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000000005

第5章 百家争鸣写春秋(2)

庄子的想象非常恢弘瑰丽,最有名的如《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没有人能想象到这样丰富。他讽刺那种为了物质上的利益而争,说有两个国家,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蜗牛的角上,一个左边,一个右边。这两个国家互相打仗,流血千里,死了很多很多人。你看庄子这么夸张!后来我们有个成语,叫做“蜗角之争”,为了一点点物质利益,争,争,争,争什么!

庄子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顺乎自然。他在《骈拇》篇中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凫就是小野鸭,它的腿就那么一点,太短了,我给你接上一截吧,这对它说来就是很痛苦的事情。“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白鹤的腿很长,太长了,给断掉一点,这样它就痛苦了。他说“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一切顺其自然。

第三讲讲孟子,他是儒家的第二大圣人。孔子是大圣人,孟子是亚圣。孟子的老师叫孔伋,是孔子的孙子。这有个笑话,孔子在鲁国,他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传到鲁王那里,鲁王很高兴,就派人送条大鲤鱼给孔子家,孔子很高兴,就给儿子取名为孔鲤。孔鲤又生了个儿子,叫孔伋。孔伋是著名的儒学思想家,而孔鲤则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但是他有一句话很不平庸。孔鲤对他爸爸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你子不如我子”;而他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父不如我父”,很谦虚的,就他不行。

孟子的文章,从形式上说,已经摆脱了语录体,不再是一句句话,而是一篇篇文章。孔子的文章像一个老人娓娓而谈,迂曲从容。孟子的文章则是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具有一种内在的让你不得不服的力量。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强调人和的作用。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的战争思想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心才是大家,战争主要不是决定于物质力量。虽然现代技术在发展,但是人心向背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孟子这篇文章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接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一种是亲戚都背叛他,一种是天下的人都跟着他。然后他的结论是:“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要么不打仗,一打仗肯定胜利。他的这一思想是非常好的思想。另外他的文章很有气势。你看,他的文章首先说出结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个结论。然后对结论分两个层次来论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又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说结论,然后分两层去说,然后再总的说,“故曰”,所以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就是威风天下,称霸天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并不是划一条线,里面的老百姓就接受你管。你要用心来征服,老百姓自然受你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你要巩固国防,不要以为有崇山峻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能把国守住了,不是这样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然后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朋友们看一看,你读孟子文章的时候,他是一步步地把你引向这个地方去,最后你不得不信服!所以,孟子的文章很有气势。孟子生卒年是公元前372年到公元前289年,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11岁。

中国历史上有三位伟大的母亲,其故事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第一是孟母三迁。“文革”中批判孟母是逃跑主义,她不是积极去改造环境、改造客观世界,而是选择逃避。这样说真令人哭笑不得。第二是北宋欧阳修的母亲。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家贫如洗,空有四壁,没有钱买笔买纸,他母亲就到河边折芦苇的杆,在沙子上教欧阳修写字,这是“欧母画荻”。欧阳修在北宋时官做到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时北宋的首都是开封,欧阳修是江西庐陵(今吉安)人。他母亲在京城去世了,他携扶母亲的灵柩回老家安葬。走到江苏的清江要停下来,烧香燃烛祷告祷告,祭奠一下。清江的县令很会拍马屁,写了个祭文,一共只有二十个字。开始时,有人认为写得太简单了,县令说,不,就这样。结果在祭奠时一读,欧阳修果然大加赞赏。祭文是这样说的:“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今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飨。”你老人家有儿子像孟轲一样,你还有什么遗憾呢!“尚飨”是祭文的惯语,是说,请你受用吧。读了之后,欧阳修特别赞扬,基于两点:一个是欧阳修喜欢写文章要精练;另一个是把欧阳修比作孟轲,这在封建社会已经到顶了。你看这人多会拍马屁,而且拍马屁不露痕迹,把人拍得非常舒服。这是一文双赞,不露痕迹,表面上是赞欧母,实际上是赞欧阳修。这是千古最精彩的拍马之文。另外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岳飞的母亲,故事叫“岳母刺字”。

第四讲荀子,叫荀况。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人物。他的两个著名学生都是法家人物,即韩非子和李斯。荀子的文章完全是长篇大论,一点没有语录体。荀子说一件事,要反复地比喻、反复地说理,一定要淋漓尽致然后止——“必淋漓尽致而后止”。大家都知道他的《劝学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他用了很多比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蚯蚓没有爪子,也没有牙齿,但可以在地下自由地走,在于它进取不息,始终如一。“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蟹实际上有八条腿和两个大钳子,但在河里它却没有自己的窝,因为它不好好地干活,浮躁得很。因此,他劝人学习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今天刻一点,明天刻一点……哪怕是金属、石头,也可以将它刻折。他用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令人折服。

先秦散文,一种是历史散文,一种是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对后来的说理散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它的发展轨迹非常明显:第一是短小的语录体;第二是专题文章;第三是著作。先秦的文学就讲到这里。

