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500000010

第10章 引言(10)

这里所说的境心禅韵,也就是文艺批评中经常提到的“境”“意境”或“境界”。最早运用“境”字作为审美价值取向的是唐代诗僧皎然。他在《诗式》及其他佚文中曾多次提到“境”字,其中对于“取境”则特加发挥。《诗式》卷一说“缘境不尽曰情”“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同时还讲到“取境偏高”与“取境偏低”的问题。作为佛徒的皎然,他所用的“境”字显然来自佛经。既然“境”字出自佛教用语,所以我们又扩展为“境心禅韵”这四个字。皎然的“境”字与后来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是一脉相承的同一概念。“境界”一词,虽也曾有土地“疆界”之意(《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曰:“召公于有叛戾之国,则往正其境界,修其分理。”),但佛经中的“境界”却与这不同。梵语原作Visaya,意谓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无量寿经》卷上说:“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当然,这里所说的“势力”,并非指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巨大控制力量,而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认知与感受能力。这里所说的“境土”,当然不是指具体的疆界和领土,而是指被人类诸种感官所能感受认知的所有客观事物。不过,由于人的经历、地位、学识、修养、生活惯性与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自然也就千差万别。身在佛门而又有浓厚宗教意识的词人,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与艺术反映,自然与凡夫俗子有所不同了。一般而言,他们有时是冷眼静观暗藏机锋,有时又以禅入词而净心自悟。前举仲殊诸词,就有这两方面的特点。《踏莎行·浓润侵衣》虽然被后人认作“艳词”,但上片“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恹恹地”与下片“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等句,如果从破除“执着”这一角度来看,不是也有冷眼静观与暗藏戏谑机锋之意在内吗?

“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而自寻其苦。对我的“执着”,称“我执”。这是佛家要极力破除的。因为“执”是人世受苦主要根源之一。佛家概括出的“八苦”之中,其中重要的一苦是“五取蕴苦”,又称“五蕴盛苦”或“五盛蕴苦”,是一切痛苦的汇合点。“五蕴”与“取”相遇便生贪欲,称“五取蕴”。“取”,是“执着”的关键。从人的一生包括生理发育过程来看,进入青年阶段,对于外界事物就会由感受进而产生渴望与贪欲,其修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于“执着”的破除。仔细品味仲殊的《踏莎行》,还是不难发觉其暗藏机锋与戏谑之意味的,即使这意味很淡。

惠洪的《浪淘沙》似乎就有了这种破除后的超脱。

城里久偷闲,尘浣云衫。此身已是再眠蚕。隔岸有山归去好,万壑千岩。霜晓更凭阑,减尽晴岚。微云生处是茅庵。试问此生谁作伴,弥勒同龛。

虽然这首词已经有了明显的超脱,毕竟还留有一些痕迹。修养到家的超脱应当是了无痕迹的,他的另首《浪淘沙》就比较接近了:

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联系惠洪其人,这首词应当说已具备境心禅韵了。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这首词和上举仲殊《诉衷情》诸词之所以有境界,并非只是因为他们身处北宋,而是因为他们身为佛徒,有着一般词人不易获得的“境心禅韵”而已。虽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也曾用“境界”二字评论过古代诗歌,但更多的是用来评词,因为词这一新兴的诗体形式是最忌讳发议论和讲道理的。于是,“境界”(或“意境”)便成为词话广泛使用的文艺批评术语。

以上便是从寺庙里发出的对“凡世”的歌唱。这种“凡唱”,正如离巢的鹰隼翱翔于万里晴空,但它却无法摆脱在鹰巢里就已经融入体内的遗传基因。“梵唱”与“凡唱”,同时在词人的耳际盘旋,于是他的歌声里也就始终离不开这两种基本声调。

从开篇的“梵唱”到这最后的“凡唱”,从“梵”到“凡”,一字之易,标志着宗教对词体兴起的影响经历四个时期之后已基本完结,“梵唱”对词体兴起所起的作用都已融入社会的“凡唱”之中。词这一新的诗体形式发展至此,形式、体制、格调都已基本定型,已经争得了与传统诗歌平起平坐的历史地位,“寺庙梵唱”也完成了词体兴起重要温床的历史使命。此后,中国诗史掀开的已是诗与词这二者分镳并辔的历史新篇章。

