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6700000002

第2章 狡兔死,走狗烹——文种之死(1)

文种,春秋末年越国的一位名臣。他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历尽艰辛,励精图治,终于使弱小的越国发展壮大,最终灭掉了吴国。越王勾践也得以在“春秋五霸”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文种后来却无缘无故地被赐剑自杀而死。

对于文种的死,人们众说纷纭,但由文种的死引出的一段名言却被世人铭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的含意,文种不可能不知道,但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或许文种自视有功于越国,越国复国成功后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分享一杯羹,所以他没有选择急流勇退,以求避祸保身。

有史学家说文种只知谋国,却不知谋家;或只知谋家,却不知谋身。

也有史学家说,文种最后身死的必然原因是文种的重情重义,敢言直谏。甚至他曾对勾践表白过:“臣不敢畏死而不言,但愿能言而后死。”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文种的悲惨结局。

还有史学家认为,虽然文种对越王的杀意有所察觉,但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为越王流尽最后一滴血。

然而,文种殚精竭虑的付出,却并没有给他带来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换来的却是自刎而死。他死得很冤,以至后人提到他时往往扼腕叹息。

一、出使越国,饱受磨难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十分激烈。吴、越两国兴起于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它们都与楚国接壤。开始时,吴国国力较强,越国国力较弱,两国关系素来不好。后来,晋国曾联合吴国牵制楚国,而楚国则联合越国来对抗吴国,吴越两国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吴国集结精兵五万到吴、越两国的边境,给越国施加强大的压力。

文种,楚国人,当时任大夫一职。他鼓动楚王派两万军队到楚越两国的边境,想以此给越国助威,他还建议楚王联合越国一起对抗吴国。楚王听从了文种的建议,于是派文种出使越国,商讨与越国结盟一事。楚王希望双方的联盟能给强大的吴国敲响警钟,让吴国明白,小诸侯国联合起来的实力不容小觑,现在这样的行为不会再发生。

受楚王的命令,文种出使越国。而越王允常因为没打算过要与吴国开战,他害怕得罪吴国,因此他不喜欢来越国游说的文种,但表面上还是敷衍文种。就这样,文种在越国备受冷遇。

吴国的侦探得知楚国派使臣去越国谋求联盟,急忙把这一消息上报给吴王阖闾。吴王大怒,决定先派兵攻打楚越边境的两万楚兵。在楚越边境,吴军将楚军重重包围,结果吴军诛杀了五千楚兵,其余的一万五千楚兵也全数被擒。吴国统帅伍子胥命令带兵统帅王子累将俘虏押去挖煤,王子累嫌路途遥远,最后竟然将一万五千楚兵悉数活埋。楚王得知后暴跳如雷,把罪责全部归咎于文种。他命人去越国抓捕文种,准备押他回楚国问罪。

而这时期的越国正经历着一场劫难,老越王允常刚刚驾崩,石买等少数几名权臣利用允常刚死,发动了宫廷政变。勾践是太子,他终于挫败了石买等人的罪恶阴谋,得以继位为王。勾践继位后,先是重用范蠡,范蠡又向勾践举荐了文种。范蠡告诉勾践,文种有经天纬地之才,重用文种,越国必定会强大。听了范蠡的建议,勾践马上拦下押送文种回楚国的囚车,让文种成为越国的大夫。危难关头被解救的文种自然而然对勾践感恩戴德,为越国鞠躬尽瘁,以至后来文种成为传颂千古的谋臣、干臣和铁骨铮铮的谏臣。

二、越国战败,谋求媾和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越王允常去世的消息后,决定乘机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军队在檇 (zuì)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正面碰撞。开始时,吴国军队占了一定的上风,越国派出的两批敢死队都被击败,且大多被吴国所俘虏。见此,勾践当机立断,决定以智取胜,采用了“自刎计”,派出了由被判了死刑的囚犯组成的第三批敢死队。这批敢死队员排成三行,每个人的脖子上都绑着一把锋利的宝剑,越军统帅一声令下,这批敢死队员一齐奋勇冲到吴军阵前,然后集体自刎倒在吴军阵地上。吴军大多数人正为此感到疑惑、纳闷、不知所措时,越军又发动了一波突然进攻,打败了吴军。吴王阖闾也在这次战役中中箭受了重伤,回到吴国后,不久就死亡了。临终前,阖闾再三嘱咐儿子夫差不要忘了为自己报仇。