下面讲秦代文学。秦代是非常短的一个王朝,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秦并六国,成为一统天下,这是一。秦朝很短暂,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大的封建王朝汉朝,400多年,汉是我们中国最长命的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有很多制度,自己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汉朝很多的社会制度都继承了秦朝,如“书同文、车同轨”等等,这就是“汉承秦制”。往下魏晋南北朝,然后是隋代,它也很短暂,它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隋代也有很多制度没来得及实施就灭亡了,可是唐代继承了隋代的制度。所以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三国演义》一开头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很有道理的。从文学上说,秦代几乎是一张白纸,我们要说的是一本书,和一篇文章,都是秦统一之前的:书是《吕氏春秋》,传说是吕不韦组织门下学者集体编写的。当年吕把他的著作挂在城楼上,说谁要是能够增减一个字,就赏给他千金。《吕氏春秋》是很不错的书,例如《察今》,“察今则可以知古”,你看到今天就可以知道古代,从古代就可以知道今天。他举例子说“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要看太阳月亮走不走,只要量一下地上的影子就知道了。“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只要尝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锅肉的味道以及好坏。他特别具有这样一个思想,认为治理天下的法,要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客观环境变化了,若还用原来的法的话就不管用了。他比喻道:“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就是说,以前这药对病有好处,这次再用这种药就没有好处了。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变化了,药也要跟着变;时代变化了,统治时代的法也要随着变。这个比喻非常好。

这是一本书。另外一篇文章是李斯的《谏逐客书》,曾经有人说:“秦无文章,唯李斯《谏逐客书》一篇而已。”李斯这个人很有本事。他是楚人,小时候开始不学好。有一次上厕所,看见老鼠又小又脏,一看见人就走了。可是他在仓库里,看见老鼠吃得胖乎乎的,人来了也不惊慌。他忽然有所悟:同样是老鼠,一个在仓库里,一个在厕所里,就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地方!他就发愤努力,一定要做仓库里的老鼠。终于,他很有作为。李斯是楚人,到秦国来,因他有才华,秦国很重用他。突然之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韩国有一个叫郑国的人到秦国来,给秦国出了一个主意,说:你看,天下万顷良田没水灌溉,应该开一条渠。秦王认为不错,果真修了一条渠,后来命名叫郑国渠。渠修好之后果然是五谷丰登。可是到后来,秦要吞并六国。在打韩国时,这条渠成了天然屏障,不好进兵了。于是,秦王手下的人说,外国人到我们这里做事情没有一个是好心眼的,他们出的主意全是为他们国家设想的。你看,这条渠表面上为我们好,实际上我们没法打他们了。秦王一听,认为有道理,便下令逐客。李斯是楚国人,也在被逐之列。他在离开秦国的路上给秦王写了这封信。秦王看了这封信,果然下令停止逐客,并立即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可见这封信多有力量!

这篇文章写得好。一开始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说我听到人们都在议论逐客的事,我以为是很不对的,错误的。他举例说,秦朝的宝马不是秦朝的,可是认为宝马有好处,也弄来了。很多珍珠宝贝不是你秦国的,因为你喜欢就弄来了。很多美女不是秦国的,因为你喜欢,所以弄到后宫里来了。为什么有才能的人你不要呢?外国来的人,曾经帮秦国做了许多许多事情,要是没有这些人,你秦国不会有今天。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最主要是他抓住了想称霸天下这件秦王最关心的事情。李斯认为,你把这些有才能的人都驱逐走了,你就没法称霸天下。这个打中了秦王的要害。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做文章经常引用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你看,巧妙在哪里?“臣”就是我,我听说大家都在议论要逐客,他只是说这是传说,从而给秦王改正错误留有余地。我只是听说,也许不实;但有一点是不留余地的,斩钉截铁的,那就是“这是错的”!丝毫不动摇。然后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什么样的土壤都来了,都不推辞,所以泰山才能巍峨高耸。古代人认为泰山是最高大的:第一,泰山是孔子这个大圣人家乡的山,登泰山而小天下;另外,泰山在齐鲁广阔大平原,一下子高起来,就显得高得不得了,实际上海拔才1540多米。从汉武帝开始,一直到唐玄宗,都一直去泰山“封禅”,就是认为自己的政绩好,到最高的山上去,告诉上天。因此,泰山一直是中国人高大的形象,最重,最大。如“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李斯接着说:“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大海不选择,不论什么流水,来了我都要,这样才能非常深。这两句含了“成”和“就”,即“成就”。他用两个比喻逼出下面一个比喻:“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要想成为天下霸主,那天下的人到你这里来,就不要把他们推掉了,才能表明你的德行好,人们才能跟着你。最后,终于打动了秦王,下令停止逐客,派人把李斯追回来,复其官职。当然,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也没有好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被秦二世腰斩了。