五、宋词的“雅化”进程

从内部的审美风格演进方面加以考察,北宋词明显存在着一条“雅化”的轨迹可供寻觅。北宋词这种“雅化”的发展趋势,最终为南宋风雅词的出现做了充分准备。

1.“以雅相尚”观念的形成

“以雅相尚”,是宋代词人创作中的共同审美追求。在理论上明确揭示“雅”的创作标准,是从南宋作家开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或问雅郑所分,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张炎《词源》卷下说:“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宋末元初的陆辅之作《词旨》,明确归纳出“以雅相尚”的创作标准,说:“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词。”并说:“凡观词须先识古今体制雅俗。”可见,到了南宋以后,“以雅相尚”已经成为词人特有的一种审美心态,表现为一种特有的创作倾向。这种审美观念绵延于以后的整个词作流变过程之中,直至清代,词论家还反复强调。刘熙载《艺概》卷四说:“词尚风流雅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说:“入门之始,先辨雅俗。”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而“以雅相尚”的创作演变以及观念的形成,则大致完成于唐末五代北宋之整个过程之中。

宋词创作中“以雅相尚”审美观念的形成及演化,有着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及特定的审美渊源。

从文学创作和审美传统来看,“以雅相尚”“去俗复雅”是汉民族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识表现。“风雅”“骚雅”“雅正”,其实一也。其渊源可以推溯到《诗经》之“风”与“雅”,以及“楚辞”之《离骚》。“风”与“雅”原来只是一种音乐划分标准,“风”大致为先秦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雅”大致为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孔子,曾经对《诗经》做过一番整理,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的审美立场是屏斥“国风”中淫俗的“郑声”,将《诗经》中风雅篇什解释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孔子是以“中庸”作为审美尺度,要求文学创作对声色之美的追求与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互相吻合。所以,孔子又归纳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儒家的“雅正”审美观念,就是从孔子的思想发展而来。主张文学创作应该具有“兴、观、群、怨”的社会效用,同时在表现上又必须含而不露、委婉得体。《礼记·经解》将这种创作审美追求归结为“温柔敦厚”的“诗教”。孔颖达《礼记正义》疏云:“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因此,合乎儒家“雅正”审美理想之文学创作标准,便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作品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用,表现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所谓“尽善”;其二,文学表现时须含蓄委婉、中和得体,所谓“尽美”。这种“尚雅”精神,积淀成儒家传统的审美意识,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泛的民族审美需求。

《离骚》作为古代诗歌史上第一首个人巨篇宏制,其创作追求十分吻合儒家的审美理想。一方面,《离骚》激情迸发地表达了报国的理想志向以及对这种理想志向锲而不舍的苦苦追求,另一方面,《离骚》又运用“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的比兴手法,曲折婉转。所以,这种“骚雅”的作风被后代文人视为“雅正”的典范,标举为创作时学习的榜样。

后代文人,言必“雅正”,就是儒家的这种审美意识与《离骚》的这种创作传统的一脉相传。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论文,标举“八体”,首推“典雅”,要求作文从“雅制”正途入手,以免堕入“淫俗”之道,“器成彩定,难可翻移”。得其风雅,便可“会通八体”,所以,勤勤嘱咐说:“童子雕琢,必先雅制,沿根讨叶,思转自圆。”初唐陈子昂倡导诗风革新,其出发点就是“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李白作诗,有“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之一)之忧虑,杜甫则旗帜鲜明地号召“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至《二十四诗品》,更以比兴手法,对“典雅”风貌做形象描述,说:“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雪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人曰可读。”凡此种种,都说明唐末五代北宋以前,已经形成以雅为美的创作与审美传统,因此沉淀为唐末五代北宋词人的一种创作心理需求,表现为去俗复雅之不懈努力及雅正传统之最终确立。

比之不同朝代的其他文体,歌词创作中“复雅”之呼声更为迫切、更为强烈,贯彻得亦最为彻底,以至形成“雅词”这样一个特殊概念。其间必定有歌词创作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对此,可以做两个方面的考察。

