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8200000011

第11章 求人之志章(2)

也许有人曾受过这样的委屈:“我为人诚实纯朴,对工作又尽职尽责,可为什么总会招来别人无端的猜忌?”在烦恼之际也许正是我们应该反省的时候,因为智者不但善于决疑,更懂如何避嫌。古往今来的一些智士不但恪尽职守,而且更懂谨言慎行以避嫌疑,这样才不辜负民众的倾心重托、亲友的厚望及知遇之恩。

避嫌也能使人修身养性,启人心智。关于避嫌,古人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故事。

郭子仪是位大功臣,他在朝期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他是唐王朝的中流砥柱。唐肃宗赏赐汾阳王府让他退休的时候安享晚年,他常常忘情声色以排遣时光。那时,唐德宗时的宰相卢杞并未成名。

有一天,卢杞上门拜访郭子仪,他正和一班歌伎忘情地欣赏玩乐。他一听到卢杞来了,马上命令所有女眷都到屏风后回避,统统不许露面。郭子仪独自和卢杞谈了许久,等他走后才让女眷出来,女眷们便问他:“平日你待客,从不让我们回避,今天为接见一个书生,为何这般慎重?”

郭子仪说:“你们不知,卢杞这个人很有才能,但他心地狭窄,人长得很难看,半边脸是青的。你们女人爱笑,平时莫名其妙的就好笑,假如见了卢杞那副尊容,你们只要有谁笑一笑,他肯定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必会记恨在心。日后他若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一个都活不成。”

不久,卢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得罪和嘲笑过他的人一律被他杀害抄家。而郭子仪一家不仅免遭祸害,而且即使稍有不合法的事情,卢杞也都要曲予周全,他认为郭令公曾非常器重他,大有感恩之意。

迎宾待客,虽是日常琐事,然则遇上卢杞这样的小人,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祸福往往就在顷刻之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成就德行、避免祸端的良方,是修身养德的有志之士必须懂得的。北魏尚书袁聿修对自己的德行操守要求非常严谨,懂得避嫌,最终以爱民而名扬后世。

袁聿修是北魏中书令袁翻的儿子,为人清心寡欲,与世无争,以清廉的操守而受人仰慕。袁聿修在历任太子中舍人、博陵太守、尚书等职中一直为官清廉,当时台府郎间不免相互馈赠礼物,但袁聿修担任尚书十年,却从来没有接受礼物。他政绩显著,声名俱佳,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称赞他。

尚书邢邵与袁聿修是老友,常开玩笑把他叫做“清郎”。大宁初年,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巡察各地,负责考察官吏的功过。在经过兖州时,正任兖州刺史的邢邵派人送他一匹白绸。袁聿修当即退了回去,并写信说:“这一次探望你,你和平时的行为不同,古人从瓜田李下经过还要避嫌,众人的议论是可怕的,要想不让人说三道四,就像堵住决堤的河水一样困难。你的心意我领,但不要让我留下自责。”

邢邵领会了袁聿修的用意,便回信说:“今天送予东西,是我过于轻率而没有多加思考,承蒙你来信教导,我心中已经没有隔阂了。老弟你过去是清郎,现在已经成了清卿了。”

袁聿修曾兼任信州刺史,在他任职期已满将要离开时,当地的百姓都带着酒肉痛哭流涕地挽留他,挤满了街道争着远送。由于当时正值酷暑,为避免百姓过于劳累,袁聿修连连停车答谢百姓的厚意并劝说百姓们回去。回京后,七百多位信州百姓请求为他立碑,并委托中书侍郎记载袁聿修的功德。可见袁聿修是多么受百姓的爱戴。

现实中,避嫌不一定非像古人所倡导的那样刻板、绝对。但是,古人的避嫌意识确实值得称道。清白守正,小心谨慎,总比贸然涉嫌,遭受牵连好。与其逞口舌之快,说出别人的避忌,不如收声敛气,这样才能远离祸害。

勤奋自勉,博学而多才

【原典】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释评】人在漫长的求学路上,自身素质修养和努力固然重要。但个人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要适时借助于外力,对自己不能领悟的东西一定要学会不耻下问,只有多问才能博学。这也是一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后人都尊称他为孔圣人。孔子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有一次,孔子参加鲁国祖庙的祭祖仪式,他不断地向周围人询问。有的人就嘲讽孔子什么礼仪都不懂。孔子听到这些非议并没有生气,他说:“把不懂的事情弄明白,这难道不是我迫切求知礼的表现吗?”