文种之墓

这场战争激化了吴越两国的矛盾,两国的关系变得空前紧张,越王勾践对此也很焦虑。越国的探子回报说阖闾的儿子夫差日夜操练兵马,随时准备攻打越国,为父报仇。勾践立即召见大臣们商讨对策,勾践说:“吴国正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兴兵伐我。以我之计,我们主动出击,一举击溃吴军。”文种和范蠡提出反对意见。文种说:“战争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现在时机尚不成熟,一旦开战,对我国不利。而且吴军这次敢于进犯越国,必定是报仇心切,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战争准备,所以微臣建议大王不如暂避锋芒。”文种还进言勾践,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议和”。当时的文种人微言轻,虽然已身为大夫一职,可他的建议并没得到采纳。范蠡的反对意见也没有得到采纳。勾践被第一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执意要与吴国开战,所以根本听不进大臣的劝谏,最终亲自带兵与吴国决战。结果越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与吴军对垒,被吴军打得大败,勾践被迫带着残兵败将五千余人退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勾践后悔没有听从文种和范蠡的劝谏。

这天,勾践在会稽山发出号令:“凡我的父老兄弟和我同姓之人,有能帮我出谋划策使吴国退兵的,我将和他共同执掌越国之政。”文种上前道:“微臣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买进皮货,冬天买进葛布,天旱买进舟船,水涝则买进车辆,待市场需求时再卖出。作为一国国君,太平的时候一般不会有四方敌国侵扰的烦恼,但是谋臣之士却不可不蓄养,以便需要的时候可以选择任用。又譬如蓑笠,平时用不着它,但是一到下雨天,就要用它。大王到如今这个境地才想起寻求谋臣,会不会太晚了呢?”勾践有点尴尬地说:“假如能够重新听到大夫您的意见,那就不晚了。”于是勾践开始从内心正式接受了文种。文种向勾践进言道:“臣愿前去吴国议和,请大王准许。”

这时,范蠡来到勾践身旁,勾践对范蠡说:“我很后悔,当时如果听从你和文种的意见,也不至于如此。为了越国的利益,请你说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范蠡说:“臣以为目前最好的也是惟一的办法,就是请文种大夫到吴国去求和,先以厚礼相赠,如若不行,只能以身抵押。”范蠡、文种两人的意见竟不谋而合,这大大出乎勾践的意料。勾践一时也没有更好的计策,于是,决定试试二人的办法,派文种大夫出使吴国求和。

三、孤身入吴,达成议和

危急存亡的关头,文种身受重托,一方面他深感肩头责任重大,另一方面又为越王能把如此重任交给自己而感到自豪。

文种来到吴国后,由于伍子胥的阻挠,文种没有见到吴王,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托人传给夫差。信里他这样对吴王夫差说:“我的国君勾践缺乏可派做使臣的人才,因此派下臣文种前来。下臣不敢和大王说话,只敢私下把下臣的来意写在这封信里。我国国君的军队已经不值得大王亲自率兵来征讨了,我国国君愿意拿出黄金白银赠送给大王,以表示他对大王亲征的慰问;并且已经同意把公主进献给大王,把大夫们的女儿进献给吴国的大夫,越国士兵的女儿进献给吴国的士兵;越国的珠宝玉器也全部都随同子女一并献上;我的国君还将率领越国的臣民跟随大王的军旅,听候大王的差遣。希望大王能成全吴越之好,就此退兵,不再攻打越国。如果大王执意认为越国犯下的罪不可赦免,那越国就只能焚毁宗庙,杀死妻子,把所有黄金珍宝都沉入江中,我国国君也必定会带领五千甲士与大王决一死战,如果那样的话,恐怕会伤及无辜,大王所爱的珍宝、女人也可能难以保全了。与其相战而杀死上万的人,大王何不安然地受取整个越国?这两者究竟哪一个对吴国有利?请大王三思。”

夫差看了文种写下的这番话,觉得极其有道理,就打算答应越国的请求。吴国相国伍子胥一下就识破了文种的意图,因此力谏吴王夫差不能答应越国的求和,伍子胥说:“大王断不可答应越国的请求!我们必须彻底灭掉越国才行!先王临终前曾再三嘱托大王一定要为他报仇,大王不会把此事忘了吧。”夫差心想,伍子胥言之有理,所以最后没有答应越国的求和。

