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000000021

第21章 多忍耐,少抱怨: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5)

别人的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感谢批评,不但要有宽广的胸襟,更要有一种崭新的视角。古人倡导“闻过则喜”“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都是说要感谢批评。 但是,有的人明哲保身,圆滑世故,自然不会批评他人;有的人表面一团和气,私下里却说三道四,当然不会当面批评人;还有的人自身不正,未等批评别人,自己先矮三分,当然不会自讨没趣。

一个人只有自身行得正、做得好,才会有足够的底气去批评别人;一个人只有心胸坦荡、性情耿直,才会直言不讳,当面批评别人;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负责,才会坦诚地接受批评。

古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批评往往是刺耳的、不易接受的,但它有利于你的成长和进步。

所以说,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他能指引你的人生方向。批评你是因为你还有可批评的地方,说明你还有成长的空间。

如果你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的地步,那别人批评你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个年轻人在一座寺院里修行,他非常虔诚,天天都在禅房里认真思索,打坐念经。

一天,年轻人突然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于是他决定到外面去散散步、透透气。不经意间,他走到寺院后面的一个莲花池旁边,池里的莲花正值盛开之际,异常美丽。

年轻人心里顿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我摘一朵这么漂亮的莲花,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芳香,精神肯定会好很多!

于是,他弯下腰去摘了一朵。正当他要离开之际,忽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你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

年轻人吓了一跳,连忙回头去看,只见寺院的方丈朝他走了过来。方丈边走边说:“亏你还是个修行人,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你可知错?”

年轻人顿时感到深深的惭愧,急忙对着方丈顶礼膜拜:“大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痛改前非,绝不会再起贪念,拿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正当年轻人惭愧忏悔之际,有一个人突然跑到莲花池旁边,高兴地说:“这莲花开得多好啊!要是采下来拿到山下去卖钱,就能把昨天赌输的钱赢回来了!”

说着,那人就跳进池里,采来采去,不一会儿就几乎把整池的莲花摘光了。

年轻人满心期待着方丈去制止并且惩罚那个摘莲花的人,但等了半天,方丈竟然连一句制止的话都没说。

于是,年轻人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大师!我刚才只不过采了一朵莲花,你就把我严厉地斥责了一顿,可是那个人采走了那么多的莲花,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方丈笑着说:“你本是修行之人,就像一匹纯白的布,只要有一点儿污点就能看到,所以我才提醒你,去除污浊,回复纯净。可刚才那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有多少污点都看不出来,即使我费尽唇舌也是帮不了他的,只好任他去承受恶业,所以才保持沉默。所以,你不应该抱怨,有人愿意纠正你身上的缺点,这表明你这块布还很洁白,值得清洗,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由此可见,在人生道路上,对我们提出批评的人才是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能让我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真正批评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才是真心实意地对我们好,真心想帮助我们进步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批评我们的人,他们让我们学会了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他们“无情”的批评,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从而使我们成长得更快。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给予我们批评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人这样对你,那就说明你至少还是个有价值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因此,不要拒绝和抱怨别人的批评,相反,我们还应该对那些给予我们批评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永远不看众生的过错,多一份心力反省自己

佛说:“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若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这样的你根本不可能修行。”所以,我们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而应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修正自我的错误上,这才是正道。

据说神明创造人的时候,给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缺点。而且,恰好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装自己缺点的口袋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

如果我们能像看别人的缺点一样,及时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不平凡。如果我们每天都看到别人的过失和是非,那么我们就要赶快反省和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失去了清静平和的心?

有四个和尚,一起参加了禅宗的“不说话修炼”。在修炼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人负责点灯的工作。而在这四个和尚当中,有三个和尚道行比较高,剩下的一个比较浅,点灯的工作自然就落在了道行较浅的那个和尚身上。

修炼开始之后,四个和尚围着那盏油灯盘膝而坐,全都默不作声。后来,油灯中的煤油越燃越少,灯很快就要灭了。管灯的和尚非常着急。

这时,突然刮来了一阵风,油灯左摇右晃,眼看就要熄灭了。管灯的和尚忍不住大叫起来:“糟糕,油灯快灭了!”

其他三个和尚正在闭目打坐,本不应该说话,但听到管灯和尚的喊叫声,道行在他上面的第二个和尚立刻骂他说:“你喊什么?我们在做‘不说话修炼’,怎么能开口说话呢?”

第三个和尚听后非常生气,骂第二个和尚说:“你不也说话了吗?实在不像话。”

第四个道行最高的和尚始终默不出声地盘膝静坐。可是过了一会儿,他慢慢睁开了眼睛,很自豪地对其他三个和尚说:“哈哈!只有我没说话!”