其一,“曲子词”源自民间,俚俗粗鄙乃是其天然倾向。由于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词”被重新发现,词源于民间俗文学的观点已得到广泛承认。隋唐之际发生、形成的曲子词,原是配合一种全新的音乐——“燕乐”歌唱的。“燕”通“宴”,燕乐即酒宴间流行的助兴音乐,演奏和歌唱者皆为文化素质不高的下层乐工、歌妓。且燕乐曲调之来源,主要途径有二:一是来自边地或外域的少数民族。唐时西域音乐大量流入,被称为“胡部”,其中部分乐曲后被改为汉名,如天宝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个胡名乐为汉名。《羯鼓录》载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来曲。后被用作词调的,许多据调名就可以断定其为外来乐,如《望月婆罗门》原是印度乐曲,《苏幕遮》本是龟兹乐曲,《赞浦子》又是吐蕃乐曲等等。《胡捣练》《胡渭州》等调,则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调来自南疆,如《菩萨蛮》《八拍蛮》等等。部分曲调直接以边地为名,表明其曲调来自边地。《新唐书·五行志》说:“天宝后各曲,多以边地为名,如《伊州》《甘州》《凉州》等。”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也说:“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伊州为今新疆哈密地区,甘州为今甘肃张掖,凉州为今甘肃武威,熙州为今甘肃临洮,石州为今山西离石,渭州为今甘肃陇西,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边州。燕乐构成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些外来音乐。二是来自民间的土风歌谣。唐代曲子很多原来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记笺订》对教坊曲中那些来自民间的曲子,逐一做过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刘禹锡《竹枝词序》说:“余来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又如《麦秀两歧》,《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见闻录》言五代朱梁时,“长吹《麦秀两歧》于殿前,施芟麦之具,引数十辈贫儿褴褛衣裳,携男抱女,挈筐笼而拾麦,仍和声唱,其词凄楚,及其贫苦之意。”宋代民间曲子之创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乐志》言北宋时“民间作新声者甚众”,如《孤雁儿》《韵令》等等。

燕乐曲调的两种主要来源,奠定了燕乐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辞的俚俗浅易的文学特征。歌词在演唱、流传过程中,以及发挥其娱乐性功能时,皆更加稳固了这一文学创作特征。歌词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征,与正统的以雅正为依归的审美传统大相径庭。广大歌词作家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历史和社会潜移默化之赋予他们的审美观念,皆在他们欣赏、创作歌词时,发挥自觉或不自觉的作用。努力摆脱俚俗粗鄙、复归于风雅之正途,便成了词人们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其二,宋词以描写艳情为主。张炎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于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词源》卷下)就是对这方面特征的一个总结。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抒写艳思恋情的专门文体,宋词的题材集中在伤春悲秋、离愁别绪、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方面,与“艳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被后人推尊为“豪放词”开山祖的苏轼,其绝大多数词仍属“艳科”范围。即使是“艳情”之外的题材,也要受到主流倾向的渗透,或多或少地沾带着“艳”的情味。举二首词为例: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同类推荐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古罗马神话故事大全集

    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古罗马神话故事大全集

    长久以来,《圣经》、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一直被人们奉为最古老、最伟大的西方文化经典。它们不仅是西方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源头,更是全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是极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本书是由这三大文化遗产诞生的《圣经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古罗马神话故事》的合集,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人类文明的平台,更能让读者在感受西方文化的瑰丽和深邃的同时,加深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起内心潜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重量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具有超时代的力量,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而且也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其多篇作品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海外,鲁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拥有众多的读者。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重工法兰西

    重工法兰西

    一样的工业,不一样的法兰西,谁敢乳法就送他去见拿破仑皇帝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诸天最强群聊

    诸天最强群聊

    叶尘重生,回到十年前。正准备在商界大展拳脚的他,发现世界变了,灵气复苏了,那些先知先觉的经验完全没用。这是一个武道为尊的世界。身为凡体的叶尘欲哭无泪,直到他进入诸天世界聊天群。小鱼儿,王语嫣,亚索,雄霸……看着这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叶尘吃饭香了,聊天也有劲了。咳咳,不是灵体?吃颗血菩提改造下;没有内力?嫁衣神功要不要考虑;缺少打手?疾风剑豪跪求收留。
  • 腹黑农女极品夫

