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1600000021

第21章 遵义章(1)

【原典】以明①示②下者暗③。

张氏注曰:圣贤之道,内明外晦。唯,不足于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也。

王氏点评:才学虽高,不能修于德行;逞己聪明,恣意行于奸狡,能责人之小过,不改自己之狂为,岂不暗者哉?

【注释】

①明:明察,精明。

②示:表示,显示。

③暗:愚蠢,愚昧。

【译文】

在下属面前显得过分精明,实在是太愚蠢了。

【解读】

古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生而为人,都有缺陷,都难免犯错误。因此,我们不应该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尤其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对整体的局势有所了解,明察秋毫,但在表面上应该不动声色。让下属感到你对他的信任,这样,即便是他做错了事情,也会自己改正过来,不是比你当面指出来要更好吗?

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最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之一,他曾经题过几幅非常著名的匾额,其中,最著名的是“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幅。相传,“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

有一年,郑板桥专程到山东莱州的云峰山上看郑文公碑。他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碑帖中,不知不觉中天黑了。最后,他不得不在山上借宿。借房子给他住的那个人是一个很儒雅的老者,自命为“糊涂老人”,谈吐不俗。在他的房间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非常喜欢。看到郑板桥这么喜欢,老人就请他题字,好刻在砚台的背后。郑板桥认为,这个儒雅的老人肯定有来头,就题写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字,并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砚台上还有很多空白的地方,郑板桥就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也不推辞,就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写完之后,他也用印,上面写着“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了之后非常吃惊,他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高官。对于老人自命为“糊涂老人”,他非常感慨,看到砚台背后还有空地,就提笔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这便是成语“难得糊涂”的出处。

“难得糊涂”不仅适用于生活,更适用于企业的管理。不过,所谓的“糊涂”并不是“真糊涂”,而是“装糊涂”。老子说,大智若愚。重点强调的不是“愚”,而是“若”。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是为了让自己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充分掌握主动权,从而游刃有余。所以,“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糊涂”。其次,“装糊涂”是放手、放权,表示自己对于下属的信任,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难得糊涂”是一种包容的心态;是一种高境界的修养;是一种领导和管理的方法;是一种指挥的艺术。

【原典】有过不知者蔽①。

张氏注曰:圣人无过可知;贤人之过,造形而悟;有过不知,其愚蔽甚矣!

王氏点评:不行仁义,及为邪恶之非;身有大过,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炀帝不仁无道,杀害忠良,苦害万民为是,执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乱,身丧国亡之患。

【注释】

①蔽:受到蒙蔽。

【译文】

犯了过错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会受到蒙蔽。

【解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每个人都会犯错,不同的是,聪明的人会从以往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愚蠢的人则会一错再错。聪明的人不但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能够看到别人的过失,从而引以为鉴,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发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正,千万不能因为面子问题等原因而一错再错,最终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人都会犯错,那么,犯错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像孔子说的那样——过则勿惮改。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长性情暴躁,因此,村民们在私下里都会批评他。村长无意中听到了村民们的批评,觉得很不公平——我这样好心好意地对待村民,想要为他们做一些实事,他们为什么还要批评我呢?

于是,他就去拜访佛祖,请求佛祖解答他的疑惑。听完他的话之后,佛祖慈祥地问他:“我先问你,倘若有人按照你的说法去做某一件事情时,他稍微慢一点,你会有什么反应?”村长说:“我会非常生气!他怎么能这样消极懈怠呢?”

佛祖又问:“换一个场景,倘若有人听了你的话之后就往前冲,你又会有什么反应呢?”村长说:“我也会不高兴。因为,我毕竟是领导者,他怎么能够冲到我前面去呢?”这时,佛祖就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不管是快还是慢,你都会不高兴。你知道自己生气时的形象,以及说话的语调吗?”