这四个参加“不说话修炼”的和尚,为了一盏油灯,先后都开口说话了。最可笑的是,那三个道行较高的和尚在指责别人“说话”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犯下了“说话”的错误。

当我们指责别人,挑剔别人的不是和不足时,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是为了说明自己可以对发生的事情不负责任。然而,指责不会赋予别人力量,更不会赋予我们自己力量。想要获得力量的唯一方式就是赋予他人力量,成就他人。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古语有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意思是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不要对别人太苛刻,不要只盯着别人的缺点,而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并且要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他们的缺点,包容他们的过失。

反省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从而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对事物有清晰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只有真正认识自己并付出相应的行动,我们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反省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晓得失”,聪明的人总是以别人的错误警戒自己。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不要只把挑剔的目光放在别人身上,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眼睛总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恰好说明我们身上到处都是缺点,多看看别人的长处,也正好体现了我们自己大度的优点。

每个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我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呢?我们随时随地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对以前犯过的错误一清二楚?如果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出失败的原因,难免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总而言之,每天都应该正视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心态趋于平和、宁静。

同类推荐
  •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全集)

    《量理宝藏论释》属于佛学五部大论之因明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经由索达吉堪布多年精心翻译而成。市场上目前无专业和系统的作品,该作品具有出版价值,属于常销书。佛学“五部大论” 是三乘佛教综合知识和哲学理论高度概括性的教课书。五部大论是指:《因明》、《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内学显宗经典理论。 本稿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诠释了人世间从宏观到微观的世界应该以什么为正确的丈量工具,什么是颠倒,错误和犹豫识;本稿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观点尖锐,各派系辩论尖锐深刻,从字里行间让我们体会中国历代智者们对甚深真理智慧地探索和论证,是极为难得的著作。对于探求名言真相,寻求正理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完整汇集因明正理的宝典;对于现代社会妄念纷飞的人们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双慧眼,通过这双慧眼可以看透社会的真相,从而踏上智慧之道。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本书介绍了开国皇帝秦始皇的生平,内容包括:不韦相扶赵政立嗣、铲除成峤平定吕嫪、纳谏求贤恩威并施、重贿郭开反问李牧、燕丹报秦荆轲赴义、出奇制胜吞灭魏楚等。
  • 艺术是生命的支撑

    艺术是生命的支撑

    本书稿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所作文章、评论文章以及为他人所作之序等65篇,这些文章曾在省内外多家报刊登载,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此书的出版必将对初学写作人员及文学爱好者有一定的帮助。
  • 相公有礼了

    相公有礼了

    一朝穿越,她遇到了疼她的父亲,宠她的哥哥,还嫁给了自己心动的人,成亲两年,他却不曾碰她一下,他对她极好,疼爱、关心、宠溺……唯独感觉不到的是他的爱,他会爱她么?可是,皇帝病危,逼她离开。为了他,放弃回她的时代,而回到他们的家,却看见满院张灯结彩,欲办喜事,要成亲的人便是他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乔然无声一席夏梦

    乔然无声一席夏梦

    莫席夏从前觉得陆乔然就是她的命中注定,他偏执,他冷漠,可是她就是喜欢他。她想着总有一天会和他一起步入婚姻殿堂,平凡度过一生。可是命运弄人,她不得不离开他,相隔远方,她心里只有陆乔然一个人,可是眼前却又出现了一个许乔然……【多年以后】“乔然乔然,我要抱抱。”“你口中的乔然是指谁?”男人不悦。“无论是我口中、眼中、心中,乔然都只有一个,你——陆乔然。”她抱着他不放。他笑……【婚后】“老婆,我要抱抱。”“陆乔然你变了!你的高冷形象呢!”……
  •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冷案重启2:逝者之证

    设计公司女老板在酒店神秘失踪,几天后,她的尸体被煮熟切碎丢弃在城市偏僻角落,凶手作案手法竟与二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善立大学碎尸案极度相似。为尽快查清真相,冷案科和刑侦科联手展开调查,而他们的线索,是尸块中残留的黑胶唱片碎屑……富豪与情人惨死别墅,墙上留下神秘血字,花园里却埋藏着一具死亡十八年的骸骨。甘凤池和萧兰草重查旧案,嫌疑人却离奇自杀,而他们发觉,所有案件里隐藏着一个“不存在”的人……两份冷案卷宗,八起诡谲凶案。幽深的黑暗中,是谁聆听着未完成的乐曲,进行着残酷的杀戮;又是谁蛰伏在白昼边缘,静待一切走向毁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年不闻我爱你

    流年不闻我爱你

    “那个傻逼要是能在迟家好好地活下去本小姐跟她姓!”某位被强占身体的刁钻社会大小姐表示极度地不满,对于那个占了她身体的人更是言语粗俗,究极不爽。“宿主,请你注意你的言行。”女主改造系统一脸正经,表示势必要让某位大小姐成为合格女主,但某大小姐一脸不屑,“切,本小姐用你教!我跟你讲,要不是你告诉我那个渣渣要去勾搭我男神,我是绝对不会照你所说的做的!”某大小姐以为,一直是她在勾搭她男神,但实际上,背地里一切都是某男安排好的,只为等她。
  • 仅愿窥得星辰一角

    仅愿窥得星辰一角

    【重生,逆袭,豪门,电竞,悬疑,1v1】乔槿是真没料到,自己重生之后居然会遇上白尘这尊,和自己上辈子八竿子打不着的大神。乔槿对某大神的印象:纨绔子弟,游手好闲-废话巨多-有点心动-风骚绝伦-……死流氓白尘对小朋友的印象:冷酷无情,雷厉风行-会玩游戏-神仙宝贝-身娇体软-媳妇儿!老婆!记者:尘神,请问您的择偶标准是什么样的?白尘:肤白貌美大长腿,桃花眼,会打游戏,最好是职业选手,实力要和我接近,自重自爱……记者:这……这要求也太多了吧?您有遇到有这样的人吗?白尘:有啊,乔槿。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

    "可以坦诚地讲,在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任正非可以说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楷模。本书深刻地分析了在华为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任正非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什么样的方法引导着华为的成长;分析了任正非如何引导企业的成长;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而且将受益良多。"
  • Paper Airpla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