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5700000024

第24章 修复记忆(1)

同时,作为当代中国的电影人,贾樟柯自然地承担起来了振兴华语电影的使命。所以,所有限制中国电影发展的体制的、文化的乃至观念的桎梏都成为贾樟柯批判的对象。这同样需要勇气,一如对于真实的再现那样。而勇气也正来自于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来自于他对自由的追求。

01 尊重记忆修复记忆

作家王朔说过,不能让后人看今天的电影就是一帮古人在打架。贾樟柯认为王朔是以幽默的方式说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记忆的问题。他指出:

电影应该是一种记忆的方式。处在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那些花边消息充斥的娱乐元素,可能是记忆的一部分,但它们很多年后不会构成最重要的记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记忆,可能是今天特别受到冷落的一些艺术作品所承担的。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帮助、鼓励、尊重这样的工作,而不是取笑它,不是像张伟平这样讥笑这份工作。他们发的通稿里面,写着一部收入只有20万元可忽略不计的影片,挑战一部两亿元票房的影片。这些字里行间所形成的对艺术价值的讥笑,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病态。这种影响很可怕。我曾经亲耳听到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硕士生说“别跟我谈艺术”,甚至以谈艺术为耻,我觉得这很悲哀。现在,似乎越这么说,越显得前卫和时髦。很不幸,这种价值观正在弥漫。【注:贾樟柯、徐百柯:《大片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与第五代导演的习惯于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宏大哲学命题不同,第六代导演似乎更乐于去关注个体命运的沉浮,而贾樟柯更是始终坚持着这样的影像诉求,这也许是大家喜欢他的根本原因。就像他自己在回答复旦大学学生的问题时提到的,20世纪80年代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个体意识的复苏,在他眼里一切的戏剧性都不如人的生命力来得更有力量,更加真实和有质感。而《三峡好人》除了他一直的坚持外,也使人发现了相比以前电影,他开始更多地开始思考个人命运与现实更加深刻的联系,就像他告戒现代人的“我们不应该懦弱到连现实带给我们的刺痛感都不敢面对”。

贾樟柯将自身投影在影片当中,表现了心灵的内在张力,对主流意识形态有所疏离,他曾经说过:“如果说电影是一种记忆方法,在我们的银幕上几乎全是官方的书写。而往往也有人忽略世俗生活,轻视日常经验而在历史的向度上操作一种传奇。这两者都是我敬而远之的东西,我想讲述深埋在过往时间中的感受,那些寄挂着莫名冲动而又无处可去的个人体验。”【注: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00页。】这种对过往的时间感受和个人体验,从贾樟柯下面的陈述中可以看得更清楚:“我去拍《小武》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有种不满,有一种生命经验,非常多的人的生活状况被遮蔽掉了,若干年后想想大多数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如果你从当时的银幕上寻找,全是假的,全是谎话。这样看来,我觉得电影真的是一个记忆的方法。”【注:引自程青松、黄鸥著:《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第8章《1970/贾樟柯:在“站台”等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62页。】他所强调的“记忆方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贾樟柯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革命理想逐渐消失,商品大潮即将来临。到后来,等他有权利和资格发言的时候,他自我表达的冲动和激情找到了最合适的载体和归宿——电影。他选择了这一段回忆,作为他叙事中的重要主题。“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关心真正的世俗生活……有些人把那些记忆忘记了,有些人认为那些记忆不重要……但那些对我来说很重要。我怀念他们,那些甚至被遗忘了名字的人,那些曾经在年轻时怀着理想,最后却归于沉寂的人们。”这就是贾樟柯一再强调的主题。

这个社会转型期,所谓商业大片甚嚣尘上【注:王樽说过:“现在,我们有些所谓名导演完全脱离大众,住着豪宅开着奔驰,却千方百计讨好小市民趣味,花巨资制造虚幻无边的电影,他们脱离现实说是为观众造梦,其实首先是为他们自己造梦。”见贾樟柯、王樽著:《电影改变人生》。】,贾樟柯独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澹然与气派,他力主记忆的修复,拒绝民族集体无意识的遗忘,以银屏为工具,从事十分重要的修复民族的集体记忆。他说过:“我们的工作、理想和信仰,是跟消费主义完全不一样的。我自己开始有能力拍电影是97年,那年恰恰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盛行的时期,我所相信和热爱的电影方向,和整个社会的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无意之中变成一个反叛者,反叛商业文化,反叛消费主义。”【注: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237页。】他指出:

我们现在一方面是不尊重记忆,觉得记忆没有用,或者说记忆本身是受限制的。如果“文革”十年真的有像今天这么多独立影像纪录的话,我觉得对灾难本身的反思,对灾难本身的认识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有一次在青年电影制片厂,我偶尔进入放映厅找一段素材,放映“文革”当中的一段场景,在那空旷的放映厅里,看那些批斗场面,红卫兵的无知和被批斗人的茫然和恐惧,使我的鸡皮疙瘩一下子就起来了,尽管那个影片是官方放映的,也绝对会让你毛骨悚然。现在的十几岁的小孩一提到红卫兵就觉得非常的好玩,像把毛泽东像章别在胸前皮肤上,觉得非常好玩,太酷了,这不是追星一族吗?你也不能怪罪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

我们是个缺乏影像记忆的民族,一方面是视觉理解有问题;另一方面,这个记忆产品本身对于个人、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远远没有被理解。为什么今天年轻的导演面临那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做的不是赏心悦目,不是让观众在一个半小时快乐然后就完了这样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其实,我们理想里面想要弥补或者想要承担的是记忆部分的工作,而这一部分的工作并不受大众的欢迎。【注:贾樟柯、王樽:《电影改变人生》,见格非、贾樟柯等著:《一个人的电影》,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98-99页。】

在这方面,贾樟柯与他的父亲有着惨痛的经验。有一次,有人问贾樟柯:“现在你已经是著名导演了,你父亲对你拍的电影有没有进行过交流?”

贾樟柯答:“很少,我父亲一般回避这个话题。《站台》拍完之后,在片头上我就写了‘献给我的父亲’,我也把DVD拿给他看了,但是看完之后他并没有发言,也没有做评论。”

又问:“你会不会觉得他不太喜欢。”

“我倒不觉得他不太喜欢,我相信他的心里和我的内心有一个共鸣。比方我跟我父亲说我要拍《刺青时代》,根据苏童小说改编,讲1975年流氓的故事。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后,我父亲突然跟我讲,说‘文革’前抓‘右派’的时候,他们学校是怎么抓的:学校有个操场,操场里面有个主席台,所有的教师站在主席台上,大家互相推,谁被推下去谁就是‘右派’。这就完全变成了体力竞技,像游戏一样,非常残酷。我觉得我父亲跟我聊到这些细节的时候是恐慌的,因为我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了工作。他当时特别瘦小,力气也没有别人大,人家都是二十七八、三十五六岁的壮年,他很有可能被推下去,一旦被推下去,命运就完全不一样了。他讲了之后我就更增加了决心,我觉得应该把这部电影拍出来。因为这些东西随着当事人逐渐淡出,如果不能拍出来,一些最直接的感觉和记忆便没有了。你提供一些数字说‘文革’有多少人受害、‘二战’有多少人受害、“9·11”有多少人受害、伊拉克战争又有多少人受害,这个数字对我们而言已经非常麻木了,人已经对这些数字麻木了,没有了实感。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他个人的角度非常准确地回忆刻骨铭心的记忆的时候,人们才能进入灾难本身,就是说体谅他、感同身受这个灾难是什么样子。”贾樟柯答道。

贾樟柯不止一次地说过,我们整个民族对视觉的认识和理解的确是非常需要进行提高和改进的,比如说,直到今天我们认为一些电影视觉非常精彩,所谓的视觉效果不是内容而是那个视觉效果本身,从一个真实视觉理解上,我们说它可能是品位非常低的视觉作品。如,我们经常会有人说,“这部电影拍得真美,像油画一样”。这个标准就很奇怪,实际上它所说的油画是风景画,而且是通俗的风景画,海滩、夕阳、村路、海港、渔村、夕阳下的落叶,基本上是这样的情怀。我们缺乏一个完整的视觉认识系统。

当贾樟柯的电影《任逍遥》在戛纳首映的时候,贾樟柯出席一个记者会,有个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记者发问,那个记者站起来就说:

“我特别讨厌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一个谎言!我们现在大陆年轻人学电脑、学英语、出国,生活多姿多彩,为什么你不去拍那些人,而只是拍这些人呢!”

这个记者中文说完,又用英文说了一遍。

在那个场合,贾樟柯感到真是觉得无言以对。当时他告诉央视记者,这两个孩子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们就处在这样的情况里面。

后来,贾樟柯回来就想,其实他不会怪这个记者,因为在今天中国的生活,现实对每个人太不一样了。对于有些家庭来说,的确像他说的一样。有些孩子中学就去英国读书了,这些人太多了。但是问题不在于大家所处的现实不一样,问题是为什么一种现实的人不接受、不承认另一种现实生活的人,甚至不承认他们在活着,这实在太残酷了。你自己可以学英语出国,那你就能否定那么多人的生活吗?你的生活就是全部中国人的生活吗?就是一种自大、对生活缺少应有的敬畏,哪怕是你质疑还有这样的生活都可以,但你不能毫不犹豫地说,那是一个谎言。

