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0100000012

第12章 重回麦哲伦

实际上,华尔街是按照希腊思维方式运作的。古希腊人习惯于一坐就是几天,在那里辩论一匹马有多少颗牙齿。一只鸟身上有多少根羽毛,一棵苹果树上会结多少个苹果,而不是亲自去看看。

——彼得·林奇

1969年,彼得·林奇终于服完了两年的兵役。

当时,时任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总裁的乔治·沙利文依然十分看重彼得·林奇的投资才华,于是他破格任用了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退队军人,为了让他发挥特长,乔治·沙利文把彼得·林奇安排到了公司股市研究部,仍然让他从事市场调研工作。

因为彼得·林奇在暑假实习期间,出色的工作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彼得·林奇不负厚望,一上任就展开了对投资公司整个投资股本的研究工作。

彼得·林奇的调查工作主要针对基金经理选择好的假设中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彼得·林奇调研的主要内容为

公司所处的行业及主导产品在此行业中的地位,市场占有率及分布区域,主要经营范围及其经营状况,兼营业务和经营状态;

公司主导产品的上下游产品的状态及市场容量,公司主导产品的前景及市场与未来市场的容量及市场缺口,该公司潜在的竞争对手;主导产品在同行业档次的定位,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科研开发能力,市场营销体系的开发、建设和布局,是否有稳定的客户群。

这些调研工作,可以评定一个公司是否有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和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是否有坚强有力的保障。

另外,彼得·林奇在调查报告上,还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入项目的建设情况及进度、预期产生利益的大小及时间段、募集资金投入项目的市场做了详细的分析。

彼得·林奇的调研报告最有价值的是他对上市公司的最新动态研究,并且通过对该公司新项目投入的状况和未来收益的估算,对企业的实际价值作一个科学的预期。再通过对该公司新项目发展进度和利益产生时间的把握,可以使投资管理层人员先人一步,提前以较低价格收集二级市场上的廉价股票。在未来此项目价值普遍得到市场的认可时,这种认可便反映到股价上,这样投资者便可以提前实现该股票的价值回归。

除此之外,彼得·林奇的调查还要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股市大盘走势,分析出合适的入市时机。同时他还要研究个股,因为研究个股历史走势后,更有助于投资管理层了解原主力所剩仓位情况,对那些原主力仓位派发完毕的,股价处于历史底部的个股进行收集。以免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错误。

彼得·林奇是在特殊时期来到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特殊日期就是当时的美国正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当时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华尔街的整体投资走向。因此,对越南战事的调研,也成为彼得·林奇的必须作的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研究,彼得·林奇发现,越南战争不仅导致了美国国内剧烈的动荡,引发了政治危机,而且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战时经济也日益陷入了困境,越战的失败也成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衰落的重要标志。

根据美国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fficeof Budgetand Management,OMB)统计,越南战争美国官方实际军事支出是1347亿美元,其中1965年最少,1969年最多,是288亿美元,每年平均149.7亿美元。通过比较越战开支占此时期国防费用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以看到,越战的实际军事支出为同期美国国防支出的212%,比重最大的是在1968和1969年,分别占当年国防开支的34.4%和36.7%,最少的1965年仅占0.2%;同时越战开支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比重最大的也是在1968和1969年,达到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越战的军事支出自1965年逐年增加,1969年达到顶峰,此后不断下降。

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到整个70年代,进入了长期停滞的时期。越战是导致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随着越战的结束,国际局势缓和,但美国军费支出却反而大幅增加。1974年到1979年,美国这6年的军费开支增长幅度最低为4.2%,最高则超过了11.9%。此外,约翰逊政府的国内计划极其庞大,当时的政府拨款,无异于杯水车薪。越战虽然转移了民众的注意力,占用了政府预算,但其开支总体来说对国内项目的影响是比较微弱的。

另外,越南战争直接造成美国通货膨胀。从1965年到1970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6%、3.0%、2.8%、4.2%、5.4%、5.9%,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呈加速发展趋势。通货膨胀开始于越南战争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

在此期间,美国民众对这种情形感到了厌倦,反战情绪空前高涨。虽然在战争初期,由于投资者对战争的狂热,使得股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开始对这场战争产生了怀疑,而这些怀疑将在股市上体现出来。

彼得·林奇通过对以上各方面问题的研究,为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投资依据。而随着彼得·林奇的调查推断在股票市场上得到不断的验证,使得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在越战期间保持了一个相当高的投资回报率。

于是在彼得·林奇正式来到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两年后,他被任命为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研究部门副主任。在整个华尔街投资公司来说,这种如此年轻便被很快提职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成为公司管理层一员之后,彼得·林奇并没有放弃实地考察和系统分析的调研工作,而随着他在钢铁、铝业、化学、纺织以及包装等行业的市场分析,使得整个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业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彼得·林奇也累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这一段时间的调研工作为彼得·林奇深入了解证券业务提供了良机。在此期间,他走访了很多知名公司,收集了大量可靠的情报,并筛选出了最有前途的上市投资公司。

1974年,30岁的彼得·林奇因其出色的工作业绩被提升为研究部主任,成为整个华尔街最年轻的基金研究主管。

彼得·林奇上任当天,华尔街股市受到美国停止介入越南战争的影响而大跌。而且这种下跌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彼得·林奇出任研究部主任的三个月之后,这段时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250点。

彼得·林奇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每当我被提升,股市就看跌。”后来,彼得·林奇还把这一奇妙的现象称为“林奇定律”。

