统:“……抱美男和成为瞎子有什么关系嘛,又不用眼睛抱”委屈沈浮夏:“……”总之这就是一个不靠谱女主和不靠谱系统的敛财顺便抱走美男之路
  • 暗黑之小领主

    暗黑之小领主

    当你穿越到异世界,成为一个沙漠小城的领主时,那就把它建设成一个遥远绿洲。把沙漠建设成绿洲,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 诸天最强大BOSS

    诸天最强大BOSS

    在笑傲江湖,我是岳不群!在射雕英雄传,我是欧阳锋!在天龙八部,我是丁春秋!……在大唐双龙,我是石之轩!……我就是我,一个行走于诸天的反派大BOSS!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小李飞刀、大唐双龙传、风云、诛仙、阳神、遮天、完美世界、永生……书友群:782502433
  • 圣女仙恋

    圣女仙恋

    【天地之灵,聚天地之灵气,汇为一珠,其名灵珠。】【珠之演化,形成一界,乃先天之界。】【天之始,运之势,天然成道法,此法,凌于天,驾于地,先于天地形成而存,大道成,可窥宇宙之形成,可掌万物之生死。】她,孟落,就是天地之灵的化身……。最好别惹我……。读者的‘加入书架’,推荐票,月票,打赏,评论,都是‘点灯’写作的动力,谢谢大家了。欢迎加入点灯读书群,QQ群号码:202546278
  • 爱如山水

    爱如山水

    这是一部不露声色,读来却真挚感人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彼此倾心,经过了七年看似根本无望的等待,爱情之神才翩然而至。这样单纯、真挚而忘我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从中观摩人生的各种可能,感受和体会爱与真情,从而温暖、丰富我们的人生。《爱如山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年轻人因七年前的一次邂逅,而产生浪漫爱情的经历,同时还生动展现了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细腻刻画了欲望的追逐受到来自于道德的羁绊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受的激烈较量,深刻剖析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与成长,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又有对道德自省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