对此,贾樟柯想得很多、很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担忧的事情,反过来你要想,这也是电影特别需要做的,电影应该呈现不同的现实。在电影这个平台上,大家都来看和了解还有不同的现实。如果我们说电影除了娱乐别人,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最起码开拓一个人的见识也是电影很好的一个功能。你不可能去代替一个矿工的生活,但是你可以看一部矿工的电影,你不可能代替公园保安的生活,不能去当保安,但是你可以了解有些人还封闭在里面,在随波逐流。电影除了从感官上娱乐以外,还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影的需求、诉求在里面。”【注:贾樟柯、王樽:《电影改变人生》,见格非、贾樟柯等著《一个人的电影》,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105页。】

同类推荐
  •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

    《马克思的故事》是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青团辽宁省委组织编写的红色文化书系之一。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既作为思想家,又作为儿子、作为学生、作为丈夫、作为朋友、作为父亲、作为外祖父存在的马克思!他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他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永远飘扬着的一面旗帜!
  •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之变

    宗庆后身着白衫黑裤,衣袖半挽,不紧不慢地走进了西子湖畔香格里拉酒店的贵宾室。这和以往他出现在公众中的形象一样。在刚刚结束的一次演讲中,他惯常的口语表达、直接的观点,也和以往一样,赢得了笑声和掌声。这是6月的一天,他准备在这里接受专访。这位以六七百亿元资产数次荣膺中国内地“首富”的娃哈哈掌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个天生的营销员,善于营销一切,包括自己的观点。他以强势而闻名,在数年前的“达娃(达能与娃哈哈)之战”中,借力“民族品牌”发动了一场舆论运动,竟然奇迹般地撬动政治、法律和商业杠杆,迫使达能签下“城下之盟”,使毁约在先的娃哈哈实现独立。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 讲究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热门推荐
  • 第一公子,别来无恙

    第一公子,别来无恙

    堂堂一介神仙竟穿到了一个凡人身上。凡人就凡人吧,离落在凡间接起了捉妖打鬼的单子,也是过得风生水起。唯一不足的是先前这个凡人是个爱慕自己亲哥哥的变态少年。这也就罢了,谁知变态会传染。他一个少年身,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白了江城的第一公子!离落:白少,那只是一个意外!一定是这个身体主人的意识操控!白少微微一笑:我喜欢这个意外。离落:……完了,变态传染无穷尽!!!
  • 末世怪物系统

    末世怪物系统

    末日来临,人性失去枷锁。人们在层出不穷的怪物脚下苦苦挣扎,谁能终结这个末世?
  • 沪上名媛

    沪上名媛

    “想走?”“除非我死!”他的爱就像是一张大网,把她团团围住,困到无法呼吸。他曾说:“信任,就是哪一天你拿枪指着我。弹入心脏,我也只相信是枪走了火。”到了那一天,她真的开了枪。灭门之仇,救命之恩,到底是谁欠了谁,这笔情债世间又有谁能算的清。【已有《乱世千金劫》完结,良心坑品,放心入坑!】
  • 停尸事件

    停尸事件

    盛夏季节,天热得烦人。太阳一出来就像下火,贼毒的光线分外炙人,把地面烤得滚烫,热浪裹挟着刺鼻的土腥味从地面升起,让人感到窒息。这天是小学生放暑假的第一天,三年级学生张小娟是捏着数学100分、语文98分的成绩单回家的。这可把于凤翠乐颠馅儿了,她给女儿下了过水面条,还炒了油煎蛋,算是慰劳。吃饱喝足以后,小娟习惯性地拿起书包,猛然想到学校已经放假了,女孩像摆动的钟表突然停住,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想到院子里玩一会儿。
  •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说轮转五道宿命因缘经

    太上说轮转五道宿命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封神时光英豪3:时空

    封神时光英豪3:时空

    商朝的少年桑羊无欢,因为幼时的机缘巧合,在石窟中学得了超越商周时代数千年的旷世学问,也在这个绝对的乱世之中,卷入了西歧周族「伐纣」的惨烈战役,并得以和封神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姜子牙、哪吒等一起与商朝的神人部队展开一场空前绝后的神族战役。
  • 杨幽妍别传

    杨幽妍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夏夜遇流星

    夏夜遇流星

    那一年,她不经意间闯进了他的生命驱走了他的寒冬她说,少爷坐好,我送你入云端多年之后,他在万众瞩目的颁奖典礼上,手里晃动着金光闪耀的奖杯深情款款的说,回来吧,我的女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