这次和谈未能成功,文种回越国向勾践报告谈判情况。勾践听罢,以为再无和解的希望,就打算杀死妻子,焚毁宝器,与吴国决战至死。文种劝阻勾践,并献策说:“据微臣的观察,吴国太宰伯嚭十分贪财好色,我们可以利诱他,让他为我们所用,再通过他的关系去劝说吴王,或许事情会有转机。请大王再让我秘密地去和太宰伯嚭联系。”勾践无计可施,只能同意。于是文种第二次入吴,他秘密前往会见吴国太宰伯嚭。伯嚭起初并不想见文种,文种赶紧向伯嚭赠送了越国的八名美女和许多宝器,伯嚭这才答应见文种。文种开门见山告诉伯嚭说:“大人如果能劝说吴国君王赦免越国,同意与越国的议和,越国国君还有比这更好的女子和宝器奉上。”太宰伯嚭收受了贿赂,便去劝谏夫差说:“我听说古代圣明的君王讨伐诸侯国,只要能使敌国臣服就行了。现在越国已经臣服了,大王作为圣明的君主,还要求什么呢?”夫差想了想,就答应了越国的求和条件,罢兵而归。

尽管伍子胥极力反对,但也无济于事,只能接受现实。根据吴越两国达成的和谈条件,越王勾践将前往吴国给吴王夫差做奴仆。临行前,勾践命范蠡留下为他守国。范蠡说:“文种比我更有治国之才,臣愿陪大王一起为奴。”于是,勾践、范蠡一行出发上路,文种送到浙江(即今钱塘江)边,向勾践进酒,并献祝辞说:“皇天保佑我越国,先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大王现在虽遭难,以后必无殃。君臣别离,感动上苍。众夫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荐大王吃了这几块肉,喝了这三杯酒。”勾践仰天长叹,拿起酒杯,眼泪就往下流,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群臣见到国君这样,无不动容、哀伤。就此,君臣挥泪而别。按照当时的说法,国王去别国当奴仆,其臣民都会感到莫大的耻辱,因而,整个越国陷入了一片哀思之中。

勾践走后,文种受勾践重托以相国身分守国,他担负起代理越王治理越国的重任。

文种作为绝对的贤能之士,在勾践、范蠡囚困吴国之后,他一面休养生息、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节约财政开支,积极开展富国强兵的系列活动,疗补战争给越国造成的创痕;一面又积极游说吴臣,为力救身囚吴地的越王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四、韬光养晦,兴越灭吴

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做了三年的奴仆,这三年中,勾践尝尽了人间屈辱,对吴王夫差,勾践表现出了无限的忠诚,蒙骗了吴王,性命得以保全。文种和范蠡也想出各种招术来讨好吴王,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他们终于赢得了吴王的信任,终于感动了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决定赦免勾践,并准许他回国。当勾践重新踏上故土的那一刻,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三年来,他的雄心从未泯灭过,他日夜思念的就是这块国土。

这三年对勾践来说太重要了。三年的别离愁苦,使勾践变得刚毅沉静;三年的考验磨练,使勾践的意志变得非常地坚强;三年的臣仆生活,使他领略了世态炎凉;三年的奴隶处境,使他懂得了屈辱怨怒;三年的劳役待遇,也使勾践知道了体恤民情。

勾践回国后,首先宣布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并召集群臣商议重建越国的方针、政策。有的大臣主张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内政;有的建议必须先巩固国防,不能让吴国再有机可乘;也有大臣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勾践对这些意见都认真听取,仔细考虑。

勾践向文种问道:“治国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

文种回答道:“爱民。”

勾践又问:“怎样才叫爱民呢?”

