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200000046

第46章 论宋代赦降制度(1)

中国古代早就有免除犯罪或减轻处罚的赦宥活动。

《尚书·舜典》中的“眚灾肆赦”,《易·解卦》中的“赦过宥罪”,《尚书·吕刑》中的“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赦”,《周礼·秋官》中的“三宥、三赦之法”等,都是中国古代赦宥活动和赦宥原则的记载。从这些记载来看,中国古代赦宥对象只限于过误、罪疑及情理可矜恤者三种情况。

而对故意犯罪、一贯犯罪,罪情虽轻,亦不赦免。此时的赦宥,亦是对个别人或事“临时随事而为之”,并非常制。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在一些诸侯国中“已有大赦之法”,但也未泛及有罪者。后因法家反对赦宥而久不以赦为言。至秦二世,因农民起义军兵临城下,才被迫大赦天下。但二世所为,实系一时之权宜,非为秦朝之常典。

汉有天下之后,高祖为“与民更始”,始大赦天下殊死以下罪人。,其后历代继承之君相沿风行,从此赦门频开,不仅赦宥名目繁多,而且赦宥范围广泛,“凡天下之罪人,不问其过误、故犯,一切除之”。从而使降释犯罪成为赦宥的主要内容,改变了“赦过宥罪”的原始意义。中国古代赦宥之制自汉代确立之后,虽然不少“明君贤臣未尝以赦为美”,但赦宥活动却始终风行不衰。

宋代的赦降即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度化的。本文拟就宋代赦降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一、赦降种类及等级

宋代“以忠厚为本”,“以宽仁为治”,把赦降犯罪与推广恩泽结合起来,作为推行“德治”,标榜“仁政”的一项政治措施。因此,赦降制度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的赦过宥罪皆称赦宥,自北魏始有降等、降宥、降免之名,唐代称降释,宋代称赦降。《庆元条法事类》中讲:“诸称恩者,谓赦降;称降者,德音、疏决同。”由此可知,赦降是宋代赦免有罪和降等处罚的总称。宋代的赦降不仅频繁,而且赦令成为编敕的一项重要内容。宋太宗淳化编敕,始附赦书;宋真宗咸平编敕,“又以续降赦书、德音别为一卷”。其后历代编敕,皆有“赦书、德音”之目。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统治者对赦降立法的重视。

宋代的赦降种类,主要有大赦、曲赦、德音和录囚四大类。对此,《宋史?刑法志》中已有明确的界定。“凡大赦及天下,释杂犯死罪以下,甚则常赦所不原罪,皆除之。凡曲赦,惟一路或一州,或别京,或畿内。凡德音,则死及流罪降等,余罪释之,间亦释流罪,所被广狭无常。又天子岁自录京师系囚,畿内则遣使,往往杂犯死罪以下,第降等,杖、笞释之,或徒罪亦得释。若并及诸路,则命监司录焉”。这一概括,基本上符合宋代的赦降情况。

(一)大赦

在宋代,“其非常覃庆则常赦不原者咸除之,其次释杂犯死罪以下,皆谓之大赦”。但由于大赦的原因不同,而其赦降的等级亦有区别。

1.新帝即位,赦“常赦所不原者”

新帝即位是宋代最重要的吉庆大典,不仅必行大赦,而且赦降等级最高。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即位大赦中宣布:“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自此之后,历代新帝即位大赦,无不以此为例,使赦免“常赦所不原者”,成为宋代新帝即位大赦中的固定内容。但宋代赦免“常赦所不原者”并不限于新帝即位,如宋太祖平南汉、平江南之后,宋太宗平北汉及李继迁献银、夏、绥、宥四州之后的曲赦中,皆赦“常赦所不原者”。又如宋真宗东封、西祀及奉天书礼成之后的大赦中,也赦“常赦所不原者”。甚至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因皇太后不豫大赦天下时,亦赦“常赦所不原者”。此后,新帝即位之外的大赦中,不再有赦“常赦所不原者”。

2.郊祀大赦,既有定制,也有定时

在宋代,凡“京城之外大祭祀,皆谓之郊祀。如三岁南郊圜丘。时北郊祀后土,皇帝祈明堂中,谓之明堂大礼”。“大礼毕,车驾登楼,有司于丽正门下肆赦”。此谓郊祀大赦。郊祀大赦始于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郊见五帝,赦天下”。然非汉代常典。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之后,郊祀之礼年年有,但亦非每郊必赦。至宋代“三岁遇郊则赦,此常制也”。“熙宁中,始诏编定,遂著为式”。宋代无论是九月的祀明堂,还是十一月的郊祀,每次礼毕,必降释有罪,加恩百官,除放逋负,因此“世谓三岁一赦,于古无有”。降释有罪与广施恩泽并行,成为宋代郊祀大赦变化的突出表现。