    腹黑农女极品夫

    遭遇穿越,房屋破烂,亲戚叫骂,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苏锦无语问天,有比她更惨的穿越者吗?想做生意,没本钱,没关系,咱有的是智慧,想买地,没权利,没关系,咱有的是前景,想开店,没势力,没关系,咱有的是人缘,于是她带着小包子,忙得不亦乐乎,腰包鼓了,亲爹亲娘、七大姑八大姨,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一个接一个的来了,想贪她的钱,占她的地,霸她的店,姐向来可不是吃素的,敢打姐的主意,就得做好心理准备!极品亲戚还没赶完,又来了一匹腹黑狼!苏锦彻底怒了,这男人敢情是活腻歪了,竟然敢来跟她抢儿子,看她怎么使用十八般技能,将这匹狼给压倒!片段一:“娘亲,那个人和宝宝长得好像。”一脸天真无邪的小包子看着不远处风流倜傥的美男发花痴。“哎,宝宝,娘教过你多少次,不要见个男人就这样说,虽然你的成长需要父亲的陪伴,但是娘亲这女汉子多少也填补了一些空白不是。”某女一脸无奈,这小包子越来越想要个爹了。“可是娘亲,那个人真的和宝宝长得很像啊,说不定他真的是宝宝的爹。”小包子却有些急了,那美男已经越走越远了,再不追就找不到了。“…”某女只得无语,这都第多少次了,这小子真的太缺父爱了,她得考虑一下,给他找个爹才行。片段二:“女人,这地明明是我先付了定金买下的,你凭什么跟我争。”美男恶狠狠地瞪着眼前的女人,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人说好男不跟女斗,你却偏偏要跟我斗,你说,你是什么男?”某女吊儿郎当的靠在门边,挑眉不屑的看着他。“娘亲,宝宝知道,他是坏男人!”最护短的小包子立刻冲上来,两手叉腰,怒瞪着美男。“他是你儿子?”在看到和自己长得如此相似的小包子后,美男脸色一变,直接把小包子打包扛走,“地我不要了,这小子归我了!”片段三:“店铺,土地,各种庄园不计其数,我的资产明明比你多,凭什么要让我嫁,要嫁你嫁!”某女骄傲的昂头,坚决不要嫁给这个花名在外的家伙,就算他是宝宝的亲爹也不行。“金山银山我没有,但有一颗爱你的心,还有那宝宝亲生父亲的身份,这还不够你下嫁的么!”美男英眉一挑,对于这个嘴硬心软的女人很是无奈。“除非你的钱比我多,否则你就等着嫁给我好了!”某女仍旧得意洋洋,哼,看你一个大男人敢不敢拉下脸来嫁人。“不就是一个虚名,好,娘子,先把洞房给进了吧。”美男说完,直接扛起某女去滚床单了。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她比星河更闪耀

    她比星河更闪耀

    【电竞宠文】林漾和战队拿了比赛冠军,面对主持的八卦问题,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和队员谈恋爱,所以各位粉丝放心,我不会抢你们老公。”远在座位席上的队员看向一旁的队长,生怕他把座椅拆下来朝舞台砸上去!几日后,江慕川当着直播平台十几万观众和林漾上演了不可描述的事。经理人:是我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俩飘了?粉丝:???说好不抢老公的呢?-唯有爱你与王者,不可辜负!群号码:799530097
  • 女扮男装:古代权臣奋斗录

    女扮男装:古代权臣奋斗录

    魏摇光穿越来十几年了,甭说奇遇了,她连遇奇的毛都没见着一根,只有一个老帅老帅的师父,日子过得平凡而充实。直到她十四岁时山下睡觉醒来遇见一个大帅哥,一切就不一样了。“原来这位才是触发剧情的关键啊,合着我前十四年都是白长的?!”白长的魏摇光先问帅哥名字,“你名什么?”帅哥矜持回“姜十七”“这一听就是个信口胡编的名字,咱们能走心点吗?”摇光无情指出。“姜十七就是名字”帅哥很镇静。行吧,魏摇光表示接受。一遇杏花下,再遇朝堂之上,再再遇战场厮杀,定格在红衣牵手的典礼上。1V1,女强男强,女主男主马甲超多,看谁先扒,光谁的马甲。
  • NBA之雷霆时代

    NBA之雷霆时代

    一日雷霆,终身雷霆。这是雷霆的传说,这是雷霆的时代。拭去脸颊划过的泪水,威少终于在万众瞩目中,举起了那座奖杯!“这座奖杯,它不仅仅属于我的队友们,它还属于我的挚友——凯尔西!”“NBA总冠军,俄克拉荷马雷霆!”
  • 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

    再不相遇就老了:听席慕蓉谈爱情

    真正的爱情不用太过浓郁,更不用每天都将山盟海誓挂在嘴边。只需在我最美丽的年纪,没有错过你。只是在我这一生的长路中,你从不曾缺席。有时候,甚至于你我真的擦肩而过,我们仍然能微笑着回忆对方,这也是爱情。 本书通过席慕蓉对爱与青春的阐释,带给人们无尽的禅思:青春短暂倏忽易逝,可能我们刚害羞而欣喜地牵了手就要说再见,可能你就要长久地埋葬在我的过去。可是离开的两个人仍然能够坦然的去迎接新的爱情,甚至更加学会珍惜新的人。这便是不完美的青春所赋予我们的爱情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