当时,身为卫国大夫的孔圉以虚心好学和为人正直而小有名气。正逢那时社会有个惯例,在最高领导者或有名望的人去世后,便给他封个谥号。根据这个风俗习惯,当孔圉死后,他就被授予“文”这个谥号,后人便都称他为孙文子。

当孔子的学生子贡闻之,便对此有些不服气,他觉得孔圉肯定也有不足之处,然后急忙去问老师:“孔文子有什么过人之处担当‘文’这个称号?”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圉这个人聪敏勤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求学为耻辱,“文”字不愧成为他的谥号。

古人为求“一字师”的例子也告诉了我们求学中要不耻下问。“一字师”,顾名思义就是由改一个字而得来的老师。把你的诗文改一个字,你就得尊称他为你的老师,从中也能体现出古代学者治学严谨、勤奋好学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我国古籍中曾记载了不少“一字师”的典故,下面举两个例子。

元代诗人萨天锡有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许多人对这两句诗加以称赞,但是一位老人看着这诗却摇摇头。萨天锡急忙向老者求教,老者说:“此诗虽好,只是‘闻’‘听’二字意思重复,‘闻’应改为‘看’。”他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名句。萨天锡当下拜这位老者为“一字师”。“闻”改为“看”,不仅避免了句中前后重复,而且“看”比“闻”更直观,因而更能表现当时人物内心所迸发出的“厌”的情绪。

宋代人肖楚才来到溧阳主持事务时,一名叫做张乖崖的官员要宴请他。他看到张乖崖的案子上放着首诗,当他看到“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这两句时,思索后就提笔把“恨”改成了“幸”,然后说:“现在你正功高位显,奸人也不敢作势,天下又已经统一,太平无事,你应该感到大幸才是啊,为何还要独恨太平无事?不在情理!”张乖崖顿时醒悟,拜肖楚才为“一字师”。“恨”变为“幸”,这完全从当时国家的实际出发。古人用语先要炼“意”,然后再炼“字”。正是诸多学者对词语修饰的精湛,并且抱着对文字意境、修饰等高要求的求学态度才铸造了我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巅峰时刻。

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医家叶天士以虚心求教著称,就是在他成名以后也是日日如此。关于他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故事颇多。叶天士终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何人,只要自己不懂而别人会的,他都拜之为师。为了真正能学到知识,他曾改名换姓,拜当时的一名姓刘的名医为师;他也曾苦心装扮成穷人模样拜一位老僧学艺,学成后才说出自己的来历。他的老师各个行业和人群都有,有病人,有长辈,有同行,甚至还有和尚。当他得知别人善于治疗某种疾病时,就急忙前去请教,最终学成后才离去。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亲自登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叶天士的“师门深广”,虚心求教,不得不让人敬佩。

虽然叶天士名声在外,但他从不骄傲自夸。在治病的过程中,他放下姿态求助别的内行医生帮忙,碰上棘手的病例他从不逞强,虚心听取同行的建议。当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一位章姓医生最终把他的母亲治愈时,他逢人便夸章医生的医术比他更高明。

由此可见,保持不耻下问和谦逊的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不耻下问,虚心求问,勤于求问,还要善于求问。在当今这个知识至上的时代,只有勤学、勤问,才能不断积累和更新知识,完成自己规划好的人生目标。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原典】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释评】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正直的人,看起来外表却随和;真正聪慧的人,外表却好像有些笨拙;而最能言善辩的人,往往看起来有些木讷。这些道理都是修身的根本。