听了佛祖的话,村长仔细想了想,知道村民们为什么指责自己了。于是,他就向佛祖忏悔说:“佛祖啊,我心胸狭窄,气量小,不懂得理解和宽容别人,还常常会发脾气,动不动对村民们口出恶言,因此,他们才会说我是一个暴躁的人啊。”

佛祖笑着说:“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就好,你要努力地去改正。要用宽和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这样,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改变。我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称赞你是一个知错能改,性情柔和的人。”

一个人犯了错误,最重要的不是自责,而是及时改正过来。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聪明的严于律己的人,都会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让自己的威信得到提高。

【原典】迷①而不返者惑。

张氏注曰: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无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点评: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

【注释】

①迷:迷途,这里指走入迷途。

【译文】

走入迷途而不知道返回正道,一定会产生昏乱、迷惑。

【解读】

俗话说:“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们之所以醉酒,困惑,并不是因为酒,以及让我们困惑的事物,而是因为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没法经受住外物的诱惑,就会迷失心性,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

从前,有一对父子,他们相依为命,以磨面为生。父子俩一起磨面,磨好之后,父亲将面背到街上卖掉。一天,磨好面之后,父亲却生病了,无法再去卖面。但是,前一天父亲曾经答应过一个开店的掌柜,今天一定给他送一袋面过去。没办法,父亲只好让儿子替他把面送过去。儿子把面背到那个店里,在过秤的时候,他耍小聪明,偷偷用脚尖顶住了面袋底,以为这样能多称出几斤。称好之后,掌柜付了面钱,儿子拿着钱喜滋滋地回家去了。回到家之后,儿子将钱交给了父亲。父亲数了数钱之后,问:“今天的面称了多少斤?”儿子说:“141斤。”父亲皱眉说:“这就奇怪了。以往,咱们的面一般是一袋150斤,今天怎么会少了这么多呢?”这时,儿子悄悄地对父亲说:“爹,你还不知道呢,要不是我用脚尖顶住布袋底,还会少很多呢!”父亲听后非常生气:“我说这面怎么会少了9斤,原来是因为你这个蠢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贪图小便宜。否则,最后吃亏的往往会是自己。人们为什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迷惑呢?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眼睛里面充斥着欲望,头脑不再冷静。因此就会越陷越深。

【原典】以①言取②怨者祸。

张氏注曰:行而言之,则机在我,而祸在人;言而不行,则机在人,而祸在我。

王氏点评: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职居官位,名正言顺。合谏不谏,合说不说,难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别人善恶休议论;不合说,若强说,招惹怨怪,必伤其身。

【注释】

①以:因为。

②取:引起,导致。

【译文】

出言不逊就会招来怨恨,给自己带来祸患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解读】

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安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高行言微才是君子之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因为口舌之争而引火烧身。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活,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当心,不要逞口舌之快。

从前有两个人是好朋友,他们一个是剃头匠,一个是杀猪匠。一天傍晚,他们遇到一起,非常高兴,就相约着一起去看戏。看完戏出来之后,已经很晚了。杀猪匠觉得肚子饿,就提议去喝酒,剃头匠有点吝啬,就一个劲地推辞。杀猪匠就用话激他。剃头匠说:“你小看我?大不了我明天多削几个脑袋就是了。”杀猪匠接着说:“好啊,我今晚半夜起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多杀几个。”

这时,恰好有一个打更的从他们旁边过。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吓得半死,立马跑到县衙去报官。碰巧三天前有一家四口被杀,惨不忍睹。县衙正在全力侦破案件,但是一直没有头绪。县令听到报告之后,立马下令拿人。很快,剃头匠和杀猪匠都被绑到公堂。到了公堂之后,县令就说他们有杀人的嫌疑,并且让打更的出来作证。但是,他们怎么都不承认。最后,县令问剃头匠:“明天你要削哪些人的脑袋?”剃头匠说:“只要是来请我的,来多少,削多少,越多越好。”县令非常生气,将惊堂木一拍:“混账东西!天底下哪里有人自愿跑来让你削脑袋的?”剃头匠愣了一会儿,忽然反应过来:“禀告大老爷,削脑袋是我们剃头行业人开玩笑的一句行话。”杀猪匠也急忙解释。县令听了他们的解释,将信将疑。第二天,他派人去他们的家里面调查,才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因为一句话,差点就替别人背上了杀人的黑锅。可见,“祸从口出”特别常见,哪怕你仅仅是说了几句玩笑话。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原典】令①与心乖②者废。