由于彼得·林奇的出色表现,30岁时就成为华尔街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替公司工作的同时,自己也购买了一些股票,并且也获了丰厚的利润。他和卡罗琳婚后生了3个女儿。他的家庭幸福美满,他的事业一帆风顺。

然而在彼得·林奇事业与家庭都一帆风顺之时,他与同事再一次发生冲突。当时,彼得·林奇是做股票市场研究工作的,但他对股市预测不屑一顾,因为他认为对市场进行预测并不重要。然而彼得·林奇的这一理论在整个华尔街,被认为是一个“笑话”。

虽然在华尔街,有一些投资者也对股票市场预测显得漠视,但是没有预测也就没有投资的决策性,更不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投资信息。然而如果必须进行预测,你就要没完没了地预测。但彼得·林奇认为,这种预测都是纸上谈兵的行为,根本不可能对投资有任何帮助。彼得·林奇还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专家可以准确地预测出股市的走势,更不可能预测出个股的波动。因为,预测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工具。

彼得·林奇还认为股票投资专家对股市没有太大的意义。当时全美国有数以千计的投资专家天天在办公室里研究哪种股票会上涨。他们所提供的结果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起到坚定投资者错误或正确选择的心理依据而已,至于赚钱还是赔钱则完全听天由命了。因此,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投资专家的话有时根本不可信,而且他们得出的预测对股票发展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相反,还会给股民增加风险。

然而当时华尔街的股票投资专家每天都在研究投资者穿戴的变化、期货催交股款的比例以及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供应政策、外国投资等情况,并且常常依据这些情况来判定股市的涨落。但彼得·林奇认为这些专家并不能预测到任何有助于股票投资的东西。彼得·林奇与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分析直接影响到了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的投资,而且实践证明,彼得·林奇是对的。

彼得·林奇还相信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但却并不相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预测利率的变化方向。他建议那些搞预测的经济学家到巴哈马群岛去隐居、喝朗姆酒、游游泳、钓钓鱼,因为如果他们一生中能够预测对两次,那么他们就该是百万富翁了。既然都能成为百万富翁,又何必为了几万美元的薪水而把时间花费在枯燥无味的办公桌前呢?

彼得·林奇甚至刻薄地说:“如果全世界所有的股票投资专家一个接一个地辞职,那也并非是什么坏事。”

彼得·林奇还对华尔街的主要投资理念——美国经济“每五年会出现一次衰退”的理论不屑一顾。他说:“我找遍了美国宪法,上面没有一条、一款写着美国每五年就要遇上一次衰退。”

彼得·林奇表示说,如果真的要面临衰退,他倒希望有人提前发出警告,以便他能调整一下他的投资配额表,但遗憾的是大家都是在衰退之后才会清醒。只有事情发生之后,才有人能看出事情的真相。

彼得·林奇也有一些关于股市的见解,不过总的来说他的见解就是没有见解。因为现实中,股票的涨落都处于一种非理性当中,仅仅分析有关指数的涨落并不能对所有的个股都有参考作用。指数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理性产物,或理性中的非理性产物。

看看每天的股市就知道了,指数上升,有的股票却在下跌;指数下跌,有的股票却在上涨。那么这些上升或下跌的指数对下跌或上涨的个股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归根到底,对股票有影响的只是该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的前景。

要获得上市公司第一手资料,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调查才能了解,彼得·林奇坚信,只有通过实际考查,才能使自己能够真正把握股市脉搏。

由于彼得·林奇在股票调研上的成功,在升职为研究部主任以后,彼得·林奇很快就被乔治·沙利文任命为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投资委员会成员,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具体的投资决策中了。

同类推荐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愿将一生献中国:戴德生晚清纪事

    一百五十多年前有一位英国的年轻人——戴德生(1832—1905),心中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深关切和挂念。他训练自己过简朴的生活,以便有朝一日能够来到中国,帮助这里的人们。历经艰难后,他终于踏上了这块土地。在这里他努力工作,以最善良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人,哪怕是那些敌对他的人;他入乡随俗、筹备并建立中国内地会。他一生在这里劳苦,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本书通过二十多个小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带你去认识这位将自己一生献给中国的朋友,重温百年前的历史。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热门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谋画江山之玥下承吟

    谋画江山之玥下承吟

    他是,潇洒悠闲的俊俏王爷,她是,狗血身世的亡国公主他是,一生守护的忠心侍卫,波涛汹涌的朝堂纷争,惨无人道的凶杀迷局,恢弘壮烈的各国厮杀,诡计多端的后宫争斗。妾愿与君谱一曲旷世绝恋谋一幕秀丽江山写文纯属兴趣爱好把我所想用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 你比微风更美丽

    你比微风更美丽

    未婚夫退婚,她成了安城的笑话,也成了神秘男人的小妻子!本以为合约在手,他们各不相关,他走他的阳关道,她过她的独木桥。男人却管天管地管空气,像是人形某迪,她的剧本有吻戏,推掉,她的cp是男神,换掉。和男人聚会,傅嵘峥捉她回来!“以后离你那个便宜前未婚夫远一点儿,我不喜欢!”
  • 佛说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庆会稽续志

    宝庆会稽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国故事

    五国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郭明义之歌

    郭明义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稳健发展,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人们的道德标尺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出现更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惊喜和感动。我在鞍山工作和效力多年,对鞍山父老乡亲怀有赤子般的深情,对郭明义更多了几分了解。郭明义从一个矿工走到今天,在他艰难坎坷的足迹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凝聚着共产党员优秀的品质,这就是奉献自己,关爱别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