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200000029

第29章 宋代酷刑论略(2)

(七)活钉。亦称生钉,即将罪犯活活钉死的一种处死方法。此系前所未闻。宋代的活钉刑,有时单独行用,有时与其他酷刑并用。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虔州有贼刘法定,房眷兄弟八人,皆有身手,善弓弩,法定为盗魁,其徒且百数”,州郡患之而不能获。

后官府用赦罪酬职的骗术使其束身归命,结果“法定兄弟八人活钉于市”。淳化中,寿春县巡检使”生钉一盗人物者于集众之中”。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昭宣使人内副都知周怀政及朱能等,伪造天书,谋乱事败,为除其党,真宗下诏将“刘益、康玉、徐原等十一人,并活钉令众三日讫,断手足,具五刑处死”。活钉刑虽然残酷,但在宋真宗的诏令中仅是一种附加刑,更惨毒的则是具五刑。据《汉书·刑法志》称,具五刑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这是秦朝最残酷的一种死刑,而宋真宗令与活钉、断手足结合并用,这就使其更加惨毒。宋代的活钉亦主要用于“谋反”及“盗贼”等重大犯罪,虽不常用,但也反映了宋代法外酷刑的惨毒程度。

(八)夷族。这是诛灭犯罪人亲族的一种刑罚。夷族之刑,商鞅始创,秦代广泛使用,汉初因之,汉文帝废而不除,其后时有行用。唐无族诛之制,但有缘坐之法,宋乃因之,并行夷族之诛。宋太祖乾德四年(966)九月,虎捷指挥使孙进、龙卫指挥吴壤等二十七人,“坐党吕翰乱伏诛,夷进族”。同年(966)十二月,汴京妖人张龙儿等二十四人“共图不轨,事觉伏诛”,张龙儿、杨密、李丕、聂赞“皆夷族”。开宝二年(969),散指挥都知杜延进等谋反伏诛,“夷其族”。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秦陇州李飞雄因劫守卒据城叛,“狱成诛之,夷其三族”。其后夷族之刑不见行用。由此可知,宋初夷族刑主要适用于反叛罪,而仅存于太祖太宗两朝,但宋初复用以有罪诛及无罪的做法,亦表现了宋代法外用刑的酷滥。

(九)剖心。此系商纣之酷法,宋代亦时有复用。如宋太宗太平兴国时,赵彦韬在澧州,凡民诉贼所劫财物不实者,赵皆“手杀之,探取其心肝”。宋仁宗天圣时,钱惟济在定州,“凡重囚弃市,或令人断手足、探肝胆,加备诸毒”。南宋初,军中以剜眼、刳心为常,所以建炎二年(28)七月,宋高宗降诏:“禁军中抉目刳心之刑。”剖腹取心之刑虽不常用,但亦可看出宋朝法外刑的惨毒之状。

(十)凌迟。俗称剐刑,即“剔人肉,置其骨也”。

宋代也称脔割。因其行刑方法是零刀碎割人的肌肤,使犯罪者受尽痛苦而慢慢死去,所以又称为“凌迟”。《宋史·刑法志》中讲,“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南宋陆游也说:凌迟之刑,使“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听犹存”。明代王明德说的更详细具体,他说:“凌迟者,其法乃寸而磔之,必至体无余脔,然后为之割其势,女则幽其闭,出其脏腑,以毕其命,支分节解,殖其骨而后已。”凌迟刑的行刑方法固然也在不断的变化,但由此可知,凌迟刑实际上是古代磔刑、剔刑、宫刑、剖腹刑、支解刑、醢刑的综合运用,其惨毒之状,不忍目睹。