张氏注曰:心以出令,令以心行。

王氏点评:掌兵领众,治国安民,施设威权,出一时之号令。口出之言,心不随行,人不委信,难成大事,后必废亡。

【注释】

①令:命令。

②乖:乖戾。

【译文】

颁布政令的时候,不能随心所欲,前后自相矛盾,否则就会使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半途而废,甚至连以往的成就也会毁掉。

【解读】

作为一个统帅,或者管理者,必须说话算话,言出必行,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策略,这样才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来。君主制定的法律是稳定社会的规范,必须人人服从,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不例外。只有人人都遵纪守法,国家才会安定,社会才会繁荣,人民才会过上踏实稳定的生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到国,小到家,都必须有规则、有规矩,才能够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法律自然是由人定的,有好有坏。不管是合理的法律,还是不合理的法律,都必须有人严格执行了才会发生效果。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者说执行得不够严格,都会使制定的法律形同虚设。因此,在法律从制定到实施的过程中,统治者的态度尤为重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第四次出兵攻打魏国。魏明帝曹睿亲自领军到长安指挥战斗,并委派司马懿为统领。诸葛亮不敢轻敌,他下令士兵们占据险要地势,严阵以待。

就在快要交战的时候,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他们都希望能够早点回到家乡。魏军兵力强盛,有30万之多。倘若诸葛亮让这8万蜀兵回家,那他的力量将会更加薄弱。因此,将士们都非常担忧。那些准备回家的士兵也很担心,他们害怕诸葛亮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作战。有不少的将领向诸葛亮进言,说应该留下这8万士兵,将他们回家的期限延长1个月,等战斗结束之后再走。诸葛亮断然拒绝了,他说:“所谓军令如山,统领军队,必须言而有信。我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需要,而失信于三军将士呢?何况这些士兵常年在外征战,已经是归心似箭,家中的亲人也在盼着他们早点回去。”于是,他就立马下令,督促那些士兵赶紧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士兵们听到诸葛亮的命令之后,感激地流下了眼泪,他们反而不走了,都希望留下来,跟丞相打完这一仗再回去。蜀军的士气因此大振,打败魏军。

试想,如果诸葛亮没做到言而有信,让那些士兵继续留下来战斗,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诸葛亮毕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明白,那样做可能会暂时打胜仗,但他的威信也就从此丧失殆尽了。

【原典】后令缪①前者毁②。

张氏注曰:号令不一,心无信而事毁弃矣!

王氏点评:号令行于威权,赏罚明于功罪,号令既定,众皆信惧,赏罚从公,无不悦服。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

【注释】

①缪:同谬,错误,此处指前后不一。

②毁:毁灭,彻底失败。

【译文】

下达的政令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一定会失败。

【解读】

作为统帅,让军心稳定下来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统帅在下达命令之前深思熟虑。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更改。因为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就会让执行命令的人无所适从,从而也就不知道怎么去执行命令。

同类推荐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更美好世界的梦:恩斯特·布洛赫艺术哲学研究

    在白日梦、艺术作品和社会乌托邦中,人类预先退订和描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在大百科全书意义上,布洛赫汇集、解释和系统化了人类的伟大希望方案,这些方案涉及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到童话、电影、旅游、时装、橱窗陈列、舞蹈,从宗教、神话到节庆、假期、集市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现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和现象的研究,布洛赫令人信服地证明这些活动和现象都是人类希望在人类文明中呈现的各种表达方式。
  •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