另本作:“高言危行,所以修身。”意思是说,身处乱世,言论一定要高尚,行为一定要谨慎,亦通。

能屈能伸是为人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屈可以转化为伸,伸又可以转化为屈,所以,在官场中要学会能屈能伸,有时候还要学会丢掉面子,先给人家做孙子,只有能给那些强大的对手当“孙子”的人,才能在以后当“爷”。

李宗吾认为汉高祖刘邦是古今厚黑第一人,深得“能屈能伸,先当孙子后当爷”的要领,他说:“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仁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多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失,汉家的系统方才断绝了。”刘邦是历代官场上最懂得屈伸之道的帝王。

“装孙子”就是屈的表现,刘邦是一个十分会“装孙子”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当爷”,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虽然英雄盖世,但他处处逞强,宁折不弯,不会“装孙子”,在这场争夺帝位的战争中败下阵来,最后不得不自刎乌江。

秦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秦朝的残暴统治,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一时间各路英雄纷纷响应。这个时候,刘邦趁机在沛县起兵,夺取了沛县,自称沛公,成为秦末起义群雄中一支农民军的领袖。

经过数年的征战,刘邦的军队成为秦末起义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推翻秦王朝,当时义军盟主与各路起义军首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在各路义军中,刘邦率先领兵进入关中,想在关中称王,不想离开关中。有个儒生看出了刘邦的心思,偷偷对刘邦说:“关中土地肥沃,地势险峻,位置适中,是成就帝王之业的风水宝地。将军只要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让其他义军进入,自可高枕无忧了。”

刘邦听他说得有理,马上调派军队,严守函谷关,不让其他军队入关。

刘邦刚刚调兵遣将完毕,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就打到了函谷关。项羽早已经知道刘邦已先于自己入关,本来就不高兴,现在一看,刘邦居然将关门紧闭,不让自己进去,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他命手下的大将英布夺取函谷关。英布骁勇善战,不一会儿就攻占了函谷关。随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函谷关,并与将士们约定第二天天亮后攻打刘邦。

当时,项羽的兵马有四十万,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兵马仅有十万,驻扎在灞上。双方兵力悬殊,且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刘邦的处境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旧,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良,并建议刘邦赶快到项羽的大营中赔礼道歉。当刘邦知道项羽要攻打他的时候,急得直跺脚,一个劲儿地说:“这可怎么办?”

张良献计道:“项羽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要平息他的怒火,让他不杀你,你就要向他道歉,并装作很服从他的样子。”

刘邦想了一下,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先“当孙子”了。

第二天清早,刘邦就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到鸿门拜见项羽。刘邦一见项羽,满脸堆着谄媚的笑容说:“我跟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河北,我在河南,没想到我先进入了关中。我之所以关闭城门,是为了防备强盗,哪儿知道有人因此挑拨我和您的关系。”项羽见刘邦低声下气地跟他说话,满肚子的气也就消了一大半,又见刘邦送上一对玉璧,气也就都消了。就这样,刘邦通过“装孙子”逃过了一劫。

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接着分封天下诸侯。此时他对刘邦还有戒备之心,虽封刘邦为汉王,但没有把关中封给他,而是将巴蜀分给他作为封地。

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率先进了咸阳,结果不但没有分到好一点的地方,还被贬谪到巴蜀去,鼻子都气歪了。因为巴蜀山高水远,道路艰险,交通不便,当年秦朝政府把那里作为放逐罪犯的地方。项羽封他到那里称王,等于将他变相流放。

刘邦虽然很不高兴,但他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做事要审时度势,能伸能屈。现在项羽势力大,而自己势力小,只能暂时顺从他,先去汉中,以巴蜀为立足之地,安抚百姓,养精蓄锐,广招天下豪杰,以求东山再起。

为了进一步麻痹项羽,刘邦带着人马进入汉中后,就命人烧掉了栈道。

听到刘邦烧掉了栈道,项羽很高兴。然而,项羽不知道“火烧栈道”只不过是刘邦耍了一次手段而已,他这是向项羽示弱,意在麻痹项羽。刘邦进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等到实力已能与项羽抗衡之时,突然杀出汉中,把项羽打了个措手不及,并最终在楚汉之争中笑到了最后。