同类推荐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论女性

    论女性

    《论女性》一书是19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米什莱的作品。在米什莱的早期作品中,贞德代表了以救世为天职的女性,米什莱希望借贞德这一形象呼吁法国人民热爱祖国;在女性研究中后期,米什莱的关注力转向家庭及家庭中的女性,此时的女性开始回归家庭,通过母性照顾丈夫和孩子,并与丈夫一起构建和谐的家庭;米什莱把亦男亦女视为理想的性别,把兼具男女优秀品质的人视为完整的人,男性与女性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各自的特质,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相互合作。本书即米什莱女性观的集成作品,既充分表现了米什莱的女性观,又展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背景下的女性状态。
热门推荐
  • 卿心可念不可说

    卿心可念不可说

    只有死过一次,才会知道什么最难以割舍。真正的爱永远也无法掩藏。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 美漫世界的哨兵

    美漫世界的哨兵

    原本只是普通宅男的陈岩,莫名的来到了充满危机的DC世界,万幸老天对他不薄,让他拥有了漫威漫画中哨兵的能力。至此,DC世界的各个宇宙都留下了他的种种传说。——————————“克拉克,我们来比比吧,看看谁的力量更强大?”“巴里,我们试试谁的速度更快?我不用飞的哦!”(随大流吧,流年也弄了个书友群:469822813,想加的就加吧╮( ̄▽ ̄)╭)
  • 天武战纪

    天武战纪

    万物苍生,寰宇苍穹,一切存在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必挥剑斩狂澜,还道天地间!
  • 微风轻轻似我心

    微风轻轻似我心

    “学渣”=“学霸”,这样的操作是不是不太可能?当成绩中等的许臻意外逆袭成高考第一,也成功“邂逅”了同样第一的颜卿,晋级为学霸的许臻遇到颜卿这样一枚高冷帅哥竟不自觉的被吸引……高冷剧情:①你为什么把书还给我(许臻)还你书不好吗(颜卿)②学霸,看看这题会吗?(许臻)你就不能自己写吗(颜卿)“学渣”与“学霸”的爱情会心有灵犀吗?
  • 还丹显妙通幽集

    还丹显妙通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沒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海明威发表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集,中文版权威译本首次完整呈现原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汇集了海明威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如《杀手》、《白象似的群山》等,代表海明威短篇小说的成就。简单直接的白描,更是开创一代文风,充分体现了其“冰山理论”,影响了许多现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用同名小说向大师海明威致敬。
  • 隐婚歌神是妻奴

    隐婚歌神是妻奴

    都说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当158的小矮子遇上187的大长腿,当19岁的萌妹子遇上31岁的糙大叔,意料之外的爱情也会在悄然间生根发芽。初见。他是歌坛神话,她不过是他众多迷妹中的一员,他却主动伸出了手,说,“我们如此有缘,就作个伴吧。”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这伴,一作就是一辈子。而父不疼,母不爱,兄厌弟嫌的她,生平第一次知道,原来作伴这个词,是这样的温暖。恋爱前。他对她温柔体贴,而她深陷其中,使出百般手段,只为了能够站在他的身边。面对她的告白,他说,“我只是把你当做侄女。”结婚前。她厚颜无耻,誓将推到男神为己任,而他却冷静自持,千般推阻。面对她的套路,他说,“我怕你未来会后悔。”结婚后。大龄男青年在再一次被老婆踹下了床之后,终于领悟到一个人生道理。flag千万不要乱立!他万般求情,只求能和她同床共枕,而她却熟视无睹,转身就睡。面对她的冷淡,他却不再多说,而是用实际行动向她证明,他究竟老不老!第二天,她扶着腰,一个用力又将他踹下了床。她说:“未来一个月你别想要回卧室睡觉!”她是陈姝轻,人前的普通大学生,人后的神秘制作人。他是程书卿,公认的抒情皇太子,有着近乎完美的嗓音。类似的名字,类似的兴趣,也让两颗渴望的心逐渐靠近。无关乎年龄地位,有的不过是两个相似的灵魂在互相吸引。他曾被她视为光芒,但在后来,她成为了他的太阳。男女双洁,甜宠暖文,欢迎入坑。
  • 漫步幻想

    漫步幻想

    漫步,是指悠闲随意的走。幻想,是指不切实际的、不能实现的一种想象。名为苏凌的少年,适逢其会,获得了漫步于幻想之间的机会! 《旋风管家!》《纯白交响曲》《CLANNAD》《恶魔奶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真人不露相

    真人不露相

    顾裳一直想不通为何每次骂陆家人他就不悦,尤其在骂前未婚夫陆三时他脸色更为难看,某一日她突然悟了。顾裳:“我终于想通为何陆三不惜以卑鄙手段也要达到退亲目的了。”某男:“难道不是你一直认为的他想娶高门女?”顾裳:“非也,与他郎情妹意、爱到听不得别人说对方半点不是的人其实是你。”总结:其实就是一对解了婚约的前未婚夫妻路上遇到,结果因互不认识而导致糗事百出的欢喜冤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