3.灾异见,赦天下

宋代统治者把旱灾、水灾、日食、地震、星变、冬雷等自然现象,视为上天对政不节的惩罚。为尊崇“天意”,“冀感天心”,每遇灾异出现,必降大赦以救其灾。如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五月,以久雨赦天下,“降死罪囚,流以下释之”。宋真宗咸平二年(999)闰三月,以久旱赦天下,“死以下减一等”。天禧二年(1018)七月,又以星变“赦天下流以下罪,死罪减一等”。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亦以冬雷大赦天下等。宋代因灾异即大赦天下,或曲赦地方,或德音布恩,或录囚降释。

因灾异而降赦,是宋代赦降中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二)曲赦

曲赦是对局部地区的赦降。曲赦之名最早见于西晋泰始五年(269)五月“曲赦交趾、九真、日南五岁刑”。至宋代,凡“有释杂犯罪至死者,其恩霈之及有止于京城、两京、两路、一路、数州、一州之地者,则谓之曲赦”。凡此,多是皇帝巡幸车驾所过之处,或因某地发生严重天灾、兵灾、贼盗等特殊情况而进行的恩赦。

《朝野类要》中载,曲赦“乃专为一事一处有兵灾罪眚之类”。在西晋之前,此类赦宥多列于别赦,或称特赦。

宋朝初期,在平定荆湖、蜀、南汉、江南、北汉之后,皆曲赦其管内。其后凡帝受尊号、改元、帝不豫、生皇子、神主人太庙等,皆赦京畿、两京或三京;在迎天书、玉皇尊像、奉天书祠太清官等大礼之后,皆赦车驾所经州县;凡发生水灾、旱灾、地震及复疆土、盗贼平、被兵火的地方,亦皆曲赦被灾之地。宋代曲赦虽非常制,降释等级不一,但曲赦的数量却相当多,是宋代赦降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宋代亦有特赦之名,系指由皇帝特恩而单独赦免个别人或少数人罪行的赦降活动。特赦的对象多因情况特殊而受特恩赦免。如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太原叛将李筠之子守节以城降,“上赦其罪”。乾德五年(967),王全斌等因在破蜀时贪赃枉法,依“法当死,上特赦之”。开宝六年(973),为使中央官吏纳于自新之地,“特赦中书、枢密院、三司及诸司吏自前隐欺未觉等罪”。,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开封长垣民李遂与其子同盗杀驴,依法并坐徒,“诏特免其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宁州九岁民庞张儿殴庞惜喜致死,上以“九岁童稚争斗无杀心,特矜之”。另外,宋代亦有为373稳定形势,安反侧进行的特赦。如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减降“河北饥民为盗者”,五年(1072)“赦亡命荆湖溪}同者”。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因金兵南侵,河北、山东盗起,而“赦两河、京西流民为盗者”。南宋初“诏谕流民、溃兵之为盗贼者,释其罪”,“赦福州叛卒张员等”唧。这都是根据形势需要,从安反侧出发进行的特赦。

(三)德音

德音是唐宋的一种恩诏。在宋代,凡“止谓之赦杂犯死罪,死减等而余罪释之,流以下减等,杖笞释之,皆谓之德音”。是“泛降而宽恤也”。如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皇太后疾,上忧惧,颁德音赦天下,“降死罪囚,流以下释之”。其后咸平六年(1003)万安太后疾,元丰二年(1079)太皇太后疾,元符三年(1100)皇太后不豫所降德音,亦皆“减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释之”。而因帝不豫,太后神主人庙,水旱灾伤,日食星变等所降德音,或释流以下罪,或释徒以下罪,或释杖以下罪不等。

宋代由于颁降德音的原因不同,而所宽恕的地区和等级广狭不常,但一般是比曲赦地区广,比大赦等级窄。

(四)录囚

录囚始自汉代,是由皇帝或上级司法监察机关,或专差官吏对在押犯进行审录,纠正错案,监督司法活动的一种制度。由于录与虑相通,故唐代称虑囚,并把虑囚作为一项“善政”固定为大理的常职。凡被虑之囚,多得原宥,或降刑,或免释。