同类推荐
  • 走好人生每一步:写给年轻人的一生规划

    走好人生每一步:写给年轻人的一生规划

    该奋斗的年纪就别选择安逸、就算要努力也别选错方向、选择好伴侣人生才能更加美好、为了人生不留遗憾任性一次去拼搏又何妨、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生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合理理财、保持健康……本书全方位地为大家展示怎样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辅以故事,巧以说理,事理结合,让人读来欲罢不能的同时又获益匪浅。
  • 财商培养小故事

    财商培养小故事

    本书选编了几十个有关培养中小学生财商的故事。通过阅读此书,为孩子正确认识金钱、消费和如何理财。主要培养孩子的财富意识,为未来生活打好基础。
  •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成大事必备的九项修炼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需要打造自我,锻造自我,这就要看运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为此,经过精心准备,推出了此书,从以下九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锤炼心智——要有成大事的想法;绝妙口才——练就能言善辩的好口才;完美交际——成为一个交际高手;锻造才智——做一个才智出众的人;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雕琢性格——别让负面性格连累你的一生;修身养心——身心健康自然事业有成;丰富学养——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有胆识,才会有成就。
  • 你也一定可以

    你也一定可以

    “活着,就必定要经历人生的坎坷与挫折,而坚强地战胜一次次磨难,我们将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强大,最终我们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是成功的辉煌。”本书对想要创业的人和想从事健康事业的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一本屌丝创业教程,为怀抱梦想的年轻人树立自主创业的榜样,也为新营销时代描绘美好蓝图。本书还对大学毕业生、团队领导、培训导师、系统领袖、企业老板等人具有启示作用,可作为人生规划、团队管理、企业管理、事业转型的参考读物。
  • 趋势的力量: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必修课

    趋势的力量: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必修课

    本书主要面向在职业道路上存在困惑的年轻读者,是一本关于个人职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实用指南。在本书当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独创的“趋势就业理论”。他认为,大学毕业生或就业不满5年的职场新人要想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关键在于选对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符合未来趋势的行业。除此之外,作者还进一步告诉读者该如何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判断当期哪些行业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对很多正处于职业选择期和困惑期的读者无异于醍醐灌顶,足以掀起一场“个人就业指导”领域的革命。
热门推荐
  • 神秘王爷多能妃

    神秘王爷多能妃

    他们生来就是各自命中的注定,亦是自小就开始的缘份。兜兜转转,一切早已注定他,一国守将,亦是……从不屑于“爱”,直到遇见了她她,一介大户小姐,亦是……心境如水,直到遇见他
  • 你看,我还爱你

    你看,我还爱你

    爱情是什么?你以为文墨是因为爱小江才会选择接受小江的平凡吗?如果不是小江的转变,恐怕这段本科生于研究生的恋爱连开始都没有。爱情还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 偶的男友是怪兽

    偶的男友是怪兽

    在这本书中,公主告诉fans们,男孩“怪”一点才会吸引女生的眼球哦!“怪”就是复杂,就是有内涵,就是有个性啦!本书中的男主人公莫海野就是那么一个“怪”男孩,他脾气臭臭的(对主动投怀送抱的女孩子不屑一顿),有点暴力倾向(绝招:怪兽神拳!T-T),而且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一个“怪”男孩,他的身边会发生一些什么莺莺燕燕、花花草草的故事呢?
  • 诸天复制大师

    诸天复制大师

    神奇的旧手机居然具备穿越位面的功能,不但如此,它还附带着一个复制法宝的功能。倚天屠龙记里的倚天剑、屠龙刀、九阳神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天龙八部里的北冥神功、凌波微步……。风云里的万剑归宗、剑二十三、魔刀、金身不灭、三分归元气、圣心诀和龙元……。动漫中的龙珠、恶魔果实、忍术,超级赛亚人血统……漫威宇宙系列的就更多了,钢铁侠战甲,各种英雄的变异药剂、无限宝石,各种武器和太空飞船……仙侠小说中,诛仙四剑、六魂幡、混天绫、乾坤圈等各类法宝。只有你想不到的法宝,没有它复制不了的道具,给它足够矿脉,它能复制一个混沌宇宙给你看。
  • BOSS狠狠撩:宝贝,快投降!