    《快乐的知识》是尼采后期的重要作品,创作于其大病初愈之后,浓缩了尼采思想的精髓,对诸如生命、个体与群体、爱情、文艺、哲学、科学、道德、法律等问题都进行了简明而深刻的论述。语言凝练而隽永,思想鲜明而锐利。本书又名《快乐的科学》,尼采意在将哲学经由犀利的批判而升至与科学同样严谨的地位,这也是他的经验主义热血达到鼎沸的表征。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热门推荐
  •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夺家产、治瘟疫、开药铺,打造乱世中的药香田园。神秘腹黑的小相公,十岁中秀才,十三岁中举人,背负血海深仇。柳迎风,名医世家的庶长子,为躲避嫡子追杀,隐世乡村。“你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跟我走,待我夺得家业,你就是名医世家的当家主母!”司徒展宸,战功赫赫的威武将军,只因为一个承诺,三十岁还未婚配,却没有想到,女子已经嫁做他人妇。“我会一直等你,等你休了你的相公!”本文一对一,男主情深似海。
  • 暮哀首席

    暮哀首席

    “我爱你,我一直都爱着你啊,你为什么不能爱我?”她哀求。“对不起,我曾经找了你九年,我也给了你很多的机会,我们之间——不可能了。”在她绝望时,他竟又订婚,这次的她,伤心欲绝,再次离开。可是,一年之后发生车祸,失忆,三年后,她作为明星,经常上电视,也因此被一大一小所看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男神今天现原形了吗

    男神今天现原形了吗

    【女扮男装,女主腹黑妖娆黑化值满点vs男主偏执乖戾杀戮值爆棚,绝配!】擎天大陆唯一狐妖遥光,历劫失败,重生而来,入女扮男装之身,第一件事就招惹大佬,有大粗腿不抱,天打雷劈!签下合同,以小狼狗的姿态,成了大佬迷妹们的绊脚石!谁知原主有凤凰男爸爸,指望她发财?遥光微笑。渣妹妹要踩着她勾搭她的大佬?遥光微笑。某日,遥光被记者围住:“遥光你是白五爷的人吗?”白沉揽人入怀,“我白沉这辈子被她包圆了。”他极端偏执,亦爱她成痴入骨。她手段狠辣千般面孔,却宠他入心至髓。
  • 打造优质男人:杠杆女的81条“造夫”心经

    打造优质男人:杠杆女的81条“造夫”心经

    找一个优质男人做老公,似乎是世上女人都会犯的一种欲罢不能的通病,但这绝非罪过,而是人之常情。然而,现实似乎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男人总是不让人满意,而那些看上去不错的男人,身边往往已经站了别的女人。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这些女人未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偏就得到了这样的好男人。
  • 长女

    长女

    她以为乖乖听话就会得人疼、得人宠,下场却是沦为填房,自裁而亡。重活一世,爹死娘弱,弟妹一溜串,那又怎样?这一次她绝不再委屈自己。学着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骂人不吐脏话,阴人不打草稿,遇神杀神,见招拆招。待得一切扭转,日子过得人人羡,竟有人打她主意要她做娇妾?放屁,她王元儿誓死不为妾!
  •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Galati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狐狸成精,狼总快点逃!

    狐狸成精,狼总快点逃!

    在别人眼里,苏湖璃除了漂亮什么也没有,过于的善良和温柔让她在这个虚伪的社会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可是,狼藤偏就看上了她的那份温柔善良,看上了她的脱俗与洒脱。她,便是狼藤终其一生也要追寻的一片栖息地,为了她,他愿意用余生的努力把自己的心停靠进她的温柔港湾,无论这个过程到底要需要多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雪豆

    雪豆

    作者以敏锐的艺术触觉直抵社会一隅,准确地把握、理解渴待脱贫的农民现实生存状态,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贫困地区农民的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