宋代自“祖宗朝皆人主自临决囚徒,不拘暑月,至景德中,盛暑临决,遂为定制”。宋初每年的一次亲录京师系囚,所降宽刑之令,皆死罪以下递降罪一等,杖以下释之。自宋仁宗之后,疏决系囚之命增多,一年“或至再三,白徒以下,一切赦之”。疏决范围亦由以京师为主而泛及诸路。从有关记载看,宋代录囚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皇帝亲录“在京诸司系囚”;二是“遣使分决诸路刑狱”;三是降诏灾伤州军长吏“疏理管内系囚”。宋代录囚所降释的等级,宋初尚无定制,如宋太祖建隆二年(96 1)六月以东京、河北旱录系囚,“杂犯死罪减一等,流以下罪减三等,杖罪已下并放”。而宋太宗朝录囚,既有“降死罪囚,流以下释之”㈦,亦有“流以下递减一等,杖以下释之”。宋真宗景德之后至南宋末,除宋仁宗至和、嘉祜期间录囚,“杂犯死罪已下递减一等,徒以下释之”,其余年岁录囚,都坚持了“杂犯死罪递减一等,杖罪以下释之”这一标准。

录囚制度本非赦典,由于宋代“虑而降释”,使其成为宋代宽降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亦因录囚年至再三,使以录囚降释有罪的数量也多于其他形式的赦降。

从宋代赦降种类看,其赦降等级基本上可分为四等:一是赦免“常赦所不原者”;二是“减死释流以下者”;三是“减死流释徒以下者”;四是“减死流徒释杖以下者”。对于降等问题,《庆元条法事类》中亦有详细规定:“诸犯罪会降,称死罪降从流者,流三千里;称流罪降从徒者,加役流、流三千里并徒三年,其余以次降之;称徒罪降从杖者,徒三年降杖一百,其余以次降之……流以下放者,编配并免;徒以下放者,沙门岛、远恶处者配如法。”这项规定可以看出,宋代的赦降等级亦已规范化、制度化。

二、赦降名目及数量

赦过宥罪的名目,汉代已经很多,至宋代,更是不可胜数。从有关史籍记载看,在新帝即位、立皇太子、郊祀、明堂等已成定制的大赦之外,宋代进行赦降的其他名目还相当繁杂,多而广是其突出的特点。现分类概述如下。

(一)吉庆大典赦降

宋代的吉庆大典名目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书降,天尊降,迎天书,封泰山,迎玉帝尊像,奉天书祠太清官,上玉皇圣号、徽号、宝册等;二是天子受尊号,受八宝,受元圭,受定命宝等;三是玉清昭应宫成,太一宫成,上清储祥宫成,神御殿成,神霄宫成等;四是初谒、朝谒、恭谢景灵宫等。这些大典活动之后,或大赦,或曲赦,或降德音进行赦降。

(二)丧葬大礼赦降

宋代的丧葬大礼,主要有祭奠皇陵,葬皇帝、皇后、皇太后,奉安皇帝圣客神御入西京应天院、南京鸿庆宫和景灵宫,皇帝、皇后、皇太后神主附太庙等。此类大礼之后,亦皆行赦降,已成定制。

(三)皇室喜忧赦降

宋朝皇室的喜庆,主要是生皇子、皇女,帝疾愈等。

凡遇此类喜庆,或降德音,或行曲赦,或录系囚,皆降释有罪。而其忧者,主要是帝不豫、太上皇不豫、皇太后疾、皇后疾等。凡遇这种忧惧时,或大赦,或降德音赦天下。

(四)平盗复土赦降

在宋初的统一过程中,每平定、收复某一地区,皆进行曲赦。其后凡平定“贼盗”,收复边地之后,亦曲赦地方,成为定制。由于宋代“贼盗”不断,有影响的农民起义和军士暴动为数不少,因此而进行的赦降亦不为少。

(五)辽金通和赦降

在宋代,无论是宋真宗朝与辽讲和之后,还是北宋末及南宋与金战和之中,凡契丹人、金人退师及和议之后,宋朝统治者亦以此为由进行大赦或曲赦。此亦成为宋代赦降的一类名目。

(六)天文之异,水旱之灾赦降

宋代以天文之异进行赦降的名目,主要是日食、星变、地震、冬雷等。遇星变,多行大赦;有日食,多降德音;发生地震,多行曲赦。宋代以自然灾害进行赦降的名目,主要是旱灾、水灾、火灾等。凡是发生水旱之灾,或大赦,或曲赦,更多的是通过录系囚降释有罪,南宋时成为定制。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通判利州的周表臣曾讲:“国家每因天文之异,水旱之灾,大则行德音于天下,小则曲赦于两京。”因此说,以灾异之名进行赦降,是宋代赦降中的重要内容。

另外,宋代还有以“岁无兵凶”,“灾异数见”,“屡获丰年”之名大赦天下者。又有以帝亲耕,皇太后还政,升应天府为南京,改许州为颍昌府,修三山河桥等名目进行赦降者。如此之类,不一而足。

宋代赦降活动的频繁,必然带来赦降数量的繁多,但由于各史籍中对赦降的记载不尽相同,很难作出确切统计。为了便于了解宋代赦降活动的概貌和变化状况,现仅根据《宋史·本纪》、《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刑法五》、《文献通考》卷173中的记载,按朝代分类作以粗略统计。今作表附于此,以供参考。