文种说:“要让利于人民,而不是危害人民;要为人民的生产事业提供便利,而不要去危害人民的生产;要让人民能够生存下去,而不要危害他们的生存。”

勾践说:“我希望您作一些进一步的说明。”

文种说:“不剥夺人民的所好,这就是利民;让人民不错失农时,这就是成民之好、成民之事;减轻刑罚,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存权利;减轻国家的赋税征收,就是给利于人民;不大肆修建亭台楼阁,就可以使人民感到快乐;宁静而不苛责于民,人民就会喜欢你、拥戴你。如果使人民所好丢失,那么这就是害民了;如果不顺应农时,扰乱农时,不让人民遵循农时从事生产,那就是败坏民事了;人民因为有小的过失而不能得到宽恕,那就是残害人民;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那就是剥夺人民的所得;大肆修建亭台楼阁供君王享乐,就会使民疲于应付,那就是苦民;加重人民的劳役负担,那就会使人民愤怒。臣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人民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儿女、兄长爱护自己的弟弟一样;听说人民遭受到饥寒,就可怜人民;看见人民遭受劳苦,就感到悲伤。君王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称得上爱民了。”

同类推荐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

    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

    本书介绍了明朝清官海瑞的生平,内容包括:母爱有方、少年得志,仕途坎坷、初露才华,初涉官场、治学有道,恪规守制、不畏贵,升任知县、治理有方等。
  •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

    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

    名人传记丛书——舒伯特——音乐之邦的最后绝唱:“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日本近代美人传

    日本近代美人传

    所谓美人者,不单外表艳丽,更兼高远的精神境界。此书为日本女性剧作家长谷川时雨为日本近代的著名女性所写的传记。说是传记,但行文风格更似随笔,并有作者本人的观点与评论于其中,读来轻松,是研究日本女性文化的佳作。本次选择其中五篇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日本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尾崎红叶《金色夜叉》的原型大桥须磨子等等。
热门推荐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名《明明不蠢》 单纯美好的小帝姬明淳准备和喜欢的人携手一生的时候,大半个朝廷被策反,成王逼宫,傅氏晋朝覆灭。在目睹亲人的死亡、背叛、逃离后,她毅然成立自己的军队,拥立自己的弟弟为王,与新朝廷为敌,夺回政权,重建傅氏晋朝。可偏偏宸朝新登基的皇帝要娶她为皇后……有人栉沐风雨,只为重建山河,延续晋朝盛世。有人深情陪伴,化作爱人手中的利剑和坚实的后盾。有人执意追寻,成全了天下人却牺牲了自己。披荆斩棘,是否能报那年秋天的血海深仇?河清海晏,是否只是一人心中难以抵达的彼岸?闲云野鹤,相知相守,是否成了过往云烟?
  • 鲁迅日记

    鲁迅日记

    《鲁迅日记》,共收录鲁迅先生从1912年至1931年的日记,作者生前未发表过。鲁迅日记内容丰富,包含作者起居饮食、书信来往、亲友往来、文稿记录、旅行游历、书帐等,是研究鲁迅生平的重要第一手文献。
  • 三千世界漫漫逍遥游

    三千世界漫漫逍遥游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 傅先生,今天打脸了吗

    傅先生,今天打脸了吗

    顾清晚怎么也没想到,多年后第一次和傅希诚重逢,是在酒店的卫生间。“顾清晚,三年不见,你眼光还是那么差。”顾清晚只是笑的肆意:“我眼光不差能喜欢上你吗?”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傲娇总裁日常打脸,追妻火葬场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治愈与被治愈的故事。
  • 遥远的大红枣

    遥远的大红枣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无边大凶魔

    无边大凶魔

    黑河被人卖了,被相识于微末的兄弟卖了,他要拔了对方的皮做袄子。
  • 从入门开始

    从入门开始

    新书《我们的系统不一样》已发布,求关注收藏!!是穿越还是轮回还是幻境?一步步跟着探索吧! 天外世界突然降临,本想在地球找几个宿主劳动力,谁知地球人开了挂,开启寄生模式,天外世界翻车差点儿被干掉了……这下怎么搞?再找个继承者?…………
  •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可可·香奈儿:我靠什么征服世界

    从籍籍无名的缝纫女工到名闻天下的的时尚界女王,从坎坷的童年、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颠沛流离到孤独终老,可可·香奈儿用坚强和独立成就了自己。本书为你揭开时尚大师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将她的独立、自信以及与众不同的时尚和生活态度立体呈现。你会看到:一个不甘出身贫贱的女孩,是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时至今日,各种亚文化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有市场,有受众,还有“生意经”。创造这些亚文化的是一群如何“颠覆”传统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是由小众文化过度而成,这些在社群当中形成的文化符号,即便是“垮掉的一代”自娱自乐,需要承认的是,亚文化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
  • 亿万道统

    亿万道统

    虚渺之界,有一大道统,虚界统为亿万道统,门中每一道统皆可成圣成仙,是为虚界至强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