凌迟刑始于五代,陆游说:“五季多故,以常法为不足,于是始于法外特置凌迟一条。”但凌迟作为法定刑名始见于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北宋初期,凌迟仍系非法之刑,而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朝之极法”。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十月,御史台鞫杀人贼狱具,知杂王隋请脔割之,真宗说:“五刑自有常制,何必为此,况此贼本情已见,一死足矣。”批驳了王隋之请。八年(1015)九月,入内供奉官杨守珍出使陕西督捕盗贼,亦请“擒获强劫盗至死者,望以付臣凌迟,用戒凶恶”。宋真宗仍不准,并诏杨守珍等,“捕捉盗贼送所属,依法论决,情理切害者奏裁”。真宗时确有禁行凌迟之诏。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因荆湖地方杀人祭鬼,仁宗为此怒而下诏:“自今首谋若加功者,凌迟斩之。”至此始以敕令形式首次准许使用凌迟刑。明道元年(1032),淮南西路的庐、寿、光等州,“获累行劫盗者六人,凌迟处死”。为此仁宗又下诏限制,凡“获劫盗而情涉巨害者,毋得擅行凌迟,须奏听裁”。宋仁宗的这道诏令并非禁用凌迟刑,只是不准擅行而已。景事占元年(1034)的诏令中却明确了凌迟刑的适用对象,“应灾伤州军捉获强劫贼人内,有曾杀害人命及累行劫盗,情理巨蠹者,即许凌迟处死”。进一步确认了凌迟刑的法定地位。庆历三年(1043),光化军邵兴领导的兵变失败之后,仁宗下诏,邵兴及其党“并凌迟处斩”。自此,凌迟刑开始广泛采用。特别是宋神宗大兴诏狱之后,凡因口语狂悖致罪者,皆丽于此刑,进一步扩大了凌迟刑的适用范围。据史书载,熙宁八年(1075),翰林祗侯刘育、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坐“谤葫朝政,语涉指斥及妄说休咎”,欲谋不轨,皆“凌迟处斩”。元丰四年(1081),太原府教授余行之,因“妄造符谶,指斥乘舆,言极切害”,亦凌迟处死。元丰五年(1082)二月神宗又诏,缘边防将士逃归者,“为首人凌迟处斩”。使凌迟刑的适用范围又扩及到军队的将士之中。元丰时,河中人刘勃自称他在南京军巡官一任中,共“断绞刑二百六十有奇,斩刑六十余,钉局二十七”。此系一地一任之数。由此不难看出,宋神宗朝凌迟刑的行用已相当广泛。其后的哲宗、徽宗时期,凌迟刑的采用有增无减。所以说,宋之凌迟虽不在常刑之列,但自北宋中期之后,行用却愈来愈广泛。南宋时,凌迟刑亦常用不断。据史书记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月,虔州军贼黄明等八人皆脔于都市;二十四年(1154)七月,徭人杨正修、正拱亦脔于市。光宗绍熙三年(1192),卢州军骑射卒张信等作乱,其党孙成被“凌迟于午门之外”。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五月。罗日愿谋为变,“诏日愿凌迟处斩”。仅此数例,亦可看出南宋时凌迟刑依然是行用不废。为此,陆游曾指出:广行凌迟,“感伤至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也”。所以陆游有除凌迟刑之请。但凌迟之刑终宋未能废止。

宋代的法外酷刑,除上述十种之外,官吏擅自惨毒犯人的手段还很多。如断手足、剔足筋、烙腕灼臂、水溺坑杀、汤煎锯解,无所不有。据史籍所载,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汴河主粮胥吏坐夺漕军口粮,断腕徇于河畔三日,斩之”。宋真宗大中祥符期间,“诸处捕获逃亡兵士,或以铁烙其腕,及碎胫骨,方始斩决”。斩而先断腕截足、烙腕碎骨,实非法之举。宋仁宗天圣年间,钱惟济知定州,有妇人视其夫前妻之子不仁,钱惟济“烧铜钱以灼臂”,并“取其所生儿置雪中,械母使视儿死”。