    BOSS狠狠撩:宝贝,快投降!

    有人说:失忆时被忘掉的那个人,是因为他曾残忍的伤害了失忆人的心!五年前的无知相遇,十七年的终极离别,再相遇,郁晨曦和蒋晗已是彼此眼中的陌生人……他对她付出了真心,为此还差点付出了生命,最后却得知要救的那个人竟然是花了八年时间精心策划的一场骗局而已!那他心中的那个她真的就在那场天灾中香消玉殒了吗?手里拿着那张两个人儿时唯一同框的留恋……蒋晗躺在病床上,苍白修长的手开始微微颤抖……(豪门言情,反中反,爱中爱,甜虐参半,喜欢的朋友,欢迎入坑!)【什么人啊,不要去看我书中提到的作者的书,嘛嘛嘛臂,艹】
  • 光武之后

    光武之后

    东方公元23年,光武帝刘秀与新朝军队在昆阳发生大战,大战进行至决胜之时,当在决战之际,本是晴空万里之天,天地变色,飞沙走石,新军阵地妖风四起,天有大声如雷,火光赫然照天!陨星如同红日坠地,坠入新军阵地!新军的阵法如同纸糊一般被陨星融化。火光铺满了大地,狂风在大地咆哮。数十万新军就这般损失殆尽。陨星在摧毁新军之后并没有停止,规模反而越来越大慢慢的开始席卷整个中原,光武不得已开始组织东方人民进行迁徙,在经历了漫长的跋涉之后,光武率领的东方人民终于来到了西方大陆......历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重生公主之暴君宠翻天

    重生公主之暴君宠翻天

    “唔,你果然不爱落儿了。”某个仙姿玉貌的小女人,嘟着红唇,控诉着面前身姿挺拔,引无数女人竞折腰的男人。“落儿,需要朕证明吗?”说完,强势压倒。重生前,她是温婉大方,倾国倾城的碧霄国公主,最大的追求就是嫁给那个温润如玉的男人。却没想到一腔真心被践踏,渣男联合白莲花妹妹,覆了她的国。灭国之仇,不共戴天,浴血重生,看她如何搅动这天下局势,将那对贱人千锤百炼。赫连煜,赤炎国史上最英明神武的帝王,一朝眼瞎,入了千碧落的坑,从此君王不早朝。世人皆说赫连煜自从遇到了千碧落就变成了暴君,前天打了张家的公子,昨天踹了李家的少爷,独独将一个女人宠翻了天。某个小女人,放屁,他哪有将本宫重翻了天,明明是独占欲太强,容不得本宫有人爱。某个男人黑脸现身,“哦?你又想招惹哪家的桃花?”小剧场一:“小煜煜,大家都说你是醋王,我怎么没有闻到醋味。”强势压倒,“在你招惹桃花到时候。”小剧场二:某个妖孽的男子深情的看着某个小女人,“落儿,我爱你,你爱我吗?”“当然……”看到后面赶上来黑脸的男人,“不爱,某妖孽,人家可是对我家小煜煜忠贞不渝的,你最好识相点。”某妖孽……
  •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暗王朝

    暗王朝

    万年以前,诸神之战迫使众神离开了这个世界。凡人为了活命,以虔诚的信仰换取在神的力量。如今,万年的发展以及科技的发达使凡人征服了世界,然而诸神却杳无音讯。以神权为基础而建立的帝国即将遭受历史潮流的冲击。姜瑓作为暗王朝的太子又该如何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做出选择?
  • 繁星长

    繁星长

    ?大千世界,有一小世界,里面有一种生物,其名为妖,妖的世界单纯又杂乱……?一每个生命,每一个故事,每一天都是主角,在每一个地方发光发热,不需要有什么见证,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宣誓着自己的存在。?