从上表来看,虽然所统计的数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从这个粗略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宋代赦降次数之多,数量之大,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走上依法保护的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国文化领域,继文物保护法之后又一项重要法律,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京师法律评论(第七卷)

    本书以“经济发展与法治保障”为研讨主题,探索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经济与社会协调、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发挥规划法、税法、金融法、企业法等的功能,共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 商标、专利纠纷处理

    商标、专利纠纷处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们不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艺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人们的智力成果给予法律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音符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断出现,急切需要法律对这类行为加以规制。本书主要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本书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本书简称《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本书简称《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本书简称《专利法实施细则》)等几部与商标、专利密切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
  • 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现代国际社会主要的议题之一就是环境与资源问题,无论是起源美国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还是一直未远离人类新近又横加流行的新型流感,从中都可窥见环境资源的影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环境资源问题不但现在是、将来也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存量的基础之上的,而环境承载力和资源存量是有限的、稀缺的,这就需要通过各种社会调控手段来规制人类的环境资源行为,达致环境资源行为的理性、有序。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上,最大研究成果就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的。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通过法律的资源循环利用控制应当是可行而有效的。
  •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基本法律知识宣讲系列丛书之一,具体内容是对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第二章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进行宣讲和普及。
热门推荐
  • 从荒岛开始吧

    从荒岛开始吧

    有人说在西伯利亚的极光之地,见到披着重甲的狼人在集结,然后登上了有血色蝙蝠标记的飞机。有人声称苏格兰的一片古代公墓下的尸骨复活了,死去的骑士们穿上盔甲,然后排着队走进凡派尔公司。有帖子称凡派尔公司的考古队在吉斯吉尔斯坦境内遗址发现了些东西,用装甲车运了出来,有些像传说中大汗时代的突厥血妖。还有人发出曝光都有些失真的照片,地点似乎就在约纽的地铁站,穿黑袍的人像是在做黑弥撒,一些人甚至都长出了触手……(新手请见谅,开头三分熟,后面火候尚可,不妨食用)
  • 地球成长攻略

    地球成长攻略

    这是一个依靠主角实力精进带动全球灵气复苏的故事。
  • 辽西风景

    辽西风景

    照相师傅来了,在给小柱照完了满月照后说,给你们一家三口也照个吧。王艳芬把李宝财推到了屋外,李宝财用手小心翼翼地遮着小柱的脸,他怕上午的阳光照坏了小柱的眼睛。王艳芬挖来一瓢粮食撒在了李宝财的轮椅前后,一些鸡鸭就叫着跑过来了,她还把猫放在了窗台上给它扔了块肉,把狗抱到了李宝财的腿下给它扔了根骨头,这之后她就坐到了李宝财的身边,她左手搂着李宝财,右手抱着小柱对照相师傅说,给我们照吧。照相师傅从镜框里看到了这帧如此美好的人间烟火,就开始啪啪啪地连着摁起快门来了。
  • 酒客行

    酒客行

    昆仑派二弟子离漠染,接到师门任务到少林寺借少林寺的镇派之宝易筋经,当离漠染将易筋经交到师门手里的时候,少林寺的高僧也随之而来。称离漠染偷盗少林易筋经,离漠染来不及喊冤。就被挑断手脚筋脉。逐出师门。虽之牵扯出易筋经消失,智空被杀,几位宗师陆续被杀,江湖中突然腥起了腥风血雨。金人与大辽有共同入侵中原,这一切是阴谋,还是?因为易筋经而恢复的离漠染也被卷所在江湖与战场之中··················
  • Apology

    Ap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村头狮吼农家夫

    村头狮吼农家夫

    人生何处不悲催。好不容易把农场弄到百级,不料却穿越了!穿越归穿越,别人锦衣玉食,美男后宫…可她呢?居然一来就被拉去濅猪笼!尼玛,说她不知廉耻,伤风败俗?靠,她哪里伤风败俗了?啥,就因为她穿着吊带!可是脱困在即,却又从天上掉下个孩子将她砸回河底…原本想要平平淡淡的过着小日子,却被某奶娃赖上。买地种粮,娶夫生娃,这都需要银子。因此她还要为了富婆生活而奋斗。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1团的东方远征

    1团的东方远征

    一支罗马的军团在神秘的东方会有怎样的机遇?帝国的种子播撒在遥远的东方,他们会遭遇到什么?匈奴?西域?还是强盛的汉帝国?军团书友交流群:712137809
  • 超神学院雄兵连3葛彦不朽

    超神学院雄兵连3葛彦不朽

    葛彦的感情,诸神的战役,雄兵连的续写。一起见证彦伦的成长本人萌新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