其惨毒至极。孙沔知并州,“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

宋哲宗元裙初,蒲宗孟知郓州,“虽小盗微罪,亦断其足筋”,所杀不可胜计。南宋孝宗乾道时,王宁为武宁宰,凡恶少强取人米谷,皆“敲折手足以示众”。由此看来,断腕、斩足、剔断足筋、烙腕、灼臂等酷刑,是宋代非法死刑的附加刑。除此之外,又有更为惨毒者。如宋真宗初年,广州僭称帝号,官吏广施酷毒之刑,“汤煎锯解,靡所不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保州军乱,富弼招降二千余人,而将造逆者四百余人,“悉坑杀之”。南宋高宗绍兴年问,梁企道、杨祖为江西帅,凡强盗敕裁贷命者,皆喻部吏至郊外“投之江中”。宋宁宗开禧时,淮东湖海贼作乱,毕再遇为招抚使,宴客时常取“贼肝胃烹而荐酒。又擒其魁,用火尺烙其背,为莱笛琴丝之类”。惨毒之极,不可胜言。统治阶级的残暴酷毒,更激起了百姓的怨恨,所以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凡得官吏,必断脔支体,探其肺肠,或熬以膏油,丛镝乱身,备尽楚毒,以偿怨心”。

宋代法外酷刑种类之多,手段之残酷,皆是前代所少见。正如钱易所言:“古帝王不能行之者皆行之;近代未复古者皆复之。”即使“古之五虐之刑,不酷于今矣”。

从宋代酷刑的适用对象来看,除杖杀、弃市在宋初多用于官吏的贪赃枉法罪之外,其余更惨毒的法外酷刑,主要用于侵害皇权、“谋危社稷”的谋反及强盗重罪。

宋代的法外酷刑之所以种类繁多,如此惨毒,行用广泛,这与宋代始终“盗贼充斥,所在窃发”的阶级斗争形势紧密相关的。从大量案例中的用刑对象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对于采用淫刑酷法,一些士大夫早有禁除之请,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刁衙在《谏刑书》中就提出:“淫刑酷法非律文所载者,望诏天下悉禁止之。”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钱易又“请除非法之刑”。景德二年(1005)九月,臣僚在奏疏中亦指出:“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也。”南宋陆游亦有除凌迟之请,他说凌迟刑“实非圣世所宜遵也”。而杨万里更尖锐地指出:“严刑者不可常用,时用则王,常用则亡。”宋代于常法之外广泛采用酷刑,这正是宋代阶级斗争始终尖锐激烈的反映。

同类推荐
  • 公法研究(第8辑)

    公法研究(第8辑)

    本书以国内外公法学最新发展为关注点,本卷设有专题论文、部门行政法、译著选登、以及书评四个板块。所涉话题包含试论行政诉讼禁止判决、福利行政之组织内部协调、我国税法行政解释制度之反思与重构、开启宪法审查的大门等。本书以每年一辑的频率编辑出版恰如其分地涵盖了公法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周期,较好地将前沿问题收纳殆尽。此外,本书规模适中,所录用稿件一般在1至3万字之间,给予了文章作者很大的空间来深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保证了理论上深入探讨的可能性,加之以权威的审稿团队通过双向匿名的方式挑选、审核稿件,本书文章的质量确属上乘。
  • 仲裁法学

    仲裁法学

    本书共十二章。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介绍仲裁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七章介绍仲裁程序;第八章至第十章阐述了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制度、仲裁裁决的执行制度和中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相互执行仲裁裁决制度;第十一章介绍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第十二章介绍仲裁的司法监督制度等。
  •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

    他物权善意取得研究

    本书以他物权善意取得总论为视角,从善意取得的立法体例、价值取向、理论前提、构成要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研究了他物权善意取得的共性问题及其理论原则。以他物权善意取得分论为视角,从他物权善意取得的可能性、构成条件、法律效力等方面,研究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准用益物权等用益物权和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担保物权善意取得制度的精细化、个性化的理论规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最新修正本)

    第四次修正的律师法,将推进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工作,推动建立从优秀律师中招录法官检察官制度,探索建立律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 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价值与法律保护

    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价值与法律保护

    本书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法学的视角,多方位地对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的价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研究了我国现行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私有经济保护的现状及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热门推荐
  •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成为成功人士必看的一本书:人脉基金

    “只要拥有了社会关系网,你就永远畅行无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脉就是钱脉!阅读本书吧,它将使你掌握构建人脉的技巧、避开人际交往的误区,它将帮助你迅速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人脉系统,从而使你能够挖掘人脉潜力、聚拢无穷人气,成就非凡事业!
  • 小峰游记

    小峰游记

    我是一个小学三年级调皮捣蛋的孩子,只因为眼睛不好一早辍学,跟随他人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一事无成,听过很多民间真人真事,每一个故事都是邪与正,成功与失败,词句不是很恰当,也有很多错别字,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中华人士特多,重姓名的也是数不胜数,希望大家伙包涵将就着看。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国年间,讲述了一个孤儿祖孙三代刚正不阿、爷爷曾经在官府衙门当差,只因为他看不惯官府中的做为,就辞去了捕快职务,回家做起了粮食商贩,他在一次洪水救人中山体滑坡不幸身亡、父亲被好心人收养,为路见不平而离开了家乡、夫妻也被歹人残害、他一日游千家、遇见种种不平事、总用金玉良言劝说恶人改邪归正、他为了别人的为难,而不惜自己的生命去救人,他好事做了千千万,大难遇了万千回,总是化险为夷。我是一个流浪哇,生来不见我的娘,四岁爹爹也死亡,留下我一人在流浪,夏天我好过,吃的是野菜和树叶,冬天我难熬,十冬腊月天,浑身五布片,头上戴草帽,脚下草鞋穿,身披草衣来挡寒,太阳公公落西山,我就草垛里钻,太阳公公冲我笑,我肚中也咕咕叫,挎着篮子去讨饭,财主家的门口不敢看,只好去那穷苦人家把饭讨,他们吃的也是干烂草,何时可有挡寒的小棉袄,
  • 造神召唤师

    造神召唤师

    时隔五年,在【造神时代】国际职业大赛,孟良再次以最强召唤师的身份夺冠,本是摆脱假赛门,重新崛起的最好时机。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却变成了任人摆布的工具人。臭名昭著的黑夜组织,传颂千年的索迪斯金瞳,远超常人理解的科技之国,达克共和国。这哪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这明明就是穿越到了【造神时代】的游戏内。穿越者的身份让孟良走了一条不同于前世的召唤师职业道路,在神格和力量的吸引下,孟良的将来只会一步一步的接近真神的王座。而在穿越伊始,熟悉的名字以未知的人民的身份涌入了造神时代的初始大陆之上,他们居然是前世的第一批内测玩家。
  • 名公法喜志

    名公法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着想

    企业就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 海洋,所以你要与它共命运。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 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本书站在现实的角 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 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希望能对大家培养良好的工作 习惯、提升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系统之萧霖

    末世降临前:萧霖对被继母怂恿试图扣押自己学费的亲爹使出了传说中的终极大杀招:断子绝孙腿。末世降临后:萧霖与从天而降狠狠砸到自己后脑勺的逗比系统携手并进,愉快的踏上了末世写文的康庄大道!
  • 剑神在星际

    剑神在星际

    修仙大陆最年轻的剑神渡劫后重生了,来到了星际时代,从此后被不靠谱的爹当成了男孩子养。本文有男主,么么啾。(正常晚十二点前更新,如果没有,宝宝们就不要等了~)
  • 我是工业BOSS

    我是工业BOSS

    刘洛一次意外之下,穿越蓝星大陆,之后利用地球工业欺负人的互坑日常!别以为你们有至高法则庇护就稳赢了,我是开挂的!鹿死谁手,这还不一定呢!这是一本工业文,工业文,工业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书友群:552677635
  • 春秋惊变

    春秋惊变

    我虽凡人,亦不凡。时空错乱启征程。乱世烽烟起,挥鞭战天下。
  • 太白飞歌

    太白飞歌

    大衍三帝英宗在位期间,江湖纷争不断,灭门惨案不知有几。皇权王法受到挑衅,英宗颁发《禁武令》,违者血腥镇压,一时江湖喋血,谈武色变。天柱三圣有感于武道没落,遂派十八岁弟子杨振下山,弘扬武道精神,光复中兴武林。 杨振热血沸腾,但却被现实泼了一头冷水。夹在武林与皇权之间,他左右为难! 但他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历经千难万阻,终于得到皇权认可。杨振却功成身退,携爱妻隐于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